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喜欢听易立竞的访谈,她一贯直戳人心的问题,使得人物访谈更具深度。采访对象多是成功人士和明星,在他们已经过去大半的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时刻都是他们思索人生,探索生命意义和如何让自己更幸福的时刻。
探索过自己和生命之后他们会更加豁达、幸福,如果你恰好点开这篇文章,
希望能成为你通往幸福的钥匙。
牛奶将借由阿德勒的观点,谈谈五个典型问题的处理办法
- 如何处理关系中的问题「案例涉及伴侣问题和原生家庭的问题」
李开复在访谈里聊到,也许,AI的出现替代了那些繁杂的工作,让人类从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是给我们更多时间思考如何获得幸福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些从古至今很重要的话题,逐渐被遗忘。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是我迄今为止看过对这些问题诠释最清楚的一本书,可能得益于辩论的阐述方式,帮助我们驳斥掉了脑海中反驳的想法。我以前一直以为只有那些对他人言行敏感的人才害怕被讨厌,导致他们不快乐,活在评价之中。
在阿德勒的观点中害怕被讨厌还有很多其他的显化形式,最常见的是喜欢解释。这些表述中看似直接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但实际上是一种害怕被讨厌,试图将原因归到外界条件的方式。喜欢解释原因这一点其实很难被发现,却极为常见,你可以让朋友帮忙留意一下自己是不是喜欢原因。牛奶也是无意间发现的。在体验一款多人语音软件时,我遇到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的主持人库尔特,他直接指出我的问题,“你怎么这么喜欢解释原因。”当时我愣了一下,是啊,我为什么喜欢解释,但是也没想出答案,zhi 觉得这个主持人攻击性可真强,解释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大家都喜欢解释原因啊。做错了解释、发表观点解释、针对问题解释,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直到看到阿德勒我才意识到,喜欢解释是一种原因论,是害怕被讨厌导致的,这也是活在他人评价中的一种形式。原因论是阿德勒最反对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行为都是有主观目的的。不要执念于过去的原因中,而是从自己的目的出发,主动寻找解决方法。这一点我们放在第一个问题来解释。与阿德勒对立的观点是以佛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精神分析提倡原因论。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分析童年经历对现在的影响--创伤与疗愈。阿德勒认为原因论是一种通过将责任归咎到外部获得疗愈的方式,他坚决抵制这种观点,认为这阻碍了自我改变的可能性。阿德勒认为,大约从十岁开始,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我们的选择是出于自己的目的。比如,你最近待业在家,和别人解释是因为市场行情不好,实际上是你害怕闲在家之后被人评价、找不到好的工作被人评价,你的目的可能是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行情再不好,也是可以找到一些可以做的事情,只是你对当前的结果不满意,而由自己出发的归因会使你害怕受到他人攻击,因而会把原因归到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上。
再举一个例子,你一直想做一件事情,总是抱怨工作太忙没时间,实际上是害怕没做成功的失败,你的目的是让自己免于失败,保持在由于太忙没法行动的情绪总好过于做了之后失败的痛苦情绪。
知道了我们喜欢找原因是因为害怕被人讨厌,那么该如何改变呢?
阿德勒认为自我接纳是改变的开始,自我接纳代表着我们要有勇气接纳自己的失败、害怕,接纳自己是不完美的。接下来找到自己行为背后的目的,积极面对它。
借用刚才的两个例子,待业在家的青年要认识到自己有可能找不到好的工作,比起躲在家里,不如想办法去提升自己,寻找可以获得相对不错工作的机会。
如果待业在家是出于想休息,那也要允许自己休息,寻找合适的放松方式。一边想着休息,一边害怕没有工作,最后什么都无法获得。
这里有两个误区,自我接纳不等于自我肯定,接纳也不等于停滞不前。
自我肯定是一种明明已经做不到还盲目鼓励自己的行为,而接纳则是认识到自己的现状并想办法积极应对。盲目鼓励可能会导致自负或自卑。
前期很长一段时间,我活在了自以为接纳的自我肯定中,我鼓励自己一定能好起来,于是在康复受挫后我一蹶不振,后来找了催眠和认知疗法的咨询才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当我盲目自我肯定,认为面瘫一定可以恢复时,我的生活里只有治疗,看起来好像积极向上,实际上一击即破。
真正的自我接纳是认识到我需要时间治疗,认识到面瘫可能不会好。接纳之后的积极应对是努力寻找治疗手段的同时,利用其它时间好好生活。这样才是相对健康的状态。
我要做的不是沉寂在我为什么生病,我为什么会经历这些的负面情绪中,而是思考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的目的是思索人生,那么我就利用康复的时间好好思索人生。大家可能很少遇到我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拿调整心情来解释如何用阿德勒的方法实现改变。
同样的,我们首先要接纳自己会有负面情绪,接下来才是寻找应对方式。在接下来去思考处在这种负面情绪中的目的是什么,自己的真实诉求是什么。如何做能够满足自己的目的。
目的论的核心是不要沉溺于过往的伤痛的原因分析,活在过往。你想想如果你因为曾经不快乐的十年,又花了40年去分析原因,那么你的人生不就沉浸在了过去之中吗?
我们接纳的自己不一定要是一个完美的自己,甚至可能是世人眼中不那么完美的自己。比如一些原生家庭非常不幸的孩子,他们会恨自己的父母,那么接纳就代表要接纳会记恨父母的自己。接下来思考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获得爱,那么就可以带着对过往仇恨的状态去寻找方式获得爱。这听起来有些矛盾,怎么有恨又有爱,但这确实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也会现在心理咨询的主流方式。我们一边接纳自己会记恨父母的自己,也要寻找方法满足想要获得爱的自己。阿德勒的心理学的魅力在于面对挫折之后的勇气,和积极面对的态度,也许努力之后并不会有很好的结果,但是我们仍然要不断向着自己的目的出发。
这种精神和尼采很像,尼采认为,也许人生本就是虚无的,但是真正精彩的是不断对抗虚无的精神。第一部分篇幅有点长,是为了表达清楚这种积极向上、变危机为机遇、自主承担的精神,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后面的几个部分。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有了人就有了主观评价系统,而我们又希望获得认可,烦恼由此产生。所谓同龄人的压力是在一种在比较中产生的竞争和寻求认可的需求。因为别人更有名、更有钱、更漂亮,产生压力。
试想如果社会只有你一个人,那么钱币将如同废纸,更别提审美等评判标准。因而尝试祛除人际关系中的认可和竞争破除压力的良方。可是,如果没有了竞争,也不再渴求认可,不就变成一个不思进取的废物?
阿德勒认为,我们不断进取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较,是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点,这样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不再是竞争关系。
在从写作出发,谈谈执行力的问题中,我们提到过,负面情绪会阻碍我们前进,陷入竞争和寻求认可的关系也一样,一味地产生恐惧和焦虑反而会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不需要比别人优秀,只需要让自己认可自己即可。
另一方面,我们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完成他人的期待。
这听起来很像心灵鸡汤,人活着怎么能做到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呢?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很难忽视他人的感受,尤其是父母。在中国,如果我们坚持自己的想法,常常会被评价为任性、不孝顺。
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课题分离的核心思想是把事情划分为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
课题可以理解为要解决的问题。怎么分辨是谁的课题呢?比如,父母希望你考公务员,而你想上电影学院,你很担心一意孤行会别人批评、讨厌,那么处理这种害怕被批评和讨厌的情绪就是你的课题。父母的不开心和担心是他们需要处理的课题。
这种课题分离的感觉似乎和我们所理解的亲密关系背道而驰。在阿德勒看来好的关系不是你我缠绕在一起,而是保持一定距离,这样我才能看到你。
课题分离只是处理关系的入口,影响关系好坏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一种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的平等关系,也就是无条件信任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横向关系。这种没有条件的主动就是阿德里心理学中积极主动处理问题的精神。我们拿情侣分手举个例子,很多人分手之后都会因为自己付出得不到回报而怨恨伴侣。按照阿德勒的理论,对伴侣好是我们自己的课题,伴侣是否回馈是他的课题,这会让我们争取的看待关系中的互动。
课题分离看似是彼此原理,但是共同体感觉会让我们重新建立连接,即在与伴侣相处的过程中无条件的信赖和帮助对方。无条件既代表着不奢求回报的课题分离。我做好我该做的,你做什么反馈与我无关。
这种思路同样适用于处理原生家庭的问题。我认识的一个女孩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从小不仅无法获得关爱,还要看着父母把所有的疼爱都塞给哥哥,在她生病的时候父母担心的不是她的健康,而是她会不会成为家人的负担。
她长大后大病小病一直不断,这是身体在表达她渴求父母关爱的方式。她内心是渴求父母关爱的,但她更无法抹去曾经的伤痛。因而一次次的心理折磨转化为身体疾病。如果她愿意相信阿德勒的理论。那么她可以做主动改变关系的一方,对父母做到无条件的信任和帮助。这一定很难,需要很大的勇气去和外界抗争。
即使她做到了共同体感觉,也许也无法获得爱,因为阿德勒认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他人是否改变是他人的课题。但只有我们勇敢面对,才有可能获得改变。最可怕的是停滞不前。每一次遇到挫折时,人们总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癌症晚期的患者都后悔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做,想陪伴的人没有陪伴,总以为有很多的明天。如果你恰巧打开这篇文章,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如果生命的意义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有没有偏离轨道呢?阿德勒认为,我们生命的意义来源于利他,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价值感。试想,如果你能找到一件自己很喜欢的事情,这件事情又能帮助他人,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利他的一大误区是用世俗评价标准,比如一味追求能影响的人数。是否利他取决于我们的发心。
阿德勒认为,我们生活在主观的世界,我们是否有价值、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不需要通过他人证实。李开复在《向死而生》中写了自己对抗癌症的经历,生病使得他开始反思自己。他一度认为获得最大的影响力是他人生的目标。在他患病最迷茫时,他和佛关山的星云大师对话,才意识到所谓的最大化影响力是一种名利追逐,会让人迷失方向,忘记最开始的初心,如果真的可以帮到他人,一个两个都可以。
和易立竞的访谈中他也谈到,当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他的发心是好的,想要影响他人、帮助他人,但在逐步最大化影响力的过程中,转向了追逐最大化,逐渐失去初心。一个创业者如果不能做很大的事情就不帮,一场演讲没有成千上万就不去。影响他人已经和追逐名利混为一谈。失去初心的生命是不会快乐的,又怎么会找到生命的意义?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在刚开始写心态调整文章的时候,遇到一个朋友,他说你的文章很好,可以扑灭人内心的焦虑。
我确实也为了这个问题困扰着,我关注自己的阅读数,我希望被更多人看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更多人。
“那我和你说一个观点,影响力的深度比广度更重要,如果能很深的影响,哪怕一个人不也很有意义。”
当时我半信半疑,直到我看到李开复向死而生的顿悟,才意识到这是多么深刻的人生体悟啊。如果我一味关注人数,反而会失去做这件事的快乐,如果我能从自己内心出发,认可自己的发心,人数就不那么重要了,做事情的时候也会更开心。想想在知乎上收到过几个读者留言说本来不想活了,看了我的文章又获得了力量,这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情。
生命的意义何尝不是如此的,比起期待他人定义,不如自己赋予。
仔细想想,你有多少的焦虑、不安、恐惧是因为对未来的担忧呢?
担心自己一事无成、焦急等待他人的回复、害怕自己的目标无法达成。
阿德勒认为,如果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能够保持快乐幸福的方式,不是一味地懊悔过去、担忧未来,而是要好好的活在当下。此时此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总是活在过去和未来,那么什么时候有现在呢?这和心灵成长大师艾克哈利·托利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也提倡大家活在当下。在读他的书《当下的力量》和《新世界》时,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不去考虑目标,难道活在当下就是虚度光阴吗?这个问题恰好在《被讨厌的勇气》中得到了解答,活在当下不代表不努力,是一种努力做好现在的事情,不过度为未来担忧的状态。如果把每一刻都过好,那么未来也不会差,就像你每一刻都在努力跳舞,那么怎么可能越来越差。
我生病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好好恢复身体和治疗面瘫是我唯一要做的事,等着一切过去了,我就可以开始好好生活,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过去的那一天,处在焦虑的不确定性中,后来我才发现,盲目等待不如过好现在的每一天。
就像东野圭吾的小说《沉睡的人鱼之家》中医生和熏子后说的一样,问题不会消失,只是变化形态。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了这个问题,生活里还会有别的烦恼。
乔布斯也说过,我每天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明天死了,今天的我会做什么,这何尝不是一种活在当下,阻断对未来焦虑的方式。很多人认为《被讨厌的勇气》是鸡汤,目的论太过偏激,我倒也理解。我承认世界上会有很多没有目的的意外。也许开始不能决定,但我们一定能决定事物的走向,这何尝不是一种目的论。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确实很悲凉,“生而为人,对不起”这句话也会被人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是反观整个故事,在松子每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她都有选择的权利。
被校长欺负之后她选择沉默,学生偷钱后她选择顶罪、赤木经理表白离开后她选择继续做一个性服务者,她杀人、掐生病的妹妹、认为爸爸不爱他,每一个刻看似顺利成章,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选择。
阿德勒那么聪明的哲人,他太了解人性,他知道,如果他不把话说死,说都是目的论,说一切都可以选择,那么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是特例,自己没有选择权。
说明:本文很多观点是作者自己的理解,可以参考,不可当做标准答案。
哈喽呀,我是牛奶小姐姐
一个积极阳光的小姐姐。
希望这里成为你的能量补给站~
获得学习和个人成长能量棒!可以关注公众号最近在更新的心态调整系列和经验积累系列
私人微信
关于我的故事
住院半年,开颅两次,离自杀只差一通电话
推荐阅读
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是「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