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提供商有没有未来?

数据D江湖

共 2894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0-09-15 21:22

最近某数据仓库起家的A公司大幅减少了在国内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团队,在业内引发不小的震荡,作为一家口碑良好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提供商,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似乎在反其道而行之。


笔者分析下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


1、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很难规模复制,赚的是辛苦钱,跟那种边际成本极低的互联网产品完全无法比,资本市场大概不会看好这种商业模式,你看,BAT就从来不会去提供这种服务,最多卖个数据产品。


2、当前数据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维持一只具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团队不仅成本高,而且稳定性也差,流动成为了新常态。有一定能力的人员都想去大厂,留下来的要么是卧薪尝胆的,要么是能力不够的,要么是年纪大了的,要么是这个企业的文化足够牛逼。


3、数据领域最容易获得客户认可的其实是底层的基础设施,但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完全不一样,行业特性太明显,要达到及格水准,不仅要团队长期驻扎客户,还要熟悉客户的数据、平台、机制、组织、流程等等,更要能拥抱数据创新的巨大不确定性。


4、在整个数据服务价值链中,客户对在最末端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的要求却是最高的:即直接帮助客户创造价值,但国内有几个数据服务商敢说基于数据能直接给客户带来收入?因此,一般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团队的满意度不会很好。


即使是这样,笔者仍然看好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提供商的前途,主要有以下三点依据:


第一、在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大背景下,产业互联网是未来,供给端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提供商,一定是有“钱”途的。你看客户买了这么多基础设施,总不能闲在那里让资产贬值吧,因此,未来需要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的B端客户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趋势。


第二、在数据基础设施逐步同质化的当下,其实客户不太care谁来提供云计算、hadoop、MPP、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等,在数据领域,客户更关注的是能够帮助自己直接创造价值的差异化服务能力,他们对于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强烈,举个例子,捆绑行业数据解决方案的私有云才更好卖。


第三、当前大多数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提供商都是深耕于某一个行业的,与行业客户合作的时间非常长,其对于行业的业务、技术、机制、流程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这是他们未来持续发展最大的优势,当前要做的是需要在策略上做些调整或优化。


笔者在通信行业工作,长期与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提供商打交道,这里也给些建议,因为只有他们发展的好,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数据驱动业务,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事情。


首先,要选对服务的行业和大B。未来数字化转型最快的,肯定是大B,而且是跟国家新基建强相关的行业,比如通信网络、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等等,行业大B有增量才有数据服务提供商的增量。


如果你只是服务一些中小B客户,就要考虑是否去切入这些行业的头部大B,假如你现在已经身处这些行业,则更要加大投入,即使开始的时候不太赚钱。


其次,要选择能够帮到你的大B。选择都是双向的,数据服务商不仅仅是被选择,也要有选择客户的智慧。在数据服务领域,当前阶段,要尽量选择规模足够大、数据足够丰富、进取心足够强的客户进行服务。


为什么?


1、客户大了才有潜力,假如客户本身就挣扎在生存的边缘,自己家都没余粮了,给别人的空间就很小了。


2、有数据资源的大B可以提供更好的数据研发和发展环境,所谓借力。


通过招标进入了一家拥有海量数据资源的大B,不仅仅是获得了一次销售机会,还在于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数据试验平台,这对于数据服务企业或机构非常重要,否则,很难跟数据大厂竞争。


更有重要的是,你的员工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还可以依托这个平台获得更多的能力提升,这在当下激烈的数据人才争夺战中有积极意义。


3、客户自身在数据层面的进取心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只有客户才有选择合作伙伴的权利,但很多时候要反过来,有数据进取心的客户才能促进数据服务商变得更好,两者相辅相成,在传统行业,后者的制约力甚至更大一点。


如果客户只需要报表,数据服务商的天花板大概也就是报表了,如果客户没有精确营销的想法,数据服务商忽悠着客户去做,即使PPT和试验再成功,也很难获得成功,竹篮打水一场空是常有的事。


只有客户自己真的想精确营销,才能为数据服务商提供发挥其技术所长的应用环境,这个环境不仅仅是指场景,还包括组织、机制、流程等等。


再次,在服务中孵化自己的产品。现在数据中台如火如荼,很多厂家也在卖一些数据产品,但这些标准化的产品在大B客户那里往往水土不服,这是由数据的行业特性决定的。


作为数据服务提供商,肯定希望自己的一些开发和服务能够产品化,然后规模化变现。但任何数据产品都是需要迭代的,而只有行业大B才有能力、有耐心、有资源为你的产品提供最好的迭代环境。


现在除了BAT有足够的数据滋养自己的产品外,大多真正好用的数据产品都是在某个行业深耕后的产物,先有服务,才有产品,这是当下比较靠谱的解决数据产品水土不服问题的方法。


很多行业的数据产品所以能够成功,客户有一半的功劳,其不仅提供了产品经理、首席体验官,还帮助发现了无数的BUG,更是产品口碑的传播者。


现在市面上很多牛逼的ETL、数据开发引擎等等,开始来show的时候可是一塌糊涂,但它们的成长飞快。


最后,在服务中跟上客户的节奏。前面都在讲选择一个好的“娘家”非常重要,但即使有了好的“娘家”,数据服务提供商也要有点前期投入的勇气。


因为在数据创新的初期,客户也在做尝试,失败在所难免,有时还无法为失败买单,做成了,就可以吃三年,而且还可以复制。


还有一些数据服务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于客户的进步全然不知,比如就想着做做报表取数,被边缘化或淘汰也就很自然了,与我们合作过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提供商不少,但能一起走到现在的还是少数。


To B行业非常深层次的一个逻辑就是很难有一棍子买卖,特别是对于数据服务商来说,扎根行业才会有竞争力,这是个渐进的过程。但一旦做成了,粘性也非常大,数据服务商跟客户往往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当然现在非常大的挑战就是入门的门槛,就好比985、211的大学生总是比普通大学生在第一次招聘时有优势一样,To B的销售套路,大家都懂的。


从客户的角度来讲,考虑到数据挖掘和分析的特点,也不要有点石成金的想法,数据服务商的优势主要还在于数据技术,但最好的创新往往产生在所在行业的特定场景,这个更多靠客户自己的挖掘,当然作为基础生产资料的行业数据,这是大家都需要掌握的。


--------   往 期 推 荐  ----------

    

浏览 3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