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招,年底晋升不慌了!

共 5700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0-12-24 03:01

 △点击上方Python猫”关注 ,回复“1”领取电子书

作者:骆俊武

来源:IT人的职场进阶

前阵子,我花了不少时间在组员的晋升辅导上。另外,也担任了 3 天的技术晋升评委。

刚好临近年底了,很多公司陆续启动了晋升流程。趁这个时间点,我谈一谈我的个人经验,给大家点启发。

先申明一下,本文就不讲那些投机取巧的套路了,只关注:如何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提高晋升的成功率?

对于那些日常表现都称不上当前职级要求的同学(比如说绩效很差),晋升基本不太可能,因为评委的职级一般都比你高两个级别,就算你过了部门内的初筛,要水过大部分的评委概率还是很小的

我讲的内容主要针对平时表现正常的人,给你们一个思路去提炼和准备,同时帮助你们踩准评委们的喜好。

 01 重要的话说在前面 

很多公司的晋升答辩只有 30 分钟,PPT陈述 15 分钟,回答评委问题 15 分钟。因此,如何在这短短的半小时里,用你的表现去说服评委,看起来还是有一定挑战的。

但我个人认为,如果你能吃透晋升的标准,再有针对性的去准备,其实难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怎么理解「晋升的标准」呢?其实你只需要证明好这样一件事:通过讲述你做了什么?拿到了什么样的结果?来说明你的能力已经达到下个职级的要求了具体怎么拆解,后文会详细展开。

从这一点来看,晋升其实就是一个命题作文,难度肯定比求职面试小一些,因为晋升 PPT 是你事先准备好的,评委的问题也基本都是围绕你的 PPT 展开,就算超纲也不会很离谱。

因此,如果你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能围绕晋升的标准去反复推敲和优化,每一点都尽可能地做到最好,你就能比别人准备得更充分,胜算自然更大。

 02 准备晋升材料的正确姿势 

先聊一聊如何系统性地准备晋升材料。
对于技术同学来说,一般都是选择自己最有说服力的项目作为答辩内容,然后准备一个 PPT 进行现场陈述。
这一步,很多同学容易犯方向性的错误。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所选的项目没打到点上,那些你以为很厉害的项目很有可能并不适合作为答辩的素材(后面会具体举例);其次,写 PPT 很像是在写技术设计文档一样,你呈现的技术点并不是评委们想看到的点。
这两个问题只要有一个没处理好,晋升的希望就会变小很多。最有效的破解方法其实并不难,需要你回到评委的评价标准上,先彻底理解「目标职级的要求」,然后再将你做的事情、以及拿到的结果往这个要求上靠。
只有按照这个思路走,方向才不会走偏。下面我详细展开说一下。

2.1 如何更通俗地理解职级要求

大部分公司都会有明确的职级体系以及衡量标准,通常是按照开发能力、架构能力、业务能力、协作能力等维度进行拆解,会详细地列出每一项能力的行为标准(很细、很晦涩)。
这是我前一家公司对于 P6 级别开发能力这一项的具体要求:

深刻理解服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原理,如硬件(CPU、内存、硬盘等)、内核(进程调度、内存管理等)、应用(设计模式、同步异步设计)、网络(协议栈等),清楚各个部分对实际服务的影响,并在实际系统开发中灵活应用。

这还只是其中某一项能力的行为标准,如果真要把每个职级各项能力的要求都熟记于心,估计会把评委们逼疯。
因此在真正实践时,评委并不会很死板地使用这个标准,而是抽象出一些关键词以及采用「人物对比」的方式去操作,先从自己熟悉的员工中选择几位表现优秀、同时和目标职级相同的人,拿他们与候选人进行横向对比。

以开发同学为例,从评委视角通常会这样来把控各个大级别的要求:

1、初级:能在他人的指导下完成工作;具备简单模块的开发能力代码质量达标。

2、中级:能独立完成日常工作;具备子模块的设计能力熟练掌握常用的技术栈。

3、高级:能指导他人完成工作;具备跨模块和子系统的设计能力有一定的技术深度,对高可用、高并发、高扩展等问题有完整的思路。

4、专家:能对业务和技术进行整体规划;具备复杂业务场景的系统设计能力,能体系化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视野全面。

可以看到:职级越高,负责事情的复杂度越大,对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高。这还只是表象的理解,背后更深层次的解读其实是:从点、到线、再到面,系统性的思考力和把控能力,高度也要跟上

这个标准基本适用于我们常见的互联网大厂,只是有些公司会将大级别进一步细分成多个子级别而已。大家务必先吃透这个晋升标准,再考虑下面的事情。

2.2 选择项目的正确思路

技术同学的晋升一般是以研发项目作为载体,项目选择的好与坏能直接决定晋升的结果,因此一定要反复斟酌。
对于晋升答辩来说,一个项目一定要具备这两个因素:

1、项目贡献:代表你做出的成绩,可以是业务价值,也可以是技术价值(比如研发效率的提升、研发成本的降低等等)。

2、专业能力:代表你做事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实力。可以是技术能力、业务能力或者协调能力等等。

上个章节提到了:有些你以为「很厉害」的项目其实并不适合作为答辩的素材,一定是没法同时满足上面那两点要求。比如说有不错的技术亮点,但是没产生实际价值(或者项目的负面评价很多),在评委看来:要么是没想清楚为什么做?要么是没想清楚该怎么做?

上面说的两个因素,项目贡献往往比专业能力更重要一些,一定要有很具体的东西让评委们看到。如果只是能力够了,贡献还不够,这种情况要通过晋升也是很难的。

此外,不论是项目贡献还是专业能力,一定要和目标职级的要求相匹配。假如你的目标职级是技术专家(P7及以上),那所选的项目最好能对业务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或者能横向复制影响到其他业务,技术上则建议从全链路、整体架构这个视角去梳理。

说这么多了,那到底该如何挖掘最合适的项目呢?建议按照下面的步骤去操作:

1、详细梳理:回顾晋升周期中你参与过的所有项目,将每个项目的技术亮点和成果整理一遍。有些项目可能闪光点不多,这种都不要放过,后续可以通过合并多个项目的方式串联进去。

2、初步筛选:根据第一遍的梳理结果,拉上你的直属 leader 以及团队中的高 P 做一次深入讨论,参考目标职级的要求做一次初筛,留下 4 个左右价值最高的项目(注意:有些亮点不多的小项目可以合并成一个大项目,只要你能找到一条主线将它们串联起来即可)。

3、深度挖掘:针对第 2 步筛选出来的项目,做更深入的亮点和成果挖掘,这个时候可以将业务视角带入进去,结合你对业务的理解对技术点做下升华。价值的体现最好落实到具体数据上(可以是业务指标、也可以是研发维度的 Bug 数量、研发工期等)。这一遍需要你将项目想呈现的亮点全部整理出来。

4、精细筛选:再对第三步的结果做一次精筛,考虑答辩时间只有 15 分钟,一般选出 2 个即可。标准是:成果要明显,技术亮点的密度合适(每个项目至少要有 2 个亮点)。

整体来看,项目选择是很核心的一环,项目没选好,后面做得再好可能都于事无补,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

2.3 一份优质的 PPT 该如何写?

项目以及各个项目的亮点确定下来后,下一步就是准备答辩 PPT 了。我先说下「项目部分」该以什么样的思路去准备内容。
我观察到的是:很多人习惯性按照写技术文档的方式去写答辩 PPT,先是项目背景,然后是技术方案,最后是技术细节。
其实这个思路是不对的,因为晋升答辩不是技术评审,你不需要将所有细节都体现出来,不然会导致信息量过大,从而很难将你的项目亮点凸显出来。
我建议换成这个思路:围绕项目亮点去组织你的 PPT,因为这才是评委关注的东西。从亮点出发,你再想你需要交代哪些东西能让评委听懂并认可。按照这个思路走,你就能省略很多不必要的背景交代以及技术细节呈现,将足够多的篇幅留给真正想要展现的亮点上。
何谓亮点?无非就是上面提到的两个核心因素:项目贡献和专业能力。围绕亮点,内容组织的顺序建议是这样:业务背景交代 -> 问题描述 -> 技术方案 -> 项目成果。
PPT 中除了项目以外,当然还有其他锦上添花的东西。一个完整的答辩 PPT,我建议包括以下 5 个部分:

1、个人简介:重点说明你在当前公司的经历,比如什么时候加入的?在什么时间点参与了哪些业务?如果有比较出彩的学历或者工作背景也可以提一下,加深评委对你的印象。

2、工作回顾:将晋升周期中你参与过的项目做下罗列,重点突出有影响力的项目。

3、核心项目:这是 PPT 最重要的部分,需要展开陈述,会占到 80% 左右的篇幅,按照前面说的思路组织即可。

4、其他贡献:能进一步证明你价值的其他信息,比如公共组件的开发、性能优化、项目管理、或者团队管理工作等等,简单罗列出工作内容和成果即可,无需展开。

5、未来规划:可以是支撑业务长期发展的技术规划,可以是解决技术痛点的方案改进,确保有远见、有高度、可落地、不务虚。

当然,一个优质的答辩 PPT,还有非常多的细节需要打磨,下面几点建议是根据我当晋升评委时看到的一些 case 总结的:

1、材料的层次关系、论证结论的因果关系,一定要有非常清晰的顺序,不能逻辑混乱。

2、清楚每一页 PPT 你最想传递给评委的亮点是哪一个?充分利用标题、文字加粗等形式突出这个亮点,去掉不必要的废话。

3、非常不建议粘贴大段代码,这不是代码审查会,你可以用流程图、类图等方式呈现你的思路。

4、PPT 不需要很绚丽,但是标题、图片、文字等样式要做到统一,不要有错别字或者图片看不清楚的情况,技术同学该有的严谨性要体现出来。

 03 现场述职的关键点 

再说下非常关键的现场述职环节,你有 15 分钟的时间演示 PPT,还有 15 分钟用来回答评委的提问,这个环节非常考验你的临场发挥能力。

3.1 如何才能做好 PPT 演示?

因为答辩的时间很紧凑,因此一定要排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按照正式流程在团队内做两遍预演。一方面是帮助你找到合适的节奏,确保能在 15 分钟左右将 PPT 演示完;其次,也是为了发现内容以及表达上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优化。
第二点,要和评委有眼神上的交流,建议用光标或者激光笔引导评委跟着你的节奏走。同时,注意观察现场气氛和评委们的状态,如果评委出现心不在焉、犯困等现象,一定要及时调整你的节奏,将评委的注意力拉回来。
第三点,适当的背景交代必不可少。评委不是你团队的同事,他们极有可能不了解你的业务、不清楚你的设计背景、不了解系统的历史包袱,这些交代不清楚,他们很难理解你的方案,但是也切忌讲得过于细节。
第四点,清楚什么内容最容易打动评委。在逻辑顺畅的前提下,评委最想听的内容是你的思考过程,为什么这么设计?你又是如何判断和权衡的?

3.2 问答环节该如何应对?

问答环节应该是晋升流程中最难、最关键的一环。一个问题没答好,可能就全盘皆输了。
首先,你肯定要提前准备评委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基本分成这两类:

1、PPT 范畴内的问题:和 PPT 强相关,可能是评委没理解你的讲解逻辑提出来的;也有可能是评委想将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考察你的应对能力。

2、PPT 范畴外的问题:针对你所用的技术或者所做的业务延展出的问题。评委想考察你的全局视角,目标职级越高,这类问题越重要。

下面我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以便大家有更好的思路去搜集问题:

1、你为什么用方案 A,而不是方案 B?你为什么要自研,而不是用开源方案或者中台的能力?(评委想判断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是否做过深层次的调研

2、如果业务再扩张几倍、或者并发再增大几倍,系统会遇到哪些技术挑战?你又会如何优化技术方案?(评委想将现实问题难度加大,来判断你的技术水平

3、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重心是什么?各种核心业务指标分别是多少?从技术维度你能做哪些事情更好地助力业务?(评委想考察你对业务的敏感度,以及从更高级别的视角来审视你的思考高度是否足够了

4、过去一段时间的成长是什么?有哪些需要突破的瓶颈?团队以及你个人接下来的规划是什么?(评委想考察你是不是一个善于复盘总结,同时抬头看路的人

除此之外,两点最实用的建议:

1、PPT 中每一个信息点,都不要有技术盲区或者业务盲区,同时确保你的技术方案和业务数据是合理,同时经得起推敲的。

2、面对质疑性的问题时,不要有防卫心态,不要尝试将项目中考虑不足或者逻辑不严谨的地方合理化,而是虚心接受评委的意见就行。

 04 写在最后

本文从评委视角,非常详细地解读了技术晋升各个环节的思路和要点。虽然说功夫在平时,但是临阵磨枪也很重要,它能让你准备得更充分、同时更有针对性。
当你把自己能控制的东西做到极致时,其他的就交给天意吧,毕竟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会决定最终的晋升结果。评审通过与否未必能完全地体现出你的能力。
另外,从整个职场发展来看,一次晋升失败可能并不会对你的整个生涯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反而,以下两点是我认为决定职场发展高度最核心的因素:
练本事:要清楚技术上的精进非一天练成,当你努力把平时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别人只做到 80 分,但你做到 90 分甚至 100 分,当遇到一个典型问题时,别人是解决了就结束了,你是刨根问底彻底弄清楚,这就是差距。
攒口碑:做一个靠谱的同事,不去计较是不是比别人多做了,承诺的事情不讲困难、不找借口,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并且做好,你可能又超过 80% 的人了。 
当能力和口碑都具备了,是你的早晚是你的。

当然,还是要预祝大家晋升顺利!

Python猫技术交流群开放啦!群里既有国内一二线大厂在职员工,也有国内外高校在读学生,既有十多年码龄的编程老鸟,也有中小学刚刚入门的新人,学习氛围良好!想入群的同学,请在公号内回复『交流群』,获取猫哥的微信(谢绝广告党,非诚勿扰!)~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Python 动态赋值的陷阱
GIL 已经被杀死了么?
Python 为了提升性能,竟运用了共享经济
OrderedDict 是如何保证 Key 的插入顺序的?

感谢创作者的好文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