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故事|AI Hackathon: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SegmentFault

共 8167字,需浏览 17分钟

 · 2023-07-29

敏锐的悲观主义者或许早在 2016 年 Google 旗下 DeepMind 开发的 AlphaGo 战胜围棋大师李世石的那个春天就意识到,人机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但当 ChatGPT 从实验室走向街头巷尾,生成式 AI 不断涌现出新能力、新场景、新应用,依然让绝大多数技术开发者兴奋不已。OpenAI 和接下来一众厂商的创新产品发布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更通用的 AI”能做到什么地步以及以什么样的速度进化。

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发生。


从独角兽到大厂,从使用者到投资者,从业界到学界,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共同推动生成式 AI 技术描摹一个更通用的未来。大家都有一种相似的判断,AI 正在凝聚一场新的生产力革命,应用层的创造力将被进一步激发。


作为中国最大的黑客马拉松组织者,SegmentFault 思否 CEO 高阳同样坚信这一点。他希望 AI 点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火花,能通过 Hackathon 变得更加耀眼。


“最重要的是让开发者先行动起来。”他说。于是,2023 年 2 月,一场关于 AI 的黑客马拉松活动在思否开发者社区悄然上线,活动吸引了上千人报名。两个月后,在 SegmentFault Hackathon 北京站的舞台上,共诞生了 69 个利用生成式 AI 技术构建的创新应用


左右滑动查看选手路演精彩时刻


跃入浪潮的年轻人

黑客马拉松自诞生以来就深受全球开发者欢迎。为鼓励业务创新,80% 的全球 TOP100 公司都举办过 Hackathon。尤其是有着深刻技术基因的顶尖公司更是热衷于此。典型如 Facebook,在公司 IPO 上市的前一晚,仍在通宵进行黑客马拉松,直到扎克伯格在纽交所敲响开市钟声。

而在 Facebook 自传式电影《社交网络》中,扎克伯格在哈佛宿舍举办的那场 Hackathon 式面试不仅改变了 Facebook 第一位实习生的命运,也给现实中的年轻人带去了极大的鼓舞。

陈加贝就是其中之一。陈加贝在高中时期接触到了《社交网络》这部电影,从那时起“技术改变世界”成为了他坚定不移的信仰,兴趣和积累是他奉行的极客之道。无论是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报录计算机专业,还是离开飞书后毅然投身 AI 浪潮,打造“AI No-Code”。

作为飞书早期开发者,陈加贝参与了开发飞书表格、飞书多维表格,离开飞书后持续在 SaaS 赛道深耕。在飞书做工具产品的经历成为了他宝贵的财富。“一个是价值观的熏陶,怎么样才能打造一个高效的组织;另一个就是做出一个好用产品的能力积累,这基本上成为了我创业的‘第一桶金’。”陈加贝说,“我喜欢做产品,做能够被积累的事情,在达成目标路径上的任何技能我都愿意去学。我希望 AI 可以真正的帮助人们解决工作中复杂而繁琐的事情,把获取并利用 AI 能力这件事情尽早做到普惠化。”

而对很多创业者来说 Hackathon 是一个难得的试验场。创业者们将创业想法在一场 Hackathon 上进行验证,并且逐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科技公司。在陈加贝的团队里,聚集了各方向上的创业者,他们有的做大模型方向,有的做 AI 数据方向,还有做 AI 应用层方向,纷纷在这一波 AI 浪潮下自己擅长的方向上努力探索站好身位。在陈加贝看来,“保持对科技、对技术的追求和热爱,也是黑客马拉松精神的一部分。”



创造的正反馈

4 月 15 日,入围线下的选手从各地抵达北京,准备一场为期 32 小时的编程考试,从 0 到 1 现场 Coding,电脑就是他们的武器。这些选手比以往更年轻。“新年轻人在新的技术革命中是有一些天生的优势的。”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戴雨森说。真格基金合伙人刘元也在启发演讲中提到,“属于年轻人的、几个人能够作为一个产品出来的时代又来了。这个时代又一次变得激动人心起来!”

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创造的时代。AI 带来的技术平权让 Hackathon 从没有非技术人员参与变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通过 Hackathon 感受想象力与创造力带来的正反馈。

胡占斌是一名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在读研究生,这是他第一次参加 Hackathon。他所在的“CoWorld”团队在路演时脱离了繁琐的 PPT,采用充满想象力的“脱口秀”,完成了《猎罪图鉴》的 Demo 演示,通过找到侧写师画像环节与根据 Prompt 进行文生画的共通之处,他们成为当天收割现场欢笑最多的队伍,并拿下了最佳创意奖。

这对胡占斌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我还挺享受纯粹的从方案思考到 Coding 的过程以及和其他团队思维碰撞创意迸发的感觉。我觉得能一天多的时间从 0 到一个运行不出 Bug 的有趣的 Demo 就已经很酷了,没想到能获奖。”

不比“方向感”更好的成熟创业者,“CoWorld”团队其实花了很多时间在确定方向内容和调研上,“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我们几乎第一天晚上 10 点才开始正式的 Coding 过程。” 胡占斌笑到,“不建议大家学习我们这一点。”

同样是第一次参加 Hackathon,来自南京大学的驰名和 Shangmou 打造的《数字生命 - alpha》收获了最多的眼泪和感动。

团队只有驰名来到了现场,他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极客,沉默且沉稳。事实也的确如此,他在北京互联网做了近 10 年的算法和工程研发,技术面很宽,落地很有经验。被问及团队为何只有两个人的时候,他的比喻非常“粗暴”,“做技术落地就像怀孕生子,10 个人不能在一个月内生出一个宝宝,有些事情不是人多就力量大。”

但当他谈到收获时,这种“静态”就被打破了,他变得生动起来,言语间有着难掩的兴奋,“就是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不是孤单的,有一大帮选手和导师在努力地做着技术落地和商业化的努力。我很崇敬大家的热忱,鼓励我们坚持下去。”

他的开发初心十分简单,就是想用自己的技术致敬《流浪地球2》电影。在他看来,数字生命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结合 AR、VR 可以广泛应用在娱乐、影视、教育等等行业中。他认为,《数字生命 - alpha》来源于文学作品,但不应被限定在文学作品的限定之中。于是兼具技术使命和人文关怀的《数字生命 - alpha》诞生了,斩获北京站的最佳人气奖。



技术变革前夜的“火花”

AI 浪潮下,千帆竞发。AI 高速迭代,技术的门槛被快速拉平,人们想做点什么似乎更容易,但想做得与众不同却也很难。当越来越多的机会涌现,谁将引领这些机会?

在同样奉行极客之道的严海和刘乔看来,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能够碰到变革式机遇的可能性并不高,一旦看到了这样的机会就应该全力以赴去把握。“我们对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充满激情,未来的各种可能性相当地激动人心。”

“fvworks”团队的两名成员中,严海曾经在美国亚马逊 AWS 从事研发工作,刘乔之前则在通用电气公司担任研发工作。谈及“大厂出走”,他们反复表达了“Why not”的态度。“相比于加入所谓的大厂,我们觉得目前自己创业或是加入初创团队也许会是更好的选择。以我们自身的经历而言,大厂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却缺乏灵活性,既然现在‘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那么多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性,为什么不勇敢的放飞自我去追寻一下呢?”

一如开发者自身的浪漫主义情怀,“fvworks”团队利用 AI 技术赋能 3D 游戏编辑器的这款 Hackathon Demo,多少也带有一丝浪漫主义色彩,就像魔法世界里,人人都是魔法师,只要念出咒语就能变出南瓜,严海和刘乔想做的就是让每个普通用户都能使用语音创建沉浸式 3D 游戏。

严海告诉我们,娱乐和游戏是满足创造需求最直接和自然的切入点。在这个领域,真正面向终端用户的产品需要把人、物、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我们两个有着高度的共识,因此愿意共同努力来实现这样的一个想法。”

除了创业者不曾缺席,这场技术盛宴也在撩拨着爱好者的神经。孙小文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现就职于微软。他是嗅觉灵敏的学院派,一直以来,他都对计算机有很大兴趣,研究生时候开始接触深度学习和大模型,出版了一本运用 PyTorch 探索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的书,书中介绍了 GPT-3 等大模型,并指出了这是目前自然语言处理的热门方向。

他也是冷静的实践者,他在报名信息中写到:“我们作为个人独立开发者参赛,更多的是希望分享我们的创意,分享我们对 AIGC 的理解,现场开发原型系统、展示,并听取大家的观点。我们并无意创业,而且我也觉得这个项目对于初始团队难以完成,主要问题在于其技术难度不对,重点需要在比较成熟,有相应需求的内容平台上应用,才能达到目的。”同时,他补充道:“ChatGPT 的形式已经很好了,我们也不打算去改进它。”

在路演舞台上,他带领的 ACE 团队提出了 Large Model Query Language(LMQL) 的概念,并基于此构思开发了《评论区主持人》。“我们提出的 LMQL 希望把大模型包装成一种功能明确的组件,而不是采用 ChatGPT 那样的自然语言对话交流。自然语言的好处是通用,但代价是不够精确,效率也不够高。”孙小文一针见血地指出,“LMQL 的意义在于它能让更多普通应用更方便的接入大模型的能力,并与他们的业务逻辑深度整合。”

“下一步是开源。”这个 95 后的年轻人在现场宣布,等 LMQL 完成一个基本版本就会发布到 Github 等平台。“开源一方面是希望分享我们的思考和代码,让大家可以自由使用我们的产品。另一方面更重大的意义在于没有开源我们的项目几乎无法成功。”他坦言。

不止孙小文,来自“AI For Dev”的子木也有着主动且深刻的思考。子木是思否社区的老用户,深耕 SaaS 赛道 8 年,曾在有赞和售后宝等 SaaS 公司工作。他在赛后复盘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解决方案不一定是软件,还有服务。”

他展开说到,“软件只是解决方案的一种形式,但客户需求是丰富多彩的,配合软件自然会更佳的数字化。就像一家餐饮店,好吃第一,店铺环境和服务第二。做软件也一样,尤其 To B SaaS 方向,服务是必不可少的。”

在 GPT-4 公开发布之后,微软 AI 科学家团队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声称 OpenAI 语言模型——显示出人类智能或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 。但此刻,无论获奖与否,这群积极拥抱 AI 的年轻极客的每一点思考的“火花”都已足够耀眼。



寻找 AI 里的“绿洲”

陆奇在近期的一个演讲中曾指出:“这个时代跟淘金时代很像,如果你那个时候去加州淘金,一大堆人会死掉。但是卖勺子、卖铲子的人永远可以赚钱。”

“Oasis”团队注意到,由于大模型开发工具的缺失,使用 AI 大模型的技术门槛依然较高,开发个性化应用的能力仍仅掌握在少数拥有 AI 专业知识的团队手中,这对于规模较小、资源受限的企业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这次 Hackathon 中,“Oasis”团队将他们对于以上挑战的思考沉淀为一款低代码的大模型应用开发工具《OasisAI 模型平台》,以降低企业开发应用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使用户得以聚焦在发展 AI 应用及商业逻辑,加速 AI 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白原介绍,“我们在模型部署等技术细节上都有创新,力争为用户提供一些潜在价值。”

“Oasis”单词中文译为“绿洲”,谈起这个名字时,团队表示,选用这个词是因为他们将现在的大模型赛道比喻为一片沙漠,每个 AI 从业者都在其中探索出路,就像在寻找绿洲一样。同时,他们真诚地希望绿洲能够早日被找到,迎来 AI 从业者的崭新纪元。

最终将一等奖和真格基金专项奖收入囊中的是“沉淀下来的才是最重要的”团队,他们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小企业。

队长张和是小米自动驾驶 AI 工具链的产品经理,从2015 年国际商务硕士毕业到进入 AI 行业,他表示,“其实我已经准备了 N 年”。为了入职 AI 岗位,张和看了很多 AI 领域论文并自己动手开发了一个语音移动遥控机器人,还自己从零搭建了一个使用 NLP 技术的有声书学习网站,在这些努力的基础上,最终成功说服 AI 部门的老板,同意他转岗到人工智能方向,目前主要负责自动驾驶的 AI 数据驱动工具链体系。

他向我们进一步介绍到,“自动驾驶行业尤其是自研感知算法的新势力厂商和科技创业公司,普遍非常重视数据驱动的 AI 算法飞轮迭代,而海量数据也是这一波人工智能包括 GPT 技术底层极其重要的一环。”

李翔也很兴奋,“数据研发过程中有很多 Dirty work 的东西,比如各种数据验证和 ETL 处理,很多时间也一度成为数据客服,所以这些经历让我对于 AGI 也产生了极大兴趣,希望能够通过 AGI 结合数据工程产生一些令人惊喜的场景。”

因此,他们团队借着 Hackathon 的机会,打造了大模型 Prompt 调试和数据闭环平台 Matrix Loop,希望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在模型评测、Prompt 进入线上产品化等方面的大模型落地困难问题。

谈及黑客马拉松的意义时,张和打了个比方,“人的大脑也需要 Prompt,一起碰撞。”这点上,选手们似乎都有一个共识:每一个开发者都应该参加一次黑客马拉松,就像一个书法家去书法博物馆的一样。不用拘泥于如何获胜的技巧,大胆去做然后享受过程就可以了。戴雨森也说:“很多伟大的创新在刚开始的时候,其实都跟玩具没有什么区别,但你做了就比没有做的人有更多的优势。”

诚然,随着线下的复苏、黑客马拉松的复兴,AI 带来的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发生,但今天所有的变化都是每一个团队、每一个人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结果。

技术变革前夜的“火花”依然让人着迷,沙漠里的“绿洲”也同样令人神往,如果人类时代的黄昏将至,那么请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想要了解更多赛后故事,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我们还将持续放出更多 SegmentFault AI Hackathon 背后的故事。

🌟 往期 Hackathon 故事回顾

浏览 42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