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心理(二)——学习与学习理论

目录
二、学习与学习理论
三、学习动机
四、学习迁移与学习策略
五、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
二、学习与学习理论
- 学习概念 
- 学习的实质 
- 学生学习的特点 
- 学习的分类 
-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 影响学习的因素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联结—试误说) 
| 强化基本规律 | 刺激物 | 行为发生频率 | 例子 | 
|---|---|---|---|
| 正强化 | +愉快S | 增加 | 奖励、表扬 | 
| 负强化 | -厌恶S | 增加 | 撤消处分 | 
| 惩罚 | +厌恶S | 降低 | 体罚,谴责 | 
| 消退 | …… | 降低 | 不予理睬 | 
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
基本思路:观察学习时人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四个子过程。
班杜拉认为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形式。
- 认知学习理论 
- 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答案。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之外。
构建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指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构建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教师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