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9年,证明茶可疏通经络,网友:啊这都可以发论文!

共 3092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05-10 08:40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杨净 子豪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一张“人体经络图”,最近在全网火了。

经络,我们都听过,但它究竟是啥?看不见又摸不着,一直没被科学证实。

这一次,研究团队依靠茶叶,号称拍摄到了出了几近完整的人体经络影像。

而且还有复旦大学的title在这,因此不少网友激动地表示,经络终于被科学正名了!

我真的觉得这个太厉害了,真的太厉害了。

但与此同时,质疑声也不少:啊这都可以发论文?

经验=科学?

什么时候经验也能被称作科学了?

出于好奇,我们就去研究了下论文的一些细节。

发现的确没有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什么研究?

简单来说,就是在人们饮茶之后,身体的不同部位会迅速发热、甚至流汗,让经络自己活跃起来,从而显形,这时候拍摄身体各部位的红外影像。

很多草本药食在服用之后,虽然相应的经络和肺腑部位会有明显的发热和酥麻感,但感觉不明显,也很难拍摄出影像。

2012年,研究团队在试验了几百种药食以后,发现感受最强的是茶叶。

喝了不同的茶以后,身体的不同部位会迅速发热,甚至大量流汗。

为了证明这种感受是客观、可重复的,研究团队采用了双盲实验。

24位志愿者在不知道茶叶种类的情况下,饮用同一种茶,并记录自己发热的部位。

在饮用68种茶之后,结果显示,所有志愿者报告达到了96%的一致性。

由此发现,不同茶叶对应的归经有着明显的规律:

(归经: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对应关系)

比如,绿茶对应太阳脉,青茶对应阳明脉,红茶对应少阳脉,白茶对应太阴脉,黑茶对应厥阴脉。

不过有一种茶不太清晰,那就是黄茶。

但就在5年后,研究人员在贵州梵净山一带找到了含黄酮醇高的茶树,发现了黄茶对应少阴脉。

根据经络假说,大多数经络会经过不同的手指和器官。

为验证手指与器官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研究团队从中国南方各省以及日本、新西兰等国家收集了512种茶,从中选出了效果最强的13种。

一共有42名志愿者到福建太姥山上参与重复试验,包括17名男性和25名女性。

志愿者每次喝完茶后,立即对人体进行红外成像。

研究人员发现,在饮用不同的茶后,可能由12条假设的经络连接的不同路径和器官,温度都有明显的上升。

一些其他的汤药或饮品,也能产生类似的效果。

团队分别测得手指、手掌的3个区域和12个器官的最高温度,并且将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比如,图中显示的红色部分,代表饮用红茶后发热的身体部位,包括无名指、手掌的一部分、甲状腺和胆囊。

为了验证某种茶是否会对所有经络起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喝茶之后,身体各部位的温度没有同时升高。

并且,红外线图像显示了被激活器官的清晰形状,例如,心脏和肾脏被黄茶激活等等。

网友:热水也能让身体发热

对此,网友纷纷提出了质疑

一方面,是针对研究本身。

比如,经络既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又是如何证明是这些红外影像显示的就是经络呢?

这些测得的热量变化路径,为什么不是因为其他生化作用导致的?

有网友表示,只喝热水也能让身体不同部分发热,要不也看看这是什么脉?

这么高级,那他们能测出来喝的什么茶吗?

还有网友关注到了研究细节上。

比如样本不足。

只有几十个样本就搞出来的研究?

再比如,茶的温度没有说明。

喝的是冷茶还是热茶?每种茶都是同一个温度时喝的吗?

还有人联想到,当前中医面临的处境,令人叹惋。

中药可以入经脉,老祖宗5000年的经验,愣是被说成伪科学!最后,还需要现代科技来验证,是好事,也是悲哀。

发表在什么期刊?

除了研究本身,网友关注的另一个点:

文章所在的期刊Quantitative Biology,定量生物学。

它创刊于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主办的英文季刊。

期刊涉及领域包括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

由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两位教授担任主编。

它的最新影响因子是1.161,此前也都在1上下徘徊。

啊这,确实是有点低了。

也难怪有网友质疑这一研究了。

还有网友认为,并不反对中医,但这样的报道和宣传,加上复旦的title,岂不是会把中医黑的更惨。

而它日常的文章画风,是这样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起点的开始。

合成基因电路进入临床。

这研究早就有书了

那么最后,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这是一个什么团队?

论文一作是金雯俐,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山西高研院的研究者以外,其余全是来自复旦大学的学者。

通讯作者是复旦大学生命学院的教授、博导李辉

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子人类学,从DNA入手来探求人类起源和文明肇始,比如,通过y染色体来研究曹操的身世问题。

据南方周末报道,Science曾评价他的研究开创了新领域——历史人类学。

今年,他有一篇科普新作《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谜》,由他和他夫人金雯俐共同撰写。

嗯?我好像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而茶叶,只不过是他的兴趣研究所在。

回溯这整个热议过程,起因源自于李辉——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投给《环球》杂志的一篇文章。

进而引发了包括新华网、茶周刊在内多家媒体的报道。

他本人表示,更详细的茶道和经络的系统知识在《茶道经译注》一书中。

这本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今年1月刚发行,售价88元。

与之相匹配的,还有在优酷网站上对应的茶道经课。

可以看到,里面就已经有「如何分辨茶对应的人体经络」、「通过经络分辨茶的好坏」相关视频了。

不过学习这些,还是要付费滴~

售价128元,有效期为10个月。

面对网友的质疑,李辉前几天其实也借着媒体回复了。

这是一个非常初步的探索研究,绝对称不上完美,但是完全可以第三方独立重复验证,已经有很多团队联系跟进重复实验和深入探索。

之所以强调茶叶,一方面是茶叶引发的红外辐射属于最强的一类,另一方面不同的茶叶类别激发不同的十二条经络,有利于比较寻找归经现象的分子基础。一旦归经的分子基础找到,对于将来的靶向药物设计的影响可能是革命性的。

那么对于这件事情,你又是如何看的呢?

论文链接:
https://journal.hep.com.cn/qb/E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29259

参考链接: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2439698/answer/1814031776

[2]https://new.qq.com/omn/20210315/20210315A07TS000.html
[3]http://www.xinhuanet.com/globe/2021-04/21/c_139890548.htm
[4]https://mp.weixin.qq.com/s/6EbfxzV8d4aoYMSDzS6JLg
[5]https://www.springer.com/journal/40484
[6]https://journal.hep.com.cn/qb/EN/column/column17254.shtml
[7]https://journal.hep.com.cn/qb/EN/10.15302/J-QB-021-0239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点个在看 paper不断!

浏览 3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