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帮你找到你的人生目标和方法

共 3943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8-04 23:14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对于很多人而言,年少时的梦早已随风飘散,当年的花也已残败掩埋。我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将就着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然后认为“这个世界上哪有百分之百令人满意的工作呢?”  “工作嘛,仅是谋生手段而已”。


但,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克里斯坦森说,我们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超过生活中任何其他事情所花的时间,这种妥协和将就会慢慢侵蚀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不要妥协不回头。


2010年春天,在哈佛大学又一届毕业生的演讲中,克里斯坦森作为讲师,将管理学的真知灼见运用到了人生规划中,与这届毕业生们做了分享。


当时,克里斯坦森已被诊断出患有“滤泡性淋巴癌”。因此,在演讲中,克里斯坦森还分享了面对死亡时对“生命的价值”的感悟。


这样一场诚恳的分享,引起了极大的成功和轰动,不仅深深感动了在场的学生,还引起了新闻媒体和出版商的关注。


这本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就是脱胎于这场态度诚恳干货十足的演讲。所以,我们在封面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哈佛商学院毕业前最重要的一堂课。



在这本书中,作者指出:我们一生最大的成功并不是来自他人的评价,而是内心深处的满足;搞清楚什么是我们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才是如何评价自己人生的关键。


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Clayton M. Christensen是哈佛商学院教授,五度荣获“麦肯锡最佳论文奖”,荣获2011年“当代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第一名,曾任波士顿顾问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顾问创建陶瓷系统工程公司(CPS)、创见研究所(Innosight)等四家企业和机构,有《创新者的窘境》等畅销书。


这本书一经问世就获得大量好评。《福布斯》称之为“本书是21世纪生命哲学力作”。




如何确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重点原则:真正激励我们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一份工作中,对于我们来说,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


薪水?工资?福利待遇?晋升?


如果钱最重要,那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许多能力强的人却选择在非营利性机构或慈善机构工作;许多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却选择去贫困地区支教或援助。


其实,有两个因素同时决定着我们对一份工作是否有热情。这两个因素,一个是基础因素,一个是动力因素。


基础因素就是我们俗称的钱。


动力因素是指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的工作。


所以,找到发自内心热爱的工作的第一步,是要找到动力因素,也就是要问自己:这份工作对我有意义吗?这份工作将会给我带来发展机会吗?我还能继续学习新东西吗?我有机会得到认可、获得成就吗?我会被赋予更多责任吗?


——这些才是真正驱动我们的动力。



平衡原则:怎样平衡周密计划与偶然机会的关系


作者在读大学时,想成为华尔街日报社的编辑,为此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他在大学期间去杨百翰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经济学,后来又到哈佛大学读工商管理硕士。


作者读工商管理硕士的第一年,向华尔街日报社递交暑期实习申请时,却石沉大海,使他备受打击。


这时,一家咨询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虽然不是去华尔街日报社实习,但作者认为在咨询公司工作通过帮助客户解决管理难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更有利于争取华尔街日报社的工作。于是,他接受了咨询公司的工作。


可是,在咨询公司工作几年后,作者竟然爱上了这份工作。


5年之后,作者觉得是时候重拾梦想了,便辞职了,准备再申请华尔街日报社的编辑岗位。这时,一个朋友邀请他一起创业开公司。作者在咨询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听到创业,不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这样,华尔街日报社编辑梦想再次搁浅,作者开始了创业之路。


没想到,创业失败,作者一下子沦落成失业者。这时,哈佛商学院的两位高级教授找到了作者。作者几番思考后,再次选择了当学生。随后,作者完成了博士学习,成为了教授,再成为了终身教授。


作者的经历告诉我们,需要认识到两点:

1、没有哪个计划一经提出就更好或更糟,而是要根据我们走到哪个阶段来确定或判断。

2、几乎所有的成功都是周密计划和意外机遇结合的产物。


该如何衡量突然出现的机遇是否适合我们呢?“发现—驱动计划”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做出最佳选择。


“发现—驱动计划”是指:哪些假设条件需要得到验证,才能说明这个突然出现的机会是值得选择的。



执行原则:我们所实施的计划与最终目标是否一致


当你明白了人生的动力,找到了自己的战略,平衡好了志向与意外机遇的关系;你却舍不得花时间、金钱、精力在这些东西上面,那么最终一切都将无意义。也就是说,你需要在你的战略目标上,配置好“人、财、物”才行。


真正的战略——无论是公司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在大量与资源分配有关的日常选择中产生的。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你资源的流向,将决定你成就的方向 。


所以,一旦决定了战略,你就需要把你的资源,有限用在能实现你目标的事情上。这样,变更保证你最终成为你渴望成为的那个人。



坚持原则:怎样把热爱的工作坚持下去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体现在企业的价值取向中,并有力地影响着企业行为准则的形成,这种行为准则使得企业的成员在各种情况下都知道什么是重要的。


有效的企业目标包含三个组成部分:未来的“画像”、认同感和标尺。


未来的“画像”:设想企业未来发展的样子,将其描绘出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愿景。未来的“画像”是领导和员工们的愿望和想法,而不是员工在未来某天突然发现自己的公司已经发展成的样子。


认同感: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们对“画像”要有强烈的认同感。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出取舍的时刻会不停地出现,令人无法预料,如果员工没有强烈的认同感,那么当一次次意外出现时,企业很可能会走上岔路。


标尺:员工们可以以这一标尺为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工作,确保自己的行为和方向始终处于企业目标前进的道路上。


同理,作为人,如果拥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它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无疑是巨大的,目标会起到灯塔的作用,使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如何处理好身边人的关系


与家人、朋友的关系是幸福生活的最重要的源泉。


我们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亲情、友情关系。因为在我们的价值观序列中,工作往往被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我们当前的社会评价体系中,过于夸大了个人事业成功的作用,觉得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了,就代表了人生的成功。


可是,生活绝不是单维度的。可口可乐总裁迪森曾说过,生活如同一项抛球运动,你的双手必须轮流抛掷“工作”“家庭”“健康”“朋友”与“精神生活”五颗球,而且不可以让任何一颗球落地。


多留点时间陪伴亲人和友人,与家人建立爱的关系,与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这样的亲密关系才能给我们带来最永久的幸福动力。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为孩子创造更多体验生活的机会,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既要陪伴孩子成长,但是绝对不能包办孩子的一切。


孩子不仅需要克服困难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让他们学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失败,培养他们的韧劲,成为一个不轻易放弃的人,才能在未来的急速的发展浪潮中从容面对一切变化。


在处理家庭和亲友关系时,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是很重要的。


作为丈夫,或许你以为只要在外赚钱养家就可以了。但是,在妻子的眼中,她可能需要你的呵护、支持以及心与心的交流。文中提到了“雇佣”理论,当把一个东西理解成它被雇佣来发挥的功能时,可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塑造和谐有爱的家庭文化,是处理好家庭关系的重要保障,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


如果夫妻彼此相爱,并能用行动互相支持,共同参与到家庭生活的过程中,这就容易打造一种和谐有爱的家庭文化。在孩子眼中,父母是否相爱,是否快乐健康的生活,是否正直地面对生活难题,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形塑着他们以后的行为价值取向。




如何保证你正直一生,远离犯罪


但凡有些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试错只能在一定的安全空间内。


比如你偶尔不想照顾孩子,让孩子自由的玩了一把游戏。比如你特别喜欢一款包包,透支了2个月工资,结果发现包包一点不好看。这些错误也许会让你悔恨很久,但不至于让你追悔莫及。


可有些路一旦走错了,可能会让你失去所有,难以回头。


克里斯坦森在他们毕业第25年和第30年聚会中,有个同学,曾经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合伙人,后来做了安然公司总裁,一年能赚一亿美元,可他离婚了。之后,他又卷入了多宗财务丑闻中,他的事业毁了,人当然也进了监狱。


人在第一次犯错的时候,往往会自我安慰,就这一次应该不会被发现,可是为了掩饰第一个错误,又会埋下做更多错事的雷。


有人说:一句谎言,要用一百句谎言去遮掩。


所以真实,是最好的解脱模式。对于不违规犯错这件事来说,这个道理依然适用。想要一辈子做个什么正直的人,就永远不要越雷池一步。


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有效。人总要有一些原则和底线,一旦一次突破,未来犯错的可能性会更大。


避免人生中出现道德让步带来的后果的唯一方法,就是坚决不让它开始--跨过底线的第一步,就是是你走上后悔道路的那一步。



不被世俗的成功所绑架,找到自己内心想要做的事情,是我们生为人最重要的使命。


不管你是年轻人,还是为人父母,还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读读这本书都大有裨益,能够帮你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更好更快的走向成功。


关注“安晓辉生涯”,遇见更好的自己



刚入职发现不喜欢这份工作,是离职还是...

一套令我获益颇多的生活模式

如何获得有趣的工作

欢迎添加安晓辉老师微信a32352937

一对一咨询识别上图二维码

文字咨询请戳阅读原文

浏览 7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