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视角看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

共 2718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3-08-25 03:26

925f47c817eda8130dacaf491b396cdf.webp


3a3cea3ab5dea16887d3cf0329ab41a7.webp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

据日本东电公司发布的消息,

今天核污染水排放量预计为200至210吨,

每天的排放情况将在次日公布。

第一阶段排海将持续17天,

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

排放2023年8月24日当地时间13点开始

如此大量的核废水从何而来?

日本具体打算如何排放?




c388a14e3bfc5a8d5333ad1485796b5d.webp


因何而来?

2011年,9级的“311大地震”伴随剧烈的海啸,淹没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电机被毁,正在运作的1-4号机组冷却系统失灵,发生继1986年切尔诺贝利灾难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

2db7e37cff6c53b5e7a1684f159bbf95.webp

海啸摧毁电力与冷却系统的同时,也使得先前防止地下水进入核反应机组的排水系统与水泵停止运行。于是,为控制反应堆内高温而注入的大量冷却用水,与流经反应堆的地下水、雨水,共同混合形成了“核废水”。

3dfebd315eedc7a0523695002507e41c.webp


消失的罐子?

这些核废水一部分重复利用,重新注入反应堆,冷却燃料与燃料碎片,另一部分则经过放射性废水净化处理装置,最终装入密封贮罐,其现有储水罐的容量上限约为140万吨。

e3cd362926133ed9651ba02b627fbdf6.webp

从卫星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上千个密密麻麻的圆形核废水储水罐在厂区内摆放着。

999dcf92654bf52d3872df9785ecff9b.webp

(下图横屏查看)

16ee8988207abe1f227990db1209aafb.webp

通过遥感算法识别到,厂区存在40多种不同直径和高度的储存罐储存罐,累计总数量约为1000多个。东京电力公司2021年5月27日宣布将增设23座储水罐(总容量共约3万吨),用于存放不断增加的核污染水。

a3e85de45ebe1868573e36ce3790230c.webp

但除了核电站东北角处增加了23座储水罐以外,中间另有一些储水罐被移除了。消失的罐子哪里去了?

84a8689be5afe8fa149cc3c1c727a65d.webp


如何排放?

日本政府对蒸发释放、电解排放、稀释入海、地下掩埋和注入地层五种处理后废水处置方案进行评估。

4132d8e0e0d02c188c9e0c8571b8fb80.webp

电解释放、地下掩埋以及向岩石圈注射三种方式存在诸多法规、技术等的不成熟,蒸气释放与海洋排放有先例,而蒸气释放所需的时间更长。相较而言,入海是时间最短、成本最低的。

d693cb232bd160cf288d491f41370e44.webp

绿色和平认为,福岛第一核电站仍有储存空间,继续将核废水储存于坚固的贮罐中,待技术水平发展到可以有效处理废水时再做处理,是目前最为安全环保的举措。唯政府及东电选择了最节省成本的方式,绿和质疑日本政府是基于政治利益与东京电力成本,而非环保,做出的决策。

8383ebc807a1a3d2dd2110928a865853.webp

目前,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隧道竣工。该隧道全长约1030米,待处理核污水已累积133万吨。日本若排放核污水,57天可扩散太平洋,10年后蔓延全球。

> End >>>                         本文转载自“慧考生地”,原标题《地理热点|卫星视角看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太空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 / 往期推荐



迪斯尼传播快乐,美丽星球点亮梦想



商业运载火箭为什么那么难?



混合所有制模式:新型举国体制在商业航天发展中的逻辑演进和实践路径(之一)



混合所有制模式:商业航天领域推进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途径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卫星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 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 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 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 袁鸿翼,王俊峰,周磊

·    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 艳玲 、哈玫,周 主笔记者: 李刚、魏兴、张雪松 、霍剑、乐瑜 刀子、赵栋 策划部: 杨艳 视觉总监: 董泞 专业摄影: 冯小京、宋伟 设计部: 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 姜河、林紫 业务部: 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18600881613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 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 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 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浏览 4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