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 连花清瘟风波的舆情风险是如何形成的?

知微数据

共 168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2-05-21 00:49


4月14日-18日,在@王思聪、@丁香医生等大V的接连质疑下,以岭药业及旗下品牌连花清瘟被卷入舆论漩涡。知微数据从其4月以来的舆情传播情况、舆论焦点及争议点等方面展开分析,发现舆情风险形成的原因,梳理企业应对舆情的研判建议。



01 事件脉络
 
向上滑动查看↑


02 传播趋势分析
 
传播趋势图

4月14日,王思聪转发微博账号@睡前消息编辑部 发布的博文“世卫组织‘推荐’连花清瘟,谁告诉你的?”,并喊话“证监会应该严查以岭药业”,以岭药业迅速发文回应;次日,舆论快速发酵,以岭药业股价跌停,传播再次达到阶段性高峰
 
4月16日,微信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发布文章质疑连花清瘟占据了上海志愿者三分之一运力。17日,“丁香医生”发文表示连花清瘟不能预防新冠;多领域KOL纷纷发表观点,引发第二轮舆论争议。18日,以岭药业股价跌停连同网络上接连不断的质疑声,推动传播达到了周期内最高峰
 
@王思聪、@丁香医生成为带动话题破圈、引发全民参与讨论的关键传播者。
 
4月20日,以岭药业回应近期有关连花清瘟的热点问题,次日,话题热度迅速降温,随后舆情进入消退期
 
本次事件传播的热门话题主要围绕以岭药业营收及股价波动和连花清瘟药效三个方面。
 
连花清瘟风波热词分布
 
其中,微博话题#以岭药业靠连花清瘟9个月营收33亿#热度最高,影响力指数达59.9。
 

热门话题TOP10

影响力指数来源:知微事见ef


03 舆论观察分析
 
此次事件,舆论环境整体偏中性客观,也有将近40%的媒体、自媒体和网民持支持以岭药业的态度,仅有3%左右的人认为以岭药业及连花清瘟存在问题。

情感分布

 正负面观点分布

舆论观点呈现多元化,整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正面观点
 
大部分网民、自媒体选择相信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认为丁香医生是将上海防疫存在的问题甩锅给连花清瘟、相信以岭药业是民族企业等,同时,还有一部分自媒体和KOL认为此次事件与国外资本(如辉瑞新冠特效药进入中国市场)有密切关系,是国外资本为争夺利益对以岭药业和连花清瘟的一场蓄意抹黑。
 
2、负面观点
 
负面评论主要为对@丁香医生 观点的认同、质疑以岭药业还未确认治疗新冠有效性为何会大量发放连花清瘟、以岭药业过度营销等。
 
3、中立态度
 
媒体大多为中立的态度,多为对事实的客观报道。本次事件传播的平网媒中,综合新闻类和财经类媒体占比较高,均超过三成。
 
媒体行业

财经媒体:周期内表现活跃,话题覆盖中医药利好、公告回应、财报数据、股价波动等方面,普遍看好中药板块行业发展,但同样对于连花清瘟的增长持续性表示担忧。
 
党央媒:集中在月初,上海疫情期间针对物资里包括“连花清瘟”及时发文指导正确使用,强调没有“预防”作用。
 
健康医药类媒体和地方资讯类媒体:“质疑”事件后,积极普及“连花清瘟”的作用以及其研究成果。
 
04 对品牌影响分析
 
股价经历了大幅波动后,将趋于理性
 

4月14日,“王思聪微博喊话”后,尽管以岭药业连续多次回应,并在投资互动平台上表示要相信“清者自清”,但二级市场投资者并不买账,资金集中抛售,15日和18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跌停,据悉以岭药业累计市值蒸发超过120亿元。
 
4月19日,以岭药业跌停开盘后震荡反弹,收盘微红,最终收于32.41元/股,微涨0.06%。
 
是否恶意营销引导、缺乏双盲论证仍是待解主要矛盾点
 
本次风波短暂告一段落,但外界对不少问题仍存疑:一方面,媒体发布的极具误导性的文章是否是公司主动宣传的手段,对应的是有没有违反《证券法》;另一方面,钟南山院士也曾表示,由于疫情爆发的紧迫性且患者需要及时治疗,团队没有进行双盲实验,所以当前仍旧缺乏说服性更高的双盲数据。
 
05 研判建议


本报告针对以岭药业近期舆情,归纳出4点研判建议,详情可查看完整版报告。


如需获取完整版报告,请扫码添加“知小微”,也欢迎加入医疗大健康垂直社群进行交流。



往期推荐:





新能源车险舆情洞察:“保费暴涨”实为舆论过度渲染?


舆情洞察 | 国货品牌如何成功出圈?


季度热点舆情事件盘点:康师傅、宝洁、b站等知名品牌被曝光

浏览 2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