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安全挑战加剧之下,华为应用市场的初心与担当

壹观察

共 4122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2-04-28 04:48

应用市场作为获取数字服务的主入口,同时也成为用户隐私安全的守门人。


作 者 丨 宿艺

编 辑 丨 子淇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用户隐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13个案例中就有4个与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相关,可谓触目惊心。

 

监管部门近年来更是对“乱象”治理态度坚决,对互联网应用侵害用户隐私安全的行为更是趋于“零容忍”,今年4月的一周之内,就三次进行相关问题的通报和总结。

 

如何守护用户隐私与信息安全“不破防”?从应用治理角度来看,需要法律约束和政府监管,更需要应用分发平台充分担起主体责任、坚决落实安全要求,以及社会力量充分参与,才能发挥协同作用,起到综合治理效果。

 

3月25日发布的《华为应用市场2021年度安全隐私报告》显示,2021年华为应用市场复测应用超过20万款,主动处置问题应用超过6万款。包括对隐私政策、未成年人保护、应用‘变脸’等专项展开复测,有效降低使用应用的风险。

 

这是华为连续第四年发布安全隐私年度报告。据了解,华为是应用分发平台中的唯一一个:既坚决落实审查要求,又持续多年面向公众系统性呈现保护安全隐私的举措和成绩,充分体现应用分发平台的责任与担当。

 


应用生态安全魔道相争


 

截至2021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10亿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其中超过99%采用手机上网,移动互联网应用分发量达到2.1万亿次,用户日均在网时长超过5小时。移动互联网已经与用户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光鲜发展的另一面,黑灰产正在悄然升级,频繁走进大众生活。

 

《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有22.1%的网民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是大多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源头。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仅2020年一年,国内电信网络诈骗财产造成公民财产损失就达353.7亿元。同时,信息泄露也带来骚扰电话、促销广告等干扰用户正常生活的违规行为。

 

与网络黑灰产的斗智斗法从来没有止步,近几年的3·15晚会,隐私信息泄露曝光问题几乎成为必选项。在国家层面,尤其是在2021年,在《网络安全法》基础上,《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颁布施行。基于三部法律的相关规定及专项行动陆续推出。上月底,央视《朝闻天下》再次炮轰问题应用,重点在违规收集和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

 

 

针对应用治理,工信部通过制定标准、技术检验、专项整治等措施,大力整治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弹窗骚扰等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数据显示,2021年工信部已累计检测208万款应用,通报1549款违规应用,对514款拒不整改的应用进行下架处理。

 

而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分发平台成为重要的协同治理方,监管部门也多次强调应用平台要发挥主体责任。不过实际在落地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头部手机厂商均有严格的安全保障体系和落实举措,但在数量众多的搜索引擎、网络、应用信息流渠道中,却有部分渠道因为种种原因,落地并不到位。

 

同时,网民的隐私保护意识仍在建设当中。第三方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认真阅读隐私协议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大部分人不太关注隐私协议,以及是否应用获取了额外的权限。

 

因此对于普通网民来说,注重隐私安全已经成为必修课。要么提高安全意识,在下载应用之前仔细了解隐私协议和应用权限说明;要么选择安全的下载渠道,这样才会尽量避免隐私信息泄露。比如选择头部手机厂商的应用市场,毕竟这些应用平台在生态安全治理上卓有成效,更为靠谱。

 

撬动应用生态安全治理的"进化飞轮"


 

在持续发布年度安全隐私报告的过去四年中,华为应用市场不仅建立了可进化的用户隐私安全机制,还实现了应用市场年度分发量从450亿次增长到4320亿次,五年近10倍增长,使得HMS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无论从绝对量、增速还是安全性来看,华为应用市场都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

 

“飞轮效应”被互联网公司用来形容用户增长模式,如亚马逊的“飞轮效应”。在应用生态治理中同样存在飞轮效应,不过是互相交错更加复杂的双飞轮,最终要实现用户规模和生态发展两个发展目标。

 

对于生态安全,一般平台在不同生态阶段的核心策略会有所差异。初期生态野蛮生长,平台方往往会侧重框架建立;第二阶段生态中劣币达到一定规模,产生消极的网络效应,平台会进行针对性打击;直到生态具有较大规模量级时,才是生态治理发挥作用之时,会有完整的平台规范、技术措施以及相应的组织保障。华为应用市场已经处于第三阶段。

 

那么,华为应用市场是如何撬动应用生态安全治理“双飞轮”,实现规模与安全发展并重呢?

 

《壹观察》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首先,一个安全初心。

 

从2011年起,华为就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在2019年华为内部的001号文件中,更是强调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的最高纲领。同时将网络和业务安全性保障的责任置于公司的商业利益之上。正是这样的最高要求和初心,让华为应用市场建立完善的安全和隐私保护体系,通过国际/国内一系列安全认证,并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一轮轮审查要求,保障用户权益。

 

第二,两个进化引擎。

 

面对每年百万次上架应用申请,华为自研了自动化测试平台/系统,以SecDroid安全测试平台为例,集成了病毒木马扫描、广告行为分析、隐私泄露分析等多种安全服务。这种云测工具测过的应用越多,效率和准确性越高,能力伴随检测数量不断进化提升。

 

第一个引擎是基于大数据、以技术创新为保障的自动化检测工具,提高开发者应用安全上架效率。据华为年度安全隐私报告显示,2021年,华为应用市场处理了超百万次的应用上架申请,其中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的审结率达95%。这对于开发者来说是重大利好。

 

第二个引擎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功能创新。以《壹观察》使用华为手机应用市场的体验为例,如果要下载“得物”应用,首先可以看到它是适合18岁+用户的应用。华为2018年在国内首创推出按年龄进行“应用分级”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华为应用市场的所有应用都会被分为年满3周岁、7周岁、12周岁、16周岁及18周岁五个梯度,面对参差不齐的应用,这种制度能够更好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通过应用下载页继续下滑,可以快速查看APP的相关隐私政策,还可以看到这款应用将需要用户给出哪些权限授权,让用户拥有应用调用自身信息的知情权与管理权。

 

 

实际上,过去五年华为在保护用户隐私安全的产品和功能创新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包含“应用分级”制度、应用安全检测功能、儿童账号、隐私标签功能、纯净模式等。更为关键的是,在安全产品和功能设计过程中“眼中有人”,针对不同使用人群,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

 

第三,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体系。

 

从开发者资质审核、应用上架前安全检测、应用下载和使用期间的运行管理、应用定期复测以及对用户反馈问题的跟踪,华为提供了覆盖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类似体系基本每个应用下载平台都会建立,但落地能力和审查力度会有所不同。


如华为应用市场的四重检测体系,基于自动化工具+人工实名复检的模式,无论对系统还是对人都有较高要求。运行期间,既有华为自发的定期回测机制,也有监管部门要求的专项排查,包括:隐私专项复测、游戏防沉迷专项复测、“清朗”专项复测、广告专项复测、“变脸”应用专项复测等。

 

一个将安全视为公司最高纲领,拥有技术引领与产品创新的双引擎,加上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是华为应用市场驱动“进化飞轮”、在确保安全情况下高速增长的关键。

 

手机企业新核心竞争力:安全应用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联合数据分析公司HCR慧辰发布的《2022年中国内地市场高端手机消费者调研报告》显示,用户对国产高端手机的期待中,减少广告和注重用户隐私安全位列前五。而且对于45岁以上年长用户来说,对隐私安全的期待以37.3%排在第二;对于30岁以下年轻人来说,减少广告和品牌生态更完善则排在TOP3位置。

 


用户在隐私安全焦虑下,会越来越关注安全的应用下载渠道和使用体验,并对下载渠道甚至对应的手机品牌,形成心理惯性依赖和用户口碑。所以长期来看,应用生态安全治理将影响品牌丰富度以及用户使用安全感,这二者将会成为手机品牌的软实力,成为用户换机或者购机的重要考量因素。

 

过去十年,中国城市全球移动互联网“创新两极”之一,但同时网络黑灰产带来的隐私安全困扰也始终如影随形。在这个过程中,承载移动互联网服务、快应用、小程序的平台企业具有特殊身份,他们是监管法规的执行者,是生态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是用户权益的守护者,“三位一体”的身份,任何一个没摆正都将带来安全隐患和发展失速。

 

面向未来十年的万物互联时代,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高度重合,用户在不同场景中切换,需要在海量终端中完成数据与服务的无缝切换,这就需要敏捷连接、数据流转与实时认证,这对安全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或者说,安全已成为万物互联时代所有TOP企业必须具备的核心基础底层能力之一。

 

而智能手机作为随身携带、日常高频使用的智能终端设备,正在成为人类的“数字器官”。而应用市场作为获取数字服务的主入口,同时也成为用户隐私安全的守门人。对于华为来说,以信息安全为最高纲领的理念和坚持,短期来看是为保障用户安全隐私竭尽全力,长期看则是在夯实下一轮市场竞争与新生态建设的核心根基。

 


END

「壹观察」创始人宿艺

原搜狐科技通信主编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搜狐搜索「壹观察」

百家号、微博、抖音搜索「宿艺」关注更多

丨智能硬件丨通信丨新零售丨人工智能丨

丨智联网汽车丨智能家居丨

转载、合作联系微信:yiguancha_01

浏览 3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