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就是做事的方法

春哥叨叨

共 185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1-07-08 15:15

每个人都可以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提高速度、把握好节奏,几年后一定会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得多的自己。


尽人事,听天命,首先我们要把事情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把握住我们能把握住的。


不断看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去到人才济济的地方去,提高认知,明白自己的认知范围,积极的扩大认知。


解决一个个可能导致满盘皆输的隐患点,如果真的发生了,要学会及时止损,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要恋战,避免雪崩式灾难。


把握好生活的节奏,制定做事的原则,避免陷入穷忙的怪圈。


认清自己,专心做好一件事,人脑是单线程的,如果并行做很多事,可能一件事都做不好。


确定了一个正确的目标,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就会不一样,学习这事没有捷径,不要总想着少付出多回报的事情。


功夫没下够,用什么方法都是在浪费时间。


方法和效率比忙碌重要,遇到难得事情不着急给结论,要慢下来、静下来思考,反而收益更大。


关于事情推进,美团有个老话叫:谁难受谁推进原则。防止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发生。


事情推进还有两个原则值得关注:谁最急或谁最痛,谁主动;谁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谁主动;谁专业,谁主动。


管理团队和管理项目逻辑相似,要抓大放小,授权别人管理,做好目标管理和风险管理。


领导团队需要关注三件事:

  1. 工作理念:坐到这个位置,什么事对我来说最重要;

  2. 时间分配:我应该把时间重点花在哪些地方;

  3. 领导技能:如何建设新能力、放下旧能力,不断迭代;


基层管理者主要负责的是业务实操,工作理念的转变是:怎么通过别人来拿到结果。


基层管理者要学会做重要的事:界定和布置工作(将下属的工作动机和工作分配结合起来,需要找到下属做事的动机,做好沟通,没有好的沟通,工作布置就会很草率);提高下属胜任能力(管理是一项要会监督的工作,管理者需要密切关注工作流程执行情况,下属成绩不错时,要适时鼓励、给与反馈;结果失望时,要监督推进计划调整加强培训,提供资源,让工作回到良性发展轨道上);建立人际关系(基础管理者要横向和纵向建立信任、沟通关系,学会换位思考);


中层管理者需要做的事情:选拔和培养有能力的基层管理者(需要对员工充分的了解,谁更胜任,可以通过领导团队和领导项目识别);让基层领导对管理工作负责(将上层事情授权给基层领导,进行监督和关注反馈);在各部门配置各种资源(中层要对所管理的团队之间的整体效率负责,促进信息自由流通)


成功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事情,而在于完美的结束了多少事情。


成就的多少至少取决于三个因素:做事情的速度或做事情的数量,每一件事的影响力,以及做事的成功率。成功 = 成功率 x 影响力 x 速度。


很多人成功只不过是成功率高了一点,同时被人看到了。


脱离低水平的勤奋和重复,优秀的人做事之前,会梳理出做事清单,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排序,然后集中资源把重要的、影响力大的事情做完。


做事的数量是几倍的差异,但事情的质量和影响力却是量级的差异。


偶尔把事情做成可能是运气的因素,而要持续的把事情做好,就需要做事的方法论。


做成事情的方法论,无外乎是理清事情的边界或极限,搞清楚事情的起点和通向极限的路径。事情的开始是基础,就是要搞清楚why和what,那条路径就是how,而那个边界就是你认知所决定的边界。普通人和专业人的区别就在于知道这个边界极限是否存在。


做事三条线:

这三条线中,是一个普世的做成事情的方法论,找不到上下两条线是蛮干,找不到第三条线,是纸上谈兵。


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王慧文说:读专业读书,和专业的人聊天,去试错。


巴菲特说:我之所以成长进步比较快,是受益于身边的智者。


对于智者,我们要心存敬意,对他们的行事方式,言行举止要格外留心,力争将他们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并在行动中一点点改变自己的不良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久而久之会发现自己在见识和运气上,都提升了一个等级。


时间变化快速,不要光顾着奔跑,要找到这个世界上不变的道理,或者变得慢的道理,如尊重市场规律、客户需求至上。对技术人来说,要技术解决真正的问题,而不是要发明没用的东西。


无论工作还是个人成长,发现和挖掘最基础的原则,是最为重要的,这样在做重大选择和复杂问题决策时,会从容很多。


要想不被市场淘汰,要让自己的本事随着工作时间增长而增长,经验要叠加,而不是简单的重复。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