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帝国》

风度翩翩的疯子

共 13618字,需浏览 28分钟

 ·

2022-03-07 11:21


 
读完本文约需25分钟

 

各位好,我们非常高兴这次能到苏格兰录书。我们所在的地方叫新拉纳克,它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既然到了英国,我们就想录一本跟英国有关的书。为了这件事我准备了很久,我读了《英国人的故事》《伦敦传》,觉得这些书都太厚重,跟中国的观众距离有点远。

 

最后跳到我面前的这本书真的太有意思了,它的名字叫作《饥饿帝国》,副标题是“食物塑造现代世界”。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大英帝国是为了追求美食,才使得自己的版图不断地扩张。如果让我给这本书起中文名的话,我觉得应该翻译得更有趣一点,叫“舌尖上的日不落帝国”。

 

而且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每一章的开头都是一个菜谱,然后再写这道菜背后隐含的故事——为什么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些人吃那样的菜。这些美食代表着那个时期发生的故事,体现了这个现代社会是怎么样被一步一步打造出来的。

 

这不是一本实用的书,这是一本体现纯粹求知乐趣的书。也就是说,你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不能立刻去教孩子,不能立刻去创业等等,但是你对这个世界了解得更多了一点。如果你有纯粹求知的乐趣,你可以听听这本与英国、与食物有关的书。如果你好奇心再重一点,你甚至可以听完这本书之后,照着书里的菜谱做一顿15世纪、16世纪的饭菜。

 

咱们的故事从津巴布韦开始讲起。这个作者开篇就说,看到两个津巴布韦当地的本巴族小孩在玩游戏。一个小孩假扮成当地的欧洲老爷,另一个小孩假扮他的仆人。假扮成欧洲人的小孩说:“伙计,给我上菜。”然后那个“仆人”就假装端一盘菜放在他面前。没过一分钟,那个“欧洲人”又说:“伙计,给我上菜。”一个劲儿地叫人上菜。

 

后来另一个小孩就觉得烦了,说,你不能总这样,没有人一天到晚地吃东西,谁会一天到晚叫人上菜呢?然后那个假装英国老爷的小孩就说,真正的欧洲人就是这样,他们从早到晚就是在不停地吃东西。因为当地的非洲人一天只在晚上吃一顿饭,所以在当地人看来,当地的欧洲统治者就是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吃饭,只要有空就去吃东西。整个大英帝国扩张的历史就要从吃东西这件事开始研究。

 

第一样上桌的食物是什么呢?1545年,在玛丽玫瑰号上的吃鱼日,大家都吃腌鳕鱼。他们把腌雪鱼剖开,往上面撒一些胡椒之类的调料,然后把它蒸热了吃。腌鳕鱼比牛肉便宜得多,所以腌鳕鱼逐渐地成为船上士兵们的食物。但是腌鳕鱼不好吃,他们当时把腌鳕鱼叫作“约翰的糙食”,意味着这道菜很难吃。一开始,他们每周大概有两天会吃腌鳕鱼,后来牛肉慢慢变得更少、更贵了,他们就改成每周吃三天腌鳕鱼。

 

15世纪的时候,英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渔场,他们在纽芬兰找到了大量的鱼。那里的鱼多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人们不用撒网捕捞,只要拿个篮子在海水里一捞,就能捞一篮子鱼。然后他们开始在当地扎营、建房子,建立了制作腌鳕鱼的生产线。书里说英国人制作腌鳕鱼的方法和当地人完全不一样。当地人是渔民,是用过去个人作坊的方式制作腌鳕鱼,而英国人是用生产线的方法制作腌鳕鱼,就是先把鳕鱼打捞上来,把它摔晕、剖开、晾开、运输、挂起来、腌好,这是一条流水线。

 

腌鳕鱼和大英帝国的建立有什么关系呢?由于人们不断地前往纽芬兰,英国人加深了对大西洋洋流的了解,掌握了更多关于季风的知识,并通过出口腌鳕鱼积攒了大量的财富。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我们可以说,“大英帝国诞生于纽芬兰多石的海滩上”。那时候亨利八世打造了一个无敌舰队——不是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英国的无敌舰队。还有伊丽莎白一世——我们都知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女王,她也持续开发鳕鱼生产线。他们不断支持航海事业,使得英国开始朝外扩张。

 

我猜大家很想知道这道“约翰的糙食”应该怎么做,我给大家念一下菜谱,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去试着做做看。“把它(鳕鱼)放进一罐冷水里,然后挂在火炉的上方,接着让水没过它,文火慢炖三小时。”像不像《舌尖上的中国》?“一定要保持高水温;再煮开二到三次(沸腾):到了这个时候它会膨胀起来,变得非常嫩;取出脊骨,和洋葱一起炸。如果你一开始就把它放进热水里,或者等它变凉后再加热,它就会非常硬,不易撕开。”

 

听起来很简单,就是只要拿火炖它就好了。大家愿意的话,回家可以试试,我估计不会特别好吃。这是第一顿饭,让我们知道大英帝国是怎么出发的。

 

接下来我们说1698年,有一个旅行家叫约翰·邓顿。他本来是个出版商,跟老婆离婚后就开始旅行,到了爱尔兰的康诺特。他吃的是什么呢?当地人用黄油燕麦饼、野兔肉和乳酒冻招待他。作者写得特别生动,说当地的家庭主妇在帮他做乳酒冻的时候,指甲里全是黑色的。她直接把手伸进装乳酒冻的罐子里,把掏出来的东西往外扔。扔什么呢?头发、树枝等等,特别不讲究,但是当地人就是吃这种东西。

 

这几道菜代表了什么?爱尔兰当时是游牧文化,所以当时英格兰和爱尔兰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英格兰人觉得爱尔兰人随便荒废土地,没有把大片的土地用来种植,反而养了很多牛和羊,英格兰人觉得这样效率不高。当时英格兰人改造爱尔兰所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用纺织品和他们交换。他们希望这些爱尔兰人能够喜欢英国的纺织品——布、缎带,用这些纺织品来换爱尔兰人的牛肉和乳制品。

 

从1580年到1650年,大概有十万英格兰、苏格兰、荷兰人移民到爱尔兰,把一个游牧文化逐渐地改造成一个农耕文化。当时最主要的矛盾是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和移民过来的新教教徒之间的矛盾,他们之间产生了大量的杀戮。1649年,奥利佛·克伦威尔(英国政治家、军事家)统治爱尔兰的时候,采取了土地安置的政策,把大量的爱尔兰土地分给了英格兰人,把他们安置在爱尔兰。所以爱尔兰和英格兰积怨已久,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不断地斗争。

 

接下来这顿饭是1647年,新英格兰人吃的玉米面包和腌牛肉玉米粥。如果你不懂这段历史的话,你看到这一家人穿着英格兰的衣服,讲着英格兰的话,叫着英格兰的名字,吃着玉米面包和腌牛肉玉米粥,你会觉得这家人就在英国。但是懂历史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家人一定不在英国,而是在美国——当时还不叫美国,叫新英格兰,在美洲。

 

怎么看出来的呢?首先,他们在吃玉米面包。欧洲人认为吃面包是文明的表现,但是当这群英国人到了美洲的新英格兰以后,发现当地很难种出小麦来,当地的印第安人都是种玉米。所以,他们开始尝试用玉米面做面包。虽然用玉米面做面包非常困难,但他们坚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把它做成面包的形状。这是第一点,他们在吃用玉米面做的面包,所以他们一定不在英国。

 

第二点就是他们吃的腌牛肉玉米粥。为什么会有腌牛肉呢?就是因为美洲当时有大量的牛肉。所以其实这些移民刚到美国的时候,他们吃得相当好,能吃到非常丰富的肉食。腌牛肉甚至成为新英格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口物资。

 

所以从这几顿饭上我们就能看出来,当时美洲的英国人其实比英格兰本土的英国人过得好。当时他们为什么要跑到美洲去呢?就是因为“羊吃人”,也就是英国的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当时纺织业在不断地发展,工业效率提升了,人们需要更多的羊毛。于是贵族们开始把农民赶出土地,占领土地养羊。结果大量的农民没有地了,他们的梦想就是去新英格兰获得一片土地,成为一个有地的自耕农。17世纪末,新英格兰人的营养健康水平大概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因为他们可以吃大量的肉。

 

书里记录了一道菜,大家想不想学一下?这道菜叫锄饼。大家可以试一下,看看喜不喜欢吃。“加热一品脱牛奶,放三品脱印第安细粉(我估计就是玉米面),半品脱面粉——在火前烤。或者把牛奶加热,放三分之二的印第安细粉,或者用三分之二的热水打湿,加盐、糖蜜并缩短长度,用冷水冻硬,如上烤制。”总之就是把这些食材稀里糊涂地和在一块儿,拿火一个劲儿地烤,用印第安的玉米面粉和细面粉,加上糖和蜜、盐,烤出来吃就行了。这是17世纪末新英格兰人所吃的东西。这是大英帝国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他们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殖民地。

 

接下来,一个叫詹姆斯·德拉克斯的人在巴巴多斯举办了一场招待宴会。这场招待宴会发生在17世纪40年代,宴会的菜单非常丰富,有各式各样的肉类和甜点,我就不念那个菜单了,实在是太奢华了。德拉克斯是什么人呢?他被称作蔗糖男爵,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因为生产蔗糖而被封爵位的人。

 

大家不要小看我面前放的这个糖罐,这个蔗糖的糖罐里饱含着殖民时代的血泪。曾经有一个船长说:“我喝红茶从来不放糖,因为那是黑奴的血泪。”他认为大量的黑奴流了血、流了汗,才生产出这个糖来。实际上这本书在给我们矫正一个概念,当时生产蔗糖的不仅仅是黑奴,还有白奴。因为买一个黑奴很贵,大概要二十镑到三十镑,但是雇佣一个白奴,让他工作四到五年的时间,只需要十英镑。也就是说,当时英格兰大量的失地农民被人们卖到了南美洲、非洲的蔗糖工厂里,从事蔗糖的生产。

 

生产蔗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当时人们都在寻找各式各样的作物,想赚更多的钱。后来人们发现了蔗糖。德拉克斯男爵曾经去过巴西,巴西从17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种植甘蔗的历史。德拉克斯男爵造访巴西后,大概过了十年的时间,他就把甘蔗种植技术引入了巴巴多斯。

 

甘蔗从砍下来到生产加工,最多只能两天时间,因为过了两天,它就变酸了,没法吃了。所以整个蔗糖的生产厂房一定要工业化,把人和动物(牛和马)变得像机器一样标准化,二十四小时不停地轮班倒。而且最重要的是,蔗糖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石灰,然后发生化学反应,冒出大量的烟,这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所以有很多黑奴、白奴在制糖厂死亡。我可以给大家念一下书里的一段话,让大家知道生产蔗糖有多么残酷。

 

“奴隶们被组织成很多拨人,这样加工过程就没有休息。周一子夜一点,直到周六晚上,夜以继日,不断有新的工人、牛和马换岗。等到磨碎甘蔗的时候,时间至关重要。一旦挤压了甘蔗,甘蔗汁会流入蓄水池,只能保质一天,否则会变酸。从蓄水池开始,它会经过五个巨大的加热的大锅,一群人围着它们,他们不停地搅拌,并撇去沸腾的甘蔗汁上的浮沫。最后四锅里会加上用石灰和水冲兑的石灰水来帮助结晶。当蔗糖开始结晶的时候,最后一锅旁边围着的工人娴熟地取出蔗糖。然后他们立马往里边倒上两勺色拉油,匆忙地把甘蔗汁舀到冷却的蓄水池里,而不是放到锅子——仍然烧着火——继续烧,好像空的一样。”

 

“蔗糖种植园彰显了资本主义至今最为贪婪的模样。种植园的农业-工业复合式生产,远比欧洲的农场和工厂要复杂得多。蔗糖加工过程中排放的污浊空气预示着,英格兰工业革命笼罩在如魔鬼一样黑暗的磨坊上方浓密的毒烟里。”

 

粗加工的蔗糖是要运回英国本土以后,在港口进行再加工的,所以当时的英国港口有很多炼糖厂。“众所周知的蔗糖精炼厂,在伦敦和全国的港口城市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都是。到1692年时,伦敦市区有十九家,萨瑟克区有十九家,它们给伦敦带来了浓浓的烟雾。这些顺应而生的次生工业用铜和煤炭为熔炉提供了动力。”也就是说,制糖厂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工业发展——要想造更多的制糖厂,就要造更多的设备。

 

“大英第一帝国促进了种植园主、商人、金融家和工厂主这一新阶层的发展,他们的财富基于贸易而非土地,他们最终获得了足够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力来挑战有产贵族的统治地位。从英国的美洲殖民地滋生出的大西洋贸易体系使贸易结构发生了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最终在英国工业革命中达到顶峰。”

 

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意思。就是英国过去只有贵族拥有大量的土地,一个普通人要想挑战贵族是不可能的,因为贵族拥有话语权。你靠自己种地,没法跟贵族拼。但有了蔗糖工业以后,就像我们讲的德拉克斯公爵这样的人,他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冒险家,他可以通过生产蔗糖致富,可以和这些贵族平起平坐,于是才孕育了整个新的工业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从蔗糖这件小事上能看出来,大英帝国在慢慢地借助这些商品扩张。

 

蔗糖贸易之后,紧接着的是西非的奴隶贸易。因为蔗糖的生产需要很多工人,而且这些工人的死亡率很高,需要快速替换,于是人们就把目光盯到了西非。当时有一种经济模式叫作“太太们经济”:一个白人的冒险家或者商人到了西非以后,娶一个当地的黑人太太,由这个黑人太太负责帮他打理当地的奴隶贸易,用奴隶船把很多人卖到美洲、巴巴多斯这样的地方。这就是西非的奴隶贸易。

 

接下来这道菜是一个很有名的人吃的,他叫塞缪尔·佩皮斯(17世纪英国作家和政治家)。《伦敦传》里有大量的内容都引用了《佩皮斯日记》。佩皮斯是个很有趣的人,他事无巨细地记日记,把那个时期他在伦敦经历的大事、小事都写了下来。比如跟老婆吵架,穿什么衣服,买什么东西等等,他全部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如果你有这份雅兴,记录一下21世纪的苏格兰的生活,说不定将来也能出一套这样的文集。

 

佩皮斯这顿饭吃的是什么呢?他跟他老婆两个人吃的是炖乳鸽、红酒炖牛肉这两道菜。这两道菜背后的故事是什么?首先,他们第一次用一道一道上菜的方式吃饭。咱们看早期的英国电影里,都是大家坐在一桌子的菜旁边,你拿一个盘子,我拿一个盘子,大家一块儿吃。但是在1667年5月12日这天,佩皮斯跟他的老婆是一道一道地吃饭的。其实这种习惯是法国人发明的,佩皮斯夫妇觉得很好玩,这种上菜的方式很有仪式感。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一道菜吃完,再上一道菜,这是这顿饭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这些菜中都没有放胡椒。英国人很早就喜欢吃胡椒了。我们前面讲到的玛丽玫瑰号那艘船,在吃完那餐鳕鱼之后就在打仗时被大炮打沉了,留下了大量的考古遗迹,人们可以通过那艘船的遗迹来了解当时发生的情况。在16世纪初,英国海军船员身上都会带着胡椒瓶,就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吃饭的时候要撒点胡椒了。但在1667年,佩皮斯夫妇吃炖乳鸽和炖牛肉的时候竟然不放胡椒。为什么呢?

 

这就要谈到大英帝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了。人们在开通了这条航线以后,发现印度竟然有这么多胡椒,然后英国就开始运送胡椒。书里记载,在1601年的时候,英属东印度公司一次就运了一百万磅胡椒到英国,而当时欧洲所有人一年能够吃掉的胡椒就只有四百万磅,所以当时胡椒烂大街了。所以那个时候,人们以不在菜里放胡椒为荣。因为胡椒烂大街了,大家都吃,有钱人就不想吃了。所以佩皮斯吃的菜里没有放胡椒,他们故意不放香料。

 

而且在他们那天的晚餐中有巧克力和咖啡。当时巧克力已经常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了。

 

在1658年的时候,印度和英国的贸易中出现了茶。当时茶被称为“中国饮料”,它们来自中国的武夷山,英国人特别喜欢喝中国武夷山的茶。人们先把武夷山的茶运到印度,再从印度运到英国。

 

英国人改造了喝茶的整套器具,一下子把它变成了一种下午茶文化,变成了一种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还会往茶里加糖、加奶。我这次来英国,就问英国人,到底是先倒茶还是先倒奶?他们说,现在还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在争论这个问题,可以先倒茶,也可以先倒奶,放糖或者不放糖都行。总之,英国人最早喝的都是中国的武夷山茶,当时的茶叶宣传广告上都画着中国人。这就是“中国饮料”。

 

这幅宣传画中,右侧手举茶梗的是中国茶商,背景里的船只象征英国贸易。

 

这一段有几个数据要跟大家讲一下。“在1663年到1773年之间(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人们对糖的消费量增长了二十倍,而对茶的消费量增长了十五倍。”茶和糖的消费量几乎是同比例增长的。

 

“随着茶的逐渐流行,它最终取代纺织品成了东印度公司最能获利的贸易商品……与此同时,英国百分之三十的出口物,实际上都是转出口的殖民地商品:印花布(印度的印花布在英国特别受欢迎)、胡椒、烟草、糖和大米。”也就是说,这些商品都是从殖民地运到英国,再从英国出口的。

 

“在欧洲大陆卖掉这些货物所得的金条,资助了更多的去往殖民地的远航。一个地区的商业贸易顺差(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现象)弥补了另一个地区的赤字。”英国有很多个殖民地,他们在建设某一个殖民地的时候赔了钱,就用另一个殖民地赚的钱弥补亏空。日不落帝国的雏形开始浮现了。通过佩皮斯吃的这道菜,我们能够了解印度和英国之间的贸易。

 

接下来这道菜是1748年1月22日,兰开夏郡(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郡)的一家人吃的土豆炖牛肉和糖浆布丁。我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糖浆布丁怎么做,因为它听起来非常好吃。我先来告诉大家这道菜怎么做。

 

“如何做一道光亮、平滑的布丁?拿一夸脱牛奶,往里放六片月桂叶,煮开,取出月桂叶,放面粉搅拌,让布丁变得浓稠即可;取出,放半磅黄油搅拌,然后放四分之一磅糖,一点儿肉豆蔻粉,十二个蛋黄和六个打好的蛋清;搅拌好,在盘子上涂黄油,把东西放上去:一个小时多一点儿就烤好了。”

 

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去让妈妈给你做一做这个布丁。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们吃的是土豆炖牛肉和糖浆布丁。这是非常奢侈的吃法——糖浆布丁里有那么多鸡蛋,那么多牛奶、黄油。为什么普通的农民家庭能吃得这么奢侈呢?因为那个时候是18世纪上半叶,英国正处于农业繁荣的阶段。

 

由于英国的纺织业开始变得发达,普通家庭的收入提高了很多。一个小姑娘长到十岁左右,就开始在家里做一些纺织的零活,给工厂提供原材料,所以家里所有人都有收入来源。另外,那几年英国的农业又非常繁荣,大家的收入大幅地提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殖民地商品开始大量地涌入英国。于是在18世纪上半叶的时候,英国出现了消费革命。“18世纪的前半叶,人均糖消费量从四磅翻了一倍到八磅。18世纪末,又翻了几倍到二十磅。整整四十三年,兰开夏郡的理查德·莱瑟姆记录了他一家人的开支,其中糖和糖浆是最常购买的食品。在18世纪40年代,他们家人最多的时候,一家平均消费五十磅糖和二十磅糖浆。糖和糖浆已经成为英国劳动者的主要饮食。”

 

而且消费革命还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人们开始买一些小东西、装饰品,比如头花之类的东西。他们甚至会更换家里的家具。在过去,普通农民的一件家具都是要用一辈子的,现在他们开始更换家具、装窗帘,生活一步一步地变得越来越好了。对英国人来说,消费革命是很美好的一个阶段,人们开始有钱了,开始买东西了。

 

这段时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下午茶取代啤酒,成为人们的日常饮品。就是过去人们最常喝的是啤酒,现在改成了下午茶,大量的贫穷家庭也要喝下午茶。所以下午茶慢慢地变成了英国的一套文化,逐渐流传了下来。

 

但是到了18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的收成开始变得糟糕。拿破仑战争导致通货膨胀,很多家庭穷到连烧火的燃料都买不起。怎么办呢?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名词叫作“工业配给”,就是英国人以前都是在自己家里做各种吃的,但是由于收成不好,没有那么多粮食了,于是英国就开始用工厂生产粮食,用“工业配给”的方式卖给那些市民。食品工业化就这样开始慢慢发展了。这是18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发生的变化。

 

到18世纪末期,也就是1797年2~5月的时候,有一个叫作安妮·巴纳德的女士在一艘船上。船长请乘客吃饭,菜品相当丰富,有各式各样的肉和加工过的食品、香肠等等。就是当时有很多人开始研究,怎么样用工业化的方法生产食品,这就离我们现代社会越来越近了。我们来看看食品工业是怎么一回事。

 

“就如同都铎王朝的海军促进了纽芬兰的捕鱼业的方式一样,18世纪的海军队伍扩大同样促进了供应业的发展。当地供应商发现很难满足无法预期的大宗需求,因此在海军船坞那里设置了屠宰场、啤酒厂和面包房供给站。这里的巨大需求促进了食品制作的革新,并产生了食品定量化的配给。”

 

他们把生产饼干的厨师们都变成了人形的机器。十二台炉子同时开工,一个饼干生产厂每年能为一万两千多人生产足够多的饼干,食品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了。

 

“在18世纪末,英国对殖民地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最快速的部分。北美吸收了它羊毛出口的三分之一,而西非用黑奴交换英国的棉布和印花布,以及西印度群岛用充足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亚麻,给在甘蔗种植园里辛苦劳作的黑奴们穿。殖民地的新社会进口了英国的制造品,大到农业用具、制糖的罐子,小到钟表、白镴盘和铜盘以及西非奴隶贸易主中很流行的罐子和啤酒杯。出口的供应物各式各样,数量因此也被忽视了。”

 

也就是说,随着食品工业的带动,英国的整个工业有了一个巨大的提升。英国成为向世界各地(尤其是向他们的殖民地)输出文化的一个基地,大家希望得到一些工业品。这跟我们今天正好相反,我们今天不想要工业品,我们想要纯手工制作的产品。但在当时,工业品是特别有趣和新鲜的。这就是从18世纪初期的农业繁荣,到18世纪末期的农业低谷,然后再到工业、食品工业的大爆发。

 

接下来我们把时间往回倒一点,回到1769年。这一段要讲的食品不是吃的,是喝的,就是朗姆酒。朗姆酒跟大英帝国有什么关系呢?当时有大量的小酒馆,人们聚在一起喝烈性的朗姆酒。大家知道,其实朗姆酒的度数很高,而且朗姆酒含有热量,可以喝饱,所以在人民群众中非常流行。由于小酒馆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的聚会也在不断增加,民间的抗议声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因为当时大英帝国想在美国收更多税,其中很大宗的一项就是茶叶税。于是,1773年12月发生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商船载着茶运到了波士顿的港口,有三个波士顿人假扮成印第安人潜入英国商船,把茶倒到海里。他们宁肯不要这个茶,也不要向英国交税。这就是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5年4月,北美民兵在列克星敦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年美国独立。英国人非常不情愿地承认这十三个殖民地脱离大英帝国独立了。在美国独立之前,我们把英国叫作“大英第一帝国”,美国独立之后,英国就被称为“大英第二帝国”。看起来英国损失很大,但实际上,“大英第二帝国”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而且美国虽然独立了,但始终保持着跟英国不错的贸易关系,他们之间有大量的贸易往来和贸易支持。这是在1769年到1776年之间所发生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再看这顿饭,是1811年2月,一个叫作卡玛拉的人在印度做的。你看,年份离现在越来越近了。她给孩子做什么饭呢?查哈图饼蘸酸辣酱。这个具体怎么做我就不说了,估计你们也不会试。

 

1811年,东印度公司已经统治印度近四十年的时间了。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东印度公司。“英国人自认为他们是给蛮族人带来了文明的新罗马人。公司的商人变成了行使正义的行政官,还负责监管印度最富裕地区的赋税征收……东印度公司在1793年强行获得了著名的‘孟加拉永久居住权’。在这条规定之下,土地所有权转让给了收税的贵族和地主,这些人因此成了大不列颠有地贵族的翻版。”就是他们强行通过这个法案以后,孟加拉的土地变成英国贵族的土地了。

 

“对东印度公司而言,最值钱的经济作物在当时是鸦片。”为什么鸦片那么重要呢?因为当时英国和中国之间有大量的贸易,他们要喝中国的茶,要买中国的丝绸等等。大家前面也听到了,英国人对茶非常依赖,再穷的人都要喝茶,所以有大量的茶叶进口的需求。但是中国人对英国人卖的东西不太感兴趣,所以贸易的逆差一直都很大。这些英国人发现自己从各地赚来的大量的白银最后都流到中国去了,都被中国商人拿走了。

 

于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开始想办法,想用一种商品扭转贸易逆差。他们找到了鸦片这个商品,开始向中国卖鸦片。英国不能用官方的途径卖鸦片,官方的船不能直接停到广州的港口进行交易,而是把船停在港口外,由鸦片贩子带到广州去卖。书里有个数据:1835年,英国向中国所供应的鸦片足够两百万人同时使用,量非常大。

 

由于大量成瘾性的鸦片流入中国,中国的国力开始衰弱,白银开始外流,清政府就让林则徐去禁烟。后来在1840年,清政府和英国打了鸦片战争。对于英国来说,这一段历史也是不太光荣的历史——英国作为一个倡导文明的国家,通过向一个古老的国家输出鸦片来获取贸易上的平等,这是非常不光荣的行为。这就是印度、孟加拉国这个地方的鸦片贸易。

 

到了19世纪的时候,欧洲还出现了一次大移民。原因是欧洲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有五千万人移民到他们国家的殖民地里。最首选的殖民地就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到了那些地方以后,大家开心得要命,因为这些地方比想象中的还要好。书里记录了新西兰的移民写下来的一道菜,说他们在新西兰吃的是辣汤炖羊肉。我相信大家对这道菜有兴趣,我给大家念一下菜谱,看看新西兰的辣汤炖羊肉应该怎么做。

 

“取八至九片冷却了的烤羊肉(就相当于回锅肉,先烤一下),用盐、胡椒、卡宴椒调味,洒柠檬汁,静置半小时。倒黄油,没过羊肉,裹一点棕色面包屑,在热炉子上用中火烤几分钟。摆成一个圆圈,在中间放豆瓣菜,豆瓣菜用盐、胡椒和柠檬汁调味,然后上菜。”这是新西兰的移民吃的东西,听起来很美味的样子。

 

欧洲人移民去新西兰以后,发现新西兰有太多好吃的了。而且那里也没有土地的概念,大家圈下一块地就变成自己的地。于是,大量的欧洲人开始移民到“新世界”。他们写信给英格兰的亲友,说:“这里没有王室,不需要养那么多贵族。”赚了钱都是他们自己的。这也使得英联邦的殖民地变得越来越强大。

 

这段时期还发生着另一件事情,就是罐头和食品工业的发展。罐头不是英国人发明的,是法国人发明的。法国人发明了罐头之后,因为英国有大量的殖民地,有很多肉食产区,所以英国人就把罐头推广到全世界。很多肉被做成罐头,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

 

19世纪还推行了饮食殖民。书里记载,当时的传教士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就是带领殖民地人民群众喝英式下午茶——他们用下午茶代表文明。即使当地只有盆、碗,也要凑一整套喝茶的器具,大家一块儿品茶,这样才能彰显自己是文明人。

 

书里记载,1839年5月,在曼彻斯特的伦敦路,有一家人招待朋友吃饭。他们吃的不是饭,是茶。也就是说这家人没有钱吃饭,他们煮了些茶叶,放了些糖,大家喝些茶就算结束了。为什么到19世纪中叶会出现这么艰难的状况呢?因为英国有一个法律叫作《谷物法》。

 

《谷物法》规定,英国人只能吃英国种植的谷物,不能够从外地进口谷物(国产谷物平均价格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推行《谷物法》是为了保护旧贵族,因为贵族是土地的拥有者。贵族觉得自己拥有的土地能种这么多粮食,如果让美国、澳大利亚的粮食进口的话,我们的粮食卖给谁呢?这样的话,土地就会贬值。所以在贵族们极力地推动之下,《谷物法》诞生了。但是《谷物法》导致很多人饿死,因为英国没有那么多粮食可卖,而且由于只能卖英国的粮食,别的地方的粮食都卖不了,所以粮食的价格也居高不下。所以英国的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惨。

 

《谷物法》从1815年开始实施,在1846年被取消。在英国的历史上,取消《谷物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谷物法》取消了以后,首先做出反应的就是美国人。美国人用最快的方式把大量的谷物从美国运到英国,大概需要运一百天。而且不是用蒸汽轮机运输,是用帆船运输。因为蒸汽轮机太贵,他们经过精确的计算,发现帆船最便宜、最经济、效率最高。所以当时有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就是几十艘帆船排着队,拉着大量的粮食从美国西部穿过金门大桥,慢慢地航行到英国。除了美国之外,澳大利亚、印度还有大量的粮食。这样一来,英国人的粮食马上就足够吃了。

 

但是取消《谷物法》诞生了一个我们谁都没有想到的“副产品”,就是印度出现了饥荒。澳大利亚和美国向英国出口大量的粮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们土地足够多,他们只需要一小片土地用来自给自足,剩下粮食都可以卖。印度的人口太多了,他们不能把大量的粮食出口英国。然而,在这场英国和印度之间的自由贸易中,印度的农民发现自己的粮食能够立刻卖成钱,于是不加节制地不留存粮,把大量的粮食卖给了英国人。农民们觉得手里有钱是非常重要的事。

 

再加上当时有很多卖粮食的粮食商人,谁给的钱多就卖给谁。印度人没有钱,英国人有很多钱,所以大量的粮食商人开始把粮食从印度卖到英国,进而导致了1875年到1914年之间印度的大饥荒。在那段时间里饿死了大约一千六百万印度人,这是非常残酷的。书里有一张照片可以给大家看一下,一家人饿得皮包骨头。

 

1877年马德拉斯大饥荒中的灾民

 

在这段时间里,“殖民地政府几乎没做什么以缓解饥民的困境,而坚持认为,这是大自然控制印度人口增长的方式。但是饥荒不是收成不好的自然结果,而是放任自由市场发挥作用的结果,商人们可以继续把小麦卖给全世界出价最高的人,而通货膨胀使得穷人无力购买食物。一些管理者认为,饥荒对于印度农业部门而言是好事,因为这样就把低产和负债的小农赶出了土地。”就是他们觉得这些小农本来产出就低,以后也不要再做了。

 

“实际上,每一次饥荒都让很大一部分印度人变成了贫民。然而在1900年,英国小麦进口量的五分之一来自印度……到19世纪末的时候,英国消化了世界上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小麦出口量。”就是世界各地大量的小麦都卖到了英国。“农民对于国家经济的相对重要性下降了很多,从19世纪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国民收入到19世纪末的百分之七。”

 

所以,取消《谷物法》对英国来说非常重要。至于那些英国贵族,虽然他们一直反对取消《谷物法》,担心土地会变得不值钱,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只要他们把土地卖掉,马上就能成为工业投资人。所以贵族们永远活得好好的,他们把土地卖掉以后拿着钱投资新的工业,继续生活得很好。在这个过程中,英国完成了从农业国家到工业国家的转换。

 

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要运输大量的肉类,冷冻技术以及运输物流技术大大发展了。美国人发明了很多工业化的方法来处理肉制品,还发明了很多冷冻的技术来进行长途运输,所以他们获得了很多收益。同时,美国的工业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接下来,我们这本书的最后一餐,是1941年9月北非的英国士兵们吃的饭。他们吃的是罐头牛肉和甜土豆。当时罐头业已经很发达了。大家听到1941年,就知道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一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题,叫作“大英帝国支持英国”。就是大英帝国有这么多英国人在管理、统治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在二战期间对英国进行了大力的支持。

 

这些殖民地包括哪些地方呢?给大家念一下,感受一下英国当年多么强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南罗得西亚、印度、巴苏陀兰(现在的莱索托)、贝专纳(现在的博茨瓦纳)、锡兰(现在的斯里兰卡)、塞浦路斯、冈比亚、黄金海岸、肯尼亚、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巴勒斯坦、罗德里格斯、塞拉利昂、塞舌尔、斯威士兰、坦噶尼喀、乌干达。这些地方都源源不断地向英国提供物资和帮助。

 

“澳大利亚战舰在地中海战斗;南非提供了扫雷艇、炸弹和战斗机;印度空军打日本;英国空军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和南罗德西亚接受训练。尼日利亚提供的锡罐和锡兰供应的橡胶,在马来半岛败给日本后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塞浦路斯为降落伞提供丝线。”降落伞上的线来自塞浦路斯。“1939年,英国几乎所有用来做面包的小麦都是从加拿大进口的……连美国也参与了英国的拯救行动。”就是在这个时候,英国在全世界的殖民地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地都在不断地进行帮助。

 

那段时间里还有一件相当惨痛的事。“1943年1月,英国政府宣布,他们将减少去印度洋的舰船,他们知道印度正在闹饥荒。林利思戈(当时的印度总督)要了六十万吨粮食,但是丘吉尔和他的科学顾问车伟尔勋爵对此非常淡漠。丘吉尔认为东方殖民地政府不够节俭,说‘没有原因,大英帝国所有地方不应该像母国一样感到经济拮据’。”就是英国已经这么穷了,殖民地不应该再问英国要粮食了,因为英国也没那么多钱。

 

“1943年的难近母节(印度的一个节日)期间,北部中学的校长比色瓦·查克拉巴蒂(印度教育家)走访了他的家乡,恒河三角洲的蒙希甘杰。令他惊讶的是,‘所有人似乎正在默默地走向死亡’。当村民们无力走到公共厨房时,他们干脆躺在冰冷的地面死去。到了夏天,绝望的尸骨流到加尔各答。加尔各答《政治家》报纸的编辑非常震惊,说‘饥荒来得如此安静,没有叫喊,没有暴力,没有商店抢劫’。快要饿死的人就四处闲走,不知所措,也不寻求帮助……蹲在小路边上,越来越虚弱,然后躺下来,不一会儿就死了。”我们没有见过饥荒,这就是饥荒。

 

“在北非战役里死了超过三万一千名盟军步兵。”这个会被记录在历史中。“但是三百万孟加拉人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症。”所以,作者有一个总结,她说:“在战争期间,帝国内部总是出现明显的优先等级。英国公民排在第一位;下面是英国领地范围内的白人移民;最后也是最不重要的,是英国殖民地的民众。死于饥荒的孟加拉人有上百万,东非人被迫卖掉储存的玉米,因食物短缺而被洗劫一空,贝专纳的穷人沦落到吃树根和浆果,冈比亚人吃掉来年要种的花生种,他们经历的还不是战争时期的食物短缺。他们是硬币的另一面,保证英国人在战争期间营养充足、身体健康以及有充沛的能量。”英国和殖民地之间有这样的一个文化等级的落差,这就是大英帝国的政治手段。

 

讲到这儿,我们把整个大英帝国的历史用食物串起来了。从一开始英国人在纽芬兰建立鳕鱼生产线,然后慢慢地到黑胡椒、蔗糖、下午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通过一代一代潮流性的食品,我们能够看到大英帝国形成和扩张的过程。

 

食物是一种记录,但同时食物也是推动历史的一股力量,因为一个人、一个国家,最需要解决的就是食物的问题。通过食物的推动,人类创造了整个历史。这其中还包含着政治、王权、技术、战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的历史。

 

有一个人讲得特别好,他是布基纳法索(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的内陆国)的前总统,叫托马斯·桑卡拉。他说:“你想要知道什么是帝国主义,看看你的餐盘就知道了。”就是只要你看人们餐盘上食物的变化,就知道什么叫作帝国主义了。当然,这些历史都已经过去了,我们了解历史,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迎接未来。希望大家能够从历史中学到一些经验和教训,让我们今天的生活能够变得更好。有兴趣的话,回家可以做一做我们讲过的那些食谱,看看能不能恢复到英国17、18世纪的味道。

 

谢谢大家,我们下周再见。


浏览 7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