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才是大趋势

测试开发社区

共 3449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3-15 16:01

请回答,我的华为七年

吴滔


我觉得《华为人》很有趣的一点是,它记录了一群人在华为的成长经历。有时候,单看一个人的经历看不出什么,但看一群人,就会发现在特定的阶段,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碰到一些共性问题,只是大家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从而有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看得多了,我心里也有些痒痒的,入职七载,并不算长,却也有些小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姑且让我摆上一副“过来人”的面孔,和大家畅谈一番吧。


是去是留?一年为期!


2015年,我硕士毕业,怀着满心的憧憬进入华为ICT软件基础平台开发部,成为了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从学校到职场的转换比我想象的要困难。在学校,我可以独立承担一个课题的设计和开发,在这里,我需要从比较底层的模块维护业务做起。辗转在各种零散的需求点中,我非常彷徨,既找不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也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导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很多价值不是当下就可以判断的,‘万事开头难’,跨过困难之后,你才能全面、客观地感受其意义,那个时候再做判断吧。”


我决定先把脑海里的怀疑、焦虑都关起来,专注于手里的工作,并在心里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期限,“先做个一年,如果一年之后还是找不到价值感,就走!”


从本科开始积累的科研经历让我养成了“不留首尾”的做事习惯,无论需求大小,自己的事情自己闭环。在工作中,我发现这一点更加重要。比如,在做模块特性开发的时候,习惯的做法是把本模块的测试用例跑通就提交代码,把剩下的工作交给“每日流水线”去看护。但是,我会在提交代码之前,用半个小时,顺手完成其他模块的用例验证和修复,避免将问题遗留到“每日流水线”,从而耗费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排查定位问题。


就这样交付完一个个小需求,我给主管和同事们留下了一个“靠谱”的印象,开始有机会参与一些重要代码的优化重构工作。2016年中旬,我在协议栈版本上领到了一个关键需求,前后涉及近2万行代码,我只用了一个月就全部完成。或许是觉得我不但在工作态度上“靠谱”,技术上也挺“靠谱”的,总之,我终于等到了一个负责项目攻关的机会。


当时,路由器产品要通过国内某运营商客户集采验收,客户临时新增了一个验收要求,我们需要在3个月内完成一个线上监控功能的开发并通过工信部验收。为了更好地了解一线需求,我独自出差南京进行封闭作战,由于时间紧迫,设计和开发几乎同步进行,经常是上午提方案变更,下午完成开发,晚上就得进行方案验证,第二天再进一步优化……虽然压力巨大,但也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业务的牵引下,我非常系统地把之前做的单点工作串了起来,形成了全局视野。我才发现,原来我之前做的每一个简单需求,都是复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再回坂田,已是2016年年末。真就用了一年的时间,我理解和认可了自己工作的价值,特别感谢当初的自己,没有莽撞放弃。


这件事也给我带了一些启发,现在的应届生能力越来越强,大家在学校的时候大多是备受关注的骨干,对自己的东西非常自信。然而,进入职场作为新人,难免会有落差。我的一点经验就是,一开始不要想着去掌控太多太大的东西,好的机会要一点点争取,只要能找到一个支点,把它做好,就可以逐渐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是进是退?以始为终!


2017年初,主管找到我,说有一个新的方向——异构并行计算可以去研究,“我们不能局限于当前的交付,年轻人更应该多去看看业界技术的星辰大海,当然,这个事情并不简单,能不能成,没人说得准,你想不想试试?”


年轻气盛的我立刻就答应了。一方面,我本身就对技术研究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这个技术在业界已经有许多头部公司在应用了,我想既然有人能做出来,我们也一定能做出来。


面对一个全新的项目,首要问题就是定方向。业界方案各有说法,但哪一个才是适合我们自己的呢?我是学自动控制的,想起研究生时期,导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控制论”里物理建模的概念:只要我们把控制对象的特征抽象成合适的物理模型,了解控制手段的作用机理,很多时候,不需要那些复杂的验证过程,也能大致判断被控对象的下一步行为状态,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所以,我开始把自己从具体的方案中抽离出来,尝试先去理解它的核心“模型”是什么、根本技术是什么、这些技术是如何控制或者影响“模型”的。梳理清楚这三者的关系,就能对技术方向有一个较为清晰地把握。虽然由于硬件规划、技术生态等原因,异构并行计算项目最终没有实现从“技术项目”到“在研版本”的变现,但它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前沿技术的魅力,体验到从一个“技术小白”去摸索、去成长的满足感。


2017年到2019年,我差不多每半年就会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技术项目。在有些人看来,我是在迎难而上,是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段在各种项目上“漂泊”的经历,让我不断印证和优化自己的方法论,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攻关能力。


我经常听到一些年轻人想投身技术研究,但又担心做不出结果,成为“炮灰”。以我的经验来看,技术项目更看重的是大胆跳脱的思维能力,以及从“怎么想”到“怎么做”的验证能力。完成这两步,即使短时间内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长期来看都是探索路上的必经之路,不会白费。所以我想,到底是进是退,作为结果是一个客观的东西,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过程和主观感受,只要我还坚持着对技术的热爱,我就不会拒绝任何能让自己有技术提升的机会。


前浪还是后浪?嘿嘿,你猜!


2019年,AI浪潮开始逐步延伸到通信行业,公司创造性提出“打造领先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的目标,我有幸参与到SiteAI项目,通过构建AI引擎,给网元设备植入智能化的“大脑”,让人工干预更少,故障识别得更准,带宽提升得更多。但与前两年那些技术项目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任何外部经验,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开荒和探索。


团队一开始只有我、两个应届生和一个实习生,再加上我不是人工智能科班出身,所以要学的东西非常多。白天,我要跟很多专家做交流讨论,记下他们讲的概念,晚上赶紧去查,查完立刻写代码去验证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那一年,我看的论文数量比我过往30年的总和都多,看论文这项活动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夜晚和周末,但搞技术研发就是这样,没有捷径,只能拼时间去磨。无数次挑灯夜战,我都恍惚回到了熬大夜备考的少年时代,“有梦想的人,永远年少”或许还可以这么解读吧!


2020年2月,SiteAI平台正式立项通过,我一边负责原型代码的开发,一边牵头和其他产品线做场景及方案的交流;6月,首个商用版本发布,数通成为了我们的第一个下游客户;同年12月,我们和光、无线做了技术验证;再到2021年底,公司内几乎所有的网元产品线都已和我们建立了合作,这既是对我们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的挑战,因为我们未来的目标,将不再是追赶标杆,而是持续领先,成为标杆。


同时,我的角色也随之转变,从开始只带三、四个小伙伴做技术冲锋,到现在管理着三十多人的团队。日常工作中,我不仅会遇到技术难题,还要解决管理上的难题。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技术特色,怎么通过管理,有效发挥每个人的技术优势,从而构建团队竞争力,是我们现在需要琢磨的。


我现在采取的方式就是让大家先把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暴露出来。在吐槽会或其他回顾例会上,大家可以直言对团队的不满,从而产生很多有趣的价值观碰撞。比如,以前我们觉得把性能场景裂化分析做成自动化挺麻烦的,而且分析结果可能有误,还需要人工复查,不如一开始就纯人工来,但现在的很多小伙伴会觉得自动化才是大趋势,哪怕投入个两三月也是有价值的。开始,以我为代表的“老员工”其实是抱持中立态度的,既然他们愿意去做,就给他们一个机会。但在实践中,我们确实体会到了自动化的价值,至于之前担心的误报问题,大家已经在探讨怎么规避了,相信我们会逐步达成共识。


在华为的七年,我经历过寻找自我价值的迷茫期,也经历过坚定发展方向的成长期,如今我31岁了,也想要时刻督促自己保持紧张感,在打造领先的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的道路上,持续学习、持续进步。我觉得自己还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不想做前浪也不想做后浪,浪花终究只有一瞬,我希望我能成为一条兼容并蓄的河流,永远保有对新鲜事物的热忱,奔赴我所热爱的山河远方。





本文来自《华为人》

作者:吴滔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end


浏览 2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