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敏捷模式下项目经理的华丽转身 | IDCF FDCC认证学员作品
一、敏捷模式下消失的项目经理
二、敏捷模式下项目经理的转型方向
敏捷中的关键角色也是给项目经理提供了发展的可能的,这里给出了三种角色转型建议以供参考。
2.1 转型为ScrumMaster
如果可以改变传统命令控制式的管理方式,很多项目经理可以成为优秀的ScrumMaster。
2.2 转型为产品负责人
如果具有扎实的业务领域知识及必要的管理技能且具备履行产品负责人职责资格的话,项目经理可以转型为产品负责人。
2.3 转型为“敏捷职能经理”
在复杂的项目管理环境下,可考虑作为敏捷职能经理,采用系统化视角,承担敏捷团队外的职能管理职责。
三、项目经理转型之路—Scrum Master
好的领导者必须首先成为一名好的仆人。 ——罗伯特 K.格林里夫
指导团队理解Scrum价值观、原则,引导团队采纳Scrum; 通过提问,谈话,回顾,反馈等等教练方式,引导团队实践Scrum; 支持敏捷团队制定及遵从团队规则; 引导团队建立一致的目标; 帮助开发团队创造高价值的产品; 领导团队进行坚持不懈地改进,协助团队成员成为卓越的问题解决者,帮助提升 Scrum 团队生产率的改变,建立高绩效团队; 作为敏捷团队代表,与管理层及其他团队进行沟通,保护团队免受外部因素干扰。
引导产品负责人理解并实践Scrum; 确保团队每一位参与者理解产品负责人对于目标的构想; 消除开发团队与产品负责人的隔阂,引导产品负责人直接驱动产品开发,同时在优先级和范围方面促进健康的团队活力; 与产品负责人积极合作,及时解答开发团队提出的问题,确保团队成员达成产品待办列表项的理解一致性; 通过Scrum开发经验,协助产品负责人优化产品待办,促进产品价值最大化; 当团队发生阻碍交付的重大问题时,协助产品负责人做出对团队和产品整体而言的最优决策。
第一重:改变命令控制式思维,做到信任和放手
第二重:掌握教练技能,提升引导能力
第三重:加强敏捷知识储备,成为过程权威
第四重:融入团队,保护团队
四、项目经理转型之路—产品负责人(PO)
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相互合作,项目中的每一天都不例外。 ——《敏捷宣言》

第一:明确角色定位,履行PO职责
第二:持续学习,巩固领域知识
第三:高效沟通,团队融合,促进高价值产品交付
五、项目经理转型之路—敏捷职能经理
传统的项目经理担负着巨大的责任,比方项目范围、任务、预算、质量、风险、采购等管理职责,Scrum中承认项目管理的复杂性,由Scrum Master、产品负责人和开发团队三个角色分担传统项目经理的职责,其中工作分配和每日的项目决策回归到了团队手中、项目范围和责任归于产品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被团队成员、产品负责人和Scrum Master共同承担。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除了产品研发相关的事务之外,还有更上层的,来源于Scrum团队之外的工作需要管理,例如外部同业的交流、管理层的汇报、项目商务采购、供应商管理、以及来自政治、操作、安全、财务、法律、战略等方面的风险管理等,组织机构仍然需要和敏捷团队共事的项目经理,我们姑且称之为“敏捷职能经理”,但其不负责具体产品研发管理,而是更偏于敏捷项目职能管理的方向。
当然这个角色的设置,不是Scrum中规定的要求,而是由企业自身情况而定。并且每个敏捷职能经理可以支持几个敏捷团队也是按企业情况而定的。
六、小结
以上讨论的敏捷模式下的项目经理的转型方向,只是提供一些可能性的建议,当然除上述给出的三种转型方向之外,有技术背景的项目经理也可以选择成为开发团队中的一员,甚至可以向组织级的技术专家等方向发展。条条大路通罗马。传统的项目经理结合自身的意愿,一定会在敏捷模式下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以上为个人在敏捷实施中的一些思考,致迷茫中的PM筒子们,如有不当,请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