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爆金句:中国颠覆性技术是被专家“投”没的!!!
共 780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2-06-26 20:56
创新的“顶峰”是什么?
正是颠覆性的技术,而这种创新在目前的行政审批和评审制度下,是难以实现的。还记得在“机械与运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国际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表达了一则个人看法。我国现有的重大科研项目都是搞专家评审投票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把真正具有创新想法的项目给投没了。
颠覆性技术,这种创新在目前的行政审批和评审制度下,是难以实现的。
哪个科研项目可获支持,扶持力度多大,院士们都是具有“话语权”的评审专家。
或许是徐匡迪感到“个人意见”说出来后得罪人,发言末了,他频频向台下的学术同道们作揖,而他得到的则是全场长时、热烈的掌声。
创新的“顶峰”是什么?正是颠覆性的技术。徐匡迪的报告扣住这一主题开展。他认为,作为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前沿技术,真正的颠覆性技术具有两个共性:
一是基于坚实的科学原理,它不是神话或幻想,而是对科学原理的创新性应用;
二是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创新,并非设计、材料、工艺领域的“线性创新”。
在古代,那时没有科技部和教育部,也没有各种支持科研的基金,但是我们却有这么多的伟大发明;可现在,无论是科技部、教育部还是国家自然基金委,在科研投入上不差钱,这么多钱为啥就砸不出创新来?!
之所以抛出“行政审批和评审制度下,颠覆性技术难以实现”的观点,徐匡迪说,这正是由颠覆性技术的本质决定的:在新想法、新技术冒尖的时候,大多数人一般都不看好、不赞同,甚至无法理解。
而我们国家现有的重大科研项目都是搞专家评审制,专家们坐在一起评审、投票,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为啥评审员会赞成资助?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把真正具有创新想法的项目给投没了。
“对颠覆性创新的意愿应给予宽容、理解与支持。”徐匡迪说,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颠覆性创新技术,需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机制,需要战略眼光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