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心理(二)——学习与学习理论

共 3523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7-31 02:19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吧


目录

一、认知过程

二、学习与学习理论

三、学习动机

四、学习迁移与学习策略

五、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


二、学习与学习理论

  • 学习概念
广义: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人类的学习。


  • 学习的实质
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改变。


  • 学生学习的特点
①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③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④学生的学习实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⑤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 学习的分类

  1.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情景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为了更好地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加涅在学习层次中八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中学习效果。
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智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态度的学习。
3. 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4. 布卢姆的学习分类
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即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动作技能。
5. 我国学者的学习分类
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


  • 影响学习的因素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环境因素、教师的指导。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猫,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纳的小白鼠和班杜拉的宝宝
  1.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联结—试误说)
基本观点:①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②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规律: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主律和副律。
学习的主律有三条:准备律(预习)、练习律(做题)、效果律(反馈,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2.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基本内容: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无条件刺激相结合,试动物学会对哪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获得: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消退: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2)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
刺激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3)巴甫洛夫的“信号系统理论”
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活动,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信号刺激。

3.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主要观点: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提高反应概率的手段。
操作性条件作用又称工具性条件作用,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中自发做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此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该反应与情境的联系。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主要原理:
(1)强化
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正强化: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后,给他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加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令其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加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
(2)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都为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逃避条件作用:当出现厌恶刺激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会提高。如,感觉屋里人声嘈杂就离开。
回避条件作用:当于是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出现时,有机体可以自发的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会提高。如: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会迅速躲避。
(3)消退
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4)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销一个愉快刺激,那么以后再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发生概率就会降低甚至收到抑制。
正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发生频率,如言语斥责。
负惩罚:通过撤销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发生频率,如减少零花钱。
强化基本规律刺激物行为发生频率例子
正强化+愉快S增加奖励、表扬
负强化-厌恶S增加撤消处分
惩罚+厌恶S降低体罚,谴责
消退……降低不予理睬


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

基本思路:观察学习时人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四个子过程。

班杜拉认为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形式。



  • 认知学习理论

  1. 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学习的过程——顿悟;
学习的实质——主题内部构造完形。

2.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学习的过程——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期望的获得;
学习的规律:能力律、刺激律、设计材料呈现方式的定律。

3.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4.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学习分类: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2)有意义学习
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条件:从客观条件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必须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从主观上看,①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者必须具有适当的旧知识;③学习者需使此种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3)接受学习
奥苏伯尔强调,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是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
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是限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跟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5.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认为,学习是神经系统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一种简单联结。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2.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3.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
(1) 构建主义知识观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答案。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之外。
(2)构建主义学习观
构建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指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构建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教师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构建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构建性
学习不是有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构造者。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
③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4)构建主义的教学观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2.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再教学中的应用
随机通达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式教学、探究学习。

3.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时间的启示
(1)构建主义的知识观的教育启示
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教师在尊重书本知识的同时,不能用知识的权威性来压制学生的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让他们敢于向知识质疑、挑战。
(2)构建主义的学习观的教育启示
学习具有构建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3)构建主义的学生观的教育启示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从学习材料中获得新意义,从而修正以往的概念。



NO.2
往期回顾

职业理念——教育观


中学教学——教学和教学过程


教育法律法规


中学教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浏览 6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