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牌、PUA?三招教你破解职场“套路”
PMCAFF共
3991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2-07-25 03:24
职场中,沟通是门学问,如何跟领导沟通更是门大学问。你是否有过一见到领导就嘴巴秃噜、头脑打结,无法展现自己正常水平的情况?有过因无法清晰的表达想法和见解,错失机遇和资源的往昔?因为不会表达和表现,进而失去展示自我成绩与能力的懊恼?更是难以招架领导自上而下的一些“要求”“套路”,不敢拒绝,只能默默承受?最多背后吐槽“老板画的饼之大,一口吞不下”,“老板别打感情牌,谈感情多伤钱”……老板给的预算不够,如何做到通过沟通影响老板决策?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职场中和老板沟通的问题。沉浮互联网职场十多年,从一线员工打拼到创业公司老板的运营大神张亮,在《运营升阶笔记》中,就如何跟老板沟通,如何在职场沟通中掌握主动权,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策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有一个朋友在聊天的时候问我,怎么去面对一个喜欢打感情牌的领导。提问的同学从事运营工作 3 年,最近以产品运营的身份进入了一家新公司, 入职没多久,团队内一位负责产品的同事怀孕了。因为没有招到新的产品经理,领导希望这位朋友来接手产品经理的工作。我们暂不讨论这个故事里领导的做法是否合乎劳动法等问题,这位朋友的核心问题其实是,究竟如何拒绝领导对于分担同事工作的要求。首先,我认为你应该与领导明确几个问题,方便你来建立边界。明确工作范围,确认自己工作变动后的职责和考核指标。如果是暂代,那么你要先代同事处理她的工作,且你的工作也需要有人接受,此时考核你的就是与这位同事产品工作相关的指标;如果是兼任,你就既要处理这位同事的工作,也要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考核你的既有同事的产品KPI,也有自己的运营KPI。搞清楚了工作职责的边界,才能判断它是否与你自己的规划有冲突,是否对你有帮助。假如是暂代,从植入运营能力的角度来说,你会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但你需要改变视角,更多地站在产品层面考虑问题;假如是兼任,你需要不断切换看问题的角度,在产品视角和运营视角之间做切换。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和领导立下书面承诺,约定好暂代或兼任的时间长度和对应的考核规则,不要让自己的工作陷入边界模糊的局面。明确了工作边界后,你的业务范围与之前的工作内容变得不一致,因此工作优先级、评定工作业绩的规则和薪资待遇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讲明白,立下书面约定,你的风险是可以排除的。如果谈不拢,领导会知道这件事是推行不下去的,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工作时间久了,难免会碰到打感情牌的情况,老板和下属都可能在某些场景下故意或不经意地打出感情牌,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呢?(1)实在无牌可打。譬如,核心员工要离职,开出的条件是升职加薪,但是公司不同意,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替代人选,有些领导就会打感情牌来劝说下属留下。(2)“欺负”老实人。譬如,下属去找看起来很温和的领导要求涨工资,理由是家里的负担重,自己家庭地位低,心理压力大,这也是典型的打感情牌。讲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包括自己的感受、顾虑、期待,看对方有什么反应;如果作为倾听者,你要思考能做的承诺与反馈是什么,并且如实地告诉对方。我们对领导和下属都要明确工作边界,感情牌其实已经突破了工作的边界,是在用私交去扰乱公事。既然对方已经打出了感情牌,你就应该坦诚地说明自己的感受。譬如,领导劝你考虑团队氛围别要求加薪,那你可以坦诚地说:“我确实需要通过加薪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需要知道公司和您对我能力的看法。”譬如,下属来和你谈涨薪,你要坦诚地告诉人家目前的时间点是否能做这件事,如果现在不能,什么时候能,你建议他怎么做。一定要明确地表达你的预期,最好有明确的方案,否则对方很难去判断沟通的效果。譬如,作为领导希望下属留下来,但暂时无法加薪,你可以和下属明确地说:“目前申请加薪确实有困难,我先去向老板提一个申请,如果你后续的业绩达到了某个程度,就能够兑现。你愿不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如果可以,我去和老板沟通,随时和你同步。”不要觉得沟通会浪费时间,做好有些事情需要进行多次沟通才能有结果的心理准备,因为,只有进行充分的沟通,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才有可能拿到结果。希望你能够轻松地面对感情牌,也希望你尽可能不要去打感情牌。前面讲到了一种职场沟通场景中非常具体的情况——来自领导/下属的感情牌、PUA。但大多数人,不论你是基层员工,还是公司的管理层,每天都会面对,也是问题最多的场景,就是沟通上级,大致包括以下几种:1. 工作分配,不管是你想做的、要做的,还是上级希望你做的。2. 目标对焦,我们要做什么,做到哪一步了,下一步怎么做。3. 资源探讨,目前缺什么,可以给什么,怎么才会给。4. 任免沟通,发生了入职、晋升、降级、解雇、离职等变动。如果我们想要掌握主动性,就必须把握机会,做好沟通。通过沟通能够影响老板的决策,而决策会受到信息要素、个体偏好和对结果的预期的影响。决策就是基于所掌握的信息去做选择题。之所以会出现不同选择,是因为人们的立场、角度、关注点存在差异。不同层级的人获得信息的途径、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一样,所以做决策的结果也不一样。虽然不同领导的决策风格不同,思考角度不同,但决策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让公司活得更久,活得更好”。基于这个出发点,领导决策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生命力,让大家为组织的生存目标服务。作为运营人员,你并不会太在乎你所运营的产品的个体用户的感受,除非这是位个体是超级用户。同样,公司并不从组织内每一个员工的个体感受出发来考虑问题,除非这个员工贡献了极大价值。当你明白了这些事实,你就会思考如何沟通才能让领导认可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从而做出对公司有利,对领导有益,同时也对你自己有利的决策。如果你是领导,你是喜欢提出问题后两手一摊表示“我没辙,你来想办法”的员工,还是提出问题并表示“我想了四种解决方案,您觉得我们应该选哪种”的员工呢?很显然是后者,小公司和创业公司希望员工具有主人翁精神,可以“不把自己当外人”,这样,大家才能一起努力把公司的蛋糕做得更大。而大公司的员工数量很多,要想从同事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你向领导提出问题之前,请务必想好你的解决方案,即便这个方案需要额外的资源也没关系。不要只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领导需要做判断题。判断题虽然比填空题好一点,但意味着信息匮乏,而解决问题需要足够的信息,如果输入的内容不够,那么输出的结果往往也是错的。请至少准备好两个解决方案。怎么才能找出多个解决方案?首先,思考在没有额外资源的情况下,是否有其他解决方案。然后,如果你要求额外的资源是否可以产生新的、更丰富的解决方案。譬如,上个月我们完成了100万元的销售额,领导要求这个月完成300万元的销售任务,怎么办?假设系统现在支持送优惠券,你可以说:“我们可以在这个月做一场活动,只要用户完成一次下单,我们就送一张优惠券,本月有效。送券的规则是,把用户订单的金额乘以3,然后以这个金额做满减的条件。譬如,用户提交了100元订单,我送他一张满300元减100元的优惠券。只要他使用,他就有可能多买300元的商品。”“领导,如果有开发资源支持,我们可以研发一套推荐系统,让用户下单之后去晒单,我们通过发放优惠券给用户奖励,优惠券当月有效。这样,只要用户晒单,哪怕只拉一个人进详情页,也能带来转化的机会。”这是第二个方案,然后我们思考,如果找老板再多要点资源呢?“领导,我目前只有这两个方案,但我想,可不可以号召同事们出出主意,多收集一些方案?如果哪位同事提出来的方案被我们采纳了,那我们就给他1000元奖励,怎么样?”对老板来说,没有方案是填空题,有一个方案是判断题,超过两个方案就成了选择题。如果你是老板,你更喜欢哪一种?就事论事说来简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或想法时,要围绕这件事本身去说,不要跑题,不要跳跃。譬如,我们和领导申请预算,领导觉得要多了,我们应该计算一下,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后续反馈。“这笔预算我计划这么用,请您看看我的算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可否请您指导一下哪里有问题?如果算得没错,那么我们要削减哪部分预算呢?削减后如果影响了对应的工作,我们能接受这样的后果吗?如果不能接受,能否请您再考虑一下?”但你不能说:“领导,为什么您觉得这笔预算多?上一次您明明给了某某更多的预算!”这样说就不是就事论事了。决策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我们认为可以拿来对比的,往往没有可比性。所以,我们要抓住某件事本身去沟通,要用数据说话,用逻辑说话。十多年前,盛大集团的企业文化是“讲道理”,要求“准确的数据、严谨的逻辑、规范的民主、负责任的独裁”。决策时的顺序是:谁有数据,谁说了算;如果没有数据,谁有逻辑谁说了算;如果没有数据也没有逻辑,谁负责任谁说了算。在与领导沟通时,我们要从数据出发,从逻辑入手,敢于担当责任,这样很多事情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内容摘自《运营升阶笔记》,出版社授权发布,转载请标明来源。点个“在看”
浏览
103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