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岗位,新入职一个公司的时候,都需要适应期。刚开始的一两个月,会特别不适应。如果转行或者和之前所做的业务有点偏差,那这个磨合期会更加痛苦。一方面工作岗位需要你尽快融入环境,能上手干活;而另一方面又刚入职,很多东西不了解,对业务的熟悉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于是前三个月,可以说是比较煎熬的时候。但基本上熬过第一个月,也就慢慢熟悉了。那么作为数据分析师,新入职一个公司的时候,如何能够尽快融入集体并快速上手干活呢?(以下是我个人经验总结,可能不是非常全面,欢迎补充~)
多聊天
想当年入职第一份工作,傻乎乎的应届生,又比较内向,只觉得只要把领导吩咐的事情办好就可以了。但在转正面谈的时候,领导先是夸了我干活麻溜靠谱,然后提出了我的缺点——不爱聊天。当然这个聊天,不是八卦明星也不是唠家常,而是学会提问。他明确的说出,我除了交付工作的时候说话,其他时候非常少会去问他什么问题。而且在会议上,也很少发言或者提问。别担心你的领导忙或者不敢和领导说话,相信我,你多找领导问些你的问题,会让他觉得你确实在用心工作,是个会思考的人。而且,他才是那个不遗余力愿意让你尽快了解业务的人,毕竟招你来是干活的,你过不了试用期,他也有责任。入职第一天,你可以约他时间,可以请他详细介绍一下整个BU以及本小组的业务。面试时应该有介绍一些,但肯定不全。你可以不用做太多功课,在听他介绍的时候把重点用小本本记下来,不清楚的及时问。比如某个业务不太懂,可以问问这个业务逻辑是什么,给BU带来什么价值,后续工作是否会接触该项业务等等。然后就是领导对自己后续工作的安排,平常对接哪个模块业务,业务对接人是谁等等。然后这是第一次面聊,主要目的是了解业务大概情况和自己的工作。等后面工作一段时间,也可以再次约领导时间聊,把期间自己的问题积累在小本本上,然后方便提问。我当时第三份工作,相当于去了另一个行业做数据分析,虽然技能上没啥问题,但很多专业术语以及行业“潜规则”都不太懂,于是入职前三个月,几乎每两周就会约领导时间问问题。等基本上都了解之后,就减少次数了。为啥我不把这个写在第一条,因为我发现刚进入一个环境,就去了解架构什么的,好像也没啥用。这个需要入职差不多两周,对业务稍有认识的情况下,可以去找HR聊组织架构。因为入职两周期间,也会接手一些活,会对接一些需求,但对整个部门的架构还不是很清楚,什么小组负责什么内容,有问题该找哪个小组等等还摸不着头脑。这时候就可以找HR聊组织架构了,当然也可以包括整个公司的架构。比如分成技术部、产品部、数据部、销售部等等,了解每个部门大概工作内容情况;数据部底下又分为业务数据、业绩数据、复盘数据等等,业务数据组对接销售部,业绩数据对接销售部和财务等等,每个部门的负责人是谁。等和HR聊完这套流程,基本上之前的迷惑就清晰了。一般面试你的那个HR,也就是HRBP,有责任回答你的问题。(嗯,你要是新入职期间有啥幺蛾子,他估计会被扣奖金的)一般不同的分析师是对接不同的业务,通常会接到业务方的各种数据/分析需求,这时候就要利用好机会,每一个需求,都可以向需求方问清楚:比如这个分析背景是什么,业务逻辑,分析目的,想要用数据证明或厘清的问题等等;即便是提取数据,也要多问几句用处是什么。毕竟业务方对数据的专业性也不是很强,有时候在问题中可能就会发现需求方的数据可能不全,分析的方向也可能会改变,就避免了返工的情况。以上3类聊天,基本上都“有恃无恐”,你的问题对方有义务回答。但是剩下这个,就得靠关系了,颜值也行。从我工作几年的经验看来,每个小组基本上都有一个性格非常好,然后又非常善良的小哥哥小姐姐,这时候就可以请教他们问题啦,一些临时的小问题比如什么数据在什么表查,口径是什么等等就可以问啦。当然一般入职后领导都会找一位同事帮助你的,有啥问题可以问问他。中午一起吃个饭啊,请大家喝杯奶茶啥的,搞好关系就行。靠自己
入职当天,应该就会有同事告诉你要申请什么权限。很多公司的表都是单个申请,比如查流量要申请什么,查订单、查渠道等等,还有取数逻辑也需要搞清楚。即便是查同一个指标,不同的表查出来也可能会有误差。可以问同事要一些SQL,然后自己去读代码理解吧。对于常用的查询,就整理成模板,以后直接改参数就可以。入职后前两周是最痛苦的,可能需要加班加点赶出需求,但是后面基本上就慢慢了解了。三个月试用期结束,一般都是能独立干活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