幕后的刘强东!

共 3599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10-10 22:48

编辑:航叔

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近日如期在浙江乌镇举行。

温婉古朴的江南水乡与走在历史前沿的互联网相碰撞,似乎暗示着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一众大佬齐聚,推杯换盏之时,多了几位后起之秀,也少了几位等不来的熟悉面孔。

刘强东,自2018年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改由陈生强代替开始,已经连续第三年未曾露面,江湖上有关刘强东的传说,变得越来越少,但刘强东却一直从未离开江湖。

1

情势逆转,至暗时刻


2014年,京东在美成功上市,刘强东带着众高管,在纳斯达克大楼外,风风光光的举行了金牛揭幕仪式,一些美国人甚至已经开始把京东称为下一个“中国亚马逊”。
 
京东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行业惧怕的对象。
 
时间来到2017年,这一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刘强东和美团的王兴,组了乌镇史上最强的一届饭局,“东兴饭局”
 
那场饭局上,座上宾聚齐了互联网的大半壁江山。那时候张勇还只是个经理人,红杉资本的沈鹏也只能陪在末位。
 
酒局如战局,那张酒桌上的著名照片和一份精心定制的私房菜单,吐露了一切信息。


在2017年的互联网江湖上,由刘强东执掌的京东,排名第三。
 
四季更替不过短短12个月,一年的时间,京东极速坠落,就像2018年的那场暴雪,来得如此迅疾。
 
寒门贵子、高考状元、白手起家、爱情事业双丰收,刘强东的逆袭人生,曾是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被各界媒体拿来反复咀嚼。
 
然而“明尼苏达州事件”后,一切彻底反转。
 
在处理这一事件时,自信能摆平一切的刘强东,被爆出以重金聘请王牌律师,找到当事女生让对方“开个价”。
 
尽管美国检方证明双方你情我愿,未构成犯罪,但坐实出轨的刘强东,却没有得到国内舆论的原谅。
 
好老公、好老板、平民创业者、优秀企业家形象,一时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香艳故事”中的男主角、犯罪嫌疑人、翻脸不认人的“资本家”,一切官方活动都唯恐避之不及的头号人物,大众也对刘强东失去好感。
 
2018年被称作京东的“至暗时刻”,除了被声势浩大的舆论推到风口浪尖,京东也面临着内患丛生的局面。
 
明州事件发生前4个月,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西装革履的刘强东侃侃而谈:“京东还有十倍二十倍的增长空间,我们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随后明州事件发生,混乱中的刘强东,似乎忘记自己曾说过的一番话,先是首席公共事务官蓝烨等公司高管被开除,实行高管10%淘汰率;而后裁撤公司部门,取消物流配送员底薪,希望靠自己写一封内部信来平息员工的情绪……
 
这些落人于口舌的“硬”操作,加速了刘强东自身形象的崩塌,也导致京东内外问题集中爆发。

2

重仓物流,稳中求进


京东是刘强东一步步做出来的,没有人比他更懂如何解决当前京东的问题。

反思之后,刘强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战略、组织、机制、人才、文化和业务六个层面。
 
这些变革,如今已经收到成效,而彻底让京东走出2018年的至暗时刻的,主要是这样两点:
 
京东连续交出几份盈利的财报,证明了自己稳健的业绩表现;在疫情期间展现了优秀的物流效率,重新获得用户口碑和品牌信任度。
 
因此到2019年,京东的净利润就开始转正,业绩也大幅提升。
 
到2020年,京东紧接着进行了至为关键的自身定位转变,这一重大的决策背后的拍板人,自然是刘强东。
 
在二次上市的“高光时刻”,身为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刘强东并未现身。但一个月前,在题为“京东是谁”的6000字全员信中,刘强东正式宣布京东集团新的战略定位:“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标志着京东核心从电商零售向供应链的转向。

时移世易,如果说多年前的那场“东兴饭局”还有一股探讨大势,区分业务范围的意思,那么今天的互联网江湖,早已是各业务全栈并行,容不下一张温情脉脉的饭桌。
 
整个零售市场不断变化,前有难以击败的阿里,后有势头凶猛的拼多多,在流量随之变化的现实下,京东要想在任何一个场景中都能服务好消费者,只有利用差异化打法。
 
毋庸置疑,自营和自建物流是京东在中国电商战场中的差异化打法,而全面开放供应链能力则是在此基础上的第二套差异化打法。
 
京东能够拥有如今包含仓储、营销、交易、配送、售后等多重能力的扎实的供应链,在中国零售领域也是罕有的。
 
做出开放供应链服务的决定,无疑有自营电商和自建物流体系的底气,这自然多亏了刘强东在创业初期的一番高瞻远瞩。
 
2007年,主营3C产品的京东,拿到“投资女王”徐新的1000万美元投资,刘强东当即宣布两项重要决定:一是进军全品类,二是自建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物流体系。


当时徐新让刘强东大体给个预算,刘强东脱口而出:10亿美元。

徐新虽看重刘强东和京东的潜力,但对于这样巨大的投入,基本持怀疑态度,公司内部绝大多数人也激烈反对。
 
把大把资源投入到回报周期漫长的领域,刘强东几乎是压上全副身家,一意孤行推动了京东物流体系的落地。
 
日后的事实说明,刘强东的这次“任性”,是一次无比英明的决定。
 
从今年8月份的二季度财报,和一连串动作来看,京东又开始迈入新一轮投资周期,“以投入换增长”,一方面京东未来的核心诉求,将是继续重仓物流,持续深耕供应链效率;另一边是猛攻下沉市场,去年三线到六线的下沉市场增量,占据了京东新用户增量的85%。
 
可以说,京东的风头甚至超过了阿里和腾讯两位带头大佬。


更加看重长期回报的刘强东,显然是个十分沉得住气的企业家,慢中求稳的京东,开始在平稳中越走越快。
 
尤其去年一年以来,京东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旗下达达也在纳斯达克上市,孵化的京东数科与京东健康目前也正在排队IPO,今年7月1日,又传出京东全员涨薪两个月的消息。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刘强东虽退居幕后,京东并未失速,反而越来越快。

3

电商敢于用人,充分放权


刘强东能察人、善用人,敢用人,能放权,是京东再次转圜的另一个关键点。

刘强东的微博永远停滞在了2018年12月22日,为了不让自身形象对京东继续造成不利影响,他将自己从台前换下,把徐雷推上了京东“二把手”的位置。


按照世俗眼光,徐雷是个左看右看都不像个总裁的人。他玩摇滚、纹身、打耳钉、常年一身休闲打扮,鲜少穿上西装,京东内部很多和他资历相差不远的人,对另类的徐雷很不服气。
 
但在京东,徐雷能够说服刘强东,就足够了。
 
当初京东推出“红六月”对战阿里的“双11”,自以为靠时间长的优势,早晚可以看齐阿里,但实际却存在数量级的差距。
 
徐雷在一次会议上直截了当否认了众人的美好幻想,提出打造“618”,这个更为直观的符号。
 
尽管这一提议只得到三个人支持,但徐雷得到了刘强东的关键一票。更为难得的的,徐雷在会后挨个找人沟通,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才促成了“618”的落地。


另一个让刘强东看重徐雷的原因,恐怕要数他在京东无线时期做出的成绩。
 
那时的京东无线,是出了名的乱象丛生,部门间各自为营,沟通常常受到很大阻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偏偏轮到徐雷来处理这个棘手的烂摊子。
 
看起来最不受规矩束缚的徐雷,在京东无线竖起一面“讲规矩”的大旗,同时带头遵守,京东无线被梳理顺了,刘强东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徐雷虽不按常理出牌,但行事都在方圆规矩之中。他不仅有出色的营销才能,直言不讳的性格和在这两件事上展现出的管理才能,都让刘强东对其青眼有加。
 
从2018年,徐雷当上首任京东商城轮值CEO,到2019年9月正式成为京东零售CEO,再到今年9月,徐雷正式升任京东集团总裁,敢于用人,更敢放权的刘强东,把徐雷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京东二把手”。
 
如今,无论是三大事业群汇报、子集团上市、财报会议、达沃斯论坛等重大场合,都有徐雷作为第一形象出面。
 
力排众议选择徐雷,是刘强东第二次不顾公司高层反对,一意孤行的结果。事实证明,刘强东,这个隐身于幕后的京东总舵手,再一次押对了宝。


此时回头看,徐雷在2011年曾负气出走京东,要不是刘强东软磨硬泡,不时约着徐雷出来把酒言欢,并最终劝回徐雷,“京东618”、“无线的神话”、“京东零售业务连续三年高质量增长”,或许都不会出现,如今的京东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步调从容,稳中求进。
 
刘强东唯一没有料想到的,或许是最终在这样一场尴尬的舆论中,把徐雷推到台前。
 
“乱世出英雄”,徐雷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证明了刘强东看人的眼光。
总的说来,今天京东所取得的一切,和当年刘强东高瞻远瞩的布局,以及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眼光有着极大极深的关系。
 
太阳照常升起,江湖又起了新的战事,而大佬还是那个大佬。

THE END

如需转载,请直接留言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
可以点击右下角的“在看
↓↓↓精彩视频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浏览 2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