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书People,我想请教刘润老师

运营官张沐

共 4442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2-06-03 01:46

01 请教刘润老师
5月25日,飞书在线上举办了春季未来无限大会,正式发布了飞书People系列产品。
当天下午,我一向敬重的刘润老师发表了一篇《独家解密字节人才管理:这套系统从几千人用到十万人》
毫无疑问,文章很精彩,充分体现了飞书People的优秀理念和刘润老师的独到见解。但是,有些观点我确实难以认同,特此发文向刘润老师请教。
当然了,作为小微自媒体,影响力实在微薄。因此这篇文章刘润老师看不到或者不回应,实属正常,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1、我们依靠“飞书招聘“,才能赢得人才的选择。
刘润老师说:
优秀的人才,是一切商业模式的起点。我们(飞书)就是依靠自己的“飞书招聘”这样的工具,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才能在每天3000场的面试中,赢得人才的选择。


刘润老师进一步说:
越是优秀的人才,他面前可选的公司就越多。你选择了某个人才,但是这个人才未必选择你。因为你在面试他的时候,他也在面试你。你的招聘过程的体验稍差一些,可能就被排除了。


我当然不否认招聘体验的重要性。一家不考虑求职感受的公司,很可能是一家不重视人才的公司。
但是,“招聘过程的体验稍差一些,可能就被排除了”,“依靠自己的飞书招聘,才能赢得人才的选择”,是不是有过分强调招聘体验之嫌?是不是有过分强调招聘工具之嫌?
作为一位求职者,到底主要是因为招聘体验加入一家公司,还是主要因为前景和梦想加入一家公司?
刘润老师为了强调招聘工具的重要性,特意提到“优秀的人才,是一切商业模式的起点”。
但是我很想向刘润老师求证:有多少“能创造商业模式的顶尖人才”,是通过招聘工具比如视频招聘得来的?
虽然HR产品非常重要,但顶尖人才的招聘,往往都是高层长期跟踪和沟通,远非招聘工具能够代劳。
所以,在人才招募中,“招聘工具的体验”真的有刘润老师说的那么重要吗?
2、不会设置OKR怎么办?用填写助手啊
刘润老师说:
公司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讲清楚,分下去,做出来。不要模模糊糊,不要遮遮掩掩。这样,员工才不会在乎各级“领导”喜不喜欢你,讨不讨厌你。员工眼中不再是老板,而是大家共同的远方。这就是飞书OKR背后所信仰的管理哲学。
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因为大家设定目标时,太容易把“愿望”当成O(目标),把“待办”当成KR(关键结果)了。一两个员工,你还能教一下。员工多了,就顾不过来。如果大面积不会设定目标和关键结果,OKR就形同虚设。
那怎么办?用填写助手。

刘润老师的这个逻辑当然没错。员工在填写OKR时,很可能填写得不合格,比如把愿望当成了目标,把待办当成了关键结果。
但是我想说的是,大部分企业OKR形同虚设,原因真的是员工不懂OKR的填写方法吗?
我反倒认为,OKR形同虚设,问题往往不出在“形式上的正确和规范”,而是在于是否能找到“有潜力,又能落地的目标”。
否则,市面上这么多OKR书籍和教练辅导OKR填写方法,为啥成功案例仍然很少呢?
如果问题的关键不是“填写问题”,那刘润老师如此强调“飞书填写助手”对于OKR的意义又何在呢?

02 过头的“工具万能论”
大家可能会说:你太“鸡蛋里面挑骨头”了,毕竟这篇文章是刘润老师专门为飞书People写的。

其实我并非针对刘润老师。而是,我觉得现在的舆论导向似乎不太对:

  • 把招聘顶尖人才的关键,归结到招聘过程体验,而解决方案是招聘工具;

  • 把OKR形同虚设的问题,归结于员工填写不规范,而解决方案是OKR填写助手。

这有没有引导 “工具万能论”之嫌?

那么,到底是成功的工具塑造了成功的企业,还是成功的企业塑造了成功的工具呢?
在大多情况下,毫无疑问是企业塑造工具,而不是工具塑造企业。
比如,到底是字节跳动的商业成功,带来了人员规模的扩张,从而带火了飞书People?还是因为有了飞书People(而不是其他APP),字节跳动才得以实现从几千人到十万人的扩张,从而实现了字节跳动的商业成功?
柯达是曾经的相机巨头,但是他没落的原因并非管理系统不好,而是我们不再需要传统相机;摩托罗拉提出了六西格玛,但是并没有阻止他被拆分和被收购,原因并非六西格玛系统不好,而是客户更喜欢购买iPhone。
好的管理工具总是“锦上添花”,但是永远不要指望一套管理工具可以拯救我们的企业。
人才招聘和OKR也一样。
吸引人才的,永远不是招聘工具的体验。而是巨大的机会、丰厚的回报和人才对企业的信任。
想做好目标管理,永远不要寄希望于OKR工具。而是企业高层以身作则,分析现状、发现机会、制定目标和策略,再把成功的经验推行下去。
如果工具真的能塑造企业——那么我们就应该不计代价去购买“先进企业用的系统”,并祈祷系统能把我们也变成“先进企业”。
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企业自身的变革才是根本。
而企业变革,从来都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情。毕竟,每个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不同。
因此,没有“先进的工具”,只有“合适的工具”。在没有彻底想清楚之前,建议不要盲目削足适履,否则除了得到鸡飞狗跳,你可能会失去一切。

03 拆解飞书
虽然飞书的朋友一再强调“SaaS的赛道太小,不要把飞书归于SaaS;也不要拿钉钉、Salesforce和飞书比较”,但是考虑到飞书People的主要用户是企业,因此我今天仍然打算用拆解SaaS的方法来拆解飞书。
很多读者都知道,我喜欢把一款SaaS产品分为5层:
1)定位
SaaS产品主要解决了客户什么问题,以及和竞争对手解决方案的区别
2)资源层
除了功能,SaaS产品还有哪些强势的资源,如数据、资金、品牌
3)能力层
相对于竞争对手,SaaS产品有哪些独特的能力,如运营能力、销售能力、PaaS能力
4)场景层
SaaS产品的功能是否可以支撑客户的业务和管理场景
5)体验层
SaaS产品的可用性、操作效率和美观度等
毫无疑问,飞书优秀的用户体验,得到了诸多朋友的好评。特别是很多“知识密集型”企业,如互联网企业、投资公司等,飞书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工作体验。
但是,在更大的B端市场,用户体验绝非SaaS产品最核心的竞争力。企业往往会考虑更重要的因素,这就涉及SaaS产品的定位、资源、能力和场景匹配度。
1、定位
“先进企业用飞书”。
不得不承认,在飞书猛烈的宣传攻势下,这句Slogan已经广为人知。
一位SAP的朋友告诉我,“先进企业用飞书”很像SAP的“The Best Run SAP”。
这样的策略用在SAP身上再合适不过。
毕竟SAP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大的ERP厂商,早就证明了自己适用于大多数行业的Top企业。据说,有80%以上的世界500强都在使用SAP。
对于这样一个跨多行业的领导者,“The Best Run SAP”主要作用是强化客户的心智,强调这一公认的事实。
相反,飞书只是一位挑战者。且不说他的前面还有钉钉和企业微信,就连腾讯文档的月活也远超飞书。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2022年3月份,钉钉MAU(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2.2亿,位列效率办公赛道第一;企业微信MAU为9806.58万,位列赛道第二位;腾讯会议的MAU为7795.35万;飞书的MAU则只有611.27万,不到钉钉的3%。
在ToB软件领域,Top企业的使用往往会带动追随企业的使用,而飞书的案例库和MAU则完全无法证明这一点。
因此,“先进企业用飞书”,并不会被企业解读为“各行业最好的企业都在用飞书”,而只是会被解读为“飞书想让先进企业都用飞书”或者“少数像字节一样的企业在用飞书”。
因此,“The Best Run SAP”对于SAP来说是一个好的定位,对于飞书来说,就有点自欺欺人了。
2、资源层
飞书并不是唯一追赶钉钉的SaaS厂商。
2016年,微信团队正式推出企业微信1.0。彼时,钉钉已经获得超过100万用户。
一向克制的张小龙,并没有与钉钉正面对决,证据之一是:直到今天,企业微信的团队规模仍然远小于钉钉。
但是,企业微信背靠“个人微信”12亿月活,这是钉钉所没有的资源。而正是凭借这一独特资源,企业微信才有耐心,也有信心与钉钉分庭抗礼。
而飞书独特的资源是什么呢?如果非要寻找,那可能就是投入的兵力。
据说,飞书团队规模已经超过6000人,是钉钉的3倍左右,企业微信的7倍左右。
也就是说,飞书并没有采取“借助平台资源”的策略,而是选择了兵力致胜的策略。
但是,字节跳动有钱,阿里巴巴、腾讯也不差钱啊!作为后来者的飞书,这样的策略能成功吗?!
3、能力层
《中国为什么长不出Salesforce》一文中,我曾经分析过:中国大企业市场以国有经济为主,不但利润率偏低,对SaaS模式的认同度也不高。
因此,SaaS公司要获得突破,就不能走Salesforce的路子,而必须建设自己独特的服务能力。
我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
最近几年,直播电商迅速崛起,大量直播主播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带货,也有大量品牌商通过直播完成了商品的快速销售。
但是,主播如何才能找到有竞争力的商品,品牌商如何找到足够数量的合格主播,就成为了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这种情况下,有创业者通过SaaS 系统连接主播、品牌方和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为他们提供选品、营销管理以及达人矩阵分发等SaaS工具和代运营服务。结果他们的业务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增长。

在中国,这样的例子很多。他们不仅仅提供SaaS产品+客户成功服务,更重要的是提供产品之外的运营能力甚至代运营服务。而这些“能力层”则成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即便是成立时间较早的HR SaaS公司,比如北森,也基于HR场景建设了PaaS平台,从而大大增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那么,飞书People有这样独特的能力吗?反正我没有看到,你看到了吗?
4、场景层
优秀的SaaS公司非常强调贴近客户实际业务场景,他们充分认识到“用一套标准化产品满足多个行业客户”的缺陷。因此,在不断完善PaaS平台的基础上,很多SaaS公司还开发了行业版本,或者针对行业特殊场景开发了针对性的功能。
然而,很遗憾的是,在飞书People身上,我既没有看到针对行业场景的功能,也没有看到PaaS平台的身影,这必然大大限制飞书的推广范围。
个中原因——用几位飞书朋友的话来说——可能是因为飞书不是一家SaaS公司。那么SaaS行业的普遍做法,自然就不值得参考了。

04 结语
毫无疑问,飞书是一款好产品,每次提到飞书,周围的人都说“体验太棒了”。因此,我也相信,飞书People必将在中国企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我旗帜鲜明的反对“工具万能论”。我希望让大家认识到: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增收提效”服务,而不是被吹上天的工具神药。
也希望飞书能踏踏实实做SaaS产品,多想想怎么为企业提供更多、更独特的价值。
毕竟,对于理性的ToB市场来说,看广告,更看疗效!

RECOMMEND

-热卖好物推荐-

也欢迎大家加入戴明兄亲自主理的SaaS知识星球,学习抖音刷不到的SaaS实战课程。
关于星球更多信息,大家可以点击了解:《抖音刷不到的SaaS实战课程》


浏览 5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