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无意中接触到了一个产品-tell,主打陌生人之间的「非即时通讯」。
tell上有三种信;咨询信、解答信和普通书信,咨询是完全匿名的,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发一封咨询信,tell会分发给其他的用户,通常是单一用户。用户收到信之后给予的回复是解答信。当咨询者收到解答后愿意再次回信,这个时候信件将会不再匿名,成为普通书信。一个小众且清新的软件。
映入我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样一对一的书信往来,咨询者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解决的,那么是什么动力促使他继续使用这个APP?
对于解答者来说,他是一个接收各种问题和负面情绪的人,又是什么动力让他坚持去使用这个APP?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款app。
「牛奶看到了这款app的努力与不足 也看到了它的局限与挣扎,下文一一阐述」
01角色与角色利益
看到这个产品之后,我想到了知乎和漂流瓶两个产品。
书信往来形式有一点像漂流瓶,但是内容上又更像知乎。因为漂流瓶更多是打发时间,而tell的内容是强调咨询与解答,有问答的性质,但和知乎也大不相同,我们可以从角色和角色利益来看看差异点。
产品名称
| 用户角色
| 角色利益
|
知乎
| 提问者
| 困惑被解答
|
知乎
| 回答者 | 自我价值体现=流量+认可
|
tell
| 咨询者
| 抒发情绪,打发时间
|
tell
| 解答者 | 自我价值体现=认可+助人,打发时间
|
在知乎,提问者和回答者是一对多的关系,当我提了一个问题,可以看到不同视角的回答;对于回答者来说,虽然只回答了一个问题,但其他有相似问题的人也会来查看解答,并给予赞同和认可。
因此它能够实现回答者的自我价值。被更多的人认可和看到。
而对于提问者也更可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tell则不同,咨询者和解答者信件通常是一对一分发的,那么咨询者提一个问题,如果收到信件的人没有回复,这个问题将没有得到解答。同时由于是一对一的沟通,即使得到了回复,得到的也是单一个体的观点,不具有多维视角。
如果从抒发情绪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也许写书信的本身就是在抒发情感,那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当解答者没有办法很好的共鸣情绪,咨询者会很难得到好的情绪释放。
而对于解答者来说,如果问题受到咨询者的认可,他可能会收到一个感谢,同时由于是一对一关系,自我价值实现的感觉没有知乎强。那么解答者的动力来源来自哪里?tell是如何解决的?
对于咨询者这种无法收到回复的不确定性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
在下文我们会给出答案。
02 tell的自我救赎
很明显产品没有办法咨询者寻求帮助的诉求(不是痛点),且产品的理念是非即时通讯(不是爽点),对于解答者最多也只能达到实现自我价值,因而这是一个满足痒点产品。
「梁宁对痛点痒点和爽点的定义是这样的:
痛点是一个人的恐惧。一个产品能够让用户摆脱某种恐惧,那么这是一个解决痛点的产品。
爽点是即时满足,如果一个人在寻求中能立即得到满足,这种感觉就是爽。
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再加上写信这件事本身也限制了用户群体的容量。
看起来举步维艰的产品,tell做了哪些事儿平衡咨询者和解答者之间的关系呢?
Qustion1:解答者为什么要回复咨询?
Answer:tell要通过调动情绪和设立徽章等级体系激励用户参与解答问题。
每一个入住tell的用户都会收到一封来自创始人的信,在信中,他会讲解自己的产品理念和价值观。通过解释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只有你帮助了更多的人,才会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帮助。tell中有一个邮票机制,当你们解答一个问题获得一张邮票,而当你需要咨询时,一次咨询会消耗10张邮票,也就是说你需要通过帮助他人而换得获得帮助的机会。我发现这封信每隔一天我都会收到一次,当天点击一次之后就会消失,也就是说每隔一天tell会给我们加强一次这种心理暗示,打造一个互帮互助的场景,而在首次进入APP首页,也将会收到三条文案,从结交良师益友,保持思考和渡人之舟来设定产品的调性。tell内部有一个徽章体系,回答咨询有可能获得感谢,回答咨询累计的感谢,可以获取不同级别的勋章。初始佩戴的是朱砂徽章,获得5个感谢之后可以获得琥珀,10个是碧玉,如图所示,不同的徽章有不同的权益,等级越高可以收到的问题数和可以解答的数目越多,这样一方面给用户带来了一些解答问题的动力,毕竟大家都想要获得更高的奖章,无论它是什么。另一方面,将回答问题转变成一件可以获得认可的事情,而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从心态上我能回答更多的问题,代表我有更强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体系设置的较为严格。初始用户每天只可以解答一个问题,那么如果想要获得5个或者10个,感谢,需要坚持至少两周的时间,因为并不是每一封解答信都能收到感谢,在这个过程中少量多次,相当于一个帮助用户养成习惯的过程。Qustion2:不一定收到解答,解答也不一定另我满意,我为什么要咨询?Answer:输入新的价值观-读信写信本身会让人心情平静,是面对烦恼的最佳形式。这封信是和上面那封告诉我们如何解答问题的信交替出现,重复为我们打造使用场景和理由。Qustion3:产品还使用了哪些特殊的心理技巧,调动用户积极性Answer:第一打造稀缺性,每一个用户可以回答的问题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努力才可以获取更多的解答咨询的机会。这样就像小米手机限量售卖,大家更愿意去获得机会。第二,增加期待感。书信的方式是每6小时后发放,也就是说,当你写完信之后,对方将在6个小时之后收到,当一件事情越轻易获得大家越容易习以为常,但如果像以前书信的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得,大家反而会更加珍惜,并且带有一定的期待感和珍视感。前文我们提到一个咨询者提出问题之后,提出问题之后不一定会被解答,比如说我尝试提了一个问题,直到今天,没有收到解答。下面几个没有收到解答的字,确实让用户体验不是那么好。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牛奶认为可以将这个不确定的事件确定化。例如我们设定收到解答的时间为48小时,可以告知用户如果48小时内未收到解答,我们将会给用户赠送一张解忧券「tell内媒体一个咨询,需要消化一张解忧券和10张邮票」,他可以获得再次提问的机会。也在可以告诉用户在48小时后会分发给新的人,等新的48小时后,如果这次还是没有收到回复,我们可以给用户推荐一个类似的答案。在tell内部是有一个答案之书的,一般咨询和解答都会被收录这本书里,因而如果用户提的问题没有被解答,可以给他匹配出相似的问题和解答,通过阅读相关的内容,也相当于收到一种回复。减小没有收到回复带来的失落感。除了上面提到的书信方式,tell还有一个小篝火的模式,小篝火是在每天晚上,主持人可以开启一个主题的篝火,有相关困惑的用户可以进来聊天,答疑解惑,其他的人一起围观,而这些围观的人可以通过添柴延长咨询的时间,用户也可以自己添柴延长咨询的时间,相当于在一个小的开放空间去答疑解惑。不同于一般的陌生人社交平台。一般的平台用户上麦是没有成本的,主播的收益是以打赏的成,打赏的形式出现,而小篝火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才可以作为咨询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咨询者提问的成本,也限制了主持人篝火的的用户量。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个用户画像思考这个模式,有没有更好的变现方式。有一个关于羊群和草地的用户画像。是yy董事长李学凌提的。他说:如果有一片草地,我就在草地上养羊,如果这只羊能够在草地上玩的很好,那么我们的草地就没有问题。在寻找跟这个量相同的羊就是我们的目标群体。羊多了,找到头羊是关键。头羊可以帮助我们去管理其他的羊群,当羊多了又会出现狼,就是产品的盈利点。
按照目前产品的设计,草地就是这个小篝火,羊是主持人,那么狼是来咨询的用户和会围添柴的用户。这个模式有一个问题,首先一个想要咨询困惑的狼为什么要花钱让很多人听的自己困惑,而不是花钱在一个更私密的场景下获得解答。对于羊,也就是篝火的主持人,他真的在这里玩的很好吗?由于设立了收费「添柴」的门槛,那么用户数量本身就有有限,对于一个主持人,他的变现可能和他自我价值的认可度都相对较低。我能想到的方法是转变狼群,比如我们可以让主持人和咨询者都变成羊,咨询者可以相对低成本的进入聊天室和主持人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更多的羊群。而狼群可以变成一些专业的咨询机构,他们通过这个平台获得一些比较精准的付费用户。引入广告和合作的模式,帮助主持人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