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升级:智媒蝶变,知见之间

小芳侠

共 3720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9-28 20:44

这是新浪一次历史性的大突破和自我跨越


文 | 柳华芳

排版 | 任然


当媒体遇上人工智能,“算法没有价值观”一度成为热议话题,流量至上、野蛮生长的功利心态冲击着媒体生态。只讲内容,不讲媒体,抛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于媒体行业,于社会文明,都是一件危险的事儿。


在流量至上、算法驱动、价值观迷失的行业乱象中,算法投喂、信息茧房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媒体行业需要新出路、新思路、新格局。


当AI不再是互联网巨头的少数派技术,而是深入全媒体平台的全场景应用,智能媒体已变成主流趋势,并走向技术普惠、全媒体渗透。以新浪新闻为代表,主流媒体重新扶正媒体价值观,推动AI赋能,展示了智能媒体的发展模型、进化路径,也让AI更有价值观。


9月23日,从东直门核心商圈,到西二旗科技圣地,全国各大城市见到了新浪新闻品牌升级的户外大屏广告,微博出现大批名人组合海报,“知未知 见未见” 。这是新浪系产品十年来罕见的一次品牌升级,不是简单的换个品牌口号,而是产品理念、经营理念、思维方式的升级和进化。


不畏浮云遮望眼,新浪新闻选择了坚守主流媒体的价值观和信仰,走出了以人为本的智能媒体道路,有所为有所不为,成为创新派、人本派的行业“守门人”。


“知未知,见未见”,让人们突破时空边界,见证成长,见证格调。从智能媒体平台,转型到智能信息平台,这是新浪一次历史性的大突破和自我跨越。


自我升级:内容即产品,产品即格局


过去的几年里,新浪新闻一直在变革中成长,从传统新闻媒体模式,进化到智能媒体平台。在移动化、智能化的大时代,新浪新闻没有执拗于传统模式,也没有掉进黑洞式算法的泥潭,走出了人本化AI之路,再一次成为媒体变革的领航者。


“新浪新闻”是新浪移动的战略性品牌,也是核心APP的品牌名,在内容层面却不止于新闻内容,已经覆盖到体育、娱乐、新知、小说、股票、黑猫投诉、星座等全场景维度,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内容定义。


在全场景化的大背景下,新浪新闻打造了生态协同、人机协同的能力体系,一方面恪守主流媒体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一方面打造更有价值观的AI技术能力,进而完成了从智能媒体平台向智能信息平台的升级。


在移动互联网进入增长天花板的时候,新浪新闻实现了连续五年高速增长,月活达到1.46亿,DAU突破8300万。新浪新闻、手机新浪网、PC新浪网、新浪博客等组成新浪移动产品矩阵,月度生态流量达到了5.8亿,领跑全行业。


内容即产品,产品即格局。在新浪新闻APP,我们可以看到编辑精选的要闻推荐,也可以看到兴趣资讯,还可以一站式进行自媒体内容创作。对于自媒体作者来说,自己是新浪新闻的内容协同生产者,也是真实的活跃用户,形成健康、正向循环、价值共同体的内容创作生态。


新浪新闻的品牌升级是一次自我升级,从内容模式、产品模式,到品牌对话,再一次走在了创新变革的时代潮头。重新认识新浪新闻,重新认识新浪,探索未知,开拓视野,我们不仅生活娱乐,也要学习成长、不负时光。


生态协同:内通外连,共享共振,品味+品质


新浪新闻升级为智能信息平台,内容全场景化,渠道全场景化,生态也自然走向全场景化,而全场景化生态的本质是:生态协同、共享共振、体验至上、边际成本低。


生态协同是新浪新闻的核心能力,也是智能进化的基石。在新浪移动生态中,微博、新浪新闻实现用户体系的跨终端打通,减少内生态的不必要重复要素,实现用户资产、内容资产、数据资产的内通共享。微博发现热点,新浪新闻看懂热点,发挥微博的实时性社交平台能力,快速捕捉和预判热点话题,新浪新闻快速建立热点专题、内容推荐等相关协同联动,同时,新浪新闻内容可分享到微博作为一手话题素材。


正是这种内生态的无缝协同,新浪新闻才能在重大事件、突发热点等方面做到快人一步,这也是“新浪新闻+微博”组合的独特之处,也是这对组合不可替代性之所在。


在外部生态协同方面,新浪新闻一直做的不错,做到了100%央媒覆盖、4500家主流媒体合作、4万多家优质自媒体,在品质内容源方面严格把关,严肃认真地深耕内容价值。对于众多外部生态伙伴来说,一个账号、两大平台,可以更高效地运营内容、用户互动等等,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品味之选,品质内容,新浪新闻升级为智能信息平台,并非泥沙俱下,而是通过人机协同推荐好内容,避免走向低级趣味,也避免走向算法驱动、用户投喂的信息茧房。同时,新浪还有大量优质的原生IP,诸如《文明的对话》、《新浪会客厅》等等,在增加内容品质的同时,也丰富了用户视角和传播层次。



在万物互联时代,信息连接场景大大扩张,新浪新闻有众多智能设备伙伴,不再局限于PC、手机、平板,还将内容渠道扩展到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无人驾驶 等众多场景,让用户全方位地“知未知,见未见”。


人机协同:重构生产力,让AI更有价值观


传统媒体平台过于依赖人工编辑,效率不够高,无法应对亿级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一些没有媒体背景的内容平台则过于依赖机器算法,让用户陷入算法投喂的时间黑洞之中,看似满足需求,实则过度消费用户。


新浪新闻主张AI人本化,发挥智能技术的正向价值,同时,力推人机协同,让AI更有价值观,效率和责任两不误。作为头部互联网巨头,新浪新闻自然会对智能技术不断研发和精进,并打造成核心竞争力,但是,有一点底线不能破,那就是:人,才是信息的中心。


AI技术已经广泛融入新浪新闻的日常运营之中,不只体现在信息流层面,更主要在采编等后端工作中,诸如智能线索预测、机器新闻撰写、智能内容聚合、智能安全、智能分发等等。


智能辅助分发是新浪新闻人机协同中的重头戏,要将全球、全国、本地、垂直、长尾等大小热点内容精确分发给亿级用户,并最大程度地为用户带来价值感。这是一件挑战性非常大的事情,也构筑了新浪新闻在智能信息平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打开了平台想象力之门。


作为智能信息平台,新浪新闻的内容形态非常多样化,用户需求也非常多样化,此时,内容分发必须基于热点类型、生命周期,并结合用户在微博、新浪两端的兴趣点、地理定向等要素,背后有十分严谨而可足额的分发逻辑:早期人工策略→发展期算法追踪→中后期长尾兴趣泛化。


每一个阶段,用户会希望看到不同的内容、精确的内容、有价值的内容,完全靠机器算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新浪新闻选择了“人工+机器”的人机协同模式。


为什么新浪新闻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乱炖一锅粥不行么?


因为新浪新闻的用户人群总体偏向于精英化,不满足、不屑于算法投喂,他们是有信仰、有价值观、有社会使命感的社会中坚力量。当“算法没有价值观”的观点盛行之时,有人曾喊出“如果新浪也走这条路,互联网世界将陷入黑暗”,人们对新浪新闻有着信任和托付,是超越商业、超越互联网本身的知与见。


在智能信息时代,新浪新闻探索了一条未来之路,通过人机协同的方式,重构内容生产力,在发挥AI算法能力的同时,让AI更有价值观,让AI辅助人,而不是让AI奴役人。我相信,新浪新闻的“让AI更有价值观”,会成为内容生态的未来风向标,于社会,于文化,于商业,于你我。


化媒为伴:全场景服务,以用户为中心,创造陪伴感


从智能媒体平台,升级到智能信息平台,“知未知 见未见”新浪新闻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自上而下的传播者,变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者、平台服务者,平添了更多服务者的角色。


“知未知,见未见”的背后,是价值感、陪伴感、互动感,而陪伴感是最核心的部分。以用户为中心,新浪新闻构建“热点新闻+兴趣资讯+实用信息”的多维度内容,满足用户的多元化兴趣、全方位信息需求、品质信息服务、多场景服务需求,延伸用户信任,成为用户的智能信息伴侣。

升级后的新浪新闻APP更加重视用户的互动感,重点打造了中国科普月、四季旅行、一年一讲、发现·Z世代等活动IP,并通过评论、热议等产品创新,引导用户积极参与互动,表达观点或情绪,形成社区感、品质感、有品位的平台文化。


作为智能信息平台,新浪新闻可以带来更多的实用服务信息和产品创新,比如黑猫投诉成为网民消费投诉反馈的最靠谱渠道,新知也成为互动学习的好去处,声浪成为独特的用户社区。这些产品创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生活学习服务。


化媒为伴,自我裂变,从媒体思维,走向用户思维,新浪新闻走出了里程碑式的关键一步,为下一个十年找到了成长方向,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更为重要的是,新浪新闻突破自我、智媒蝶变,在智能信息平台之路上,让AI更有价值观,在知见之间成长与裂变。


写于文末


曾几何时,有人说“新浪老了”、“新浪是旧浪了”....,但是,从博客到微博,再到智能媒体、智能信息平台,新浪一次次创造历史,一次次引领行业。


从单向传播、社交传播,进化到智能信息平台时代,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新浪一步步突破和超越自我格局,正在走上重回巅峰之路。


重新认识新浪,知未知,见未见,刷新世界,逐浪梦想,一起见证中文互联网的下一个二十年。

浏览 3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