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头等难题:3000万,能不能拿下一位科学家?
共 4063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2-01-02 21:11
放弃那些对你成长意义不大的投资人。
全文3931字,阅读约需8分钟
文|阿布
编辑|吴人
来源|融中财经
ID:thecapital
题图|Pixabay
“怎么投资科学家?”知乎上有人问。
2021年,一级市场的投资热点领域是什么?毋庸置疑,一定是硬科技。2021年,投资人最想对话的人是谁?一定是顶级的科学家们。
近期,获得千万融资的迅蚂资本创始人章磊是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刚登陆科创板不久的半导体设备盛美上海创始人是清华博士、57岁的生物科学博士常兆华在2021年迎来了他旗下的第三家IPO项目……
资本市场热钱涌向硬科技,半导体、医疗为首的项目背后,出现了大批顶级科学家。业内有投资人直言,找到优质科学家,就等于找到好项目。但想要投资科学家,也并非易事。
一直以来,投资都是一个圈子文化,大家都在自己的圈子里找资源。但是当涉及到其他领域,想要拿到顶级科学家创办的顶级项目,并不是一张高估值TS能做到的。
在投资科学家的过程中,一个关键就是,如何读懂科学家,如何说科学家听得懂的语言?
在越来越“卷”的投资圈,有人愿意为了投到一个项目,帮创始人哭坟。写小作文更是不在话下。如今,想要拿下科学家,不是一张3000万的支票就能做到的。
经纬创投张颖直言:“如果是一家优秀的公司,融资两、三轮了,那股东里都至少应该有三、四家投资机构,要注意去差异化对待每个投资机构的每个投资人。在这些投资人里提炼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人,放弃那些对你成长意义不大的人。”
对于投资人而言,没有点真功夫,很难拥有话语权了。
4年前的一场舌战
早在2017年,中科院曾举办了一次有关“是否该鼓励科学家创业”的舌战。
当时,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看来,“科学既要追求真理,也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美国抓住了产业化的机遇,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世界领导地位”。他说:“中国正处于经济瓶颈期,更应该鼓励科技创新强国。科研人员素质较高,更应该挺身而出。而且,科技成果转化也会为科研带来大量的经费,是很好的良性循环。”
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虽然不反对有意愿的科学家去创业,但并不支持在政策上鼓励科学家创业。他指出,科学家这个身份意味着剖开事物的表面,探寻最底层和深层的东西。在研究过程中带来新的定律和理论体系,产生新的思维,这才是科学家的更高目标。“而目前中国科技创新的短板不是低转化率,而是科学家的基础不够扎实,应该好好学已有的东西,好好补课。”
在对辩环节,米磊向曹则贤抛出了一个问题:有很多科技成果由于没有转化出去而浪费,是不是更应该鼓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对此,曹则贤回应:“科技成果产业化应该是鼓励的,但从事这种工作更适合的是工程师,而不应该是科学家。”
随后,曹则贤也向米磊“发难”:一个创业中的科学家,他的身份在什么时候会转变为实业家,而不再贴上科学家的标签?米磊认为,如果成果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就应该去创业,至于名称叫什么无所谓。他自己就是因为孩子去医院打针的痛苦遭遇,而发明了血管成像仪,将“扎针神器”推向了市场。
如果说,4年前还有关注科学家创业的讨论,但2021年,科学家创业的时代已经如同大潮涌动,容不得讨论就席卷而来了。
科学家创业的时代来了
科学家,这群从事科学研究的“技术派”越来越受到风险投资的欢迎,同时越来越多科学家“转身”成为拥有技术背景的专业投资人。
莘泽孵化器创始人曲奕观察,近三年来,入驻张江科技园的创业者中,大约有10%是从大院大所里出来的科学家,此前,这类创业者几乎凤毛麟角。原因在于,如今不再是模式创新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创业。
当前,中国的创投环境已经悄然改变。科学家创始成功的案例已经比比皆是,这其中,巨大的财富效应也增添了不少动力。
“现在遍地是黄金,很多有能力的人都出来创业了,中国开始真正进入一个新的科技创新的时代。”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感叹。
李竹指出,创业已经进入了科学家时代。“现在就是创业的春天,创业的门槛也比前几年高很多,5、6年前的不少项目估值都虚高,所以当时成立那些早期基金,到后来回报都非常不好。”如英诺投资的自动驾驶项目智行者,背后的创业团队就来自清华。智行者的首席科学家李克强教授,是国际知名的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专家、国内智能汽车技术、产业发展带头人。
在动力电池领域蛰伏做研发超过20年的宁德时代,其崛起不是从2014年开始的,能够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和新能源电池提供商,也不是仅靠四五年的产品研发做到的。翻开主创团队的过往经验,他们在过去20年间,从来没有放弃或间断过对动力电池的基础研究。
再比如,商汤科技的汤晓鸥教授自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成归来后担任港中文的教授,在正式创办商汤科技之前,已在图像识别领域深耕了30余年。
中国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了长远的进步,有本土的科研人员,也有海外归国人才。在思想的碰撞中,渐渐形成了资本高度关注集中的硬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并在2020年前后进入到井喷的时代。
慕尼黑大学计算机博士、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余凯创立地平线;曾在全球顶级光学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SMART3D光学系统组任职的黄源浩成立了奥比中光……
从实验室走出的科学家,开始受到VC/PE的追捧。
“当前的投资已经进入了‘X时代’,X=科学家+能源革命+数字革命。这是我们看好的方向,也是下一个十年的重要课题。投资不仅是创造财富,也不仅是改变世界500强排行榜,更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李竹说道。
VC/PE,抢着投科学家
当前,VC/PE们对科学家的热爱已经到了“创意还在大脑中,投资人就已找上门”的程度。
此前,一家从事生物大分子方向的研究团队,刚刚在《自然》上发布论文,就有投资人找上门。研究团队直言,“这个概念还在脑海中打转”。
在更早的阶段投资科学家,让投资人们开始频繁出没于高校、科研院所的讲座、论坛,从中寻找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与一线科学家交朋友,鼓励他们将好的成果落地转化。“未来3-5年,我们计划投资200个原创科学家。”业内一位投资人表示。
医疗、硬科技为首的赛道,已经热到沸腾。
源政投资董事长杨向阳表示,近年投资的一个较大变化,就是从吃、穿等消费品全面向以前比较冷门的科技领域转变,甚至太空、航天的项目都出现了。“过去我们经历了PC互联网的10年,移动互联网的10年,未来中国工业、农业都需要智能化,在中国会产生更多的十亿、百亿美金的公司。”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这样说道。
朱啸虎表示,与5年、10年前相比,现在的创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10年前我们投互联网、TMT,基本都是消费类项目,面向企业的基本没有。5年前。开始逐步有一些企业类项目。而最近,很明显的一半消费项目,一半企业服务。而在5年前,美国的投资界就很少有消费互联网项目了,大多都是企业服务类。”
科创板落地后,硬科技项目被资本炒热,使得一级市场上的估值出现较大泡沫。
太贵,让不少机构开始拥抱早期。一些优质项目一旦开启融资,就有不少投资人对该项目表现出了极大兴趣。这也意味着,一个好项目如果投资人不提前布局,很可能会错失投资机会。
太晚进场,就投不起了。此外,过去一些项目需要多轮融资才登陆资本市场,但现在,B轮后就上市的项目也比比皆是。
投资人们,开始抢着和科学家做朋友。
投资人如何对话聪明脑瓜
科学家掌握着更硬的技术,在行业内往往深耕多年。有硬科技术+超强团队,可以说,找到优质科学家,就等于找到好项目。
不过,想要投资到顶级科学家的项目,也并非易事。首先要读懂行业、其次还要能帮助项目成长。
一直以来,科学家在技术上有优势,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不懂经营。这就需要投资人深度帮助走过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诸多个死亡谷。
近日,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朋友圈发文直言:“随着经纬投资赛道的切换,我和很多科研属性出身的创始人有了更密切的深度交流,看了很多优秀公司好的一面,也看到很多因为自己的不擅长而顾及不全面带来的一系列遗憾。”
图源:张颖朋友圈
“我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和五六年前的移动互联网创始人们是很不一样的。”为此,张颖在微博中提到了9条建议:
1. 找到值得占有一定股份的商业合伙人、联合创始人;
2. 找到战略高度的,能长期作战的,在创业公司证明过自己的HRD;
3. 相信专业的力量,相信前置的严谨能避免很多坑;
4. 系统性设计自己的全面成长;
5. 不设限地与不同领域创始人碰撞;
6. 先知识产权,后论文;
7. 转换市场思维,不要自嗨,适当放下心中的骄傲;
8. 以创始人为主导去主动学习和了解政策;
9. 懂人性,允许灰度的存在。
“如果是一家优秀的公司,融资两、三轮了,那股东里都至少应该有三、四家投资机构,要注意去差异化对待每个投资机构的每个投资人。”张颖直言,“在这些投资人里提炼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人,放弃那些对你成长意义不大的人,把自己的时间、精力聚焦在这些少数人身上,让他们帮你成长。这种成长一定是少数人对你的贡献和帮助,几十倍于大多数人给你的边缘化建议。”
可以说,提供强大的资源赋能,已经是投资到顶级科学家的关键。竞争日益激烈的投资圈,也在拼资源、拼人脉、拼服务。
就如同张颖说的,差异化对待每个投资机构的每个投资人,已经是当前的现状。而投资人想要“更高的话语权”、“更大的权重”,打铁还需自身硬。
而回到知乎的问题上,投资人想要找到顶级的科学家,除了FA介绍、团队挖掘,要么投资人就是圈子里的人,要么就通过已投项目的科学家介绍、同行推荐。这也是为何当前很多专注于医疗基金,为何创始人都是医生、博士出身的原因。
本文由融中财经授权亿欧发布,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