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同质化”竞争?【智次方产业专访|工业互联网篇】

共 3294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3-06-22 08:51

作者:Sophia

物联网智库 原创


导读

近日,智次方·物联网智库与格创东智平台产品部总监陈高平、物联网产品负责人严旭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以此为基础撰写了本篇文章,以期为大家展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方法论。


刷网页、看视频、叫外卖、支付、打车……丰富多彩的软件与应用铸就了辉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以安卓和IOS为代表的操作系统的兴起和完善。与之类比,如果工业世界也存在软件应用商店和对应的开发者平台,里面有各种用途的APP可供工业客户去下载和使用——或许是用来监视能源消耗,或许是进行设备的预测性维护,从而帮助客户降本、提质、增效,这将具有多么广阔的想象空间?

而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是工业世界的操作系统,工业APP则相当于应用软件——据IDC数据预测,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解决方案市场2021-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高达29.6%。因为前景广阔,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很“卷”,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240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达到28家。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如何从同质化中脱颖而出成为平台商们的“必答题”。

近日,智次方·物联网智库与格创东智平台产品部总监陈高平、物联网产品负责人严旭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以此为基础撰写了本篇文章,以期为大家展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方法论。


打造面向新一代智能工厂的操作系统


格创东智创立于2018年,以“格物智,创兴邦”命名,蕴含格创东智和它的战略孵化者TCL以科技创新实现制造强国的初心。依托TCL 超过40年的制造业经验和大型集团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格创东智致力于沉淀面向制造业多场景的核心技术能力,建设模块化的可复制的平台系统,由点带面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据严旭东介绍:“传统的企业业务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我们作为新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采用创新的理念,打造了面向新一代智能工厂的操作系统。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构建统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座,然后在其上层打造工业APP应用商店。”

具体而言,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的底座由物联平台、大数据平台、AI平台和应用赋能平台四部分构成。其中,物联平台为联网设备搭建了统一的数据接入管道,实现设备数据的统一接入与输出。大数据平台担当着整个企业数据中心的作用,汇总底层物联平台和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实现整个工厂数据链路的打通,管理者基于大数据平台可以进行跨系统的数据分析,从而挖掘隐藏在数据资产背后的真正价值。而AI平台则提供了包括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在内的先进技术,为预测性维护等工业场景的落地提供支撑。这三个核心平台实现了数据接入、数据管理和数据智能应用,在此基础之上的应用赋能平台则进一步提供了低代码开发、工业微服务组件、敏捷开发套件、云原生等服务。

回想安卓操作系统的成功——其通过虚拟抽象层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分离和解耦。从此,做软件的开发者不用看硬件了,因而可以专注于应用功能的实现。如今,格创东智搭建的开放式平台,也是同样的思路。由于整个数据底座是统一的,所以各个应用之间的数据能够进行快速的调用和复用,从而大大提升整体的开发效率。无论工业用户是想建立传统的数字化业务系统(MES、CRM、PLM等),还是想基于工厂的特点快速构建定制化应用,都可以基于该平台快速实现。

目前,格创东智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的设备数量将近百万量级,打造的工业APP数量超过13000个,而且还在以每年数千个的速度快速增长。基于此,格创东智服务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2万家。


唯一源自半导体制造场景的“双跨”平台


在领先的技术架构之外,格创东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具备两大核心竞争力——基于真实制造场景研发的软件和完全自主可控的产品能力。

好的软件产品大多是在真实使用场景里研发出来的,而TCL本身正为格创东智的研发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制造场景经验。其优势在于可以面向工业现场的实际业务问题进行产品研发,解决工程师每天在工厂遇到的问题。

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是唯一源自半导体制造场景的国家级“双跨”平台。我们知道,半导体制造本身属于精密制造业,对关键零部件在原材料的纯度、原材料批次的一致性、质量稳定性、机加精度控制、洁净清洗等方面要求极高,也相应对工业互联网软件在数据接入量、数据并发量等技术指标上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严旭东表示:“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在半导体制造场景中得到了考验和验证,事实证明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拥有领先的平台性能,在高并发、高频次数据的采集与管理能力上优势突出。我们相当于已经把整个制造业‘最难’的软件产品攻克了,基于此再向新能源、3C电子等领域拓展的时候,在技术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TCL华星苏州工厂的“换脑手术”可能是格创东智能力的最佳证明。2020年8月,TCL华星以10.8亿美元(约76.22亿元人民币)收购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权及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变身后的苏州华星,为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需要进一步提升新品推出效率、提高产品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而这些升级需求,也对工厂智能制造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号称“半导体智能工厂生命级软件”的CIM系统对生产的影响最为关键,相当于整个工厂的“大脑”。

摆在新工厂面前的问题是需要将三星的旧系统替换成新系统,这个过程的难度堪比“换脑”——必须要一次性成功切换30多套核心系统,否则会造成产品数据错乱。工厂每天的运转费用高达几百万,哪怕停产一天也损失惨重。

500多天的时间里,几十套系统、几百个业务流程与上千个系统功能,从孪生建设到虚拟现实验证,大量的业务场景模拟,大批量投产验证……在漫长而复杂的部署与实施过程中,苏州华星与格创东智项目团队最终实现了智能工厂“换脑手术”的成功,新系统上线后工厂自动化搬送水准大幅提升,意味着苏州华星智能制造水准再上新的巅峰。全新的CIM系统拥有完整知识产权、全链技术能力,可实现自主可控升级迭代,为国产软件的跨越式发展趟出了一条成功路径,无感知切换的成功经验又示范了一种智能工厂转型升级的新模式。


找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本质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蓬勃发展。从市场规模来看,据IDC预计,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的推动下,到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解决方案市场将达到56.1亿美元(约合361.6亿元人民币)。但在持续发展的背后,整个行业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企业内部的数据、行业的数据、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都亟待打通。另一方面,平台面向的是一组具有相似业务逻辑的对象,并需将其抽象出来形成一套可扩展、可衡量、灵活的系统架构,然而在“隔行如隔山”的工业领域,同质化的共性需求本身就是一种“奢望”。

且不说不同细分行业的工艺和机理知识千差万别,哪怕是相同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的管理模式也存在差异。同时,站在客户需求层面,不同规模的制造企业对平台的需求也不同——大企业关注平台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中小企业则更注重平台的易用性、性价比和最终效益。这就使得在工业领域建设平台时很难进行产品的标准化,从而导致项目的交付成本居高不下——明明想做平台,最后却搞成了项目。

陈高平对此表示:“现在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的玩家很多,同质化竞争无可避免,而最终能在平台这个赛道中活下来的,肯定是能找准自身定位并在垂直领域有所深耕的企业。过去,做平台往往会参考互联网平台的模式走大包大揽的路线,但现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姓‘工业’,不姓‘互联网’了,所以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应该借由互联网技术赋能传统工业软件,从而做出自己的特色。”


写在最后


现如今,随着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我国45个国民经济大类,迈入规模发展新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落地也正走深向实,其技术供给能力和需求应用水平正在不断走向均衡。相信在新兴技术的注入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其应用广度和深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提升,掀起我国制造业“平台经济”的浪潮。

「召集令」
现诚邀工业互联网领域内的企业与专家
扫码参与系列稿件观点采集


浏览 2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