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神」B站教你读论文:如何判断研究价值

新智元

共 154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2-01-23 10:28



  新智元报道  

编辑:袁榭 拉燕

【新智元导读】「沐神」在B站亲自教你读论文了,你还不去接受免费组会导师的教会么?

李沐是谁?这是个圈内如雷贯耳的名字。

他是CMU机器学习博士、亚马逊首席科学家、斯坦福大学兼职讲师,MXNet框架和《动手学深度学习》系列书籍的主作者,在AI专业学生与业界中人称「沐神」。


不少AI新丁都说自己一直看着「沐神」的《动手学深度学习》长大的呢~


B站大手李沐


作为斯坦福讲师的李沐,在B站上的讲课视频从2021年起在中国AI专业的学生(据称也有老师)中爆火。「沐神」的「动手学深度学习(Pytorch)」系列视频、用中文在家重新录制的斯坦福秋季《实用机器学习》课程视频,都被称作「在野读研课程」「B站研究生课程」。

其实「沐神」在B站、知乎等站点上分享的不止技术教程,时不时也晒晒娃、分享人生感概。不过「沐神」的人生感慨,大家听听就好,毕竟人生赢家的人生感概基本是无法代码复现的。


好比王思聪老师教你如何把妹、特朗普老师教你谈判的艺术,教授大概会是真诚的,在所教领域也有突出成就。但常识会告诉你,试图复现他们的相关经验,不大会有正向反馈。

不过斯坦福讲师教你如何度过人生你可以不听,教你如何通过论文那就不该不听了。李沐老师的「读论文」系列视频,大有见之恨晚的观众。


「沐神」教你如何判断研究价值


李沐老师「读论文」系列的新番,是教人如何从读论文里判断研究有无价值,这个研究既可以是别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的。

观众弹幕纷纷表示「感谢组会导师分享心得」,非常入戏B站读研的角色扮演。


李老师在说完引言和「此经验大概只适用AI技术类」的免责但书后,说到了从论文判断研究的三个关键词:新意、有效、研究。

「研究问题」,是相对于「工程问题」而言。如优化算法代码、多标记数据、换设备等既有方案能解决的问题是「工程问题」。发力前压根没现成答案、或者答案只有模糊瞎猜的,才是「研究问题」。


「有效」是指为解决研究问题有积极的贡献,反正研究问题那么难搞,没谁牛到一口气全部解决的。有效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有无精度等效果改善;有无成本-规模比例上的改善;有无安全性的改善。


「新意」不消多解释,不过「推陈出新」是更普遍的路径,不必特别排斥既有的技术基础。

按「沐神」的观点,一篇论文/研究的价值=新意度X有效性X问题大小。每个参数的档次给定为1,10和100。所以一篇价值分数1000的论文,既可以来自10,10,10的排布,也可以来自三方面随机一个1、一个10、一个100的排布。

依照李老师的讲义意思:

价值分数1000的研究,就是值得一提的基线了。要么在一方面达到100的档次,这就是业界显眼、将会有人跟进;要么是三者皆10,这也算个总体扎实的研究。

如果自觉自己的研究价值中只有一方面是10、其他两方面都是1,或者三者皆1的话,建议改行……


如果研究是有效性与问题大小皆10,新意度为1,那么这个研究会被认定是个「工程味」重的匠意研究。

如果有效性为1、另二者皆为10的话,此研究会被认为饶有新意但不实用的研究。

如果是问题大小是1、另二者皆为10的话,此研究会被认为落入偏门。

当然,如果只有两者能达到10的话,最好当成习作研究,拿来当工作搞钱,前途一般。「如果在某一个指标掉成1的话,那么就很难发表在一流的会议或者杂志上了。」

不过评论栏中有普通人现身诉苦:


李导师只能如此安慰:



老实讲,这个对话真的蛮有劝退效果的……

参考资料:
https://b23.tv/eEy6PJT

浏览 2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