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瘟疫与危机:牛顿奋斗的那些年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实战

共 4621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2-01-23 22:48


0

ABOUT this NOVEL


今天,《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本“神作”正式将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介绍给世人,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世界就此失去威信,中世纪最后的一点儿“阴影”也因此消散,从那以后,人们大步走进了崇尚科学的新时代。牛顿曾告诉别人,书中最精彩的定律受到了一个苹果的启发,苹果就此成了牛顿的某种个人标志。然而,在一个苹果的背后,是一个日新月异却充满动荡的年代,以及牛顿长达二十年的积累和坚持。



“不务正业”的工读生

ABOUT this NOVEL


1661年6月5日,牛顿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注册入学。

就在前一年,英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流亡在外的查理二世回国,另一件是皇家学会成立。英国已混乱多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后,大权一度被克伦威尔掌握,又在他儿子的手中被收走。人们痛苦而厌烦,觉得与其再折腾下去,不如找个名正言顺的君主稳住局面。

这意味着英国即将进入一个相对平和的时期,英国皇家学院可谓生逢其时。几年后,意大利的齐曼托学院解散,曾因文艺复兴占据文化优势的意大利衰落了,科学崛起的中心就要转移到英国了。

不过,这时的牛顿恐怕并不觉得自己“赶上了好时候”。他天资聪颖,却经济拮据,虽然获准进入剑桥大学,却要面对待遇落差。那时的剑桥把学生分成三等,贵族少爷几乎无须考试就能拿到学位,自费学生主要是圣公会牧师的预备役,而牛顿这样的工读生则要伺候其他学生,为他们跑腿、吃剩饭,甚至刷马桶。这种多少有些羞辱人的规定使得工读生有着较高的退学率,也进一步让贵族少爷们觉得不必善良对待穷困同学。一直缺乏双亲关爱的牛顿本就内向敏感,如此一来,他更难融入环境了。

融入不了人群,那就专心于课业吧——偏偏课内学习又无法满足牛顿的求知欲。

当时的大学课程承接的是中世纪学术复兴形成的体系,动辄“亚里士多德如何如何”“上帝如何如何”。然而,在一百多年前,哥伦布就发现了与《圣经》无关的新大陆,在几十年前,第谷就找到了无法用亚里士多德理论解释的新星。旧体系的漏洞早就明显得不能再明显,很多人提出了构建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培根写了《新大西岛》,哥白尼写了《天体运行论》,笛卡尔写了《方法论》,开普勒写了《新天文学》和《宇宙的和谐》……然而,大学课堂教的却还是老一套。

这样的安排让牛顿的困惑不减反增。终于有一天,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我是柏拉图的朋友,我是亚里士多德的朋友,可是,我更好的朋友是真理。” 同一本笔记里记录了诸多问题,其中就包含关于力和天体的疑问。

幸运的是,在那个年代,对于科学先行者的成果,大学的接纳程度有限,排斥程度也有限。很多新著作三一学院图书馆都有收藏。于是,牛顿开始如饥似渴地读“闲书”。在外人眼中,他像个不知道在修行什么的怪僧。但牛顿收获的是真正的快乐,这也是他忘却烦恼的方式。

对课外知识的沉迷甚至影响了牛顿的课内学习,他是以二等成绩取得学士学位的。依照当时的传统,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收回缴纳给考官的银币,而牛顿就属于“输掉银币的人”,是要被笑话的。

但那些笑话他的人显然不知道,牛顿放弃了银币,却收获了更加珍贵的东西。



掉个苹果不算啥

ABOUT this NOVEL


1665年,黑死病席卷欧洲,牛顿从剑桥回到家乡暂避。

这无疑是一场恐怖的灾难,仅在伦敦就抹去了至少 7.5 万的人口。笛福以此为素材撰写的《瘟疫年纪事》几乎每页都透着绝望的气息。然而在清净的乡下老家,牛顿却找到了令人羡慕的生活状态。

这时,他已开始具体地思考影响人们世界观的天体运动问题。地心模型明摆着是没有说服力了,但除了“谁绕着谁转”以外,还有很多事有待进一步探索。比如星辰为什么会绕转,还有地表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等等。第二个问题就连伽利略也没有想清楚,尽管他不仅通过望远镜看到了坑坑洼洼的月球,证明了古希腊大师口中的完美天体是一种想象,还总结了加速度和运动的关系。

传说中,牛顿正是在自家农场思考时目睹了苹果掉落。这件事牛顿自己也提到过,所以应该不完全是编造的。也许苹果确实提供了灵感,让牛顿将物体掉落和天体绕转联系了起来,但他还需要验证这到底是真相还是胡思乱想。

验证方法就是计算。这时他已经掌握了那个时代最复杂的数学,也熟悉已有的天文学和物理学知识,但验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牛顿在这项研究上走走停停,可贵的是他从未失去信心和兴趣。

然而,有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他却一直没有想清楚:他该拿自己的研究怎么办?

瘟疫结束后,牛顿回到剑桥,谋得了一份研究员的差事。很快,赏识牛顿的前辈巴罗开始鼓励他发表成果,但他总是犹犹豫豫。

牛顿做研究最大的动力不是发表。后来他坦言,科学探索于他就是孩童在海边捡拾贝壳和奇石的快乐。这是一句实话。另外,在那个年代,学术成果和观点的撰写-评审-发表也不像现在这样规范。皇家学会的会刊还带有一丝奇闻杂志的风气,胡克的《显微图谱》多少被当作了猎奇画册,伽利略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则是以虚拟人物对谈的方式展开的。有人靠著作发达,也有人因此被世人非议,甚至遭受迫害。敏感内向的牛顿谨慎行事,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巴罗的推动还是有效果的,在他的牵线之下,牛顿和皇家学会建立了联系,后者对牛顿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大加赞赏。这让他的心态有所转变,随后便拿出了自己的光学研究,但这一次等待牛顿的却是老会员胡克的恶言。两人就此展开了漫长的争吵,成了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宿敌之一。

牛顿的热情再次降至冰点,甚至比从前更加排斥发表。这时他已经接过巴罗的班,成了数学教授,但依然过着隐士般的生活。“瘟疫年”的集中工作让他发明了微积分,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不断使用这种新的数学,对照各种天文数据,构建统一星辰和凡物的力学体系。日后写入《原理》的诸多定理已经有了眉目,但在计算、思考和修订之后,稿件总会被牛顿关在抽屉里,仿佛永远不会出现在世人眼前。



《原理》的诞生:艰难的分娩

ABOUT this NOVEL


1684年,哈雷在剑桥大学拜访了牛顿——就是哈雷彗星的那个哈雷。

在此之前他曾询问胡克,让行星绕转的力是否同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成平方反比。胡克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却拿不出依据。失望过后,哈雷想到来找牛顿问一问。

哈雷为人处世很有分寸。牛顿对这个懂事的后辈印象极好,于是答应提供详细的证明。但他心中仍有顾虑。哈雷等待了三个月,才终于看到那篇《绕转物体研究》。

看完这份证明,哈雷当即决定帮助牛顿发表成果。在他真诚而又耐心的鼓励下,牛顿的态度终于松动。牛顿开始整理自己十几二十年间的一系列研究,准备出版成《原理》。

但他依然动了一些小心思,不仅故意用古典拉丁文来写这本书,还在有生之年禁止出版英文版。和那些希望写出畅销书的作者不同,牛顿想要筛选读者,让文化程度有限、逻辑思维不够的人无法把书看完,进而无法胡乱做出评价。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避免受到对数学一知半解的人的打扰”。

《原理》涉及的证明和计算本身就不简单,再加上这样的写法,作者的工作当然会更加耗费精力。据当时协助他整理稿件的助手回忆,牛顿经常要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早上五六点,睡眠时间也常常只有四五个小时,有时还会忘记吃东西。

而在剑桥之外,《原理》的出版还遇到了更加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缺钱。按说皇家学会应该在这件事上提供支持,但学会刚出了本销量惨淡的《鱼类的历史》,现在囊中羞涩。理事会甚至用《鱼类的历史》的滞销副本代付薪水。再加上老对手胡克在一旁冷嘲热讽,事情看起来并不乐观。

偏偏在这个时期,查理二世突然去世,后继者詹姆斯二世信奉天主教,想要引进罗马教廷的权力。一时间局势动荡,英国又被推到了内战的边缘。这是否意味着牛顿可能因为新书而遭遇伽利略曾经遭遇过的迫害?一时间,这类问题让压力本就不小的牛顿更加头疼。

但旧时代终究还是远去了,詹姆斯二世很快就会在光荣革命中被摘掉王冠。封建神学风气不是瞬间消散的,但在漫长的拉锯之后,它还是会彻底让位给新气象。

那么新气象由什么来引领呢?文艺复兴打的是复古旗帜,但人们显然还需要更能彰显未来的体系。科学,区别于旧时代的、更加严密的科学将为社会提供新的精神支点。她已经出现,但世界在等待她以最好的面目惊艳历史。

终于,经由哈雷在经费和其他事务上的无私帮助,牛顿在光荣革命的前一年正式出版了《原理》。

这本书没有惹来麻烦,还让他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在出版初期,因为阅读难度大,《原理》确实经历过冷清。但一段时间之后,欧洲的学术刊物便纷纷刊发书评,学者们毫不吝啬地把溢美之词献给了《原理》。牛顿声名鹊起。

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原理》所呈现的世界有数学的骨骼,物理学的血肉,哲学的气质。它描述的宇宙没有所谓的圆满和神迹,却在数理规律中透出自然之美。它让人们有理由摆脱神的威权,同时依然相信万物自有秩序。它推翻了宇宙以人为中心的结论,却证明人类可以用理性的力量探索无边的世界。自此,旧体系再无狡辩的可能,科学的崛起达到顶峰。

《原理》的成功当然也改变了牛顿的生活,增多的社交促使他考虑离开学术界。玩耍的孩子最终还是被沙滩外的世俗世界所吸引,但他一直没有完全脱离科学。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找到推动文明进程的宝石,并献给世界,而这宝石又将更多的人吸引到了真理的大海前。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启。



写在最后

ABOUT this NOVEL


在17世纪下半叶,《原理》让牛顿封神。直到现在,牛顿依然是很多人的精神偶像。与此同时,也有人喜欢挖掘牛顿黑暗的一面,对他的炼金术爱好津津乐道,谈论他为官之后的种种“劣迹”。神奇的天才、高产的学者、孤僻的怪人、最后的炼金术士……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都不能概括真实的牛顿。

真实的牛顿和我们一样,需要面对普通人的困境。然而,对探索的热爱和投入让他超越了普通,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当我们回顾过往,最应该看到的不是那光辉的一笔,而是促成它的背景、往事,以及牛顿在其中做出的抉择。

所有这一切,尽在《牛顿传》


拓展阅读

ABOUT this NOVEL


[1]《牛顿传》,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2]《科学的历程》,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



《牛顿传》

作者:【美】詹姆斯·格雷克

译者:欧瑜


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信息简史》作者詹姆斯·格雷克经典传记,入围“普利策奖”,获《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媒体推荐,一本值得阅读的经典传记。

这本传记是诸多关于牛顿生平的著作中的经典名作,受到科学界和大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格雷克借助牛顿的重要信件和未出版的笔记,记述了这位科学界最伟大人物之一的生活经历、与他有关联的人物、以及对他产生影响的重要事件,勾勒出这位远见卓识的“伟人”和“怪人”的一生,与他所处的历史时期的全貌。
牛顿思想的形成脉络,他在哲学、物理学、光学和微积分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孕育“牛顿数学”的那个古老的、直觉的、炼金术的宇宙,都在作者通俗而深刻地解读下一一现于眼前。

摄:安吉可



  1. 准备写本书
  2. 属实逼真,决策树可视化!
  3. 21个深度学习开源数据集汇总!
  4. 耗时一个月,做了一个纯粹的机器学习网站
  5. 用 Python 从 0 实现一个神经网络
  6. 40篇AI论文!附PDF下载,代码、视频讲解


三连在看,月入百万👇

浏览 3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