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国外比,中国科研人员的待遇真的很差吗?

共 3525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8-16 01:32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本文转自|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作者:babyquant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332513/answer/1423804331
美国的博后很多4-7万美元,待遇并不高。
不过他们的工作地方很多是大农村,物价低,房价低,可能20万美元就有大豪斯。

如果在纽约5、6万美元肯定很难活下去,但美国买房首付比例很低,比如5%,那么纽约买100万美金的房子也才5万,咬咬牙还是可以的。另外美国贷款利率比国内低多了,因此哪怕博后买房压力也不大。

还有就是美国哪怕纽约物价也不高,还有中国超市,很多菜可能比中国还便宜,因此说实话勉强活下去不难。大农村就更不用说了。

最重要的是美国没有太多来自外人的压力。其实中科院的博士们一个月一万其实也能活的,但是一上知乎就看到一个阿里P8包养的生活助理都1万6一个月,大家都是博士,自己水平也不差,为啥这么惨,心里就不平衡了。美国或许这方面好一些。

另外,国内科研机构行政化严重,行政人员开支巨大,而且很多有领导职务,科研人员感觉地位不如人,学历却比人高,国内这种环境肯定更不舒服,活得憋屈。美国这方面的问题不会很多。


作者:木子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332513/answer/1337981254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科研人员收入是相对中国高一些的。
总体上来讲,中国受到“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影响,加之以前曾对奇技淫巧嗤之以鼻。
导致对于科技创新和工匠精神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只停留在媒体,而没有实质性从心底重视起来,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项原因:

一、国外对技术、工艺更加重视

以色列、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对于科技和工艺极其重视,以色列是由于信仰及国情的原因,天生被培养具有冒险精神和创新基因,他们大多是风险偏好性,所以以色列的风投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德国人重视工匠精神,对机械工艺发自内心的热爱钻研,这也是之所以他们能够造就一个个汽车机械传奇。日本人特别专注一点,一批高成长百年老店都是小企业,专注研究产业链的某个点,有的是一个齿轮,有的是一个轴承,有的是一种工艺,持续几十年,精益求精。

他们不追求一夜暴富,却能够持续研发,日新月异,形成了厚实的技术沉淀。而我国科研界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难以静下心来钻研,所以很难产生划时代的科技成果,没有成果,科研人员就不被社会认可,自然难以获得财富上的倾斜。

二、国外知识产权体系更加健全

我国的知识产权体系是上世纪70年代从国外引进学习的,加入WTO后,由于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有何国际对接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但是毕竟咱们是后来者,经过几十年体制机制的探索与消化,我国的知识产权体系已经进步很多,专利申请量也基本名列全球前三。

但是我们的专利质量并不高,很多专利都是为了专利而专利,有些地方政府推出了知识产权激励政策,一些国企也鼓励员工申请专利,并给于一定的奖励,我们单位拿下一个发明专利,单位奖励发明人4000元,可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由于追求数量,知识产权局在专利审核时也有些防水,一些质量粗劣的申请也能通过。

而且知识产权维权成本很高,我明明知道别人在偷用我的技术,却很难取证,即便取证,去法院打官司,由于技术很难搞明白,一般官司执行周期也很长,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与时间成本。这种情况,间接导致我国难以产生并保护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这样一来,滥用和盗用太猖獗,科技人员的成果不好转化,积极性降低,科技价值贬值。

三、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玩得更溜

不得不说,国外的风投和创业文化更加浓厚,天才们从把一个IDEA变成现实的产品相对更容易,有投资人,有孵化器,有管理团队,国内虽然搞双创也照搬了这么一套,但是依葫芦画瓢无法适应中国国情,一旦出现一个靠PPT的几轮圈钱身家过亿的例子,大家就都没兴致塌下心来真正做事业了,考虑的都是怎么圈钱融资,怎么快速上市,要么也不会频频出现獐子岛扇贝跑路、瑞幸咖啡被逼退市这种事情。据我所知,中科院的优质科技成果还是很多的,我国缺的是对接科技和市场的技术经纪人,所以很多科技成果就躺在论文和专利书里睡觉,没有人把他们唤醒,自然很多科研人员无法将技术兑换成金钱。

四、国内官本位思想仍然比较重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领导们都会说重视科技创新,不少单位也搞了职业晋升双通道,以及骨干员工分红和股权激励,但是所有的决策权、政策制订权、资源配置权都集中在管理人手里,管理人天然的觉得管理的价值更大,科研只是为经营发展服务而已,并且科技所产生的绩效很难计算,更难以货币的形式在科研人员身上兑现。

看着抖音上一个个万红月入十万,而大学教授只能苦哈哈的住着破房子,领着千位数的工资,不禁让人反思我们到底是什么导向。

五、国内真正硬核核心技术不多

受到历史与国情的原因,我国科技起步较晚,而且很多技术是站在苏美肩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获得,我国真正的底层技术、硬核技术依然占比不高,假如中美科技完全脱钩,想想一下全国WINDOWS电脑瞬间瘫痪是什么场景,我们的生产生活还能否正常延续?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们目前科研人员的价值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层次,并且我们的科研思维是看看别人做了啥、在干啥,在别人基础上稍作改变,就能立项研究,很少有人去思考和探索0到1的研发,大部分人只是在做从100到100.5细枝末节的改善。

结语

在科研领域工作将近10年,真是感慨颇多,不得不承认,我们基础弱、底子薄,希望我们的社会保持稳定,我们一代又一代发愤图强,少一些喧嚣与迷茫,多一些独立思考,世界那么大,多的是未解之谜,等待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去解释。


作者:2-20滑膛枪等96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332513/answer/1418344782
现在不差了
比方说国内读博士一个月有3000-5000人民币,美国一个月只有1800-2500美元。

国内做博后一个月有6000以上,进人才项目有15000+,美国一个月才3000-4000。

依附于大牛的讲师,助理教授,国内有5000-15000,美国类似的“研究科学家,研究助理教授”一个月只有5000-7000。

独立建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特聘研究员,特聘教授,飞升疾走的助理教授),国内有10000-30000,美国只有6000-8000。

从另一个角度讲

国内博士生的可支配收入考虑到房租便宜,食堂便宜,和当地社会中位数工资差不多, 美国只有社会中位数工资的一半,
国内博后的工资有社会中位数工资两倍,美国只有80%,
国内非独立研究员的工资大概有社会中位数的1-3倍,美国差不多等于社会中位数,
国内独立研究员的工资大概是社会中位数的2-5倍,美国比社会中位数高50%而已。
各档次不管是横向对比两国同一职位/角色的生活水平,还是纵向对比同非科研工作者的收入比,国内都强得多,幸福感高得多

☆ END ☆
下载1:OpenCV-Contrib扩展模块中文版教程
在「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扩展模块中文教程即可下载全网第一份OpenCV扩展模块教程中文版,涵盖扩展模块安装、SFM算法、立体视觉、目标跟踪、生物视觉、超分辨率处理等二十多章内容。

下载2:Python视觉实战项目52讲
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Python视觉实战项目即可下载包括图像分割、口罩检测、车道线检测、车辆计数、添加眼线、车牌识别、字符识别、情绪检测、文本内容提取、面部识别等31个视觉实战项目,助力快速学校计算机视觉。

下载3:OpenCV实战项目20讲
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OpenCV实战项目20讲即可下载含有20个基于OpenCV实现20个实战项目,实现OpenCV学习进阶。

交流群


欢迎加入公众号读者群一起和同行交流,目前有SLAM、三维视觉、传感器自动驾驶、计算摄影、检测、分割、识别、医学影像、GAN算法竞赛等微信群(以后会逐渐细分),请扫描下面微信号加群,备注:”昵称+学校/公司+研究方向“,例如:”张三 + 上海交大 + 视觉SLAM“。请按照格式备注,否则不予通过。添加成功后会根据研究方向邀请进入相关微信群。请勿在群内发送广告,否则会请出群,谢谢理解~


浏览 5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