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家居之名
共 5891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1-02-05 09:24
作者 | 王金旺
出品 | 雷锋网产业组
当谷歌花巨资收购智能家居厂商Nest时,一定不会想到,几年后,中国头部企业会选择用截然相反的方式来展现他们对智能家居行业的热切期望。
2014年,谷歌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设备厂商Nest,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爆发的一个象征性起点。
不过,当时还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什么是智能家居」,就更不用提该如何向消费者解释这一概念。
即便是光环在身、有着智能家居烙印的Nest,在被谷歌收购前,也只推出过智能温控器、智能烟感器两款难说有多神的产品。
……
2021年1月9日,海康威视发布公告,拟分拆智能家居子公司(萤石)至科创板上市。
不同的是,作为海康威视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业务版图,这时的萤石已经形成了包括家居摄像头、服务机器人、云平台在内的「1+4+N」的业务体系。
七年之间的“一收一放”,智能家居行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野蛮生长期,如今已经长出一个相对更完整的产业体系,让煎熬的创业者们终于可以讲好这个故事、拿到一张通行绿卡,让蠢蠢欲动的巨头们开始将智能家居业务推上前。
在这之中,海康威视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1
硬件结营扎寨
2014年,是谷歌重金收购Nest的一年,也是国内智能家居领域创业热情高涨的一年。
不过,在当时,智能家居还很遥远,真正下场“做事儿”的创业者们,是从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硬件做起。
那一代创业者大多是技术出身,其中也不乏互联网大厂技术负责人转型创业,他们信奉的是乔布斯精神,更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封装在一个个功能“新奇”的联网硬件中,然后再将这些硬件产品通过直营或众筹方式输送进消费市场。
在这些硬件中,最先火起来的是智能插座,控客正是在这一年推出的智能插座。2014年2月,控客以众筹方式推出小K一代智能插座,单价79元的智能插座,筹集资金179万元,远超团队最初预期的5万元。
智能插座成为爆款产品,其实是多数厂商没有想到的事情,正如同样在这一年推出智能插座的小米,最初这一项目在小米内部并不被普遍看好,小米在对外渠道上也没有刻意推广,直到次年5月,雷军才通过小米网销售后台数据发现,“这个不起眼的智能硬件,销量超过想象!”
当一类新兴消费产品的需求还未被唤醒时,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往往是价格。
当时出现的百元以内的联网硬件、或者说是智能硬件,都是通过贴近成本价、降低用户试错成本进入市场,这些产品中除了智能插座之外,还有智能遥控器、智能灯泡等由传统产品改造而来的新产品。
在这之中,家庭摄像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2014年10月,小米曾对外推出过一款149元的家庭摄像机,小蚁智能摄像机。
这一年,4G网络刚刚普及,大部分用户还停留在3G时代,家庭网络带宽还都在10M以内,网络传输延时仍是问题,再加上当时做家庭摄像机的大部分厂商对网络安全不够重视,小蚁智能摄像机虽然在次年就实现了出货百万台,但卡顿等问题却也不绝于耳。
不过,在智能硬件兴起初期,真正能够被消费者普遍接受的产品并不多,家庭摄像机仍算是其中之一。
因此,当时可见,互联网厂商360、百度,安防企业海康、大华、东方网力,各方势力纷纷入局。
尤其在次年,网络安全出身的360联合安防企业东方网力加入到这场家庭摄像机争夺战中。激战中,360甚至曾尝试硬件免费策略,面对360和东方网力的合力围剿,小米暗中在生态链中找到另一个团队重新研发了这一产品,家庭摄像机也成为小米生态链中第一个引入内部竞争的产品。
小蚁摄像机&360摄像机
2016年,小米阵营中,小白智能摄像机面世,交棒后的小蚁逐渐淡出小米生态链。前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KK)也在这一年将这款智能摄像机带到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也是凭借这款名为“小白”的智能摄像机,成就了小米首批生态链亿元俱乐部又一成员。
同样是在这一年,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开始进行第一轮清洗。
这次的清洗并不是因为产业成熟导致的头部聚集,而是另有原因。
其实,在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悖论:
一方面,智能家居行业要成长起来,必然需要大量的精品智能硬件作为根基;
另一方面,仅仅靠智能硬件单品,创业公司又难以生存下来。
控客联合创始人林立曾向雷锋网谈及创业公司无法凭借智能硬件单品活下去的原因时,解释称:
中小企业没有巨头厂商的市场能力和庞大的供应链优势; 智能硬件产品价位低廉,但是研发投入却很大,只靠一款或几款智能硬件单品通过「低毛利、“高”销量」的方式做,难以维持团队开销;
国内智能家居行业的智能单品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诸多厂商追求的单品高销量就无从提及。
正因如此,要想撑开智能家居这扇大门,智能家居行业在创业初期必然需要一个良好的资本环境。
对于当时国内大部分智能家居行业创业者而言,从这道大门照进第一束光到彻底关闭,仅有两年不到的窗口期。
狼烟过后,一地鸡毛。
坚持下来的创业者们几乎全都开始转向做场景、做解决方案,走向To B,或者说是2B2C。
2
N个全屋智能
商业发展如同股市,没有永远的牛市,也不会有永远的熊市。
智能家居这把火再次燃起燎原之势,是随着地产升级、房企入局,智能家居走向前装市场后。
网络购物、外卖配送、共享单车、自动驾驶等互联网大潮下的技术革命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关乎民生的“衣、食、行”的获取方式、服务体验,“住”上的科技升级、配套服务,自然也被提上日程。
尤其在房地产行业“去杠杆”趋势下,国家相关政策也给出了明确指引。2017年前后,住建部开始频繁出台相关政策,2019年2月,住建部下发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也再次提及全装修交付的概念,强推精装房交付之势也越发明朗。
地产厂商入局智能家居,或者说房地产在家居前装市场的这场革命,其实已经成了一个历史的必然。
入局智能家居,地产厂商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凭借雄厚的资本招募人才、投入研发、成立科技子公司,诸如万科的万翼科技、碧桂园的碧城智慧、恒大的星络家居等;
另一方面,地产厂商也在积极投资智能家居创业企业。
以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的智能家居明星创企欧瑞博为例,从欧瑞博的过往融资情况来看,可以看到红星美凯龙、美的置业、恒大集团等地产厂商的身影。
地产厂商入局,进入前装时代后,也为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两个明显变化:
第一,对场景化解决方案、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窗帘电机、智能面板等更适合在前装市场设计到房屋中的硬件产品涌现,也使得诸如智慧厨房、智慧阳台、智慧客厅等场景化解决方案受到关注。
第二,拥有更完整的智能家居体验的全屋智能方案批量化复制推广成为可能。
在2020年11月的新品发布会上,欧瑞博CEO王雄辉对外披露了这样一组业务数据:
在地产精装修项目方面,恒大地产「广州新地标冠珺之光」的8000套客房、雅居乐「三亚清水湾」的1126套精装住宅、旭辉地产「千山凌云」的3800套房屋、花样年「成都家天下」的6800户超大社区、美的置业「高端君兰系」全系列25000套住宅、远洋地产「远洋简宫」的526套智慧塔尖豪宅、世茂集团「无锡世茂公馆」的390套住宅都已应用了欧瑞博的产品。
拿到实地地产天使轮投资的前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小米智能硬件部总经理唐沐,在2019年成立了如影智能,去年9月的首场发布会上,唐沐透露:
如影智能全屋智能产品已经在实地集团标配,未来五年交付量将会达到20万套。
正是由于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备受关注、资本市场再次火热,就连全屋智能这个概念也出现了诸如空间智能、全宅智能、原生全宅智能等N个衍生概念。
概念之外,在智能家居行业商业逻辑逐渐呈现,市场前景不断扩大时,巨头们也瞅准时机开始将培育多年的智能家居业务进行分拆上市。
3
巨头业务分拆上市
2021年1月9日,海康威视发布公告,拟分拆所属子公司萤石网络有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
海康威视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作为2010年登上深交所的“安防第一股”,在随后的七年里(2011年-2017年),海康威视连续七年蝉联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如今的海康威视,已将自己定位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并自2016年起以主体业务为基础推出多项创新业务。
2016年1月18日,成为海康威视独立子公司的萤石在海康威视研发总部召开发布会,发布了四款产品,分别是:多功能互联网摄像机萤石C1S、运动相机萤石S5 PLUS、萤石IoT Video kit(萤石模组+萤石APP+萤石云平台)、萤石直播解决方案。
不难看出,作为海康威视在智能家居领域布局的创新业务,承袭的正是海康威视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基因,最初的核心产品是家庭摄像机和云平台。
其实,早在2013年,海康威视就在内部孵化了「萤石」这一面向智能生活领域的子品牌,这一品牌下的第一款产品正是互联网摄像机“小熊猫”C1,在随后智能家居乘风而上的几年里陆续发布了多款互联网摄像机、路由器、智能猫眼、智能门锁等产品。
甚至在2019年5月28日的新品发布会上,对外发布了拥有双摄模块(一个RGB摄像头执行视频采集、一个ToF摄像头负责深度感知)的首款扫地机器人RS1。
也是在这场发布会上,萤石CMO郭航标首次提出萤石的「1+4+N」智能生活IoT生态:
“1”代表云平台服务,“4”代表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公司主要的智能家居产品,“N”代表公司生态体系中的其他智能家居产品。
这一IoT生态架构也形成了如今萤石的“智能家居+云平台服务”业务体系。
6月22日,仅仅在萤石这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一个月后,证监会青岛监管局公示了有屋智能辅导备案基本情况,有屋智能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
有屋科技作为有屋智能的主要业务主体,实则是在海尔小微创客机制下,由从海尔集团独立出来自主创业的海尔家居(2020年更名为“海骊”)孵化而来。
据官方信息显示,有屋智能的经营主体实际上源自于2001年成立的青岛海尔厨房设施有限公司,作为海尔智能家居体系中的老牌子公司,同时也是少海汇中核心企业之一,被寄予了海尔“家电和家居的融合方向上深入探索,不断消弭家电和家居的界限”这一厚望。
2016年,有屋智能推出有屋虫洞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经过多次迭代,衍生出以用户画像为驱动的不同生活空间,并应用在海尔智能家居方案中;与此同时,通过投资、孵化,有屋智能拥有包括有屋虫洞、海尔全屋家居、博洛尼在内的多家智能家居控股企业,从而形成现有的产业格局。
早在2015年,由海尔家居、有住网、博洛尼、克路德机器人等企业发起,成立了一个以智能家居为核心的生态圈,名为少海汇。
这些发起企业大都来自海尔的“小微创客”,例如,海尔家居是从海尔集团独立而来、随后加入的核心企业有屋智能前身为“海尔厨房”、有住网创始人杨铁男为前海尔营销人员……
由此形成的少海汇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智能家居行业一个重要生态体系。
无独有偶,7月27日,海尔的有屋智能拟上市消息公布一个月后,另一家家电巨头企业——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分拆子公司美智光电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巧合的是,美智光电同样是美的在智能家居领域孵化的创新项目。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在2020年8月曾表示,“过去几年,随着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的改变,美的在发展过程当中也孵化了很多创新型的业务,比如说美智光电是专注于照明和智能前装电气解决方案……”
美智光电前身实则是2001年成立的江西美的贵雅照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雅照明),原主营照明产品。2010年,美的集团旗下美的照明官宣收购贵雅照明,收购金额近2亿元。
当时,美的看上的是照明产业,时任美的日电集团CEO黄健曾透露,“虽然美的照明是美的日电集团旗下的新兴业务板块,却是美的集团下一个5年规划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此,当时美的甚至还称,将投入5亿元打造美的江西光源新基地。
2018年11月,贵雅照明经历了企业名称变更后,最终有了现在的美智光电,经营业务也逐渐向更为广泛的智能家居业务发展。
从2亿元收购到的分拆上市,这中间的名称变更、业务拓展、创新业务孵化,伴随着的是美的集团的战略转变。
2020年4月,美的成立IoT事业部,专门从事与智能家居相关的软件业务,硬件则由各事业部、经营主体负责;同年年底,美的集团架构调整,新成立的智能家居事业群与机电事业群、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和数字化创新业务并列为美的全新的五大业务板块。
2020年,智能家居随物联网战略逐渐走向企业战略中心已经跃然纸面,与此同时,巨头企业智能家居业务分拆上市也成为这一时代下的一个独特现象。
在这之中,有海尔的有屋智能、美的的美智光电、也有百度的小度科技(独立融资)……
海康威视不是第一个,也必然不会是最后一个。
4
智能家居的“魔性”
时间是一个变量。
改变着一个行业,改变着很多人的看法,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从行业发展来看,智能家居行业也几经波折,经历了最初的概念热炒、爆款硬件、资本冷静、全屋智能、智慧社区、地产前装热……
而就现在行业应用来看,即使是前装市场,在推广落地的全屋智能方案仍是多为高档社区,体验绝佳的全屋智能要真正下沉到普罗大众仍需几年时间。
不过,雷锋网在日常调研中也注意到:
智能家居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普通用户开始愿意买三五个智能硬件,用智能音箱控制连接智能插座的鱼缸通断电、控制智能灯泡开关灯、控制智能窗帘等更多设备的状态;
极客用户甚至开始根据自己的习惯在卧室、客厅搭建智能家居场景、定制简单的应用方案;
更甚者,智能家居行业从业者开始愿意花2-3万元为自己的新家购置一套解决方案。
智能家居的“魔性”开始感染更多人。
关注物联网、智能硬件、机器人,新闻爆料或寻求报道,欢迎添加作者微信交流(添加微信请注明公司、职位、姓名):18210039208。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