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中心在哪里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834-深圳的中心
作者:冷夜寒星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在祖国大陆的南端,有这样一座超大城市,它既没有广州悠久的对外开放传统,也没有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没有上海传统经济中心的尊贵地位,但是它的活力,它的创新,它的包容,它的开拓,却是中国当代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
南海岸边崛起最迅速的那颗最耀眼的星
(底图:shutterstock)▼
和最早的80后一样,今天的深圳特区已经走过了40个春秋。不久前,当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落下帷幕时,这座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城市又肩负起了新的时代使命。
(图:shutterstock)▼
今天的文章我们将从深圳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中,探寻其城市中心转移背后的发展格局的变迁。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东临大亚湾,西濒珠江口,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
仅一河之隔,对面就是香港▼
深圳原为村落名,因深圳河而得名。在设市之前,深圳一直隶属宝安县管辖,宝安县县治原设在南头(今深圳市南山区境内),但是20世纪初随着广九铁路的通车,宝安县境内的深圳圩(今深圳市罗湖区)作为进出香港陆路口岸,人口不断聚集,商业逐步繁荣起来。
1911年10月,广九铁路华段通车
首列火车抵达深圳火车站
(图片:Wikipedia)▼
“圩”即集镇之意,早在1931年,民国政府便在此始设镇。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宝安县城便搬迁至交通和商业更加发达的深圳镇。今天深圳热闹的老东门商业区一带,便是当年深圳圩的中心地带。因此在设立特区之前,甚至是解放前,深圳都不是网络讹传的“落后的小渔村”。
东门老街形成于明中期
正位于改墟为镇的深圳镇的中心地带
也是深圳市发展的基点
(图片:摄影师赖俊辉/ 图虫创意)▼
不过,深圳镇所在的今罗湖区地理条件确实不如南头。
罗湖境内地形地势较为复杂,丘陵、洼地广布,其有限的冲积平原规模远不如南头珠江口平原地带广阔。
东边的半个罗湖区都是丘陵地形▼
但是在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广州港面前,深圳并没有必要去依托海岸、远涉重洋。广九铁路所串起的香港,才是当时宝安县政治、经济中心转移的重要因素,更是未来这座城市早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支撑。
相比广州和广东其他城市
深圳真正的优势显然不是离海更近
而是离香港更近,其重心转移也颇为正常
(1988珠三角,图:NAS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是成为亚洲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
1978年,国家组织人员对港澳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在提交的《港澳经济考察报告》中,指出“把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规划建设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同胞的游览区”。
总设计师也在这一年指出:“广东搞出口基地,要进口饲料”,而深圳圩无疑是当时进出口最便利的地区之一。
深圳市人民政府广场画像
(图片:老山货/Tuchong Genius)▼
1979年1月国家正式改设宝安县为深圳市,1980年8月随着《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批复,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诞生,如火如荼的建设大幕正式拉开。
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的先行点
深圳的建设要超越当时市级城市的基础建设和规划前瞻性
(图片:Robert Schediwy/Wikipedia)▼
深圳博物馆藏
《关于广东省设置深圳、珠海市的批复》文件原件
(图:冷夜寒星)▼
罗湖作为当时深圳的中心,除了见证着“深圳速度”的拔地而起外,更见证了我国房地产、金融证券等多个产业领域走向开放的第一步。
从深圳出地、港方出钱的模式下诞生的我国第一个商品房住宅小区东湖丽苑,到深圳会堂新中国土地拍卖的“第一槌”的敲响,从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的营业,到刷新“深圳速度”与“中国高度”的地王大厦落成。这里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窗口”的中心。
深圳博物馆内
“深圳经济土地使用权首次公开拍卖”微缩模型
(图:冷夜寒星)▼
深圳喜人的发展速度让罗湖有限的地理空间显得更加捉襟见肘,由此深圳的城市扩张不得不早早提上日程。
而这一次,开放中逐步面向世界的深圳,选择的是走近海洋。
海门回望千峰涌
港口雄开万里流
早在深圳开放序幕拉开之时,南头半岛的蛇口,在1979年初因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的设立,而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试验田。
蛇口最初只是宝安县的一个公社
也是中国开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路线的“试管”
(图片:冬风 / 图虫创意)▼
80年代以来,蛇口不仅用创新的劳动分配改革诠释了工业区内“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广告牌标语的内涵,更使其在快速工业化的城市化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经济奇迹。自1983年日本企业在中国开办首家独资企业——三洋公司开始,蛇口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三资”企业。
深圳40周年无人机表演也再一次展现了
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标语
(图片:呼叫阿毛 /图虫创意)▼
在老深圳人的记忆中,蛇口是当时深圳少有的能够买到电视机等新潮商品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广东百货商场历史场景复原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时代的弄潮儿
(图片:幽鸣 /图虫创意)▼
为了连接当时的深圳主城区(罗湖)与南头蛇口工业区,更为了让飞扬的尘土不把刚跨过罗湖桥的港商给“呛回去”,1979年深圳便在通往广州的107国道基础上开始逐步建设深南大道。
经过历时15年的分段建设,1994年,全长25.6公里、与沿线48条南北方向的道路交汇的深南大道全线贯通。
迎面而来深南大道▼
由此深南大道也成为了深圳的东西向的发展中轴,作为深圳打工人地上通勤最密集的区域。它不仅见证这座城市每一座新地标的崛起,更见证了在城市中心转移过程中,深圳不断创造出的现代化新生活。
深南大道不只是一条仅具有交通功能的道路
它和特区一起成长,见证特区发展的每个重要时刻
既通过去,也通未来
(图片:东北视觉 /图虫创意)▼
当罗湖高楼林立、蛇口车水马龙之时,南下到深圳追寻财富的人们也越来越多,罗湖作为当时的行政中心,其早年兴建的市民服务部门早已难以满足深圳飞速发展的需要。
而立足当代、极具后发优势的深圳,在吸取国内外其他城市规划建设的诸多教训后,90年代初深圳开始在罗湖与南头之间的福田,规划新的行政中心的建设。
今天的深圳是政府也在福田区,就在深南大道旁边▼
在这之前,华强北电子、通讯、电器产品为主的工业区正蒸蒸日上,而1983年深圳大学的设立则拉开了南山高新科技产业区建设的先声,90年代华侨城主题公园“三件套”的先后建成则形成了华侨城文化旅游区。高新产业的向西布局和发展,必然牵动着城市中心的西移。
“中国电子第一街”
(图片:老山货 /Tuchong Genius)▼
1998年集政府办公、大会堂、博物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深圳市民中心开始在福田区兴建。2004年当市民中心启用时,在它的南面,深圳中央商务区已初具规模。
背靠中央商务区的深圳市民中心
(图片:东郭先生和狼 / 图虫创意)▼
324.8米的地王大厦、441.8米的京基100大厦、599.1米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城市天际线的顶峰,也在一路向西推进至深圳中央商务区。至此,由莲花山、市民中心、市民广场、会展中心等组成深圳南北向中轴线形成。
从平安国际金融中心顶楼向下俯视
(图片:摄影@猫斯图)▼
百尺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在深圳经济不断腾飞的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大城市经济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在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规划逐步出炉的同时,深圳的城市发展格局又在经历着新的变化。
21世纪初,广州率先提出依托其境内的南沙港,对标东京湾区。2009年,粤港澳三地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构建珠江口湾区,打造世界级城镇群。2014年,亦提出提出“打造湾区经济”的构想。2016年,在国家印发的《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广州、深圳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由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正式出台。
珠三角城市已经占了广东经济体量的大部分
再加上香港澳门,称得上是世界级的城市群▼
深圳亦在这期间先后开启了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后海中心区、光明中心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坪山中心区、宝安中心区等区域城市规划建设。
深圳福田中心区夜景
(图片:图虫创意)▼
这些城市功能片区的规划从空间上来看,大多集中在福田区以西的南山区、宝安区等地,体现了深圳城市中心不断向西的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规划,是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外因。
这个区域的经济总产值其实已经一个俄罗斯了▼
2007年深港大桥的启用和2013年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的全线开通,进一步提升了深圳与香港和广州间的公路通行效率,也促使更多依赖公路交通的企业向深圳湾一带布局。无论是宝安国际机场的扩建还是广深港高速铁路的设站,都体现着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向西布局的态势。
时值香港回归10周年开放的深港大桥
让深港两地的来往更便利,也加强了经济联系
(图片:DENG-邓双/ 图虫创意)▼
而优厚的政策红利又促使着深圳前海湾这一世界级城市新中心规划建设的出台。2015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正式成立,短短的五年间,这里每平方公里便可以产出逾百亿元的增加值。
前海自贸区有深港合作的天然优势
将开启的也是“合作区+自贸试验区+保税港区”的“三区”叠加模式
( 图片:微言青春2016 /图虫创意)▼
随着全球高端资源的不断聚集和城市天际线的愈发靓丽,深圳这一投资密度高地,与世界接轨的形象越来越立体和饱满。前海湾这一“特区中的特区”在深圳城市规模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不断凸显。
仍在建设中的前海自贸区,已初具雏形
自贸区分为前海金融商务区
海湾保税港区和蛇口商务区三部分
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前景
(横屏看图 图片:MrQue/图虫创意)▼
2019年,在最新批复的《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中,我们看到了深圳未来“三主四辅”客运站的宏大布局。其中待建的“三主”客运站之一的西丽站,便是毗邻前海湾,面向南山科技园的主客站。新的铁路规划布局更反映了深圳西部沿海地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
当前的深圳铁路线
之后会有另一条东西向铁路从西边连接西丽
西丽站这个靠近珠江口的车站的地位会有提高▼
也是在2019年,深圳GDP首次超过香港。这年国家还出台了“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有关意见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有关决议。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拥抱海洋的前海湾,无疑是深化粤港澳合作、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和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深圳,永远向上
(图:冬风/图虫创意)▼
深圳这一起点高、发展快的现代化城市,可以说集萃了大量人类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就,因此单一中心的传统“摊大饼”式的城市规划模式绝不是深圳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光明新区、坪山新区的“转正”和大鹏新区建设的开启,深圳“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城市发展战略已经形成,城市发展的多中心趋势也必将给这座山水田园都市带来新的增长与改变。
参考文献:
1.k君&小明同学:《深圳特区激荡39年》,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2.陈如桂:《2020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深圳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3.戴晓晓:《特区风华|从荒草路到中国最美马拉松跑道,深南大道留下时代记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4.马培贵:《前海: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深圳特区报》2020年1月6日。
5.《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站。
封面:shutterstock@cozyta
END
扩展阅读
▼
谁创造了澳门
广东,别急
巴拿马运河,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