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色列的创新,为什么我们只能学到“皮毛”?

共 3437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1-24 16:18


以色列的创新不同于美国的“移民红利”或中国的“人口红利”,而是自下而上的不断涌现与自我增强,这尤其值得流量红利消失的互联网行业借鉴。



文 | Peter东
腾云特约作者
“集智俱乐部”常驻作者


作为创新大国,以色列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但大多数想从中取经的人,最终却总是捉到一点皮毛。最近,我在看了无畏》这本书之后,大概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本书的作者英巴尔·阿里埃利(Inbal Arieli)是一位有军方背景的以色列科技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她的多重身份也赋予了她特殊的视角,让她能够从自身经历讲起,将以色列青年的生活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服兵役、兵役后回归社会/读大学、创业五个阶段,通过众多案例讲述以色列独特的教育方式和军事文化。


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才使得普通人在以色列也能够长成既擅长从0到1式的创新,又可以实现从1到N式的创新的创新人才。这也是以色列式创新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也正因它是一整套文化传承,而非某种“万灵药”,因此想要照搬它并不容易。


 无畏

[以] 英巴尔·阿里埃利(Inbal Arieli)


作者是以色列知名连续创业家,她集20余年在以色列创业一线的经历和对以色列社会的深刻洞察,积累了大量行业洞察、创业数据和背景故事。 


本书从以色列独特的教育模式、学校系统、军队系统、社会文化、组织制度等方面,揭秘以色列究竟为何能孕育出创新的基因,成为全球创业生态系统中zui有活力的一环。



教育从尊重个体开始

国人一谈起教育,要么是富养,要么是穷养。仿佛孩子是一颗植物,只要提供合适的养分,就能茁壮成长。而以色列人对孩子的培养,从小就把孩子当成大人。

他们鼓励孩子打破常规,允许孩子自己去探索和冒险、从事户外活动、去构建完全由孩子组成的小组织。

正如书中描写的,这些孩子们从小就会拿废旧破烂当玩具,在户外玩篝火。从这样教育中培养出的个体,每个人都如同国人熟悉的“孩子王”,动手能力强,勇于承担责任,不惧怕可能的失败。

父母之所以能够放养孩子,是由于“虎刺怕”(希伯来语Chutzpah),这个词中文的翻译便是:无畏。

这个词汇的背后,反映的是犹太人民族精神中,与风险共存,与不确定共存的信念。个体主义发展到极致,就会只追求个人可以确保的成功,而不在乎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外部性;而集体主义的逻辑延伸到极致,只追求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稳定,而不在乎对个人成长和发展造成的限制,唯有主动和风险共存的犹太人,才能避免上述两个极端。

国内的父母,如果想要践行让孩子们独自去户外活动,让孩子拆卸旧物当做玩具,多半会被他人当做怪物,缺少将这一切看成是理所应当的文化。少数个人层面贸然实行类似的教育行动,也常常是东施效颦,不利于于孩子的成长。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在了解以色列对待未成年人教育的价值观的基础上,以适合国情的方式在孩子身上灌输这种无畏的精神,并努力推动教育体系的改变,或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构建一个“以色列”式的幼儿园或者小学。



让孩子陷入“卡壳”状态

创新就是要与前人不同,这自然需要批判性思维,让你敢问出、能问出好问题。一个人的视角是有限的,这意味着需要团队协作。

如果以色列中学以前的教育是让孩子敢于创造,那么以色列的中学教育则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在这一阶段教育中,他们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最终获得的实用知识。

在这一阶段,《无畏》并没有把正规的学校课程作为案例,而是讲述了以色列最广泛的青年组织——凑菲姆童军(音译自希伯来语“Zofim”)。

这个组织允许高中生带小朋友一起活动,他们自己指定计划和目标,遇到困难集体决策,遇到失败坦诚的自我批评;另一方面,童子军的活动可以用“顺其自然”(意译自希伯来语“leezrom”)来表示。

单从结果来看,这似乎只是漫无目的的闲逛,但实际却反映出以色列人的生活态度,它要求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就算出现意外事件,也能沉着应对。

中学阶段正是学习技能的时间,但以色列人教会中学生的秘诀,竟然是让孩子们进入“卡壳”状态。基于这种状态,提高孩子们在陌生领域发掘新技能的能力。因为真正的成长和教训永远来自类似的无解困境,来自努力找到答案的过程,结果反而不重要。

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无论是盲从权威,还是轻信同伴,都难以让你找到正确答案,正是在跌跌撞撞的探索过程中,才培养出了批判性思维,以及不追求事事完美,而是允许失败的心态。

处于“四战之地”的以色列,时刻面临着生存压力。在此成长的年轻人,从小就切身体验着“身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积极地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从年轻时,他们就把压力仅仅当成度过困难时期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机制,从而他们并不避免压力,而是在实践中学会灵活的应对压力。这当然也是创新者的必备素质。



“认清自己”

以色列的科创产业中,超过90%是从业人员有服役经验。

以色列的军队,不同于世界各国的军队,其人员流动速度很快,高级职位非常少。每个以色列军官都是从普通士兵做起,不会因为学历原因而获得“面试”军官的机会,这造就了以色列国防军独特的扁平模式。这样的扁平化管理,很多时候正是适合创业企业的管理模式。

以色列军队的另一特征,是鼓励士兵即兴创造,去改变军服或装备。改造的目的可能是优化装备以满足特定行动,也可能是满足士兵的个人需求,甚至可以是留下自己的印记。士兵会和部队军官一起讨论各个行动以及行动所需的装备,有可能是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做出调整,也可能是重新设计并制造某种装备。

这样的临场创作发挥,并不是行动无计划、缺乏协调或执行不到位的表现。事实上,临时创作和改造需要很高的要求,它考验着一个人经过不断打磨的高超技能、敏捷灵活的思维、知识储备和数据分析能力等一系列特质。

正是这样团体层面的即兴创作,能够促成个体的快速学习。年轻人能够在军队生活中,体会如何将特定领域的临时解决方案推广至其他领域,而这正是从1到N创新的本质。

当下年轻人往往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这无疑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以色列青年,由于大部分需要服兵役,接着大多会有一年的间隔年。通过海外旅游,他们能够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建立更广泛的人际网络,进而能够更清楚的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从而能够在大学阶段找到符合自身兴趣的项目、创业,补齐最后一块短板。



不止为了自己的成功

上述列出的,都是创业者所需要的硬技能,例如灵活地及时应变,批判性的思考问题,然而该书指出软技能比硬能力更重要。所谓软能力,是指那些能够让你过上愉快生活的素质,例如乐观、说服他人的能力、与陌生人交谈的能力。

这些软能力,能够让一个即使没有获得事业成功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虽然只拥有这些能力,不掌握一点硬技能,并也不足以成功,但在具有同等硬技能的前提下,能够更好打理好自己生活的人,更有可能创业成功,毕竟创业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跑。

除了过好自己的一生,创业者还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帮助他人过好自己的一生。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在作品《第二座山》中,将人生的目标分为“为自己”和“为更大的社群”,以色列的创新,很多时候都不是为了自己成功,而是赋能他人,尤其是少数族群。

例如,阿里埃利发现,阿拉伯人占了以色列人口的20%,但他们却正被这个支持创业的国家排除在外,为此,她列出了一些支持女性创业的平台。事实上,很多书中列出的创业项目,其初心就是帮助青年人或弱势群体更好的融入以色列这个创业之国。

最广为人知、使用频率也最高的希伯来语词语是希伯来语中的“沙洛姆”(音译自希伯来语“Shalom”),用于打招呼和告别。它的字面意思是和平,可以说是希伯来语中最富有感染力的词语之一,表示敌人之间和谐相处、互相接受的状态。

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以色列人的生活方式,其核心是尊重和接受他人,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才诞生出支持每个人创新的平台。合作、包容,在保有乐观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在坚持不懈的同时,又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以色列人走出了第三条路。这使得以色列的创新不同于美国的“移民红利”或中国的“人口红利”,而是自下而上的不断涌现与自我增强,这尤其值得流量红利消失的互联网行业借鉴。


往期回顾 


喜欢本文?快点“在看”支持一下↓↓
浏览 6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