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的中国首富:拉着政府、银行“豪赌”梦想!

共 5005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0-11-02 23:00



作者:江湖大大

来源:大江湖解局(ID:ZhiChangDJH)



胡润富豪榜,被网友戏称为“杀猪榜”,有些富豪登上富豪榜后,就开始跟着倒霉。

和富豪榜上的常青树马云、许家印、王健林等首富不同,李河君2015年登上首富宝座仅一年,就快速坠落,成为了胡润“杀猪榜”上,一头实至名归的猪。

李河君曾经留下了不少豪言壮语:“汉能,无所不能”;“汉能,让万物发电”

而今,李河君口中的汉能: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70余次;旗下子公司汉能移动能源,正在破产审查;拖欠员工薪资,被集体讨薪。

曾经的首富,短短5年时间,变成了实打实的“首负”。

李河君的首富之路,崛起非常之快,崩塌同样之快。是什么成就了李河君的首富之路?为何李河君又会快速坠落?


一、


1967年8月,李河君出生于广东省河源市的观塘村。

父母务农,家庭条件并不好,出生在农民家庭的李河君,也吃了不少苦头。

和大多数贫穷的农家弟子一样,李河君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只是话不多,一幅少年老成的模样。

1984年,李河君以优异的成绩从河源中学毕业,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系。穷山沟飞出了“金凤凰”,李河君成了观塘村的风云人物,是整条村最靓的仔。

上了大学,李河君就急不可耐地想赚钱了。

大二那年,李河君组织了30个同学,在食堂门口卖胶卷。3天下来,除了本钱和同学们的工钱,李河君挣了12元。

李河君第一次尝到了做生意的滋味,只要能赚钱,他什么都干。

做生意,并没有耽误李河君读书,大学毕业后,他又考上了研究生。

1989年,李河君的研究生导师不幸病逝,这让他萌生了辍学做生意的。他找到大学的老师,非常有魄力的要借5万元。

没想到,大学老师更有魄力,还真借了5万元给他。

凭着李河君的实力,短短3个月时间,5万元就被亏光了。

出师不利的李河君,欠了一屁股债,不得不跑到中关村去倒卖电子元器件。

中关村从来不缺神话,短短5年时间,李河君赚到了8000万元,这是李河君的第一桶金,也是他首富之路的起点。


二、


1994年,手握巨款的李河君,不知道接下来该干点什么。

当时中国的证券市场刚起步,庄股横行。有一个同学,建议李河君去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再收购水电站注入上市公司,以此拉高股价收割散户。

李河君四处寻找水电站资源,在考察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水电行业利润丰厚。于是放弃了收购上市公司的想法,正式进入水电行业。

李河君成立了华睿投资集团,花了1000万元,在老家河源东江上收购了一座小水电站。


东江水电站

初涉水电站,李河君就发现:水电站建成之后,不用原材料,成本极低;一旦开起来,就像印钞机,每天都有收入。

尝到甜头,李河君不断收购水电站,大大小小收购了好几个水电站。

那几年,正是中小水电站狂飙的年代,10年之内,数万座小水电站落成在中国的江河之上。

2002年,云南省急切希望引入资本,开发金沙江水力资源。

得到消息的李河君,一口气和云南签了6座百万千瓦的水电站,总发电量达到了2300多万千瓦。

这让发改委大吃一惊,当时还没有一家民营企业,进入百万千瓦的水电站。担心李河君的资金实力,发改委拒绝审批。

李河君也是个硬汉,一怒之下,他拿着云南的合同,把发改委告上了法庭。

在多方协调和妥协之下,李河君拿到了总装机量30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是其中资源最好的一个。

2003年,李河君还斥资12亿元,收购了青海尼那水电站,成为当年最大的民营企业收购国有能源资产案。

也是那一年,《新财富》推出的富豪榜上,36岁的李河君,以20亿的身家,排名23位。

随后,李河君将所有的时间、资金都投入到了金安桥水电站的建设当中。

这座300万千瓦的电站,比葛洲坝水电站大10%。葛洲坝水电站建设时,几乎是倾全国财力,动用了5.5万军人,历时16年才建成。

只有20亿身家的李河君,何德何能,能够吃下这么大一个水电站?


金安桥水电站

当时看,李河君的确有点不自量力,这个水电站,总投资需要200亿元,是他全副身家的10倍。

没有人看好李河君,他一头扎进艰苦的山沟里。金安桥水电站像个资金黑洞,每天要消耗掉1000万元。

很多朋友劝李河君放弃,把水电站转手卖掉,赚一把快钱。当时,也有好几家国企洽谈过,给出了极具诱惑力的价格。

李河君没有动摇,为了筹措资金,他把手上优质的水电项目卖掉,把宝全部押在金安桥水电站。

这是李河君的第一次豪赌,要是失败了,李河君将一无所有。

很快,李河君就遇到了危机。

2008年,金安桥水电站被曝出未批先建,导致多家银行停贷。李河君到了生死的边缘,直到他找到了一个神秘股东,出让一部分股权,获得融资后,才真正解决资金问题。

金安桥水电站资金理顺之后,李河君可谓意气风发,底气十足。

金安桥水电站一旦建成,每天可以进账1000万元,每年可以赚二三十亿。

这的确是一个超级印钞机,只不过,钱还没有印出来,雄心壮志的李河君,就开始计划怎么花钱了!


三、


金安桥水电站的成功建设,让李河君信心百倍。

他可以做成别人都不看好的事,他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他相信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李河君想把金安桥水电站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光伏发电行业。

李河君以20亿的个人财富,撬动了200亿的项目。他学会了如何四两拨千斤,如何借鸡生蛋,光伏行业可以寄托他下一个光荣和梦想。

2009年,李河君正式进军光伏发电。

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介入时机,当时,光伏行业巨头无锡尚德,因为多晶硅价格暴跌,光伏市场萎缩,而深陷债务泥潭。

尚德电力的老板,光伏专业的博士生——施正荣,焦头烂额的表情,是下图这样的。


尚德施正荣

既然多晶硅不行了,那李河君就得另辟蹊径,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走一条别人不敢走的路

当时,光伏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以尚德为代表的多晶硅路线,太阳能转换效率高,能达到15%;另一条是薄膜发电,效率不到9%,但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应用范围更广。

原本薄膜发电的原材料成本,比多晶硅更便宜。后来多晶硅价格暴跌,薄膜发电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由于技术门槛极高,应用极少,后续投入资金超大,光伏博士施正荣放弃了薄膜技术。

行业老大不敢做的,李河君敢做,因为他曾经把不可能金安桥水电站干成了;行业老大没钱做的,李河君敢做,因为将来金安桥水电站将给他每年带来二三十亿。

李河君先是把这个故事,讲给了老家河源的领导听。

汉能要在河源投资210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千瓦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和研发基地。

这是河源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GDP常年垫底,河源的领导非常重视。

李河君的算盘打得叮当响:政府出资三分之一,银行出资三分之一,汉能再出资三分之一。

河源非常谨慎,要钱没有,要地可以免费用。

那时候,汉能账上还有点钱,又急于打造出样板基地。于是,广东汉能落户河源高新区,一期项目于2011年11月19日落成投产。

河源基地的生产线,李河君是从铂阳太阳能公司购买的。铂阳太阳能2008年成立,2009年香港上市,汉能成为了它的大客户。

2010年,李河君花11亿元,获得了铂阳太阳能29.4%的股权,成为了大股东。之后又增持至50%,李河君成了实际控制人,董事会也全是汉能的人。

也就是说,河源基地的生产设备,是李河君从自己控股的公司购买的,价格高低,全由他说了算。

一种自买自卖,报高设备价格,抬高项目投资金额,拉着政府、银行出资陪玩的模式,被李河君创造出来了。


四、


李河君马不停蹄,坐着他的湾流G550私人商务飞机,成为各地政府的座上宾,洽谈的都是上百亿的项目。


有了河源的练兵,李河君谈判时越发强势和娴熟,相继在海口、成都双流、浙江长兴、山东禹城、黑龙江双鸭山等地大举投资,总投资额近2000亿。

与河源不一样,这些地方不仅给地,还真金白银的给钱。拿到地和项目之后,银行还给贷款。

2012年,汉能在官网上宣称:预计各基地总产能将达200万千瓦,汉能控股集团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

但是,就连汉能的高管,都不知道如此巨大的产能,产品能卖给谁。

由于薄膜发电技术不成熟,效率低,并不被市场接受。效率高、成本低的的多晶硅尚且卖不出去,效率提不上去,汉能的薄膜自然卖不出去。

李河君说:东西不好没人买没关系,我先用到自己的电站上,这样还能撑几年,等要还贷时,我再用好的技术换。”

于是,李河君又一口气,和新疆、内蒙古、宁夏、江苏、海南、山东、河北等省区和欧洲等地,签订了约400万千瓦的太阳能电站建设协议

李河君打造了一条完整的太阳能薄膜产业链:从铂阳太阳能的生产线,到全国各地的薄膜生产线,再到各地的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完成电价补贴,形成投资和收益的闭环。

这是一个完美的故事 ,是李河君的雄心壮志,也是汉能薄膜滞销的无奈之举。一旦上了这条船,他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2012年底,在港上市的铂阳太阳能,更名为“汉能太阳能“,后来又改名为“汉能薄膜发电”,汉能的光伏业务正式借壳上市。

汉能集团既是汉能薄膜的控股股东,又是汉能薄膜发电的最大客户。

2013年,汉能薄膜100%的产品卖给了汉能集团;2014年,汉能集团的采购占比62%,与另外四大客户合并占比98%;而另外4个客户,汉能薄膜一直拒绝公布详细信息。

原因正是汉能薄膜没有销路,只有卖给汉能集团,然后往下游延伸,建成太阳能电站,靠发电并网获得收益。

这给汉能埋下了一个巨雷,但这种关联交易,让汉能薄膜的业绩飘红,股价开始轮番上涨。

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当时汉能薄膜股价在1.7港元左右,然后一路飙涨到2015年7港元以上。

汉能薄膜的市值一举超过3000多亿元,李河君的个人身价膨胀到1500亿元,超越了马云、马化腾、王健林,成为了2015年的首富。


首富没坐稳,2015年5月20日,汉能薄膜遭到做空机构精准打击,一天之内,股价暴跌47%。

随后,汉能因为关联交易、操纵股价,被香港证监会调查。汉能薄膜,也因此被停牌。

李河君埋下的雷终于爆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汉能的太阳能大业,如大厦将倾。


五、

受汉能薄膜停牌影响,银行开始停止给汉能贷款,全国多个项目并进齐发,汉能资金链无比紧张。
原来的太阳能薄膜生产基地,除了河源和双流少量生产,其它项目停的停,卖的卖,给当地政府、银行留下一地鸡毛。
曾经让李河群引以为傲的金安桥水电站,投资200亿,年入二三十亿的项目,于2011年建成。
它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正现金流,相反,被100多亿的债务窟窿拖垮,作价27亿拍卖,还找不到接盘侠。
2019年6月,停牌4年之久的汉能薄膜,复牌无望,完成私有化之后,黯然退市。
2019年10月,汉能北京总部被数百名员工集体讨薪,围困三天协商无果。
受到质疑的李河君,否认恶意欠薪,退掉了已经到手的美国绿卡,誓与汉能共存亡。
在汉能被做空之后,李河君一直在自己挖的深坑里挣扎,也在积极自救。
李河君成立了汉能移动能源公司,主打消费者业务。他曾学着贾跃亭PPT造车,开着汉能全太阳能汽车,开发布会。
全太阳能动力汽车,不耗油,不用电,全靠太阳能。发布完之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李河君的移动能源公司,概念非常之好,采用分布式的发电。为了让万物发电,汉能移动能源又发布了汉能瓦、汉能墙、汉能伞等各种终端产品。
这些产品,和最早汉能的薄膜一样,面临同样的困境,没有销路。
2020年7月2日,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接受法院的破产审查。
这场薄膜发电的闹剧还没有剧终,后续不清楚汉能还有多少雷会爆出来。
有人说李河君是骗子,也有人说李河君是伟大的梦想家。其实,以成败论英雄的世俗眼光来看,骗子和梦想家只有一步之遥。
成了就是伟大的梦想家,败了就是骗子无疑。
在我看来,李河君是有着清洁能源的伟大梦想,但他也是一个超级赌徒。他拉着政府和银行,对相当超前的薄膜发电技术豪赌。
李河君曾说:“我们我们往往高估一到两年的变化,低估五到十年的变化。
由此看来,对于薄膜发电技术,李河君高估了五到十年的变化;对于太阳能市场,李河君低估了一到两年的变化。
薄膜发电,李河君还有可能重复金安桥水电站的奇迹吗?可是,金安桥水电站的辉煌已经黯然谢幕!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下“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小伙伴们转发、点赞、发表神评!


商务合作



微信:mawen0823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