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ESG工作如何做:来自一位中集老将的肺腑之言
本文来自 | 中欧商业评论 (ID:ceibs-cbr
整理 | 孙行之
一直以来,在ESG的舆论场里,缺失了一个很重要的声音——那就是来自企业管理者对自身实践的述说。说到底,ESG也是一个围绕着企业的故事,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是承接并将之落地的主角。
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于今年发起成立的第一届ESG专业委员会里,成员大都来自科研机构、“四大”、金融机构及咨询公司。只有一位来自企业的成员——李柱文。
作为中集集团可持发展总监,李柱文2018年正式接手集团的ESG事务。他上任以后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牵头撰写集团当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集集团是A+H股两地上市公司,较早接受ESG理念,董事会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在此背景下,李柱文成了中国第一批ESG管理者。
如今回想最初的经历,李柱文坦言自己当时是“摸着石头过河,蒙头工作,踩过很多坑,也积攒了不少经验”。而他所经历过的难点,未来可能会在很多大型企业的ESG管理中重现。
2023年开年,李柱文就“中国式ESG管理”与《中欧商业评论》分享实干经验。以下是他的谈话精选。
让悬浮的ESG落地,
首先是争取内部支持
ESG让“商业向善”变得很实在。ESG是企业业务走向企业使命的桥梁。
但从实际来看,很多企业的实际运营和ESG愿景还是两张皮。这两年到外面去参会、做分享,听到好的案例不少,但听到企业高层这样的说法也很多:“既然……提了要求,那就做一下吧”。“做一下吧”、“交交作业”,这种态度是很普遍的。大家都知道ESG重要,但它是个“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领导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各项业绩指标的压力也很大,能够有10%留给ESG已经不错了。ESG对很多企业高层来说,是个压力,是个成本,是个负担。
做ESG,首先要灌溉内部土壤。如何向上获得管理层支持,获得各职能部门支持,以及赢得下属子公司支持,这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当时做对了三件事。
首先是多渠道营造氛围,让管理层对ESG有感知,让管理层“想做”。我准备了很多材料,在不同场合,不同规格的会议上多次讲述ESG内容。我希望让管理层看到:时代变了,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主流,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的问题。
光自己说没用,我还请我们的高层参与外部峰会、颁奖典礼之类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在场的有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高管,比如巴斯夫、威立雅、BP、帝斯曼等等。在这些场合,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巴斯夫、威立雅这样的企业是如何看待ESG的,是如何部署的。我说100遍,可能不如这些标杆企业向他们说一遍。
还要有专业支持。我也经常请一些知名学者、行业权威来对大家讲课。再比如,我会请头部咨询公司、“四大”来企业内部讲解ESG和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第二件事,光嘴上说不行,要让内部同事看到实质的东西,要能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务虚。
比如说,要做好研究报告,依托ESG评级和数据对标,展现公司与其他行业头部企业、以及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就拿港交所ESG A类环境和B类社会指标来说,一对比,就能看到我们与行业其他企业的差异。这样反映差距的深度研究报告是管理层希望看到的。对职能部门来说,也为他们提供了改善工作的具体指引。得到大家认可,自然愿意参与ESG工作。
我们都知道,写ESG报告的第一步,是要去梳理关键性议题。这是个排摸“家底”的过程。女性董事比例、知识产权,这对中小企业来说,可能不是最迫切的问题。对它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工亡,不要因为消防安全被停产,不要因为环保问题被世界500强剔除供应商名单。解决工伤问题,解决消防和环保问题,同样也是ESG。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做。
比如,2021年,全国多个省份的企业面临限电、停电问题。这时候,ESG管理者就可以联合部门做深度调研,搞清公司多少家单位受到影响?可能造成的营收损失有多少?多少家单位有条件安装屋顶光伏发电?能够减少多少成本?能降低多少碳排放?能避免多少运营风险?
这样的项目,既是响应“双碳”,同时,也实实在在支持了运营改善。这就是一个ESG策略落地的过程。
第三件事,是学会提交优秀成绩单,让管理层、各部门和各级子公司“有信心做”。ESG工作要积极争取外部支持,包括获得外部奖项,入选外部优秀案例,得到外部ESG提升,获得外部权威媒体的专题报道等等。我记忆深刻的是,2018年、2019年,我们陆续获得外部奖项,有些集团领导很高兴,也有些惊讶。在此过程中,他们也会觉得,在ESG上投入是值得的。
ESG工作本质上就是“管长远”。所以,我建议做ESG工作的人把格局打开。不要老想着做自己手头的事情,自己部门的利益。管理者要在各个可持续发展议题上去研究、部署和推动。最终这项任务具体是不是落到自己部门去执行,不那么重要。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烧一把火,然后这把火会转到别人手里,继续燃烧5年、10年。这样思考问题,做ESG管理的人才能越走越远。
如何用好ESG专业机构
提供的服务?
在中国内地,正在开展ESG咨询业务的主要五大类。包括:“四大”等金融中介机构、SGS等检测认证机构、价值在线等资本市场服务机构、盈科等律所和一些研究机构。
我想特别提醒企业管理者:外部专业机构无疑有他们的优势,但是第三方机构和企业内部人自己看ESG,角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不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完全听从外部机构的宣讲,其实很容易踩“坑”。尤其是没有实际做过工作的新手,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常见的第一个问题是,部分外部机构给我们作讲解,他们会建议“要更全面、更真实的数据,越是全面,相关方对你越满意”。这话没错,但是太理想化,企业很难做到,甚至披露不恰当,最后很容易把好事办成坏事。
企业才是数据的第一负责人,怎么披露还得企业自己决定。企业需要考虑的是,是否有披露数据的基础?能不能保证准确性?评级机构看企业,看的是这项指标在同行当中的位置。如果你吃不准这个数据在同行当中的位置,应该怎么办?事实上,数据并不是披露地越多越好。也不是披露得多,就说明你工作做得多。
个人建议,刚刚起步的企业,统计要赶快做起来,同时要清晰这一点:统计≠披露,统计是为了后续更好地披露。比较妥当的做法是,公司披露范围就跟着监管的要求走,搭配公司特色优势指标为补充,慢慢扩大披露范围。
常见的第二个问题是,急于提出宏大愿景。很多外部机构会呼吁企业明确提出ESG战略和愿景,比如“到什么时间点,达成碳中和”,再根据愿景一步步做计划。个人愚见,这样的话,同样是不接地气。它适合西方上百年历史的大型跨国企业。这些企业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内外利益相关方也达成了高度共识,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的价值观更深厚一些。但它未必适合中国企业,这与企业发展阶段和整体水平有关系。当然,不是说中国企业就没有商业道德没有价值观。
ESG战略是融入在企业发展之中的,不是凌驾于集团运营战略上,另起炉灶构建出来的。同样,ESG战略也肯定不是ESG部门的战略。我认为相对实务的方法是,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中提炼出ESG战略。在有了一定基础,有了手感之后,再慢慢丰富。不然,结果就是表里两张皮,上下没共识,很难落地。
关于企业委托外部机构提供报告编制服务,我个人觉得在起步阶段,企业请咨询机构来写报告是比较实际的做法。对新手来说,比较快的上路方法是,在外部机构的带领下先做一回,即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加深对ESG理念、ESG趋势、ESG披露要求、各类标准、ESG信息表达和报告编制思路等多方面的理解。
随着企业编制报告次数和自身水平的提高,企业聘请外部机构编制报告,就要有更高的要求。外部机构的服务内容也会从编制报告走向多元、深入。外部机构还是一个“扶上马”的角色,如何建立ESG报告编制能力、如何部署ESG工作、怎么落地实施,还是靠自己。
据我观察,目前,国内ESG刚刚起来,大部分国内ESG专业服务机构还在团队组建阶段,起步晚、发展快。这些机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例如“四大”总体上介入更早,研究上也更深入,一些全球知名的认证机构,如SGS、BV等也较受认可。
对这些机构来说,他们通常把“编制报告”作为切入企业ESG业务的“敲门砖”,从这块可以衍生ESG管理提升、ESG评级提升、ESG鉴证等更多咨询服务。
企业委托外部机构提供的服务中,有一块是报告鉴证服务。目前,鉴证还不是监管层强制推行的,但联交所已经在鼓励鉴证。业界普遍认为,报告强制鉴证是一个必然趋势。“四大”、SGS、BV还有中国社科院“责任云”等机构都可以为企业提供报告鉴证服务。
那企业应该请谁来做鉴证?
我认为,实质还是看企业“想让谁来懂你”?比如在港上市公司,可能优先考虑“四大”,毕竟他们在香港资本市场很有公信力;国内的央企、国企,就可能优先考虑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星级评级,他们在政府部门和国内业界有较大认可度;还有的是考虑SGS和BV等有100多年历史的老牌检验检测机构,类似于“全科医生”。企业选择不同鉴证机构的原因之一是:各类企业的监管方和利益相关方都不同,而不同的监管和利益相关方看重的机构又不同。有些企业会请两家机构作鉴证,这里头其实也有 “兼顾多方”的考虑。
“平常心”看待评级
我常常听到有同行有类似抱怨,“去年自己写报告,评级是B,今年请了‘四大’帮我写报告,评级还是B,怎么回事?”。
这是对评级的最大误解——不是报告写得漂亮,评级就会高的。ESG评级体系是一个综合体,企业的ESG报告只是主要载体之一。评级机构会通过各种渠道抓取数据,包括政府官网、权威媒体报道等等。
我的经验是,企业要提升评级,应该组织ESG评级对标和差异分析,建立“涨分计划”,改善ESG管理与信披水平。此外,针对“主动型评级”和“被动型评级”要有不同的应对和提升策略。
评级当然十分重要。评级和资本市场有关,和品牌美誉度有关,与监管层也有关。我听到不少企业实际案例,就是高层不知道评级具体是怎么回事,只关心ESG评级结果,搞得ESG执行层压力很大。
但我觉得还是要抱着平常心看评级,不要过分关注某一个评级的打分。100个学生里有90个说一个老师好,那这个老师一定是好老师。各家评级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一些大企业,某个评级很好,某个评级会比较差。
而且,评级是个相对值,是要和同行业横向比,自身纵向比得来的。不是说一家企业工作做得比去年好,评级一定会提高。比如,A企业花了5亿元做研发,比去年提高50%,但是同行业的B、C、D都花了10亿元做研发。同样花钱了,但是A企业评分还是得不到提高,甚至会降低。
客观地说,ESG评级还是西方人在掌握话语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大部分投资机构用的还是外国评级,如MSCI、富时罗素等。
一些外国评级,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股权集中度问题,部分外国评级一看到国有企业,就可能在G(公司治理)上打低分。这一点从外国评级对中国国企、央企的评分就能看出。
另外,部分外国ESG评级属于主动评级,需要企业填写资料,整个系统全是英文。虽说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是必备能力,但这样的操作界面,对中国企业不够友好。
评级太多,也的确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困扰。不说别的,那么多评级机构要填表、要维护也是一项工程。其次,评级很多,也会造成认知上的混乱。我还是希望评级标准能够统一,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信号。
我高度赞成业界公认的观点:中国要有自己的ESG评级,有自己的评价工具,包括源数据、方法论、框架、指标和沟通机制。外国评级与中国企业的自身实践,还是有差异,且有些差异是深层次的,很难弥合。
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多次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国ESG评级体系建设,深交所也已经在2022年中推出国证ESG评级。这两个举措,还是让我振奋。
我认为,中国企业也一定会形成“中国式的ESG实践”。ESG最终是要融入企业经营的,写报告只是第一步。可以说,目前大部分大型企业还处于第一阶段。
End
多一些观察
多一些思考
合作联系:QQ2741164797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