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大爆发:因新冠暴富的他们,正愁怎么花钱

共 4615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2-08-11 14:22

看似繁华似锦的上市热潮,实则波谲云诡。


全文5062字,阅读约需10分钟


文|肖伞伞

编辑 | 刘  聪

来源|亿欧健谈

ID:EO-Healthcare

题图|Pexels


生物试剂企业正排队等待着敲钟。他们迈着近乎一致的步伐享受二级市场的灯光与掌声,但钟声之后,他们或许走向不同的结局。


在2022年的上半年结尾,仅7天就有五家生物试剂公司冲刺二级市场,接受投资者的检验。喷涌的IPO热潮让盛夏再添一丝火热,而在二级市场门外等候的菲鹏生物、近岸蛋白等公司也早已令投资者们垂涎不已。



这些昔日默默无闻的生命科学产业链“卖水人”,为何突然被热捧?


“不管从时间,还是行业的成熟度而言,都到了他们应该站在舞台享受灯光的时刻。”创新工场合伙人武凯向亿欧大健康分析到。


武凯指出,这些企业成立时间大多在十年以上,此次的IPO热潮是企业厚积薄发必然的时间点。其次,新冠疫情让疫苗、分子诊断、免疫诊断等下游企业掀起造富神话的同时,也助推了生物试剂企业的发展。


眼下,生物试剂一时风光无两。财信证券统计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于2019年为136亿人民币,预计于2024年达到260亿人民币的规模,2019—202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3.8%。


不过,相关企业业绩增长大多由于新冠推动。潮水终将褪去,看似繁华似锦的上市热潮,实则波谲云诡。生物试剂赛道高成长性能否持续?天花板到底有多高?企业未来该如何构筑自己的竞争力?



01

分子类先行,蛋白类和细胞类趋温


生物试剂,顾名思义就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各类试剂耗材,主要分为分子类(核酸、载体、酶等)、蛋白类(重组蛋白、抗体等)和细胞类(细胞系、转染试剂、培养基等)三大类。



从市场规模来看,分子类试剂占了半壁江山。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生物试剂中分子类试剂产品市场规模约为69.22亿元,市占比超五成。蛋白类试剂与细胞类生物试剂旗鼓相当,市场规模分别约为39.98亿元、26.79亿元,分别占整个市场的29.40%、19.70%。


在医疗投资人刘清风看来,分子类试剂市场份额虽短暂领先,但随着生物医药由化合物向细胞等微环境发展,蛋白类试剂与细胞类生物试剂有很大增长潜力


分子类试剂主要指核酸以及小分子进行的实验中所需的试剂类型,各种分子生物学酶成为“命门”之一,主攻应用为科学研究、高通量测序、体外诊断、医药及疫苗开发、动物检疫等环节。制备难度也颇高,天然酶在生物体中含量一般较低,一般需要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对普通酶进行定向改造和性能筛选,才能制备出具有序列识别功能、高效催化活性的工具酶。


“酶种类繁多、酶的定向改造技术、产业化生产能力和酶库的丰富度为行业关键的竞争要素。此外,由于分子类生物试剂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酶的种类和酶溶液配制上,因此拥有丰富突变酶库的企业,就可以拥有更强的开发和配制多种适用性分子类试剂的能力。”方正证券在研报中指出。


刘清风则认为,酶批间一致性是客户最在意的问题。在提升产能之后,应保证每批产品质量的相同性,并提供充分的QA/QC文件来证明。“如果你给客户送的试剂,这一批跟下一批不一样,很难获取对方的信任。”


国产企业蓄力已久,但与外资企业仍有不少差距。2021年中国分子类生物试剂市场中,外资企业攫取71.8%的市场份额,四巨头赛默飞、凯杰、宝生物、BioRad坐稳宝座。诺唯赞、全式金、翌圣生物等国产公司合力仅占据28.2%的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全式金生物招股书


而在蛋白类试剂中,“双姝”重组蛋白和抗体联手撑起了市场想象力。它们可用于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病、传染病等疾病的药物筛选及优化、临床前试验及临床试验等环节,成为药企、CRO/CDMO企业、Biotech的刚需。于科研领域,重组蛋白被用于探索大分子生物功能、致病机理研究等。抗体更毋庸赘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应用技术路径都需要用到抗体。随着生物医药的蓬勃发展,蛋白类试剂也会成为长远的受益者。


不过,难题同样存在。重组蛋白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技术获得,其生产大量依赖于各种生物合成体系,工艺流程较多,且各个流程具有较高的技术和know-how壁垒,国产企业想要进入得迈不少的门槛。


结果并未如预期中悲观,R&DSystems和PeproTech两外资公司以17.1%和15%的份额分别摘得2020年中国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份额的冠亚军。义翘神州、近岸蛋白、百普赛斯份额依次位列三至五位。


抗体市场则相较显得路长且阻了,2019年外资品牌占据90%左右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只能分享一些“残羹冷炙”。不容乐观的是国内抗体企业规模小且品种有限,产品集中在中低端。


不同于分子类试剂的“财大气粗”与蛋白类试剂的双姝并肩奋斗,细胞类试剂主要指围绕体外细胞进行实验中所需的试剂,培养基为其主要产品。优质的培养基能缩短细胞培养的时间,提高实验效率。赛默飞、丹纳赫和默克横扫该市场前三席,国内企业健顺、奥浦迈也不甘示弱,起步追赶。



02

新冠之后,生物试剂还有戏唱


新冠这三年,让IVD行业上演了一场史诗级暴富故事,反哺了上游生物试剂企业,使其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风口易落,当IVD企业命运经历过山车,生物试剂或也难逃衰落命运。在多家生物试剂公司的招股书中,风险提示上均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新冠病毒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所有人均在观望:生物试剂未来还有戏唱吗?


“新冠之后生物试剂企业是否还能有几十倍、几百倍的增长?我觉得不会,但是大概率他们会维持现有的收入规模。”武凯分析到,新冠肺炎让下游企业更加关注供应链本土化,对国产生物试剂建立了一定的品牌认知,而这优势并不会随着疫情的褪去而消弭。此外,在销售新冠产品的同时,链接了国外经销渠道,为后续销售其他产品奠定了基础。


纵观生物试剂产业链,下游应用场景丰富且拓展性极强。它的终端客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笔采购量较少、价格不敏感、数量较多的基础科研用户,主要包括高校及研究院所;一类是以医药企业、IVD企业为代表的工业客户,他们的特点是采购量大、对价格更为敏感。


生物试剂是基础科研的刚需,机构调研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科研机构用户市场高达101.345亿人民币,占比67.3%,科研机构用户占比要高于工业用户。随着国家对基础科研加大投入,且“长尾效应”凸显,挑大梁的角色短期内预计不会改变。


业内人士许阳向亿欧大健康指出,中国的生物试剂之前大多集中在科研端,进入不到工业端。因为工业端有极高的试错成本,以做药为例,一旦生物试剂性能、稳定性较差,对于制药企业而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成本来更换。但是新冠肺炎给了国产生物试剂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让相关企业有机会进入工业端。


“客户会发现中国的生物试剂可以用也很便宜,从而接纳中国生物试剂企业。”许阳说到,打开工业端市场是中国生物试剂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一旦打开市场,产品需求是多元的,也给了相关企业大展手脚的机会。


进入到工业端,性价比则是头等大事。“生物试剂不仅是国内企业的国产替代,更是全世界的国产替代(中国产品以性价比打开国际市场)。”刘清风一针见血指出,美国市场也非常注重成本控制。他举例道,如果美国的生物试剂转染效率是90%,中国是80%,但中国的价格是美国的70%,多数美国公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中国公司,性价比也是他们决策的一大重点。


刘清风认为新冠产品或许会萎缩,但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疗法会催生更多新需求从而带来增长。“通常越新的药物,不是需要更大的试剂量,就是试剂的单价更高。”他补充道,在研发新型试剂的路上,国内外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中国企业反应速度更快,竞争优势不容小觑。


不过,生物试剂国产替代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从底层技术、种类、性能、品牌影响力等多维度均需要与赛默飞、丹纳赫、默克等国外巨头进行一场苦战。由于下游用户需求较为复杂和多样,注定了提供丰富品类及服务的生物试剂企业更能获得市场青睐。


由此可见,生物试剂企业未来虽有戏唱,但竞争只会愈发激烈。“基本上同一个赛道公司的产品线重合度很高,以后必然会很卷,但再怎么卷不会改变这是一个高毛利的市场。”许阳指出,目前企业都想做“大而全”的产品管线,新冠让他们完成了前期资本积累,后续如何花钱保持漂亮的增长曲线则极其考验企业智慧



03

“全者”为王


生物试剂产业链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上游往中下游走,下游也在向上延伸。发展焦虑下,企业均在纵向整合,拓展附加服务,试图提升自身价值。


“其实上游企业往下游走并没那么容易,相当于你把原来的客户做成竞争对手,但你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客户资源。”许阳剖析道,横向扩张增加市场集中度则更有利于企业获利。生物试剂种类丰富,技术平台多样,客户更倾向于一家公司解决诸多问题,而非因不同需求挑选不同供应企业。换言之,全者为王,企业拥有更多SKU数量,客户粘性才更高。


但横向扩张不易,许阳指出,大企业做新品类不一定会有优势,很多新技术可能小企业做得更快。在技术平台和产品管线,大企业通过并购优质小企业从而进一步扩展产品矩阵、提高品种丰富度与自身稀缺性。


龙头企业赛默飞、Bio-Techne等已经蹚出了一条“内生+外延”的发展之路。赛默飞从1990年起就走上了并购之路,通过收购基因和细胞疗法病毒载体制造领导者Brammer Bio、分子诊断公司Mesa Biotech等,建立起“生产—设备—耗材—服务”全流程平台。


而蛋白类生物试剂龙头Bio-Techn,也不断提升产品的深度与广度。1991年,其收购Amgen的生物试剂和诊断业务,拉开了“买买买”的序幕。此后多年,其在细胞因子产品、抗体、蛋白质分析、受体配体、离子通道调节剂、酶抑制剂等领域持续招兵买马,最终奠定了在蛋白和抗体两类产品中的龙头地位,营收也高速增长。


但在刘清风看来,国内的并购市场环境并不是很成熟。一是国内并购法规、操作经验都很缺乏;二是一级市场中,投资机构已经把技术很好的小公司估值推到很高。“比如说,我花公司市值的1/10去买一家小公司,但收入只有我的1/100,很多老板心里过不去这道坎。”他举例论证道,即使有时候成功并购小公司,但产品的优化和推广能否好还是未知。


“生物试剂并购未来一定很好,但眼前很困难。”刘清风说道,现在生物试剂企业的境况,有点类似于5年前的IVD企业,但近两年IVD并购项目就逐渐增多,归根结底时机还不够成熟。


国内生物试剂行业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企业规模小、产品种类少、行业集中度较低。小公司只要在细分领域苦练内功,也会拥有不错的收益与利润。源源不断的小企业涌进来,也为未来的并购打下基础。几年后,并购或将成为行业主流。而在当下,对于生物试剂企业而言,扩品类或是当下最好走的一条路。


排队上市的企业们路径也大多一致:通过上市募集更多资金,以此实现并购扩张,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管线。不过行业发展注定会有分化,有人兴,则有人衰。


“企业突然经历爆发式增长以后,很多创始人自己本身也很迷茫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当企业规模超过了创始人的管理边界,有些企业能做得很好,有些企业也会因此变得更难……”许阳说道。


应受访者要求,许阳、刘清风为化名。


本文由亿欧健谈原创,申请文章授权请后台回复“转载”,联系相关运营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浏览 5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