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扑街了?
共 2596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7-31 08:14
近日,某头部科技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行业毒瘤”低代码》,文中采访了某知名咨询公司中国区CTO,他表达了一个观点:“以降低程序员门槛为目的的低代码是行业毒瘤”,文章标题就是取自这个观点。
后来明道云的任总站出来发声,写了一篇《低代码不是行业毒瘤,你才是!》来表达观点,一些自媒体也转发了这两篇文章,留言区的讨论很热烈,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说下对这件事的看法:
首先捍卫表达的权利,这点是肯定的。但是用上了“毒瘤”这样的字眼,老K认为是不妥的。
虽然老K为了阅读量,也经常搞标题党。但是理解归理解,作为头部媒体、百万粉丝的大号,用词还是严谨些好,毕竟这么大的影响力,要顾及的方面更多一些。
“低代码”作为一个“新”事物,一开始有争议是难免的,而且自身方法论体系也不完善,仍然需要一个演进的过程。鞭策它、给它挑毛病,一点问题没有。
即便这位CTO表达的观点过于直接、口无遮拦,小编也应该拿出点职业精神,稍作处理一下。但是如果小编为了完成KPI,而利用了CTO的原话、搞标题党,那就有点low了,有失百万大号的风范。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点到为止吧,不展开。这并不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
言归正传,在上一篇低代码的文章中,老K讲了一个观点:从ERP到中台,再到低代码,演进的逻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ERP解决的是,企业大规模生产管理问题;中台解决的是,企业快速创新的问题;“低代码”满足了企业“敏捷能力”的诉求。
由于篇幅有限,上篇文章没有展开讲,本文接着探讨:是什么驱动了主要矛盾的变化,其背后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演进的?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推动社会进步、企业变革、商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什么?
说到底,就是技术进步。
社会化大生产时代:
解决大规模生产效率问题
上个世纪初,主要的技术进步是: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广泛应用。它极大释放了生产力,使得人类进入到了社会化大生产时代。
为了应对大规模生产的效率问题,管理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大家熟悉的科层制组织、绩效考核、平衡记分卡等等管理方法论和工具,先后被发明出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在60年代,MRP作为一种企业管理软件,也开始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直到90年代,Gartner正式提出了ERP的概念,至此,ERP开启了它辉煌的一生。可以说,ERP是许多读者的“同龄人”,一晃快30年了,扎心啊。
互联网时代:
解决企业创新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上网”成为了许多企业的标配,也成为了许多人娱乐和生活的方式。
老K就是在90年代末开始接触互联网的,第一次进聊天室、混迹BBS;逛“榕树下”看网络文学;也看了许多岛国老师们,不可描述的图片和视频 ......哎,谁还没有青春呢。
90年代最重要的技术变革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被释放,要求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于是“大规模定制”、“柔性生产”的要求被提出来。
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的需求,首先在组织上进行变革:“扁平化”、“去科层制”。日本的稻盛和夫提出了“阿米巴”经营,很好地解决了企业创新的问题,让企业更快速地应对市场的变化。
2015年,国内的阿里巴巴提出了“中台”模式,采用“大中台、小前台”的方式,合并相似组织,将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沉淀和输出,支持企业快速创新和试错。许多企业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家的“中台”系统,不同程度地解决企业自身的发展与模式创新的问题。
智能时代:
赋予中小企业“敏捷”能力
近几年,技术的变革主要体现在:移动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
尤其我国在移动化应用方面的发展,已经领先全球。移动支付、出行、购物、导航、社交等等极其丰富地应用场景,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给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再加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规模运算成为可能,为人工智能又提供了硬件支撑。
于是,我们大步迈入智能时代。
智能时代下的生产,对组织的灵活性、对个体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出现了“去中心化组织”、“创客化”、“自由职业者”,也就是“个体崛起”的时代。
微信生态养活了数千万的“自媒体”、“微商”。阿里生态之上的电商公司、中小企业也有数百万之多。
这些数目庞大的个体、中小企业快速成长起来,他们对于数字化赋能有着更敏捷的诉求。比如疫情期间,几个星期就完成从线下到线上的服务和管理的转型。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而且这种敏捷能力,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融入DNA的能力,没有就得死。
“低代码”,以成本低、部署快、云原生、模板化、可少量定制的优势,天然满足了这些中小型企业对敏捷能力的诉求。
那么,为什么大型企业也需要“低代码”呢?前文提到的,大企业正在“去中心化”、“创客化”,比如海尔、美的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也被“拆分”成数百个独立的“小微”企业,它们本质上是跟微信生态里的“自媒体”、“微商”是一样的小微企业。
所以,企业的需求极其旺盛、资本不断涌入,“低代码”行业出现了“井喷”的发展态势,成为了近年来少有的“风口”。
结语
总结一下本文观点:
1、从ERP到中台,再到低代码,演进的逻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2、社会化大生产时代,主要的技术进步是:蒸汽机的改良、电力有广泛应用。企业需要解决大规模生产效率问题,于是出现了MRP、ERP管理软件。
3、互联网时代,主要的技术变革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企业要解决创新的问题,于是提出了“阿米巴”组织、“中台”模式。
4、智能时代,主要的技术进步是移动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UCA时代下,企业要具备的是敏捷能力,“低代码”,以成本低、部署快、云原生、模板化、可少量定制的优势,天然满足了企业的诉求。
最后,没有哪种技术是完美的,也没有哪种技术生来就是“行业毒瘤”。IT从业者有他的价值主张,媒体也有它的责任和使命,用尼采的一句话与君共勉:“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