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了错失恐惧症FOMO?没错!说的就是你
共 5437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1-06-12 18:03
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特指那种总在担心失去或错过什么的焦虑心情,也称“局外人困境”。
随着电子通讯和社交网络的覆盖,越来越多的人染上了“错失恐惧症”,直接影响到了生活中的日常决策、情绪和情感波动。
信息爆炸的时代,一觉醒来可能就有数不清不得不看的消息……
突然大家都喊谁老公了,不看影视剧也要查查他的八卦,一条不感兴趣的文章,朋友圈里好几个人转了就会点开来看,突然热起来的流行语要迅速去查明意思熟练地用起来,起床第一件事睁开眼睛,第二件事上微博刷刷热搜,以及会去一个固定的段子手那边看段子和无数整齐的23333以及神最右。
早上起床刷朋友圈,一定要翻到昨天晚上看到的那条为止。
自己并不感兴趣的文章,发现好几个朋友都有转发,你也会忍不住点开看看。
明明没有购物需求,一个全场5折的电商广告还是会吸引你的点击。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因为我们总担心错过些什么。
朋友圈刷到底是担心错过新鲜事,被广告吸引是担心错过优惠。
如果以上有某一条戳中了你,很有可能你患上了错失恐惧症——你不愿错过社交网络中任何可能关于自己或关于潮流的信息,否则就会感到精神焦虑。
曾经有人评价即刻让我们从网络时代回到了电视时代:我们总会对选择的自由感到厌倦,然后回想起躺在沙发上观看被精心挑选出来的节目是多么轻松。
当你拿起手机时,你无法阻止自己去不停地翻看朋友圈,你总是怀疑自己错过了什么八卦新消息。
当你发表一条状态后,又在焦急地等待朋友点赞评论与你互动,你开始变得心烦意乱,烦躁不安,甚至患得患失。那么,恭喜你!成功患上了“错失恐惧症”!
FOMO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40年前,“社交控”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远距离交流并不是很好实现。我们并没有500个朋友,而是只有几个朋友就在附近,即使他们在做什么事情,我们也不知道,因此也就不会感到害怕。除非有人当面跟你说某事你不在,然后我们才会觉得被冷落了。
但现在,社交媒体主导着我们的生活,每个人的精彩集锦都在冲击着我们的思想。我们总是假设别人的生活比我们自己的更充实、更精彩。
信息过载
由于先进的技术,我们不断地承受着大量的信息,但这对我们的大脑来说太多了。
我们无法分辨一个人做了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模糊不清。就好像,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一些很酷的事情,而你却不是一样。所有的这些信息都在情感上和精神上压倒了我们,让我们筋疲力尽。
FOMO是一种我们无法戒掉的周期性冲动。我们沉迷于分心,利用社交媒体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休息,然而,这样做会让我们因为害怕错过而感觉糟糕,所以我们会更多地滚动屏幕。
我们沉迷于社交媒体,我们不擅长实践良好的社交媒体健康作息时间。
尽管我很想指责社交媒体巨头创造了让人上瘾的平台,但我们还是那个每天打开应用、滚动屏幕、让人上瘾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不能给你带来幸福和快乐,你就会避开他们,避免与他们交流。但你仍然会把他们当作微信上的朋友,你在现实生活中取消了对他们的关注,但在虚拟生活中却没有,这在很多方面都很糟糕。
那么,这些铺天盖地的信息和缺乏适当的社交媒体关怀的结果是什么呢?
你的精神健康状况会一团糟。FOMO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害,会导致情绪波动、孤独感、自卑感、自尊心下降、焦虑和抑郁。
那我们到底在担心什么呢?
其一,担心做出错误决策。
的确,我们每一次的决策都是一次选择,不同的选择必然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追求决策的正确性并无不妥。
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的需要去做一个决策。反而是我们受到身边的环境影响后才有决策的需求。
比如拿双十一来举例,我们很多人其实并不是非要在双十一购买什么东西,甚至很多东西完全没有必要,也就是说我们本可以不用做“买”或“不买”的决策。
但当我们看到周边的同事、闺蜜都在讨论和抢购的时候,似乎自己也真有了这个需求,自己也就不得不做出“买”或“不买”的决策。
而错失恐惧症的心理,这个时候就会跳出来提醒我们,这么低的价格,不秒杀万一错过了怎么办?万一以后用得着,但价格贵怎么办?
所以,为了防止自己做出错误的决策,最后还是点开了链接、收藏了商品、支付了订单。
这也是为什么“倒计时”、“秒杀”、“限量”等广告词,总是屡试不爽,次次有效。
其二,担心别人有而自己没有。
人都是一种群体性动物,我们天然的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可、被他人需要,如此我们才觉得自己是这个团体中的一份子。
正因为我们的这种群体属性,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想尽量保持与他人的一致。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而自己没有的话,就会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
其实,我们也许只是与他人的选择不同而已,但因为别人有而自己没有,就觉得自己失去了别人所拥有的。
表面上看起来是攀比,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害怕失去与他人的一致性。
别人有而自己没有,就是失去。
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害怕的原因而行动,而并不是经过理性分析后真的有需求而行动。
其三,担心失去掌控感。
掌控感这个东西,非常的强大,当然也有必要。一个人没有掌控感就会没有希望和行动,没有掌控感也会没有安全感,更会焦虑。
正是它的强大和必要,让我们的下意识行为中,会尽力的避免失去它。
看起来是及时止损,实际上是因为担心下跌更多之后,自己失去对这部分财富的掌控感。
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分析,并不是理性的止损,而是心理上的担心,用止损来合理化这种担心而已。
非理性的止损,其实是害怕失去掌控感。
小结:
从这三点我们可以发现,担心决策错误、别人有而自己没有和没有掌控感,是导致我们产生这种焦虑情绪的原因。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自信、缺乏判断力,就很容易陷入到“错失恐惧症”中。
如何克服FOMO?
FOMO基本上杀死了幸福。当我们将自己的生活与社交媒体上的生活进行比较时,FOMO就偷走了我们的快乐。然而,我们的生活是无法被拿来与社交媒体上的生活进行比较的,因为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美妙与不同。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克服它呢?
1.要知道社交媒体不是现实
要知道,社交媒体并不是现实,有那么多快乐的脸在做一些很酷的事情。但它并没有讲述一个人咬紧牙关微笑的故事,因为实际上,他们并不想在那里。
2.拥抱JOMO
JOMO是错过的快乐。当你感到比较和恐惧时,只要提醒自己你的价值,花点时间对你现在所做的表示感谢就好。
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别人的梦想。练习感恩,并提醒自己,其他事情没有你也会发生,但并不意味着你不重要。
3.保证
安慰自己,即使事情发生了,也不意味着你的价值受到了影响。
FOMO是一种对生存的本能恐惧。对付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确信你是安全的,你的身体、情感和精神都是安全的。你仍然是有趣的,重要的和充满价值的。
4.问问你自己,“你真的想那样吗?”
说真的,你真的想那样吗?当某人在巴厘岛温暖的海滩上,摆着漂亮的瑜伽姿势,你就会感到“旅行恐惧症”。但是问问你自己,你真的想要那样的生活吗?它并不像展示的看起来那么好。
此外,我们从聚会和活动中得到了FOMO,但如果我们在那里,我们是不是又会讨厌那些活动呢?我们经常只是想让别人看到我们在做一些让我们觉得很酷的事情,这样人们就会觉得我们很有趣,这就导致了FOMO。
5.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别人怎么看你并不重要。你不应该花一辈子的时间去争取那些不愿参加你葬礼的人的好感。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如何停止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的文章:如何停止在意别人的看法,专注于你的需求
6.看远景
我们坐在那里,为我们错过的所有事情折磨自己。事实是,在你的一生中,这件让你觉得FOMO的事只是大海里的一粒沙子。在不到24小时内,这对你来说根本不重要,所以不要让它毁了你的一天,因为在你的一生中,它什么都不是。
7.制定更多计划
如果你因为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没有做什么而感到害怕,那就去做点什么吧。你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如果你觉得自己被忽视了,那就多和别人一起参加活动。或者,如果你和我一样内向,那就去上课、学习一项新技能、预订航班、散步、剪头发。趁你还能做事的时候去做吧!生命是短暂的,所以让它充满乐趣吧!
8.自我保健
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好好照顾自己。每天花点时间坐下来,喝杯茶,看看外面的雨,或者冥想,打个盹,散散步。花一些时间不上网,这样你的大脑就有时间来追赶和休息。
9.清理你的社交媒体
在社交媒体上摆脱任何让你感到悲伤、沮丧或难过的事情。确保你的社交媒体是一个充满积极和快乐的地方。
社交媒体的好处是你可以取消关注,但不用取消好友。这样,你就可以停止整天听他们的意见而不伤害他们的感情。
10.为别人感到兴奋
如果你看到一个正在度假的人,你会觉得很害怕,但你不需要取消关注他们或者为自己投下阴影。你可以为他们感到高兴。
感激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和你所经历的冒险。为所有这些过着精彩有趣生活的人感到高兴,他们也知道这与你无关。
小结
FOMO是一种让我们感到焦虑、沮丧、无聊和无趣的心态。但事实远非如此。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上网,FOMO只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我希望这些技巧能帮助你更容易地克服“社交控”。
从三个方面入手,避免陷入“错失恐惧症”
第一,行动前逆向思考,不行动到底会带来多大的坏处。
很多时候,我们在行动之前,并没有理性的思考自己到底为什么行动。更多的时候,我们盲目行动的原因是害怕落伍或脱离群体。
这种害怕导致的从众心理,会让我们在那一刻失去判断力,降低智商,因为我们不想成为“异类”。
我们往往很容易被收了智商税,就是这个原因。
那为了避免这种盲目的行动,我们就需要在行动前,用逆向思考的方式,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行动。
就像我们想要获得成功,通常的做法是学习成功人士的经验。但查理·芒格却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我就永远都不去那儿。
意思是,他分析的是别人为什么会失败,总结出他们做错了哪些事,然后让自己避免陷入同样的困境。而不是别人为什么会成功,把我们常见的思维方式,反过来了。
这种把一些常见的思考顺序颠倒过来,从反方向来进行思考的方式,就是逆向思考。
1)从反方向质疑
当我们在面对一件事物的时候,特别的从与常规相反的方向去思考,质疑这件事真的有必要吗?
2)分清因与果
我们总是习惯从起因推导结果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从结果反思原因,但殊不知很多因和果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小结:
从众心理会导致我们害怕落伍,进而让我们盲目行动而陷入错失恐惧症,所以我们需要在行动前,通过逆向思考的方式,去判断行动的必要性。
第二,培养洞察力,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
人都希望能对周边的事物能有所掌控,因为这样才能更有安全感,所以我们天然的害怕失去掌控感。
当我们在面对一件事物,但凡有可能失控,我们就会焦虑,进而会想办法通过一定的行为来改变这种焦虑,以达到心理的舒适。
而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事物的分析并不完整,但实际情况又要求我们需要尽快的做出选择。所以这个时候,一个人的洞察力就显得很重要了。
一旦我们能够快速的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也能够降低我们的焦虑情绪,减少担心错失的心理。
具体怎么来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呢?
1)学会鸡蛋里挑骨头
有时候在面对一件事物时,也许难以找到突破口,也就陷入了只能看到表面的情况。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从事物的中去找矛盾,从那些看起来不合理的因素或自相矛盾的情况出发,就像鸡蛋里挑骨头一样去寻找矛盾点。
2)保持好奇心
缺乏洞察力是因为我们对问题的思考程度不够深入,而保持好奇心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要不断的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问自己,自己是真的想要去吗?之前并没有想过要去,为什么这次有如此强烈的愿望呢?
当然,我不是说要禁欲,一定不能去,只是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个行为的背后是什么。
小结:
有时候我们也许不是真的需要某个东西,也不是自己真实的愿望。培养洞察力,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避免陷入错失恐惧症。
第三,懂得关注自我,向内探索找回掌控感。
我们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害怕失去掌控感,而我们往往在寻求掌控感的时候,习惯性的从外部去获得,但这样其实不稳定,还很容易陷入错失的心理中。
而如果我们向内寻求掌控感,建立稳固的内心安全感系统,其实会更容易。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自己状态非常好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在自己情绪不好,心情低落的时候,就会觉得越做越差,陷入焦虑,从而失去掌控感。
所以,我们需要向内先相信自我,通过这个“相信”来指导我们的行为,而后又通过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激励这个“相信”,形成一个正循环。
具体怎么做呢?有两个小建议。
1)写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就是留意自己特别好和特别差的状态,然后将这种状态当前的环境、自我的心理感受都记录下来。
当我们能够这样记录和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动时,其实就是在逐渐让我们找回掌控感。
2)培养个人爱好
一个人的爱好,无关自己的生存,不太可能带来压力,当我们试着培养一个爱好,其实就是在练习掌控感。
小结:
我们会害怕失去掌控感而陷入错失心理,而外部环境不一定稳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实现预言,向内寻求掌控感。
写在最后
我们常常说自律,但我们又在很多事情上无法做到理性的决策,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心理在担心某些东西。
这种担心的背后,是害怕失去好的优惠,害怕失去好的关系,从而陷入了“错失恐惧症”的心理。
而这种情况,我们其实可以通过逆向思考、培养洞察力、找回掌控感来进行避免。
因担心错失而焦虑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