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答案簿(1-180)

程序视界

共 2920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3-02-04 12:07


2022年4月中旬,我开始做一件事情——在职场研习社、安晓辉书友会、安晓辉生涯社区等群里日更,分享职场发展、个人成长等方面的知识,到今天,已经更新了211篇了。

我持续的群分享,到底聊的是什么内容呢?分享其中的几篇给大家,一看便知。

No.3 程序型工作和探索型工作

我们所做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程序型工作和探索型工作。

程序型工作是依据一套标准化、流程化的操作就能实施的工作。比如工厂的生产线、超市收银员、电话销售等等。

探索型工作光靠标准化流程是不能完成的,几乎每个项目都需要一些新的探索。比如心理咨询师,每个来访者都有其个性化的表现和成长经历,绝对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处理方法。

程序型工作,因为其可以被标准化、流程化,所以容易被机器取代。探索型工作则比较安全。

有三类探索型的工作未来会更有技术含量,不容易被取代,也会更有需求。

1、 社交类工作

社交类工作中的沟通,需要投入大量情感,这对人工智能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是不容易被取代的。

2、 设计类工作

设计类工作脱胎于艺术,它的原创性使得机器取代这个能力变得很困难。

3、 经验类工作

经验,是一个人对领域中偶发事件认知、评估和应对的能力。

比如到医院看病,病人在挂号时往往不愿意选择那些看起来非常年轻的医生。

因为医生这个职业是严重依赖经验的,当看过大量病例,处理过各种疑难杂症,应对过各种突发状况,就能建立起一套认知、评估和应对的能力。

如果你正在重新考虑职业定位,建议把目光放在探索型的工作岗位上,这样你将来会有更好的不可替代性和发展前景。


No.26 如何打造职场稀缺性

一种资源越稀缺,不可替代性就越强。作为职场人,我们也可以从稀缺性入手,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实现职场的跃迁。具体怎么做呢,参考以下几点。

一、 能力构成的门槛越高,他人追赶起来就越困难

这种能力要么是需要多年累积的,要么是比较小众特殊的,要么是需要不同经验的汇聚才能达成的。

像项目管理能力、复杂系统优化、软件架构、心脏外科手术、危机公关能力等,都是这类能力。

二、 转换成本越高,越难被替代

有些岗位,不见得对能力的要求很高,但是需要对业务非常熟悉。比如某些一线的财务、销售、客户关系等岗位,如果不是有特殊情况,公司一般不愿意轻易更换这些岗位的人。

因为转换成本很高,对当前的业务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且新人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熟悉。

三、 形成个人品牌

就像商品一样,个人一旦形成品牌,不可替代性就大大增强。

比如你是一名程序员,在工作之余,坚持写技术博客,积累了众多粉丝,最后还把博客文章集结成书,出版后获得广泛的认可与好评,一旦提起你,大家就知道你是某方面的技术专家,那你就拥有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在单位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走出去也能抓住更多的机会。

四、 构建多维度竞争力

技术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具体需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单一的技术或业务能力,往往很难持续保持竞争力。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叠加那些在不同时代和环境下都需要的可迁移能力(如人际沟通能力、整理规划能力、写作和表达能力等),组合形成多维度竞争力。

很少有人能在多个不同维度都比较优秀,你做到了,就会形成明显的优势。


No.50 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里有3点建议

在做Offer咨询的时候,遇到不少客户,在大平台和小企业之间纠结,翻来覆去不知道到底哪个更好。

其实,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答案也会不同,以下是三种典型情况,供你参考。

1、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更建议你选择大平台

对于新人来说,第一份工作的平台很重要。

如果第一份工作能够进入一家有影响力的大平台,那么下一份工作进入更大平台的几率就比较高;相反,如果第一份工作就选择了小企业,下一次跳槽想进入大厂则会很困难。

2、如果你已经有了几年工作经验,还没有在某个方向变得很专业,建议按“专业优先”来选择平台

一般职场人在发展几年后,形成T型能力结构或者π型能力结构,会更有竞争力,更能应对年龄带来的性价比衰减。所以如果你干了几年工作,各方面都懂一些,但每个方面都一般般,建议选择这样的平台——能让你稳定在一个业务领域或一个专业方向上持续深耕,发展出长板。至于到底是大平台还是小平台,你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就好了。

3、假如你拥有大企业背景,细分方向有了积累,但宽度不够,可以考虑小企业

大企业流程多、分工细,个人很容易在一个狭窄的方向持续做。

做上几年后,会在某个细分方向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但相应的,如果不能沿着大企业的晋升阶梯快速上升,就会一直被困在一个“螺丝钉岗位”上,导致能力宽度不够。

所以,如果你已经在大企业做了几年,细分方向比较专业了,又面临比较难晋升、比较难横向拓展能力的情况,可以考虑小企业。因为小企业常常要求员工什么都能做,一人身兼数职,能帮助快速熟悉各种职能,快速培养各种能力,让你变“宽”。一旦你从专变宽,成为T型或者π型人才,就会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No.99 警惕回避困难式转型

经常有咨询客户找我聊职业转型,说越来越讨厌所从事的工作,觉得只有换一个职业,才能开心起来,才能有好的发展。

但通过深入分析,我发现“不喜欢当前的职业”往往只是个逃脱的借口,真实的情况是,客户在当前的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个人发展停步不前。

就是说,客户下意识地以“我不喜欢这个职业”这个想法替换掉了对困难的畏惧,这样他就多了一分希望,好像只要找到那个“对的”职业,就会一路高歌猛进,做出骄人的成绩。

但实际上,相比切换到一个全新赛道从零开始,在现有工作上克服困难并做出成绩的概率要大许多。

首先,能长远发展的工作,一般都是以专业性为基础的。你在当前的工作上,已经具备了专业知识,可以支持你日后的长远发展。而你转向一个全新赛道时,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又要和那些科班出身的人竞争,这就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还不一定能成。

其次,当你想切换到一个全新赛道时,还会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没有相关经验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不可能有相关经验。为了打破这个死循环,你要么去读一个相关专业并重新获得应届生身份;要么降低要求不拘公司大小从“打杂”做起;要么用多步走的策略一次换一种职业属性慢慢转型成功。不管是哪种策略,转型过程都很漫长,少则一年两年,多则三年五年。如果你确实有这么大的勇气和毅力,那在原有赛道上早就实现突破获得很好的回报了。

在现有工作上继续努力,就好比站在桌子上够天花板;换个赛道重新开始,就好比站在地板上够天花板。显然,站在桌子上够天花板,更容易成功。

因此,你有转型想法时,一定要问问自己,是真的觉得当前工作不合适自己,还是因为突破瓶颈太辛苦寄望于换个赛道轻松成功。如果是后者,一定要谨慎,你大概率会被转型路上的各种困难挫败。

与其给自己编织一些不太可能实现的希望,不如正视眼前的困难,搞定它,在突破中成长。

以上四篇,只是已经沉淀的200多篇分享中的一小部分。

现在,我将前180篇分享,整理成了三个合集,方便阅读。每个合集,定价19.9元,可以扫码购买。

1-60合集

61-120合集

121-180合集

购买任意一个合集的伙伴,都可以发微信给我,加入书友会,免费享受后续的日更服务,还有每月共读服务。

没我微信的,扫码加好友

浏览 8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