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好的科研习惯?

SAMshare

共 5371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1-01-29



来自 | 知乎 
链接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796969
编辑 | AI有道 
本文仅作学术分享,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文处理

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有哪些比如可以提高效率、避免出错的科研习惯呢?

作者:王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796969/answer/1238065990
来源:知乎

(1)分清哪些要独立,哪些要讨论

以工作不要卡住为标准。对能明确提出的问题而言,知道怎么做,或想一两天就想出怎么做的,自己想,因为自己想很有意思,并且锻炼独立思维。提不出明确问题,或想一两天没有头绪的,往往再想下去不是有效的方式。考虑讨论。哪些找同学有效,哪些找导师有效,哪些找其他人,哪些写信给文章作者,都需要经验。

(2)分清哪些要做一遍,哪些要做亿遍

要做一遍的,重点在完成。要做亿遍的,重点在流程。

(3)让工作十年后还好懂

比如我研究生前期工作的 Mathematica 源文件,每次回头翻都头大如斗,因为各种正确的、错误的尝试交织在一起,文件中和文章中各种比例系数、符号的差别。这些问题,做工作当时都记得,不影响进度,几年以后就忘了。我研究生后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Mathematica 计算文件增加注释,要算什么,步骤,哪一步是文章哪个公式(为避免文章改动影响公式号,可直接截图文章放到注释里)等。错误的尝试只在备份文件中,不出现在最终版(操作:不是每次另存新版文件,而是每次拷贝旧版文件,文件名注明为何是旧版)。另外,以后有人要,直接发过去即可。

把草稿做成软件工程,长远来看是有好处的。

(4)向完成努力

工作的方向是自己掌控的。在踏实可信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在针尖上雕花,可以选择给人感觉这个工作做不了,也可以选择向完成这个工作努力。工作量是一样的,只有最后一种完成了工作。

作者:小武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796969/answer/1228109975
来源:知乎

在复旦直博五年,前段时间还去南加州大学(USC)的实验室待过几个月。对于好的科研习惯这一点感触颇深,在两个实验室待过后发现,好的科研习惯都一样,而不好的则千奇百怪。

下面我先从非常具体的科研习惯(生物医学方向)说起,然后讲一些通用的。

1. 记录实验样本存放位置


好处:做实验时光速找到实验样本,规避了找不到样本时的烦躁,肉眼可见地改善了工作心情,提高了工作效率。

做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样本,尤其是读博的后几年,样本量已经超过了大脑能记录的数量。这时候,首先我会按照课题对样本存放盒进行编号,比如“课题1-1,课题2-1,课题2-2”,并且准备一个Excel表格,记录每一个样本盒在哪个冰箱的哪个位置以及样本盒里面样本的信息。


至于每个样本盒里面的样本信息,可以记录地很详细,每个盒子里面也是 9×9 或 10×10,可以精确到每个坐标放了什么样本;当然,对于常用的盒子也不必那么详细,大概记录盒子中的样本信息,避免记录本身消耗太多时间精力。

2. 尽快处理掉中间样本


好处:在最短时间内充分利用样本产生最多的数据,避免过往的样本对自己产生干扰,节省空间。

比如一个实验总共5步,每一步都有样本产生,而且可能还会剩余。好吧,我承认,我之前也不愿意处理实验的中间样本。但是越到后期,我越是认识到这些中间样本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

对于中间样本,有三种策略:要么赶紧把中间样本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实验数据,哪怕用中间样本做一些测试性的实验;或者把中间样本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经常用到的常用样本;第三,直接扔掉。

我敢保证的是,你不舍得扔的中间样本,过了一天你可能还记得这是什么;过了三天,还有点印象;过了一个星期,能记住5%的中间样本是啥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在看到的是,冰箱里面有大量的小伙伴们的中间样本,有的甚至存放超过一年,占据了非常多的空间……我非常确信的是,里面哪怕有1%的样本能够被重新用上,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3. 记录冻存细胞的存放位置


好处:光速找到冻存的细胞,在最短的时间内复苏细胞,保持细胞良好的活性,提高实验效率。


我今年博士第五年,从师姐那里继承下来的细胞以及自己实验冻存的细胞,加起来超过500支。当下一次要找到细胞复苏时,如何从这500多支细胞中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细胞呢?这需要在冻存细胞的时候,务必详细记录每一支细胞的位置。

首先,对所有的冻存盒进行编号;然后每一个冻存盒里面,精确到第几行第几列冻存了什么细胞。

我会把信息整理到一个Excel表中,每拿了一些细胞复苏,或者新冻存了一些细胞,就会更新一次表格。在拿细胞复苏的时候,我会先把细胞的坐标写在小纸片上,然后拿着细胞的坐标去找,往往几十秒就可以搞定,而且通常细胞的活性都还不错。
我之前以为只有我是这样做的,后来到了USC,发现那边也是这么做的。而且整个实验室的细胞冻存是统一管理的,有一个表格,每次拿完细胞或者冻存细胞,都要更新Excel表格,然后给 lab manager发邮件。这样的话,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清楚整个实验室到底有啥细胞以及存放的精确坐标。

4. 经常跟导师或实验室同伴讨论


好处:得到一些启发性的建议,确保自己的方向没有偏离,保持高效。


当然,每个实验室的风格不太一样。在复旦的lab,老板要求我们每周六晚上10:00之前给他发邮件,汇报这一周的工作进展。这种方式有利有弊,有利的在于,会推动我们定期总结;弊端在于,我们总是想着,等到周六再汇报,那么中间积攒一些数据再跟老板讨论,会显得自己工作量比较大,但其实一周讨论一次确实太少了,很多时候你做着做着方向就偏了,或者很多实验设计地并不合理,导致一周中做了很多无用功。如果经常跟导师讨论,会确保自己得到更多的指点,也会学到更多的学术思维,避免自己做无用功。

USC那边的实验室风格就很不一样。工作日每天老板都在lab,随时可以找他讨论,哪怕一个再小的结果,然后一起讨论下一步的实验方案。这种方式就比较高效,老板每天都知道学生在做什么,学生每天也能得到老板的指导和讨论。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自己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个完全不矛盾,导师在办公室,只是确保你能找到他,跟他讨论。去不去,去几次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

但是,讨论真的太重要了,无论是跟导师还是跟实验室的同伴。

5. 实验记录做清楚


好处:保证数据可追溯,数据可重复

不同的实验方案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哪怕好不容易做出了很好的结果,但是如果忘记了当时怎么做的,或者记录地不清楚,下一次做的时候很有可能就重复不出来,或者结果没有上次那么好,那简直要哭晕了。


为什么会这样?比如第一次做实验时,我们会做很详细的实验记录,但是阴性结果;第2次,写实验记录,做实验,阴性……做了5次以后,一直都是阴性结果,会有点沮丧,实验记录也没心情仔细写了,然后草草写一下;然后继续做,第9次,阴性;……;第19次,阴性;第20次,阳性!卧槽,终于做出来了,一看实验记录,卧槽,我怎么只草草写了几行……我当时那个试剂加了几微升,1ul还是2ul,那么buffer选的啥,另一个酶加了几微升……

所以,自始至终,还是把实验步骤写清楚吧!

6. 经常总结和整理数据


好处:督促自己不断思考

不定期地整理实验数据,建立自己的全局视野,并尝试用这些数据,按照发表的级别做一幅图,尝试得到结论。

7. 经常备份

好处:这几年的数据甚至决定了后半辈子的方向呀,不能丢呀

好多小伙伴都提到了经常备份的重要性,我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我电脑里面有一份数据,还有两个移动硬盘,一共三份拷贝,两个移动硬盘放在两个位置,这样会放心一些。

8. 冰盒用完了倒放在冰箱

在做分子生物学实验时,需要用到各种酶,而酶的保存温度一般在-20°C,取用时也需要拿冰盒。


但是在用完了以后,冰盒最好倒着放在冰箱。原因有二:1. 冰盒孔中残留的水分会凝固,下次使用的时候酶或1.5ml离心管就放不进去了;2.有的冰盒里面是各种液体,倒置的时候,可以确保液体与冰盒的孔壁完全贴合,因此可以保证冰盒孔里面的温度为-20°C。

9. 用透明文件夹整理课题相关文件


每一个课题,都会产生大量的文件,比如各种实验的 protocol、抗体的说明书、重要酶的使用说明、引物合成的序列……由于都是纸质版的,非常容易遗失或损毁,我通常使用透明的文件夹来整理。


我会按照课题来整理,目前已经有很多个这样的文件夹了。之所以选用透明的,是因为在找的时候非常容易。


保存效果非常好,再也不用担心丢了或不小心沾水损毁了。
师兄看了我的文件夹之后,立即去买了,哈哈哈。

10. 随身记录的小本子


@piiboo
提到了他有一个草稿本,我的是随身记录的小本子,现在已经有好几本了。

我老板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一旦想到好的 idea 时就会立即打电话跟我讨论。很多时候我会电话录音,怕一时消化不了;但是有时候微信语音的话,就没法录音,小本子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另外,小本子也可以写下一天的计划,或者最近要做的事情,是一个非常好的备忘小工具。


去超市之前,有时候也用小本子先做一个list。


有时候可以画画草图,帮助消化和理解知识点。

当然,很多小伙伴会说用手机软件,但手机有时候会没电,而本子不会。

有一次在洛杉矶downtown,下午四点,天很快就要黑了,天黑后的洛杉矶 downtown 是非常恐怖的。这个时候我手机还有5%的电,我刚到洛杉矶不久,对公交线路又不了解,身上也没带多少钱,打车估计都不够。那一次真的是吓尿了!用5%的电,赶紧查了公交线路,然后飞速记录在小本子上,要在哪里换乘,坐多少站,下车的站名叫什么……

总之那一次非常惊险……想想都后怕,现在本子上还残留这那次飞笔疾书的鸡爪字……

作者:梅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796969/answer/1224409621
来源:知乎

科研经历并不多,我觉得真正算的上我的科研经历的,是我的毕业设计,我觉得我可以结合这个讲一讲。

1.耐心、不急于求成!!!!

这一点,是我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做到的,因为可能我的性子比较急hhh,但是我认为,这是搞科研的重中之重。其实很多东西,你多花点耐心就有很好的成果,但是比较着急的话,结果一般都不会很好,或者比较平庸,虽然别人都觉得我毕业论文写的很好,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有耐心,要不然,可以再多一点深度,我觉得我读研期间可以改善一下这一点。

2.随手笔记

找个本,或者word文档,想到啥记下来!非常关键,搞科研,之前我觉得要努力,没错,要努力,但也要机会。这个机会除了外界的,就是你自己的idea,有的时候真的是灵机一动的!吃着吃着饭,看看电影,想出来的东西,真比你憋在电脑前思考几天来的有用。

为什么?其实这跟搞科研要适当地休息有异曲同工之妙,看的多广才能想的多广,让大脑一直在一个地方,他可能被局限了,这个时候放松很好,他会给你不一样的思路。

我做毕设的时候,一个点卡了我两周,后来我爸妈带我出去玩了一天,第二天睡到中午再起来,看那个问题突然就有了新想法,之后我去试了一下,还真成!所以,随手笔记很重要,我记忆力不好,必须记下来hhh

3.做一个好奇宝宝!

问别人挺烦的其实,我属于那种平素绝对不想欠人情,问人东西的那种,有点像荒川爆笑团里的男主hhh,就死要面子活受罪!

当然,不是叫你一不懂就问别人,而是当你真的查了很多资料,很多书籍,都没有用的时候,问问老师、学长,可能他们一点就通了,两分钟解决问题!

之后他们说了什么你不懂,要问,别就附和着“嗯嗯。。。”其实,这种发问对你对老师对学长而言,都好。

你得到了解答,得到了更多东西。

要解释清楚一件事情,那么这个人必须得对这个东西非常透彻才行,也是在锻炼他的能力。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这种时候“你这个问题是这样的balaba。。。诶?这块emmm。。。。你等下我再看看”其实就是发现了问题。我有好几次别人来问我东西怎么做,我本来觉得自己很明白,之后叫他的时候发现自己当时忽略或者做错的点。

4.努力

这是最后一个。努力。

不努力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伟大的科学成就的。虽说我也觉得我自己可能以后不会成为什么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其实我做科研的最初的目的,是想了解这个世界。

我发现我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太少了,我想在我有限的生命里去了解这个世界,当然要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帮助到一些人就再好不过了。

那当然需要努力。

我觉得我不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我爱看书,爱科研,也爱看动漫追剧,爱化妆,爱逛街,爱美食。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而科研只是我去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渠道,是我为这个世界尽力的一个渠道。

什么都要努力,我看动漫也要体会心情,向他们学习;化妆也要去熟悉哪个牌子好用;吃也要吃的健康吃的快乐。这些都要努力,那何况科研呢?

以后我或许会成为一名科研人员,或许不会,但是我所经历的科研生活,肯定是我会很喜欢的一段时光。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