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PhD 一年级新生有什么建议?

机器学习实验室

共 7030字,需浏览 15分钟

 ·

2021-12-09 19:52

来源 | 知乎问答

编辑 | 机器学习算法与自然语言处理

地址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10068

本文仅作学术分享,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文处理


01

回答一:作者-半个冯博士

  1. 干你自己的事,别管人家是发了nature还是挣了多少钱。

  2. 别指望老板给你idea。糟老头子不给你捣乱就不错了。

  3. 有了idea赶紧动手。洪水滔天也不能阻止你做实验(推公式,写代码一样)。

  4. 不被任何人pua。劳资就是牛逼,劳资就是要三年毕业。

  5. 不被pua的法宝就是实战。任何pua在你硬邦邦的实验、调查、证明的结果面前都是个渣。

  6. 写写写写写!!!!!!!

  7. 不要去碰任何红线。比如造假,比如一稿多投,等等。

  8. 别碰任何横向项目。

  9. 吃好一点。

  10. 睡眠充足。(比如我当年就没做好,一般只睡10几个小时一天)

  11. 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哪怕再基础的问题,都要赶紧去补。

  12. 细心一点。

  13. 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一个大问题,一天解决不了就两天,两天不行就两周。时间长一点不怕,只要最后能解决。

  14. 提高品味。比如图片只用矢量图。别tm老是excel截图粘啊粘的。(这种文章看见就想拒)

  15. 养成排版的好习惯。

  16. 别怕做ppt。珍惜你演讲的机会。

  17. 别随便给人讲idea。做完了再讲。

  18. 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所以多看好杂志。

  19. 自己写的再烂的东西也要珍惜。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只是有小改和大改之分。

  20. 7天了解一下。

02

回答二:作者-井号键

这篇答案是两年半前写的,似乎最近被大v翻牌,又重新被点起来了。那时我其实还在工业界工作,纠结于要不要读博士。后来,我在CMU开始读博士。结束第一年,回过头去看,这里的观点依然很对,但确实“知易行难”。也让我更加崇拜那些能用几篇论文定义出自己领域的博士生们。
更新一个例子,Arvind Satyanarayan 的job talk应该是我今年看了最羡慕的演讲。他4篇一作论文拿下了mit的教职。
很少有人是因为发论文多而知名的,大部分人是因为有一篇论文,或者一个工作特别厉害才知名。 当你出现在top学校学校的面试里,不是因为去年做了这个,前年做了那个,然后累计起来,让人觉得厉害。而是因为你做了某个项目,也只因为那个项目。厉害的项目,一个就够了。
以下言论仅限cs,我尽可能的把所有英文换成了中文。
找能找到的最好老板
一个好老板带给他学生的视野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在计算机里面,每个领域都有几个大学术家族,家族大说明整个体系的老板都比较会教学生。趁早想办法通过实习,post-doc这些大家族傍上关系,近了对phd后半段有帮助,出去开个会,老板之间互相介绍,几乎把人能认全;久了phd毕业以后,找工作找教职都有帮助。
读phd最重要的是thesis,而不是论文。
这是一个很大误区,大家总喜欢以论文论英雄。
以引用论英雄以顶会论英雄 更令我反感,我只同意以 youtube 点击量和钞票 论英雄。
偶像 johnny lee当年phd 毕业,简历(http://johnnylee.net/academic/johnny_lee_CV.pdf) 上写的是
Through my projects and research, I have obtained over $600,000 in licensing fees and sales revenue for their respective institutions.
Wii Remote Interaction - Over 6.7 million unique views and 600,000 software downloads as of 3/25/08.
$14 Steadycam - Over 1.2 million unique views as of 1/8/08 not including print and internet syndication.
可能也是好老板和一般老板眼界的区别。一般的老板挣扎上顶级会议就已经开心得不行,而更好的老板会想这个问题是不是适合他/她来研究,是否应该让更适合的人来做。
记得多年前问第一次问实习时的大老板,
什么样的phd才是优秀的phd?
大老板是美帝某厉害学校的教授,说的很干脆。
phd的最重要输出就是他的thesis。哪怕整个phd一篇论文也没发,但是如果他/她的thesis足够厉害,依然可以很轻松得拿到教职。
但是很少有人敢这么赌,所以一个妥协的办法是到寒暑假出去在工业界研究院做intern,在学校里面做phd的thesis。做intern的好处是几乎三个月都能整出一篇顶级论文,然后学校里面的thesis就可以慢慢积累,防止没论文输出的窘境。
憋大招真的很容易便秘, 张益唐当年就是phd憋大招,憋坏了。科研这种事情真的不是一个人能控制的,大神当年引用了一个错误的定理,大招就被打断了。。
每个领域都有一些论文野兽,phd毕业有20-30篇论文。这些人很厉害,但是很多论文少的,并非就弱了。去年stanford有个女生,好像4篇论文就拿下uiuc的教职。
重复一句,很少有人是因为发论文多而知名的,大部分人是因为有一篇论文,或者一个工作特别厉害才知名。
这图是顺手画的,横轴时间段,纵轴处理的问题深度。phd可能是这一辈子唯一一次机会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做同一个问题。虽说问题并不一定深度越深越好,但是人生又有几个5年能做一次这么有深度的项目呢。
PhD rewards for depth。
Research rewards depth. You have to keep coming back to a topic or question to eventually make progress in it. So the longer you take to pick something, the poorer you will do.
这句话来自于quora上布朗大学cs教授Shriram Krishnamurthi 的回答 。
很少有人可以只画那根最长的thesis线,然后不画那些短线。
所以大部分phd的研究一般是T字型,最长的那根线就是thesis。所以决定phd深度的就是thesis的深度。
右半边是faculty副本,如果能开启这个副本,那就是另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了。
You have, one hopes, a long, long life in front of you.  Anything you don't touch now you can return to later.
Research
这一块是自己的观念,少发demo,poster,多发full paper,宜精不宜多。
很多人的research是这样的,拼命发论文,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看见什么好发就发什么,只要是顶级会议就好。然后要毕业的时候,把最后5篇论文钉在一起,就是thesis。
而我觉得一个优秀的phd应该是这样的,整个phd期间就发有限的几篇,然后这几篇文章就像沙滩上的脚印一样,围成了一个圈或者一个区域,这个圈是他/她的thesis。
然后phd毕业以后,所有人都认可这个圈是你的。如果做教授的话,就招学生把圈里的坑给埋了。如果去工业界,就把这个圈里东西投射到真实世界里。
-----------------
更新于一觉醒来发现多了好多赞。
争议基本在于thesis的重要性是否被我夸张了。
phd的最重要输出就是他的thesis。哪怕整个phd一篇论文也没发,但是如果他/她的thesis足够厉害,依然可以很轻松得拿到教职。
但是很少有人敢这么赌,所以一个妥协的办法是到寒暑假出去在工业界research做intern,在学校里面做phd的thesis。做intern的好处是几乎三个月都能整出一篇顶级论文,然后学校里面的thesis就可以慢慢积累,防止没论文输出的窘境。
其实这段话,我标记了引用,是我从教授那里听来的,但是我是完全同意的。
这里说的是极端情况下,“哪怕一篇论文也没发”。要是真有牛人在thesis里面证明了P=NP之类的问题,我觉得哪怕一篇论文也没,可能也有很多学校抢着要吧。

@方大

如果期刊论文不重要,“去年stanford有个女生,好像4篇论文就拿下uiuc的教职”,这个表述多少有些自相矛盾。
以美国教职的竞争难度,以及uiuc的地位,4篇论文(其实是5篇,我印象中好像有一篇是journal的invited paper,所以我就记得4篇,但是每一篇都让我印象深刻) 能拿下uiuc的教职是非常难得的。这并不是靠着那四篇论文发表在顶级会议上,而是因为这个女生的研究就像四个铆钉一样,圈出了一个小圈,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区域。
Her work is IMO cutting edge, as well as an inspiration to my own research. Look at her publication record: just 5 at conference or journals between 2008 and 2013 (when she was in grad school).
I personally could not care less about the length of someone's overall publication record.
It's not about papers, it's about IMPACT. Yisong Yue's answer to How many papers does a PhD student/postdoc typically publish to get a job at a top tier university in computer science?(http://qr.ae/RKFnnB)
@西林
thesis是综述,但是不是漫无目的的综述,而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计划好的问题。在计算机里,proposal和国内的开题有一些区别。proposal 并不是什么工作还没做,想到一个topic就说下计划,而是大局基本已定,一旦proposal通过,表示再有一年半左右就可以毕业了。
麻将三缺一。
-----------------------
今天才发现原来quora上几年前就已经有这个讨论了,顺手贴个链接。
https://www.quora.com/What-advice-would-you-give-to-someone-who-is-about-to-start-a-PhD-program
03

回答三:作者-棕榈大道

利益相关:我PHD在美国读MIS专业。从自身经历来说几个点吧。

1 首先,课业学习,是所有博士一年级新生的主要任务。

国内外PhD新生的时间基本都是在上课,美国博士一年级课程作业尤其多,第一第二学期都是4门课。除了上课外,博士也要积极参加一些个人或教授的课题项目,每周定期开会汇报,所以一周七天几乎都在花时间学习。因此,要根据每个学校课程设置以及学术计划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设计符合自身的学习规划。
第一年是科研启蒙,学科基础知识一定要打牢。博一课程紧作业多,但是也是为后期学术研究打基础的重要的一年!建议一定要抽时间多读文献,做文献综述并形成小论文积极投稿。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方向,寻找相关合作老师以及同行,听大牛讲座,参与学术讨论,欣赏别人的成果并向各位学习,从而寻找一些机会和研究的idea。
2 博士注重课堂交流,要培养自己积极发言、表达观点的能力。
PHD最后成绩不单单是期末考试的成绩,还要看大家平时课堂发言、课堂展示以及每一次的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表现。尤其是有些同学担心自己口语不好就不参与了。积极融入美国的课堂学习非常重要,不仅是为了完成课业,取得好成绩。学术研究中也非常重视交流,向大家展示学术成果会增强信心、培养发言的气场,对以后参加各类会议进行论文展示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3 博士跟硕士不一样,博士除了基础课要学习,还必须要做研究、写论文。
在美国读博,口语交流是基础,语法是英文论文写作的必要,所以要抓住一切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提高口语交流的能力。有些学校有专门给国际生开设的口语交流与礼仪的选修课程,大家自愿报名参加。另外,部分学校给国际生提供论文语法修改的专业老师,可以直接邮件交流,也可以面对面请教,对于语法不太好的学生应该帮助挺大的。再比如,多参加小组讨论、开会、课堂展示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提高的机会。
4 注重取长补短,一定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多向导师、师兄师姐以及各类合作伙伴学习。几乎所有PhD的科研都是高度依赖平台、导师和合作者的,这重要性一定要铭记!在美国有些学校是导师制的,学生靠导师养,因此也要帮导师干活,如果导师觉得你能力不行或是不努力的话可以随时停止给你发工资的。
另外,学术研究、科研工作大多数时间真的很枯燥无味,可能你埋头苦干几个月的成果被别人说的啥都不是,也可能你遇到一个问题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解决方案,难免有很郁闷很难前进的时候!因此,一定要积极去和值得信任、请教、合作的老师或同学,更有利于你自己的学术发展,在交流中迸发出创新想法和解题思路,共同进步。
5 学习掌握专业相关的一两项硬技能,可以是软件或是写论文的工具等。
博一大多数时间都被课程作业占用了,而学术研究也不是短期内就能看到成果的,因此也建议新生可以对照自身的学术技能做一些补充。例如,有些学生是跨专业读博的,或者之前在国内硕士阶段没有做过什么学术的话,可以在博一的时候学习掌握一些本专业学术研究常用的一些语言、软件工具、实验方法等,以免后期有想法也只能空写理论。
6 学术研究的论文题目或方向不仅要有的创新性,还要有延展性
这一点很重要。有些新生选择的研究方向做出了研究成果,还可以继续在这个课题上研究出新的东西,这样前期做的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还能为之后的研究贡献价值。而有些人做的东西做了一次,就没法继续做其他东西了,甚至有些研究方向还没做出东西就被时代淘汰了!因此,选对方向很重要,这决定了前进的道路是否能走得通走得远。
7 付出足够的科研时间,随时记录自己的idea,注重知识储备。
学术研究跟其他工作不一样,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苦苦钻研得来的,你付出多少时间在科研上直接决定了你的成果有多大!另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仅仅是几课堂笔记和每次与同学老师的小组讨论笔记,还有平时自己解决某些代码或是模型问题的一些笔记,方便自己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能够快速找到解决方法。最后,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一些idea,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自觉的进行着大脑思考,把每个有价值的想法记录下来,储备总会用的上的。
8 读博要多关心时事新闻、留心生活
很多科研的idea往往都是来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科研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的学术研究要紧跟时代、社会发展,服务于生活。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新闻,才能掌握科研的方向和创新点在哪里,做有用的研究,做发展的研究,做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改善生活的研究。
9 正确面对别人的批判与质疑,甚至是全盘否定。
我在博士面试的时候,教授问我为什么读博?能不能承受失败和被否定的压力?他说博士就是要热爱并且能坚持,大多数情况下你的论文都是被拒,然后根据审稿人意见反复修改。当时没太多感触,后来自己亲身经历了才明白这一点多重要。因此,建议PhD一年级新生们也要有心理准备,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得失,切记不可急功近利!不可心急!
10 定期健身,做运动。
虽然一年级课程与学术研究都很忙,但是定期锻炼也非常必要。我们学校中国留学生有自己的足球队、橄榄球队、篮球队等等,我一般每周踢两场足球,不管有没有时间都会约师兄一起去健身房锻炼两次,从而保持身体与大脑一样的敏捷,充满活力。
11 每天留给自己冥想,反思总结的时间。
我们有些同学常常忙到晚上一两点还在学习,然后一觉睡到天亮又开始第二天的学习,他的精神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长期以来肯定是对身体很不好的。建议新生们每天按时睡觉、起床,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我每天基本都在12点上床,闭着眼睛思考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情况,然后想一下明天要做什么事……这样既可以保证足够的休息,又能很好的总结与计划。当然,偶尔遇到一些紧急的事也难免会稍微晚一点睡,可以在午后稍作休息。
12 与家人朋友或是身边的同学保持联系
适当倾诉与情感表达有利于放松心情,调节压力,更能保持自己的社交关系网融洽和谐。博士都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实时排解压力也不仅仅能靠加强身体锻炼能解决的。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利,心中就会有一些负面情绪,适当的倾诉、有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网能够有效缓解那些负面的情绪,帮助快速恢复信心。

往期精彩:

 时隔一年!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理论与代码实践指南.pdf第二版来了!

 基于 docker 和 Flask 的深度学习模型部署!

 新书预告 | 《机器学习公式推导与代码实现》出版在即!

浏览 4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