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可以换双倍工资吗?我华为来的不习惯休假

共 2549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4-27 02:20

,关注并星标,




前两天的时候,我在脉脉我司的匿名讨论区无意间看到了这样一条帖子。

刚看着觉得很荒诞,有点反串黑、哗众取宠的嫌疑,但是看着看着又有些心酸,因为生活当中的确不少人是这么想的,甚至扩大到了给公司贴上了标签。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假设有一天你有了一个从pdd、华为空降来的主管,你会不会心里一紧,暗暗有些担心?虽然明知道这是刻板印象,但我想依然很难免俗。

今天这篇和大家更深层次地聊聊加班这个话题,对职业发展和未来做一些简单的探讨,而不只是抨击某些公司,这意义并不大。

什么是理想的工作节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对于自己来说究竟适应什么样的工作节奏?

我估计很多同学会说当然是轻松的节奏,一天只有一点事情,稍微做做就能交差,其他的时间可以划划水,逛逛论文,看看新闻,还可以做点自己的事情。有点像是大家想象当中曾经公务员的样子,喝喝茶看看报,只要人在就行,没多少活。如果还能拿到不错的薪水那就更好了,几乎完美。

我估计很多同学梦想中的工作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了,坦率地说我的确经历过在这样的节奏下工作。就好像放弃努力的咸鱼一样躺平生活,的确很舒服,但是它有一个巨大的bug,就是危机感。

当咸鱼也是有代价的,短时间内的放松当然是舒服的,但是当这个时间拉长,拉长到半年、一年,危机感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也就是当你想起未来,想起你人生的追求的时候,你会不会一朝惊醒,我这个样子下去似乎会很不妙。尤其如果工作能力长时间停滞不前的话,这样的感受会更加明显。

曾经在知乎里看过这样一个问题,美国明明如此发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流浪汉?

有一个回答说,其实美国很多流浪汉曾经都是中产阶级,过着优渥、富足的生活。但有朝一日突然失业,主要的经济来源一下断绝,直接坠入了深渊,由于年事已高,几乎再难翻身。同样的故事在中国也曾经发生,记得前两年有一位中兴的程序员前辈,也是因为受不了失业和房贷的打击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太过清闲当个咸鱼容易有失业危机,太过忙碌996连轴转的加班也同样没有思考和成长的空间。我个人认为适度忙碌,张弛有度的工作节奏是最好的。能够有时间总结所做所学,能够有空间思考和探索。我早几年在阿里的时候,有过一段时间是这样的节奏。事情不少但也不算很多,忙碌当中也有空闲可以思考提升,只可惜因为团队一直在调整,外界的环境也一直在变,所以这样的节奏没有持续太久。

虽然说有些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个人的工作节奏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适当调整的。而且大家在跳槽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对于国外的劳动者而言,work life balanc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顾名思义也就是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国外著名的找工作网站Glassdoor更是直接将它作为评价一个公司的核心指标之一,而在这个指标上,中国的公司往往得分都不太高。

字节跳动的WLB指数只有3.7,阿里更是只有2.6。

对于老外们来说,工作和生活平衡除了指更少的加班之外,也意味着工作之余更少的打扰以及更多的自由。不会有晚上半夜的夺命电话,更不会有周末的邮件或临时任务。

虽然伴随着对于996一系列的反对的浪潮,wlb的理念也传回了国内,但影响力仍然不够。说来悲哀,我认识好几个同事都是被国内巨大的压力“赶来”的国外,但到了国外却也依旧拼了命的干活,经常自愿加班。说起来的时候,他们也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自己是自愿加班,是自己尽职尽责的体现。

我思来想去发现症结的确就在这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当中,过度劳累、过度付出、加班加点似乎天然就是和敬业是天然划上等号的。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疫情当前奋战一线的白衣天使,他们都是这样敬业的化身。正是因为我们潜移默化当中拥有了这样的观念,所以明明到了下班点,但其他人没走也不敢贸然行动,哪怕消磨时光也一定要待到大家都开始动身的时间点才敢下班。甚至要是哪天走得早还担心被老板记上一笔,以此批评自己工作不饱和,总而言之生怕自己给人留下不敬业、不负责的印象。

但反过来说,到点就走,给多少钱出多少力,这样的心态就是敬业么?显然也未必,所以王阳明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因为我们推到了一个旧观念总得树立一个新的,而这个过程很容易走偏,很多人拒绝加班拒绝着拒绝着就变成划水摸鱼、逃避责任的利己主义者了。

虚假的中产阶级

曾经在知乎里看过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国外著名的经济学导师在讲课的时候质问同学们:中产阶级是什么?

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有房有车,有颇丰的收入,有的说是年收入超过某某标准,有的说是社会地位如何如何。就在同学们讨论的时候,老师一拍讲台,大吼了一声:中产阶级是一个谎言!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中产阶级除了工作之外一无所有,一旦失业立刻变为无产阶级。所以有人说中产阶级这个词是资本家为了分化无产阶级生生造出来的一个概念,给广大的无产者一个盼头,也给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赤贫者一个靶子。

当然这个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各个学派争论不休,其实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我个人相对比较认可这种说法。像是很多P7、P8的高级程序员,拿着每年上百万的收入的确令人艳羡。但这都是建立在不停地打工的基础上的,一旦失业,生活质量立即大幅倒退。如果不能利用之前的积累转变成资产成为有产者,那的确和普通打工人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说了这么多中产阶级是真是假和加班有什么关系?

其实大有关系,如果不想当一辈子打工人,也希望有一天成为有产者,过上可以不用上班也吃穿不愁的生活。那么就一定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工作当中当个卷王,最好能在业余额外发展一点其他事业,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副业。做公众号、做up主、开网店、投资做生意……副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可能,一个用业余精力换来额外回报的可能,一个积累财产成为有产者的可能。

我们生来自由,工作只是我们为了自由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文章就到这里,感谢阅读,喜欢的话不要忘了三连和星标


浏览 5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