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淮安市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盱举行

共 3334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2-27 19:58

   


南京市淮安市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

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盱举行


聚焦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

推动南北发展合作机制务实落实

2月26日上午,南京市党政代表团来淮考察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情况,并举行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工作座谈会。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市委书记陈之常分别讲话。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夏心旻,市委副书记、市长史志军,南京市领导杨学鹏、蒋跃建,淮安市领导李森、顾坤、许明、王苏君,县领导邓勇、孙志标、王冉、陈秉鑫参加活动。史志军主持座谈会。









韩立明指出


在宁淮合作的具体实践中,园区共建一直是“先手棋”“重头戏”。特别是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的总体方案,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组建,成为全省南北共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园区之一,在顶层设计、开发建设、产业招商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决策部署,深化结对帮扶合作、扛起创新试点责任,聚焦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发展,为支撑省域南北协调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要在产业集聚上做示范,打造智能制造特色园区。坚持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定位,加快建设新型产业平台和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探索“研发+制造”产业协同共建模式,建设离岸创新创业中心、研发飞地等,实现创新要素与资源跨区域共享。联合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达效,围绕主导产业定位,切实抓牢项目招商、签约、开工、建设、竣工和投产运行各环节,加快形成主导产业特色和规模集聚效应。

要在产城融合上做示范,打造宜居宜业精致园区。坚持产城融合、智慧生态等理念,推动产业与园区空间整合、功能聚合,将园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现代新城。规划上要高点定位、做优布局,突出产城互动,高标准做好产城融合规划和城市设计。建设中要快出形象、做强功能,全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

要在改革创新上做示范,打造运营管理高效园区。注重创新发展路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优化建设运营模式,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利益共享机制,尽快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集成经验和制度政策。

要在守牢底线上做示范,打造绿色安全先进园区。统筹开发建设和生态环保,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生态保护”上下功夫,在“集约利用”上严把关,在“本质安全”上做文章。在重点打造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同时,南京、淮安两地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的全面部署,抓实重点任务、加快项目推进,更大力度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宽领域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更深层次推动干部人才双向交流,确保宁淮合作取得更多成效。










陈之常指出


2021年12月7日宁淮党政联席会议以来,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淮安重点抓了系统部署推进、主动对接融入、完善园区架构三个方面工作。

今年是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新班子履职、新机制运行第一年,也是宁淮挂钩合作向着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成效迈进的重要阶段,淮安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坚持做到“三个注重”,持续深化推进宁淮挂钩合作。

一是注重点面结合,加快宁淮融合步伐。坚持以合作建设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为重点,集中资源力量,全面落实两市合作开发建设协议内容,按照建设规划、社会管理、政府服务“三到位”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园区发展制约瓶颈,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做好项目帮办服务,努力实现“加快建成全省南北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创新示范区,率先建成南京都市圈高能级产业合作发展平台”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主动加强与南京在产业、科技、教育、医疗、交通、文旅等多领域合作。

二是注重远近统筹,提升园区共建质效。一方面立足当前,加快项目实施,最大限度集成政策、要素和服务,推动已经排定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切实把今年的这个局开好、基础打好。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加快产业集聚,围绕园区产业规划定位,持续抓好转移合作、融合互补、需求对接,做好产业链强链补链文章,让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规划蓝图尽快变为现实图景。

三是注重上下联动,凝聚挂钩合作力量。完善顶层设计,认真落实党政代表团互访、党政联席会、协调会等常态化合作机制。强化分层对接,在市领导、市直部门等层级之间开展更广泛、更直接、更深入的交流对接。

我们相信,在南京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的关心帮助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宁淮合作共建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在盱期间,南京市党政代表团实地考察了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江苏百灵鸟微生物技术创新研发基地、中科富海低温装备制造基地、江苏金刚科技重载机械臂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现场。






图片来源:南京发改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淮安市盱眙县南部黄花塘镇境内,规划面积8.21平方公里,园区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良,距离南京市北部行政边界12公里,35分钟车程直达南京江北新区直管区;宁淮、宁连等6条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是南京进入苏北的第一站、盱眙融入南京都市圈发展的桥头堡。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效果图)。图片来源:江苏发改












项目介绍















01

投资1.8亿元,园区内的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将于3月份开工建设。基地拟入驻的项目有江苏尚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项目投入运营后可实现3000台机器人年产能。







02

江苏百灵鸟微生物技术创新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约5亿人民币,项目投资方为江苏迈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研发益生菌饲料添加剂以及中药益生菌保健片等产品,填补国内外相关市场空白。







03

天源智能制造产业化基地投资主体为江苏曼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属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等五大电力公司的产品供应商,公司计划2022年上半年完成A轮融资。








发展目标


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发展目标是“加快建成全省南北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创新示范区,率先建成南京都市圈高能级产业合作发展平台”。



去年12月召开的南京市淮安市党政联席会提出,以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主要载体,抓好转移合作、融合互补、需求对接。会上签署了制氢装备产业基地、南钢新产业宁淮基地、微生物技术研发创新基地、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MRO工业品柔性生产线、产业发展基金、大数据中心等7个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重大项目协议,两市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教育局、科技局、文旅局、卫健委分别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记者了解到,宁淮两地交流合作,还将重点打造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
按照省批复的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总体方案和园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对照省高质量考核年度目标,加快完善园区体制机制,健全园区“管委会+公司”运作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淮安市将强化赋权放权,落实园区设立一级财政、一级预算,实现“封闭运作”。提供用地、用能等必要要素保障,促进区域资源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为园区市场化运作提供支撑。
南京市将加强资源调配、强化联动创新,在市级层面统筹选派干部,推动全市特别是江北新区、南京经开区、江宁开发区优质项目资源向园区布局;整合宁淮合作南京国资力量,共同投入园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
这个园区怎样担起“创新”使命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将紧紧依托南京市优势产业和淮安市产业基础,加强宁淮产业链双向联动与融合,突出园区智能制造产业特色,构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产业共建方式,重点发展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制造、半导体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终端制造,因地制宜壮大产业规模,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来源:淮安发布 南京发布
















盱眙老妹微信自媒体主要从事:品牌推广︎、活动策划︎、微信平台营销代运营︎、免费发布公益便民信息、企业招聘︎、商标注册、征婚交友、公益救助、维权爆料等服务。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

免责声明:盱眙老妹微信平台是面向普通网友的信息发布平台,目的是为传递更多信息,网友发布爆料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

浏览 4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