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IT思维,工业互联网才能走深向实

共 4032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1-09-19 23:16



前言


就如同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不同背景、经验和经历的人看工业互联网的视角存在很大的不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


BAT多以互联网视角看工业互联网,所以他们多讲创新,电信运营商多以通信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所以他们多讲5G,软件服务商多以信息化视角看工业互联网,所以他们多讲工业软件,自动化企业多以底层逻辑看工业互联网,所以他们多讲设备产线控制......


盲人摸象式的工业互联网格局目前是行业的主要矛盾所在,正是因为视角和站位的不同,才产生出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和路径,这些都在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格局,同时,也正因为此工业互联网才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但是,目前行业的一个主要现状是IT式视角过多,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在用IT式的思维讲工业互联网的逻辑和应用,这些观点和看法可以作为工业互联网的补充,但不应该成为主流,我认为不要过多的站在IT的视角看工业互联网,要更多的以自下而上的视角去审视和应用工业互联网,多以工业技术、设备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工业软件的视角,结合IT视角去开展工业互联网,可能是一条正确的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道路。


本文就从几个非IT视角谈一谈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与实践。




工业软件不是IT产品,是“工业软装备”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工业软件异常火爆,自中望软件上市以来,工业软件越来越受到国家和行业的关注,各地市政府层面出台了很多的扶持政策,就连金融资本层面也做了很多的支持,工业软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一定会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期,工业软件的“春天”来了,这也侧面反映出工业软件的价值和重要性。

但是,作为工业互联网重要的业务层应用,目前行业内很多的人一直把工业软件看做成一个IT产品。

诚然,工业软件符合一般意义IT范畴的各类特征。我们来看看软件的定义:“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从定义上看,软件确实应该属于IT范畴,用计算机语言编写,通过编译器编译后运行,发布成一个可以被使用的、应用于计算机上的软件。

可是,如果按照软件应用的范围和场景,就不这么简单了,我认为,软件应用于消费者领域,主要服务于人们的娱乐、简单的管理等,我觉得这是IT的范畴,如果软件应用于工业场景,也就是工业软件,就不能是简单的IT范畴,而应该被称为“工业软装备”。

工业软装备本质上是适用于工业场景的装备,和各类工业设备类似,都是解决工业的各类问题,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工业设备以物理实体的方式存在于工厂内,接受原材料输入,产出化学或者物理形态的产品为下一工序提供服务,同时工业设备需要维护、修改、调整,一旦开启就会随着生产节奏类似IO一样输入输出。

软装备是数字化生产线的核心,而工业软件则是软装备的核心。

我们如果把工业软件当成一种软性装备去看待的话,那么工业软件就会无限接近工业,我们的落脚点才会更加的深入工业。



智能工厂建设是先软后硬还是先硬后软


多年前,在两化融合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初期,很多地市出台过很多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政策,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所谓的“机器换人”,也就是在大量的工厂内,购买大量的机器人去代替人工作,期待通过部署大量的硬件设备,达到降本增效、提质减人的目的。

很多年过去了,这些机器有些在工厂起到一定的作用,有些已经荒废了,那些有一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基础,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有一定的人才供给的工厂,机器的上马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那些本身自动化程度很低、没有多少工业软件支撑,各类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IT人才供给不足,管理不成体系的工业企业,这些机器几乎都会被闲置,起到的作用的价值有限。

这带来一个结论:工业企业硬件设备的利用和软件的成熟度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工业企业的软件体系越完善,硬件设备发挥的效果越好,反之如果没有完善匹配的软件做基础,盲目的购买和建设一批硬件,效果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应该在建设智能工厂的过程中本着“先软后硬”的策略,先将智能工厂内部的底层平台、软件体系、管理规范、人才结构和业务流程梳理清楚,在这之后,再基于软性基础的完善,开展硬件装备的投入和建设,可能会是一条合理有效的智能工厂建设路径。




20%的工业软件利旧,80%的工业APP创新


一路走来,我国工业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已经有积重难返的现象出现。

大量的工业企业自启动信息化建设以来,都会或多或少的建设一批工业软件系统:设计落后就上一套CAD/CAE,生产节奏跟不上就上一套ERP,现场管理不行就搞一套MES,市场销售没有抓手就搞一套CRM,物流、备件、人力等等各方面的不足就匹配相应的软件,寄希望于通过工业软件的构建解决这些问题。

工业软件本身就是工业知识和工业管理的载体,通过工业软件的构建,前期确实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随着各类系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孤岛式的应用,割裂的数据,大量的冗余系统和数据的出现,导致工业软件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大量企业都不得不引入很多的IT人员维护这些系统,疲于奔命,效果甚微。

这样的现状也直接阻碍了工业企业的发展之路。

在当下,随着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的必选题,工业企业一直希望开展各类型的创新应用,但是这些业务开展的基础是需要一个基础的底座、规整有效的数据等,但是,很多的企业信息化现状并不允许他们开展创新型业务,很多企业踌躇不前,受限于现有糟糕的业务系统无法自拔。

我们提出,如果我们基于一个统一的数据底座,把各类传统的工业软件纳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座,继续承载和保持传统软件的使用,然后,未来所有新型的业务,以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统一底座的方式,以工业APP的方式开展业务,也许就是20%的工业软件利旧,80%的工业APP创新,这样,我们既能够兼容前期的投资和工业软件的利旧,也能够以一个新型工业互联网体系的方式开展新的业务,未来工业企业就会不受前期的限制,走向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




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流程工业正当时,离散工业是未来


目前,有专家学者说过,目前工业互联网主要应用场景大多数集中于离散制造,这是事实。

无论是进入十五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背景还是工信部发布的六个工业互联网主要应用场景中,大多数都是适用于离散制造业,这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离散制造业企业散乱而众多,容易在数量上取胜,另一方面,也说明离散制造业基础水平低,确实亟待需要工业互联网赋能开拓。

这就造成了很多人以为工业互联网应该多集中在离散制造业。

我觉得不尽然。

流程体系的工业企业普遍的特点是少而集中,基本上都是规上企业,也就是说规模较大、利润较高,流程制造业普遍都实现了自动化,且信息化程度较高,一般的企业都已经完成了工业3.0的建设,主要业务关注点是降本、提质、增效、安全和环保,随着数字化转型业务的持续开展,企业内各类型业务都有数字化的基础,数据、业务、人员匹配良好,已经建设了各类系统软件,各类系统软件也已经服务了很多年,对创新型数字化业务非常关注,企业有大量的信息化人员,数字化业务已经深入到业务流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业务依托态势,这些企业正在备受系统孤岛、数据割裂问题的困扰,愿意改造、优化甚至变革传统工业软件体系,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新型架构体系。

基于以上认知,理论上讲,当前的流程工业更适合应用工业互联网,通过工业互联网解决各类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普遍问题:打通底层数据连接、打破信息数据孤岛、构建大数据处理平台、传统工业软件利旧、建设新型统一底座、搭建精准业务APP、应用低代码开发平台等,通过构建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体系,带来流程工业的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对于离散制造业,目前来讲,现状是规上企业较少,中小企业较多,大量企业的自动化水平不高甚至缺失,建设的工业软件不多,对工业软件诉求比工业互联网平台诉求更大,几乎没有数据积累,人员信息化能力参差不齐,再加上离散制造业利润薄,有些企业还处在生死边缘,主要业务关注点是市场销售,对于数字化并不是特别关注,还大多数处在工业2.0阶段,因此,离散制造业如果开展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目前条件并不十分成熟,这也是很多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只集中在几个大的规上企业中,工业互联网类业务在离散不好开展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认为,对于工业互联网产业来说,目前流程工业开展工业互联网业务和应用正当其时,离散工业虽然目前需要补齐自动化、数字化等各类能力,但未来大量的离散制造业企业场景也会是工业互联网产业的主要关注对象。

总结



能不能做好工业互联网绝不仅仅是思维的问题,还包括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验证、人才的供给已经国家政策引领等条件,但是,思维的问题极其重要。


我们开展和从事工业互联网产业,如果大量的思维角度是IT式思维就会很容易陷入盲目虚幻的自信和无知:以为可以通过试错赢得市场,以为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收割用户,以为可以存在所谓的“赢家通吃”,以为可以出现“马太效应”,甚至以为会出现工业互联网领域的BAT,以为会“云化一切”......


这些不都是我们的IT思维在作祟吗?


摆脱IT式思维,我们才能走向一个更好的工业互联网未来。


编辑:芦钱江



推荐阅读


解除中小企业数智转型“烦恼”,百度智能云怎么做?
“揭榜挂帅”,全国领先!长沙智能制造新机制,树根格致首批揭榜
百度智能云AI+工业互联网构建“桐乡智造模式”
打通生产全产业链,京东“1-3-1”体系给工业数智化带来了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流程行业智能制造的几点思考
联通李广聚:“5G+工业互联网”才刚刚拉开序幕
重磅!赛迪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仿真”发展白皮书》(附下载)


浏览 5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