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量超过北上广!二线城市是怎样逆袭的?
共 3395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4-11 13:21
导读:“逃离北上广”,似乎正在加速上演。
作者:蓝桥
来源:搜狐城市(ID:sohucity)
如今,北上广已经不再是打工人追求的金字塔尖了。
“十四五”开局之年,一些二线城市人口吸引力颇为惊人,南昌、贵阳、嘉兴、福州、厦门等城市人口增量均超过10万。与它们相对应的是,北京常住人口连续5年负增长,上海、广州去年分别仅增长1.07万人和7.03万人。
▲2021年部分二线城市常住人口及增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二线城市是指30个发展较为活跃的省会城市、东部地区的经济强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不包含成都、杭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人口增量,待数据全部公布后,我们会单独分析。
那么话说回来,这些人口增量较高的二线城市,究竟是如何逆袭的?
01 北上广的现状:人口增长明显放缓
过去20年,以北上广深为首的大城市是打工人追求的金字塔尖,人口增量常年居全国前列。
2000-2010年,上海和北京是全国城市“顶流”,人口增量分别达到628.14万和604.3万,相当于每年新增60多万人口。2010-2020年,上海、北京开始控制人口增长,深圳、广州便成为新一代“顶流”,人口增量分别达到713.61万和597.58万,尽享人口红利。
不过如今,北上广的人口增长速度已开始放缓。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北京常住人口已连续5年负增长,上海、广州去年的人口增量分别仅有1.07万和7.03万,像此前20年那样动辄30万甚至60万的猛增已不复存在。
当然,这与全国人口增长低迷和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大背景息息相关。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自然增长人口仅有48万,几乎到了零增长的边缘。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比疫情前的2019年少了253万,本地农民工多了427万,农民工“返乡就业”成为大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二线城市的表现倒是十分亮眼,比如南昌、贵阳、嘉兴、福州和厦门,2021年人口增量都超过10万。其中南昌以18.17万的增量暂居全国第四,创下过去10年的增长新高;嘉兴的增量超过了过去10年的增长均值;福州、厦门、贵阳都维持了过去10年来的增长态势。
它们的密码是什么?
02 小城市的密码:宜居宜业
人口增长的关键离不开两大方面,简单来讲就是宜居、宜业。先进的、有特色的产业可以吸纳更多就业人口,良好的生活环境更是吸引人口的不二法宝。
以去年人口增量最高的二线城市南昌为例。近年南昌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去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于全国省会“第一方阵”,GDP总量更是超过石家庄排在省会城市第15位。从产业来看,南昌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等四个千亿产业,还在航空装备、虚拟现实等多个新兴产业上颇有建树。
其中,南昌的电子信息产业已连续多年以超过30%的增速爆发式增长,聚集了欧菲光、联创电子、菱光科技等一大批行业“小巨头”。虚拟现实产业更是南昌打响了发展“第一枪”,历经五年发展,已聚集了华为、阿里、腾讯、微软等一批VR相关领域头部企业,和联创电子、华勤电子、小派科技等一批VR硬件制造企业,领先优势明显。
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南昌集聚了大量就业人口:2021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10808户,比上年底增长23.1%;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增长17.4%,创近10年新高。
再比如人口增量第二高的二线小城贵阳。2021年,贵阳围绕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态特色食品等重点领域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包括科大讯飞、巨人网络、360、吉利汽车、中航发动机、比亚迪电池、中粮可口可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产业的带动下,贵阳全年人口增量达到11.25万,相当于2020年增量的2.5倍。
厦门和嘉兴是宜居宜业的完美代表。厦门作为初代“网红”,拥有温暖舒适的气候、绚烂迷人的风光和发达完善的城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一向十分强大。加上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文化创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良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居全国前10,人口吸引力始终不减。
嘉兴是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电子、纺织、汽车、化工、家居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再加上其交通建设愈加完善,以及高居全国前15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吸引力同样十分强悍。2021年,嘉兴的人口增量超过南京,增幅超过宁波,说是“开挂”也不为过。
03 小城市的助力:强省会或抱大腿
除了宜居宜业之外,这些城市还有一些政策性的助力或区位上的优势,比如南昌、福州和贵阳都是强省会战略的受益者,嘉兴则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南昌从2019年就开启了强省会之路,如今的人口数据已经可以看出成效。2021年,江西全省常住人口4517.4万,比2020年末减少了1.6万。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昌的人口比2020年增加了18.17万,吸引力可见一斑。同时,南昌的常住人口还反超上饶升至全省第二,人口首位度由2020年的13.84%提升到14.25%,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增强。
更重要的是,南昌的劳动人口有了大幅增加。2021年,南昌16-59岁人口436.5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7.82%,与七普数据相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
福州也是强省会战略的受益者。2020年11月,福建正式宣布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福州通过“强省会”和“强门户”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同年,福州都市圈成为全国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设立,福州驶上发展快车道。
2021年,福州GDP反超泉州,时隔22年后重回福建之首,经济首位度较2020年提升了0.38个百分点,人口首位度提升了0.15个百分点。福州的人口增量达到10万,创下近3年新高,与福建的“流量大城”——厦门持平,人口集聚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贵阳亦是如此。2021年是贵阳强省会元年,在全省常住人口减少6万的背景下,贵阳常住人口增加了11万,体现了强大的人口虹吸能力。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典型代表是嘉兴。据《人口吸引力超过宁波、南京,背靠上海的嘉兴开挂了?》文中分析,嘉兴从2017年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与上海的全面接轨。近年嘉兴50%以上外资项目通过上海引入,与上海之间的交通互联稳步推进,人口吸引力也是居高不下。
人口流动的变化,往往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过去20年,人们对北京、上海趋之若鹜;过去10年,广州、深圳、成都、西安、杭州等城市成为“顶流”;如今,经济发展较好的二线城市也成为打工人的“宠儿”。
福建师范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教授朱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区域内部发展水平提高,人们更倾向于内迁移动而非长距离迁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也认为,当省内大城市发展起来,人们能找到足够就业机会,就不需再跨区域就业。
不过,人口流入必然导致城市生活成本提升,也会加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压力。因此,地方政府在吸引人口的同时,也要为营造优质生活环境付诸努力,让外来人口不至于承受太过高昂的房租、交通等成本压力,也能拥有较好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
参考资料:
[1] 各市统计局
[2] 人口大数据解读|中国人口的1个大拐点和3个小趋势.和讯网
[3] 11个重点城市人口变局:2021年无一增长超30万人,成都杭州青岛最具“引力”.21世纪经济报道
[4] 南昌,18.25万的秘密!南昌日报
[5] 风劲帆满南昌再出发.瞭望
[6] 2021年南昌VR及相关企业营业收入预计突破500亿元.今视频
[7] 时隔22年重返全省第一,低调的福州凭何逆袭?睿愚
干货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