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跳完槽后悔了?

Python涨薪研究所

共 3848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3-29


源 / 鸟哥笔记(ID:niaoge8)        文/ 花花小萌主

开年之初,离开了工作5年的公司,兴冲冲地换了工作,总以为,深思熟虑的选择和决定,应当是会带来更好的状态和挑战,可惜的是,并没有!相反,新工作的每一天,都有淡淡的难受,有时候心里酸酸的眼里涩涩的,明明是浑身的疲惫感,却要打起精神假装很开心。
我们总以为金三银四跳槽季,都是重新开始的期待和美好,却甚少有人想过,跳槽之后若是更糟了怎么办,心情更不爽了怎么办?今天,我们不妨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跳槽后心情更不爽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人不喜欢概率,而相信因果,所以,在想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造成更糟、更不爽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1、怀旧情绪的过度化
怀旧是什么?对过去的饱含情感的渴望感。熟悉的朋友、相似的味蕾、耳熟的歌曲……我们以为怀旧是生活的专属,其实不然,在跳槽这件事上,怀旧情绪一旦过度,就会摧垮你的意志。
我们先来看看,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怀旧情绪的两个基本特点:
  • 怀旧通常和我们与重要他人的关系有关。

即怀旧是与自我高度相关的情绪,常常围绕着“我”和“重要他人”的关系展开。那么表现在工作上,我们时常回忆起的,往往是过去工作中共事的同事、良好的工作环境、甚至是老板,而不是孤独的个体。
  • 怀旧往往呈现“拯救式”的叙事顺序。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在叙述自己过往的经历时,通常会使用拯救式的顺序或者毁灭式的顺序。拯救式顺序,是一种从消极到积极的叙述方式,比如你过去在工作中遇到了重重的困难,但你克服了,一步步走向成功;或者说你从一个无名小卒到公司高层的过程。毁灭式顺序,是一种从积极到消极的叙述方式,即工作走了下坡路,从原本的辉煌,一步步跌下神坛,这也是很多人想要跳槽的主要原因。但经过专家的大量调研,近80%的人,回忆往事的方式是“拯救式”的,是一种“我赢了”、“我做到了”的成就感。
在这两个基本特征之下,跳槽后的你往往会有一种孤独感,情绪刺激下,就会怀念过去公司的合作无间,过去工作的披荆斩棘。总的来说,过去是你的胜利,但现在是你的泥泞,以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来说,沉湎于曾经,就会对现在产生强烈的不满。另一方面,不断的对比形成不断的反差,就造成了积累性的不满。
2、对新公司评估不足
我们跳槽之前,都会对新公司有一个评估,核心自然是薪资,然后是福利、环境、人际等。我与新入职的这家公司也算神交已久,差不多是有一年的评估,但就像谈恋爱的时候什么都好,一旦入职,期望差就产生了。
心理学上有个“心理摆效应”,说的就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就像小说IP被拍成电视剧的那种失落和焦躁。“心理摆规律”是指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即如果此刻你期望很大,那相反的心理状态极有可能在另一时刻不可避免地出现。
正如我一开始对新公司的每一个方面期望都很大,无论是薪资还是平台,抑或是同事的水平上,学习的机会上。当真的入职接触的时候才发现,我所看到知道的,只是公司愿意呈现的一方面而已。巨大的失望心态下,就不可避免的产生超级不爽的心情。
我们永远没有办法但从交谈去准确评估一个公司,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触摸到部分真实,这是跳槽者一个很大的风险。
3、新环境的不适应感
人对新环境有本能的排斥感,主要来源于对陌生性的一种不安全感,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跨过太平洋容易,跨出心中的舒适区难”,可见,完全融入到一个新环境,是比攀山越岭更困难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会对新环境产生不适应感呢?我认为有三点:
一是大脑的本性有一位心理从业者说过,人类的大脑会预期未来的危机, 新环境的陌生感,使得大脑对周遭危机的预估能力下降,从而产生强烈的“不确认感”,这种感受会刺激大脑的边缘系统,引发应急反应——“紧张感”。人在紧张的状态下,就像一根绷紧的弦,稍微撩拨一下,便是弦断人伤。
二是习惯问题。我们都知道,培养一个习惯很难,因为习惯一旦养成,想要戒掉,必然是伤筋动骨的。我们习惯于原来公司的处事方式,习惯于过去的人际关系,这种依赖性很难戒掉,一旦从这种习惯里抽离出来,投入到新的环境中,生理和心理上会不由得产生一种排斥感。
三是敏感与畏惧。每个人适应新环境的所需要的周期都不同,所付出的代价也不同。而有一部分人因为相对敏感,且缺乏安全感,就对新环境有天然的畏惧感。
我在原来公司5年,习惯是根深蒂固的,同时,我又是一个敏感的人,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在新公司自然不能过得如鱼得水。
如何调整跳槽好的心态?
知道了大概原因,现在我们来说说,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毕竟跳槽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无论心里多么难受,也只能向前。
1、积极参与现实工作,重新选择参照物
我们怀旧情绪强烈,是因为我们把过去的工作当成是现在的参照物,不断对比产生差距,从而引起心理上的不适。那么,不妨做到两点:
一是积极参与现实工作。培养在新工作中的主动性,无论是你熟练的还是陌生的,参与进去。我们常常说,和同事拉进关系的最有效方式是在一起吃饭话家常,那么和新公司拉进关系的方式,就是参与到它的成长中去。你和新公司的联系越紧密,参与的现实工作越多,就能积累熟悉感。
二是重新选择参照物。过去的工作已经是过去式,不要让其成为现在工作的参照物。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成为过去,可以把过去一个月,过去一周,甚至刚刚过去的一天作为参照物,也可以把刚刚完成的工作设为参照物,将对比框定在同一个空间里,就不会因为跳槽而产生后悔、不爽的情绪。你就会发现,生活工作都在越来越好,你所期待的,正在慢慢实现。
所以,发挥主动性,选好参照物,是融入新公司非常关键的一环。

2、消除期望偏见,建立评估正循环
对期望和现实的评估与调整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一套高级意识系统。其过程为:初步判断--建立目标和期望--实施--反馈--修正目标和期望--实施--反馈--修正目标和期望--实施……这也是不断适应新环境、不断认识自己的正循环过程。
我们之所以会有期望偏差,就在于我们只实施了前四个步骤,即初步判断--建立目标和期望--实施--反馈。以我自己为例,对新公司的初步判断,是比原来公司更大的平台,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包容度;然后,我建立了目标和期望,迎接更大的挑战以及得到更多的成长,获得不同的机会,收获更多的物质上精神上的财富;接着我开始实施这个期望,将其与新公司一一对比;最后,我得到了反馈,发现我所有的建立都不可能实现,或者说,需要一个较长周期的等待,于是,我失望了,非常失望!心理学家认为,当目标和期望制定的不合理时,或者与现阶段情况差距过大时,往往就会失败,而且造成的失望就越大。
失望之后,我没有修正目前和期望,没有建立正循环,而陷入到不可自拔的消极情绪中,只能和新公司距离越来越远。因此,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必须要做的,就是去修正,短期内的期望是什么,长期的目标是什么。就像如果你期望一年赚一个亿,注定要失望,但你要是期望一年赚10万,那么又何谈失望。
3、建立微习惯、新触点
我记忆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以前上学的时候习惯骑自行车,特别反感坐车,晕车的毛病也改不掉;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坐公交车上下班成了常态,渐渐地倒都习惯了。可见,其实习惯这个东西,我们不需要去打破,而是去建立新习惯就好。
无论你在旧公司有多少的习惯,不需要去放弃不需要去忽略,但从现在开始,建立你在新公司的新习惯就好,慢慢地,就会长江后浪替前浪。
在《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一书中提到,微习惯是微小的、积极的行为, 是不需要消耗多少意志力,人人可以做到的,与古人所说的“积跬步,至千里”有异曲同工之妙。跳槽后到了新公司,也可以用微习惯去替代过去的习惯。
  • 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需求不同,建立微习惯的计划就会不同。比如我们目前最想要的是消除跳槽后带来的不适感,那么不妨建立一个每日发现新公司优点的微习惯;
  • 服从计划安排,将其纳入目标

计划一旦形成,就要将其视为一个目标,目标可以是宽泛的,比如通过微习惯的养成,最终成功和新公司融为一体;
  • 建立回报机制,奖励提升成就感

付出都会希望得到回报,在微习惯的建立过程中,给自己一个奖励期限,比如发现新公司10个优点,或者坚持一星期完成计划,就奖励自己一杯奶茶,创造一种仪式的成就感;
  • 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留意习惯养成后的标志

老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是习惯养成的最好见证者,也是能提升你成就感的最好方式,更是反馈的必要来源。
建立微习惯、新触点,才能让你和过去告别,至少,不让你沉浸在过去中。

写在最后的话
我们通常不愿意谈后悔,无论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我们宁愿承受代价也不愿意放下脸面。跳槽是一种行动,但跳槽的结果却需要心态去书写。金三银四跳槽季,尽管是美好的季节,也要慎重跳槽,有时候,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但若已经跳槽且不可回头,那么调整好心态,才是最要紧的!
本文转载自鸟哥笔记,10年专注营销增长干货分享,百万从业者专业交流平台。

—  —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技术干货与你天天见~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