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北斗CORS站“围城”

共 2448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11-12 03:22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撰文 | 泰伯网产业组

编辑 | 鹿野


“国内有3万多个北斗基站,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用北斗专家的话来形容,北斗基站已经看似比北斗系统还重要了。

就连车企吉利也公开宣布已完成305座高精时空基准站的部署。

“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很难说谁比谁更焦虑。

 

盈利难


9月23日,《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发布,交通运输领域北斗系统高精度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被重点提及。这一当口,业内对吉利自建高精度时空基准站的动作,并不意外。

“吉利要打造自己的智能驾驶技术,为自己服务,这是第一诉求。利用基准站网去做商业化的应用,对外输出是第二诉求。”吉利旗下时空道宇相关负责人称。

某种意义上,大厂蜂拥造车的焦虑之下,背靠北斗基准站的高精定位服务似乎更能给足吉利智能汽车生态安全感。


或许基于“长期会有益,但短期可能没有收益”现状的考量,相比千寻位置2800多座地基增强站,以及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企业的站网部署,吉利的建站规模要小很多。

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便千寻位置花了大力气、下了大功夫建站,但其目前盈利情况尚不明朗。“前期的运营投入、运维队伍、设备成本以及土地租赁等成本大概有几个亿。”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也曾表态,公司这个项目一度不被看好的多数理由是技术太重,盘子多大不确定。

而对于一向低调的吉利来说,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高调官宣更像是向外界资本发出邀约,一起加码开拓更大的北斗应用市场。“我们自建站面向的市场会很大,希望通过辐射车企布局交通板块,可能也会涉及到北斗终端产品。”前述时空道宇相关负责人表示。


站网多


追溯到2015年千寻位置刚入局时,市面上一直有这样的观点:互联网企业一旦开始做北斗基站,就没传统地理信息企业什么事了。

“当时业内做北斗基站的企业只有千寻自己,弄的动静挺大,业内只要有位置服务需要的企业都找他们,即便他们的售价不低。”华测导航工作人员沈进(为化名,下同)回忆称。

不得不承认,“相比传统地理信息企业,互联网公司当时开出来的待遇比较优厚,行业内的人员流动很大。”

直到新入局者打上山头,地理信息企业不得不下定决心建自己的基站,试图抢回更多的地盘。“千寻他们一开始采购我们的硬件来做服务,声称自己不做硬件产品,只做位置服务,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做产品了。为了预防垄断,我们只能自己做一套系统来跟他们竞争。”沈进表示。

凭借多年的业内经验,以及有熟稔的技术做支撑,传统地理信息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上千个基站,并非难事。沈进解释道,“近期我们已经建成了自己的站,也是上千座,主要为了方便自己后期位置服务的一些增值服务,以及产品销售。”


只不过,与互联网企业通过卖服务来销售产品的方式不同,地理信息企业试图由单一的卖硬件比拼开始向硬件+服务转型。“我们平时卖测绘设备已经有很多的客户源了。”

相比前些年,至少在测绘圈,地理信息企业的竞争力开始提升。


需求冷


现阶段,“测绘这个市场本身变化并没大,整个的市场也没有很大的提升。这几年,从中海达到南方测绘等厂家卖的接收机等产品销量来看,数量比较稳定,上下突破并不明显。”有从业人员刘流(为化名,下同)称。

抛开传统应用市场,新入局者能够明确的是,北斗基站更大的市场还是瞄向物联网,面向交通、海洋,以及其他的人员定位、车辆定位、物资机械定位等场景。

然而,在北斗专家看来,杀入北斗基站市场的更多是圈外企业,“好几年前,不少单位在国家补贴的背景下开始建北斗基站,数量越建越多。但他们高估了高精度市场的短期需求,也低估了整个市场的长期培育期。”

前述时空道宇相关负责人认为,“相对来说,之前的测绘设备可能对稳定性要求还不是那么高,但是如今要融入到交通行业中,对稳定性、完好性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的要求会大大提高,同时也会催生出各种形态的终端,包括各种物联网的终端,能够精确定位、精准管理的终端。

可惜,“当前市场乱象比较多,虽然初步形成了一些北斗品类,但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价格上也参差不齐,导致北斗高精度这个行业一直处于不太火热的状态。”刘流表示。

需求上不来,建好的基站给谁用?

有专家透露,“由于市场需求并没有大,有些单位的上千个站中只有极少数是日常开通、有数据输出的,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用自己建的站。”

按照“北斗基站不是真正解决应用问题的办法,关键是要有用”的逻辑,这也意味着,如今圈外企业确实杀入了北斗基站市场,却没在应用层面溅起什么水花。

据知情人士透露,甚至已经开始有单位想把手里的基站低价转手了”。

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也有斥巨资建站的企业已经做好了“国家要出手进行统一整合基站,促进市场优化整合,形成统一的局面”的心理准备。在他们看来,“也不排除国家允许各家小范围的运营”。

不过,有专家认为,高精度最大的用户是分米级(车道导),即便没有地面基站,高精度的无人驾驶系统也可以做到分米级,尤其在5G技术的加持下。

加群提示


泰伯网目前建有七大领域社群:GIO企业家群、科技大厂公关群、资本机构群、汽车出行群、新航天探索群、云服务与智慧产业群、测绘地理信息群,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taiboxiaojiejie),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送至邮箱:news@taibo.cn

商务合作:18500135491

法律顾问:京师律师事务所 盈科律师事务所




造车进化论 | 自动驾驶年代,上汽大众何以立足?

《精读》

四维图新简国栋:自动驾驶被夸大,完全自动驾驶还很远
国家安排,商业航天即将迎来建设大潮
小米汽车“加速”,科技巨头齐动手围猎新能源汽车
字节跳动投资:从元宇宙到房产中介,一个都不能少
深度 | 实景三维与CIM,谁才是时空数据第一底板

浏览 3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