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视角看 ‘完全自动驾驶’,未来10年,能否实现自动驾驶?
共 2239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07-12 13:07
Musk 又双叒叕上热搜了:
Musk 想实现的是自动驾驶级别最高的 “L5“ 完全自动驾驶 —— 彻底在汽车驾驶情景中抛弃掉司机角色,乘客只需负责愉快的玩耍休息或者办公学习就行了。
但这无疑是非常困难。
LO 完全由驾驶员掌控
车上不存在任何的自动驾驶技术
L1 辅助驾驶
驾驶员手不得离开方向盘,眼不得离开周围路况
L2 部分自动驾驶
眼和手可短暂获得休息,但是仍需做好随时接管驾驶任务的准备
L3 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车辆几乎可以独立完成全部的驾驶操作
L4 高度自动驾驶
一切交给技术
L5 完全自动驾驶
你可以在车上干你想干的一切,只需要说出你的目的地,你便能安全到达!
从设计师的视角
看完全自动驾驶
安琪
PIX 用户体验设计师
每天开车上下班实在是浪费生命。
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车能节约时间、提升效率,这不正是传说中的时光机器嘛!
抛开环境建模、智能决策与传感器系统搭建等底层关键技术难点,单从设计师的视角来看完全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开始应用越来越多的智能语音、跨设备交互、人机协同操作技术,旨在为乘客提供与技术进行双向对话与沟通的良好氛围与驾驶体验:
既能从驾驶安全角度出发更好保障出行安全,也从用户体验角度出为乘客提供人性化的驾驶体验与服务。
技术黑匣
是否会使乘客抵触自动驾驶?
现今车载系统中都普遍内置了导航、停车视线死角视频与制动辅助等功能,算是 L1 级别的自动驾驶,驾驶员对汽车几乎拥有完全的掌控感。
如果说,司机是汽车系统的大 Boss,那车载的各类辅佐功能就是为之效命的小弟。
这种负面情绪好比在峡谷上方走玻璃桥,且不说技术是否能保障 100% 的安全,但乘客的安全感是被搁置的、透明的、没有参与式的交流的 —— 技术黑匣没有给予乘客一个安全的 “说法”。
一个温和而 “通人性” 的技术,除了圆满完成技术本身的硬核任务,还需打破技术黑匣与乘客进行交流反馈:模拟 “老司机” 与乘客唠嗑、自动决策提前通知以及智能改变座椅、安全带、环境灯光等物理状态的变化,让乘客充分信任技术、接受技术、并在便捷的自动驾驶情景中获得良好的出行体验。
复杂情景判断与决策
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最难点?
把驾驶交通工具出行活动想得简单点,就是出行工具承载一位或者多位乘客,按照预设路径完成道路行驶任务。但真实的驾驶情景却不是一辆车在宽阔无人的大道上飞驰……
可能一条本来完无损的道路,突然就多了很多路障开始施工修路;
可能某位醉驾司机漠视交通规则与法律,在道路上残忍充当“道路杀手”横冲直撞;
又或许是某位顽童或者老人处在汽车感知死角......
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都会对太多的复杂情景感到心力交瘁,很难想象机器能够合理判断全部的这些复杂情景,并作出合适的驾驶决策。
百度 Apollo 无人驾驶汽车提供了较完整的无人驾驶汽车方案,如自动变向、复杂路口通过等等,但仍需驾驶者与智能驾驶系统协作完成复杂情景下的驾驶任务,无法达到 L5 完全自动驾驶级别。
完全自动驾驶,
带来的全新驾驶体验
但是当 L5 级别自动驾驶真正完全实现后,交通工具就会是一个可移动的供乘客自由活动的空间。乘客基本上可以在移动空间中随心所欲地干他们喜欢的任何事情。
若想办公,汽车内饰可提供办公空间变换;
若想娱乐,座椅可自由转向方便乘客交谈或者一起玩游戏;
若想提升体验旅游体验,汽车内饰窗户还可进行外景模拟......
PIX
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产业蓄势待发。
10 年前火星也曾触不可及。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我们全都有。10 年后实现自动驾驶指日可待 !
小杜,小杜
可能对于我来说,实现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已经算是最理想的驾驶体验了。
能悠哉悠哉地喝喝茶看看报聊聊天,有任何状况能被通知到,并及时处理就已经很期待了!
只要别在突发状况时,默不作声胡乱处理就好 。
-END-
山兜 | 专栏助理
欢迎加入Mix社群
关注订阅号,后台回复: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