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析思维理解「比例偏见」(3)

林骥

共 943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1-06-25 07:08

你好,我是林骥。

首先,问你一个问题:对于「满 100 送 5 元」的促销活动,你有多大的兴趣?

在大多数人心中,「满 100 送 5 元」的吸引力并不大,因为人们心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判断逻辑,叫作「比例偏见」。

也就是说,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

比如说,买 1000 元的锅,商家送 50 元的勺子,优惠力度是 5%,你可能并不在意;但是如果变成换购的方式,锅卖 999 元,再加 1 元就可以换购 50 元的勺子,产生 50 倍的倍率感,可能会让你觉得特别划算。

「比例偏见」的背后,是一种占便宜的心态,体现了数据分析的对比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当对比的对象不同时,给人的感觉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说,在一线城市买个房子,优惠 1%,与优惠 50000 元相比,后者让人感觉优惠力度更大。

可事实上,前者可能相当于优惠了 50000+ 元,但是在很多买房人的心中,对 50000 元这个数值,比 1% 更加敏感,所以可能会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应用到商业领域,当业务部门在策划促销活动的时候,如果你是一名数据分析师,建议用 A/B 测试来检验「比例偏见」的影响。

比如说,卖一件 500 元的衣服,有两种促销方案:

A:优惠 10%(相当于优惠 50 元)

B:赠送 10 双袜子(价值 50 元)

哪一种促销活动的效果更好呢?

运用数据分析的假设思维,可以验证「比例偏见」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如果把「比例偏见」应用到我们自己身上,就应该多学习一些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知识,理解一些商家促销活动背后的思维,想办法降低比例偏见对自己的影响。

最后,我们要理性看待商品促销活动背后的真实价值,避免一些不理性的冲动消费,买了一堆自己其实用不上的东西。

相关文章:用分析思维理解「沉没成本」(2)




关注林骥,更多干货早知道。

▲ 点击上方卡片...设为星标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知识星球。
和 3500+ 位骥友一起,用数据化解难题
浏览 5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