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把公司做成功的CEO,都很像唐僧?

共 6557字,需浏览 14分钟

 ·

2021-08-18 20:55

有唐僧精神的企业家,当所有人都觉得没有前途的时候,他会不管杂音,意志坚定的一直往前走。

文 / 肖冰

来源 / 投资中国网


一个经过16年发展的公司,你觉得最值钱的是什么?


可能你们会说是公司的品牌,或者是渠道,或者是团队。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采用数据化的描述方式,展示这些创业企业的成败密码。


今天为大家推荐这篇文章,一起来看看能把公司做成功的人都有什么特质?




1

星级评定分析复盘被投企业


我们投了16年,看的企业有超过百万家,投的金额可能有差不多130亿,真正做深入尽调的企业有超过1万家,最后成功投资的是300多家企业。


这个数字、这个规模在国内的同行里肯定是名列前茅的,我们真金白银的投出去了350个企业,真金白银的投下去了差不多130亿人民币,这个样本是足够大的。


区域的分布和行业的分布非常广泛,围绕着主要是TMT智能制造、消费服务做了很多布局,同时在其他领域,医疗健康,军工,现代农业,清洁技术都有广泛的布局。


区域分布得非常广,北、上、广、深是投得最多的,但是在其他中国主要省份达晨都有投资。


特别可贵的是我们会对投资企业有一个星级评定,每个季度都会对投资企业的运行状况、运营数据做一个跟踪、分析,复盘。我们把投资企业按照五星级技术评定,每一个星级最后就代表着这个企业的判断。


比如说五星的,我们说是超预期的,或者是特别符合预期。四星的可能是基本符合,三星的可能是一些平庸的,甚至是不死不活的。二星的可能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很可能失败的。一星的基本上都是要死的。


从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我们五星级的分布基本上,75%是四星和五星,15%是三星的,10%是一星的和二星的,也就是说我们优秀的企业和明星的企业大概占了75%,平庸的企业占了15%,失败的公司占了10%。基本上每年都符合这个分配的比例。



从这里我们希望总结出一个规律来,我很奇怪,每一个企业都是经过严格净调,内部决策流程的,这么多聪明的大脑分析最后决策的项目,没有一个项目是我们随意投资的。


每一个企业我们都希望他成功,中国的企业家都是特别勤奋的,绝大部分都是很聪明的,没有一个企业家是想把公司做垮,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差距这么大?有那么牛的公司,也有这么失败的公司。


我有一个原创的公式,成功的企业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是各有各的不同。


也就是说你成功的时候必须每个因素全部具备,缺一不可,失败的,只要有一个失败,你就失败了。



2

成功的企业

到底要同时具备哪些因素?


我把所有的成功企业家弄一个图谱,反复看,天天看,得出一个算法,并不断修正这些算法。


我现在看一个企业,跟你谈一个小时,了解一下就大概知道你能不能成功。中国古代有个话叫“相由心生”,你的外表是由你的内心表现出来的,你的气质是一样的。这些人的外表可能五官不一样,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气质。


具体是哪些样子呢?


第一,这个企业家一定是像唐僧的。他义无反顾,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没有前途,要动摇的时候,他是意志坚定的,目标远大,心无旁鹜,勇往直前,他不管杂音,反正是往前走,企业家肯定有这种精神,肯定像唐僧。


第二,还像刘邦企业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在这个商业社会里是没办法成功的,一个人单打独斗只能做一个小生意,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肯定要有一个合伙人的团队,但是你怎么组建这个合伙人团队,你有没有能力,能不能有能力来培养这些合伙人,别人愿不愿意跟着你干,这个是很重要的。


第三,长期的成功看人品。人品很重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毫无疑问是人品不错的,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成为一个被社会所尊重的企业家,最后看起来的大成功者一定是人不错的。


我们和企业家交流,真正好的企业家特别低调、朴素、谦逊,他的内心非常强大,表现的外表是很低调的,他基本上说到做到。我们这些成功的企业家和我们说的永远做的比说得好,共同的特点都是这样的。


你管理不好家庭,和太太的关系不好,怎么管理好你的公司?


我们有一个经验,夫妻创业的,一直还在一起的100%成功了,我们一开始也很担心夫妻店什么的,现在看起来家庭和睦,夫妻一起创业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看到夫妻店也不紧张,也可以接受。


最近也发生一些事情,一些创业者出现了身体上的状况,出了问题,特别可惜。因为创业是一个长期的马拉松,高压的情况下长期往前跑,身体不好是没办法跑到最后的,这可能是创业成功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的标准。


第四,我们还观察到成功的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情绪都是比较稳定的。你很难看到他的情绪波动很大,大起大落,每次跟他接触都觉得很舒服,气定神闲,男人的心是被更多的委屈撑大的。


企业家每天面对很多的委屈,很多的压力,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如果他不具备这种成功的素质,他肯定就会情绪脑波动,他肯定就没办法面对这些事情,早就失败了。


所以我老是想创业的事情是特别反人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懒惰的,我们都是很敏感的,我们想哭的时候想哭,想笑的时候想笑,但是创业家做不到。


所以说创业就是把女人变成男人,男人变成真正的男人。为什么女人创业比较难?从大数据来看是比较难的,不是绝对没有,只是比较难。因为女人更接近人性的本质,所以女人肯定是情绪化的,她不克服这些就很难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3

从业务上,专注永远是第一位


从业务上,我发了一个问卷调查给所有业务合伙人,你们这么多年的投资里面,你们业务上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问卷的回答第一条是专注,永远是专注。


我拿出最成功的三个项目来看:


现在市值最高的三个企业,一个是分众,一个是网宿,一个是爱尔眼科。



爱尔眼科市值360亿,开了差不多200多家医院,他是唯一一个IPO上市的民营医院,多少资源向他提供,他理论上可以做很多别的专科,可以做牙科,做心脏科等,很多人找他做。


最后我们还是决定选择不做,选择还是做眼科,只做眼科,上市这么多年一直只做眼科。


因为爱尔眼科虽然做得这么大了,但是他占据了中国眼科市场的比重不到10%,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把这个事情做好就不错了,眼科还有巨大的空间,所以选择还是关注点只做眼科,市场上有很高的议价,因为他很专注,这个公司的股票就没跌过,一直往前走。


网宿科技,我们当年是无法想象这个公司的,当时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甚至是非常一般的公司,这么多年就专注做一个业务,利润也做了差不多10亿,我们投的时候利润才3000万左右,增长了这么多。但是他还是集中做这一个做大做强。


分众在美国上市的时候,江总当时是收购了几十个公司,进入了无数的行业,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把主业都跑了,市值也一塌糊涂,最后他把那些全部砍掉了,那几十个收购的公司全部砍掉了,回归到他核心的楼宇广告,现在看起来非常正确,他利润30亿,还在增长。



商业模式简单清晰,不复杂,基本上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这个公司是干嘛的,而且商业逻辑也是特别符合常识的。


4

抓住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


这些企业家坚定不移的抓住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只要看看前十强的市值,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市面上很多机构说投了多少独角兽公司,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我们从来没有提过这个事情,我们的估值是可流动的,可变现的,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的估值。


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



我的结论是,中国现在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是中小企业最好的上市市场。


我们的中小企业的估值是全世界最高的,我们的中小企业上市以后的市场流动性是全世界最好的,我们的中小企业每年上市的家数是全世界最多的。


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很多在海外是没办法上市的,甚至上市以后的估值可能是现在的十分之一,我们这些企业抓住了这个有利的一面,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迅速的做大了自己。


当年的两个公司做了同样的业务,一个是网宿科技,当时的市场网宿排名第二,市场上一度认为网宿好象不行啊,是不是我们这个公司就完蛋了?流言蜚语特别多。


但是我们上市以后,因为中国市场很给力,很高的估值,一直往前走,利用好这个市场,把我们的股权激励,定增都做好,这么多年发展下来,网宿的市值现在是另一公司的差不多100倍了,这就说明了选择比努力重要。


5

成功的企业家要跟别人不一样


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特质,首先是有创新能力。


这个话听起来很朴素,如果我们的企业,你的企业和其他的同行企业没什么差异,是同质化的,是一样的,在这个社会上,在各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肯定是没有生存能力的,肯定是打价格战的,又大又不赚钱的。



差异化可能是在技术上不一样,可能是商业模式上不一样,可能是管理上不一样,反正要跟别人不一样。


有的企业家说人家是新兴行业肯定要不断的创新,咱们是一个传统的行业,怎么创新?没办法创新啊!


我说一个案例,我们投了一个养鸡场就上市了,这应该是最传统的企业了,这个老板养鸡,每天在琢磨,怎么样从鸡身上赚一分钱。


所以我有段时间去,他老是说咱们的鸡有的部位卖得很便宜,有的部位卖得很贵,鸡翅膀就卖得很贵,但是鸡骨头是当垃圾卖掉的,别人的1万块钱一吨,我们的鸡骨头卖出去可能只有1千块钱一吨,当废品卖了。


他一定要把这个鸡骨头卖出高价来。没人要鸡骨头怎么办?


他就自己组织研发了一个叫骨肉相连的产品,把鸡骨头变成一个产品,这个产品推荐给肯德基、麦当劳,告诉你们可以这么卖鸡骨头,后来他的鸡骨头卖的价格比鸡肉价格还贵,因为这个骨肉相连有一段时间是特别受欢迎的,他就把一只鸡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所以说创新是无所不在的,不一定是很高大上的,什么IT技术啊,软件研发啊,可能公司里的每一点一滴都可以找到你的创新点,一定要跟别人不一样。形成你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6

企业家要保持有定力的节奏感


我们公司的样本是足够的,一星级的企业,完全失败的企业11个,二星级企业,接近失败的有18个,三星级企业有47个,看起来总数已经是很大了,几十个亿,但是我们的基金回报是很好的,因为我们的总数越来越大了。


这些企业,这些样本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我也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节奏很重要。有的企业做起来是行云流水,特别的顺畅,感觉节奏上非常的顺畅,每一步都踩准了,有的企业很努力,也很聪明,很勤奋,但是他好像老是踩不到点,要不是踩错了,跑得很累。


其次,节奏有轻重缓急加减。所谓轻重,什么时候该轻资产发展,什么时候该重资产发展,这是要把握好的节奏。搞错了可能就死了,也很危险。


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不该的时候坚决退一步,该快的时候坚决往前冲,很多企业也是不对的。


做企业是一个马拉松,跑马拉松的时候你在一个阵营里面,可能有一些人是短跑选手,开始的时候跑得很快,你可能被他干扰了,你可能被你的竞争对手的节奏干扰了,他扰乱了你自己,你就乱了,你就完了,他完了你也完了。所以说把握节奏要有定力。


而且企业做得很好,每一次的融资节奏踩得很准,虽然业务做得没有那么好,但是融资每一步都踩得准。


研发、申报上市的节奏也是一样,企业家一定要冷静的思考节奏的问题。


7

盲目学大企业也是死亡典型


还有一个死亡的典型,绝大多数的公司死了,我们在机场书店看到很多大公司的书,很畅销,都被创业企业家买走了,华为怎么干的,Google怎么干的,咱们就怎么干。


但我觉得学习不能盲目地学,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学,特别是要学习这些大企业在小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不要学大企业大了以后怎么做的,大了以后都是戴着光环的,我们要学可能就学死了。


有冲动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家是特别可爱的。他们肯定是最聪明的,因为老是有创意,又是最勤奋的,因为老是闲不住,身体又是最好的,恨不得24小时工作。


因为他的机会太多,因为他自己的能力太强,一个业务根本满足不了他,管理能力也很强,调动资源的能力也很强,他说我的每个项目都融资,将来的每个项目都上市,这个中小板上市,那个是上主板上,还有一个去美国上,这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


企业多元化的时候,学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现有的业务是不是足够安全的?很多企业的第一个业务还在半坡爬的时候,还有很多竞争对手的时候,还有死亡危险的时候就开始搞新的业务,这肯定是不对的。


第二个问题,你现在的业务是不是行业第一了?很多企业也还没有到行业第一,他就开始去上新项目了。


第三个问题,你这个行业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是不是已经天花板到头了?其实行业很大,中国的市场很大,全球市场很大,为什么要上这么多新的项目?


Less is more,特别是那些特别聪明,勤奋的企业家一定要警惕自己,团队里面不要盲目的冒进,想法不要太多,想法多的,没有什么成功的。



很几家公司融资之前日子过得好好的,也赚钱,现金流也不错,老板也过得优哉游哉的。融资完了之后,账上多了那么多钱,特别的冲动,赶紧扩张,原来是一个省,现在几十个省,原来一两百人后来一两千人,一下子收不住了,管理也失控了,作业也失控了,各种失控,一下子巨额亏损,资金链断了。


所以说融资以后要控制自己的节奏,不要超出自己能力的去做,要把现金流,资金链这些都特别的关注。


8

企业家性格是决定性因素


还有性格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失败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性格的问题,性格即命运是早就说了。


有些企业家一看就特别强势,在企业里面是一言九鼎,谁都不能说反对的声音,他像一个皇帝一样的,他说什么就是圣旨,这种企业肯定是不行的。


还有一个是特别软弱的,特别弱势的企业家也碰到几个,什么主意都没有,大事小事都找投资人商量,特别小的事也找投资人商量,我说这个肯定是有问题的,拿不定主意。


还有一类,就是文人气质的,情怀特别多,理想特别大,每次都是谈情怀,谈理想。


后来我们说打住,这次就不谈情怀了,每次见面都是谈情怀,这次谈数字,谈财务报表,谈咱们这个项目的进度,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周开周会,每个月开一个会,每个季度做一个反思,评价项目的进展,拿报表来,最终体现在报表上。


他觉得这些东西太俗了,你要谈钱,我是谈情怀,谈理想的。企业家就是一个很俗的事儿,就是得一个个的趴着干,一块一块的赚回来,每天都得关注你的现金流、报表、库存、CPI,如果不看这些,而整天想那些,企业就死了。


9

企业家要与投资机构各司其职


对资本运作,有的企业失误导致了千差万别。有一类企业家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觉得自己是专家,资本市场的东西都学会了,结果他不跟你商量,也不跟你咨询,很多方向自己定了。


还有的企业家选择中介机构,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凭自己身边朋友的主意,也不听我们的意见,不和专业机构的商量,选择完全不靠谱的,不适合他的,最后交了很多学费。


还有一类在这些问题上特别犹豫,我要不要上市?排队时间那么长,要不要排队?审核那么严?我要不要做?


听说还要考虑关系什么的,很害怕,犹豫的时候,一两年时间就过去了,两三年时间过去了,还在犹豫。另外一个公司,义无反顾的报材料,排队,两年之后就OK了。


因为资本市场的事情太复杂。我们交了太多的学费,看了太多的案例,我们是最专业的。我看最好的企业,相信专业投资机构的意见,做他自己的事儿,他把自己的业务做好,把自己的业绩做好,听专业机构的意见,一步步的做好,这是最好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所以说企业家一定要灵活面对这些事情,要突破自己,不要固守,要相信自己不是万能的,你不是那种什么都正确的,你要抱着这个认识。


我们有一些项目型的公司,一些周期型的公司,当时是挺好的,他没有在好的时候转型成为一个持续增长的商业模式,所以后面也不行了。


创业不易,且行且珍惜!



推荐阅读:

世界的真实格局分析,地球人类社会底层运行原理

不是你需要中台,而是一名合格的架构师(附各大厂中台建设PPT)

企业IT技术架构规划方案

论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

华为干部与人才发展手册(附PPT)

企业10大管理流程图,数字化转型从业者必备!

【中台实践】华为大数据中台架构分享.pdf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华为如何实施数字化转型(附PPT)

超详细280页Docker实战文档!开放下载

华为大数据解决方案(PPT)

浏览 2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