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东平
来源/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在“共识国际讲坛”讲座上的发言
何为“教育内卷”?
大概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内卷”这个词横空出世,并迅速流行。
它来自于一个英文词involution,有“向内”的意思。
和教育“内卷化”同时流行的是另外一些热词,比如“鸡娃”“牛娃”“青娃”等。
这些莫名其妙的词,都是焦虑的家长发明出来的,如果我们用稍微规范一些的词语,可能更好理解。
比如说教育的“剧场效应”:有一些人不守规则,站起来,然后所有人都必须跟着站起来,恶化了整个环境。
减负、克服焦虑这些问题,实际上指向了一个现实,就是择校、竞争。
一是整体性、全民性的,各个阶层都在焦虑,中产在焦虑,高收入群体也在焦虑,普通老百姓也在焦虑;第二个特点特别糟糕,焦虑从孩子的低龄阶段就开始。最初主要在小学阶段,然后下沉到了幼儿园,其实对应的就是“幼升小”和“小升初”的择校竞争。对于这种现实,北京大学社会学者郑也夫的用词比较恰当:用这么一个词来表达中国教育当前的现实,比一般的“择校”“焦虑”“鸡娃”等,更准确地说明了事情的实质。
为什么中国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教育焦虑、择校竞争,或者说学历军备竞赛呢?有人说是因为高考制度:由于存在着高考制度,而优质教育资源一直是短缺的,竞争就不可避免,越来越激烈。又有人说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所以大家都要竞争,要享受最好的资源。还有一个很受认同的解释,就是独生子女政策:因为有了独生子女政策,所以每个家长都把自己的宝贝孩子当作天才来培养,必须要上大学,而且要上名牌大学。这个因素是否存在呢?无疑是存在的,但我认为都不应该夸大。这些因素都是背景,都是整体性的,或者说是较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一个背景,但并不是最近十来年、四五年来教育生态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家长和舆论,包括很多管理者、校长、老师,其实没有真正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他们始终认为要学习就要有竞争,就要有淘汰,就是起跑线上的竞争,认为这是教育本来的内涵。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因为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确定的基本人权,是保障性教育,就像给老人发低保一样,人人有份、一视同仁。义务教育阶段,因为是保障性、基础性的,所以是非选择、非淘汰、非竞争性的,所以要实行免费、免试、就近入学。义务教育天生就不是竞争性的,可我们把它搞得具有那么强烈的竞争性和淘汰性,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基本价值。既然所有学校都是差不多的,当然离家最近的学校是最合理的选择,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义务教育的基本现实。回到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在1986年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为什么过去30多年了,学校均衡还是难以达到?前两年,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几乎所有地方都通过验收了。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已经实现了。只要哪个地方有择校竞争,只要有学区房,只要有重点学校,就说明那儿的均衡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就是对义务教育的讽刺。在中国各个大城市,北、上、广、深、南京、杭州,择校竞争都是如火如荼,就是因为学校间的差距太大。中国基础教育的学校制度,我称之为“一种等级化的学校制度”,把学校分成了三六九等。首先,城市和农村这两类学校的配置、资源和师生比,就是不一样的。对需要更多教师的农村学校配比更少,对需要更多支持的农村学校经费投入更少,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分配。我们有一小批学校是重点学校,大多数是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里面又分成国家重点、省重点、区重点,等等。我们看到一个区的义务教育学校五花八门,相差非常大。因为差距太大,家长当然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以后,重点学校制度已经被废止,不再合法了。但是大家有一种惯性,地方教育部门、政府总是觉得应该有几所优秀的学校作为示范、作为门面,或者说带动其他大多数学校。所以至今很多地方还在实行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现在不敢叫重点学校了,叫“示范学校”“明星学校”“新优质学校”“未来学校”等很多名字。其中最突出的是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力量,教育经费也非常充裕。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学校之间的均衡呢?这个概念也很清楚,就是三个源的平衡:生源、财源、师源。如果把高分的学生,用掐尖的方式弄到一所学校去,学校之间不可能是均衡的。所以,生源的均衡就是靠就近入学来保障。然后是财源方面,教育经费的配置也应该是均衡的,不能够重这个轻那个。财源的均衡,现在可以说是大致能够做到,因为生均拨款、按人头拨款,每个学校都是一样的配置方式。但事实上,重点学校有很多在生均拨款以外的渠道,叫专项经费等,所以日子过得还是要比普通学校好。不过总体而言,义务教育学校在硬件上的差距已经比较小了,或者说家长择校所看重的也不是硬件差距,学生家长择校看重的主要是教师资源。也就是说,教师的均衡化在今天我们完全没有做到,甚至没有起步。我们看到,在近十多年的义务教育环境当中,青少年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之外,生长出了一个新的系统,叫课外培训机构。
有人说,一言蔽之,就是制造焦虑、满足焦虑。这就是它的生意经,完全不是围绕教育规律、教育方针而产生的。“起跑线上的竞争”这样的说法,这些年已经深入人心,也成为家长的共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理由,教育的成功是终点线的竞争,是不能输在终点。教育就像马拉松,起点早一点、晚一点,快一点、慢一点,有什么关系?成年人里,有多少人会记得自己小学一年级时候的排名或者成绩,三年级时候的排名和成绩?但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么一句口号,把家长搞得非常焦虑。培训机构是围绕商业利益运作的,最后上市,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它要对它的股东负责,而不是对儿童和家长负责,所以它的动机、价值,和教育是两回事,并不是真正的教育。这些年来国家在治理择校机构上,除了规范它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收费标准等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绝不允许培训机构和公办学校勾结,帮助公办学校招生或者通过奥数来选拔学生。培训机构的异军突起,是中国教育生活当中的一大奇观。培训机构的体量能够超过正规教育,能够整体性地忽悠了家长、绑架了教育,使得整个义务教育偏离了它的正常和正确的发展轨道。2018年起,国家八部委等开始强力整顿课外培训机构。最近,国家深改委也开会,再次把整顿培训机构提到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我们且看下一步会如何做。培训机构的异军突起,在整体上绑架了家长、影响了正常教育,这个事实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还有第三个因素,我称之为“新一轮的教育产业化”。也就是说,通过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和资本市场、房地产深入结合,使得制造学校差距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抬高房价、拉动房地产的兴奋剂。想要拉动这个地区的房地产吗?引进一所大城市的名牌学校,给它投资、给它土地,这个小区就变成学区房了,房价整体上涨。现在有很多公办学校,在全国各地办了很多所挂牌收费的分校,也有很多民办学校在全国各地办了很多高收费的学校,出现了一批超级中学。花一百万聘一个名校的校长,出高价购买优秀的高分学生,这样的话,那些名校的高分学生都到它那儿去了。所以它可以用一年时间把这些名校全部打败,成为排名第一的学校。但这个还是办教育吗?到底是办企业还是办学校?出现一所这样的学校,整个地方的教育生态就被搅乱了。所以,最近国家对于跨地域招生,包括民办学校跨地域招生,也开始强力干预。前两年,在南方的一些大城市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初中阶段的优质学校都是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纷纷败下阵来。像上海,某一年的中考成绩,民办学校要比公办学校平均高40分。当然家长就会对民办学校趋之若鹜,公办学校成了备胎,没学上了再考虑。关键就是一条:因为民办学校利用了当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招生自主权,可以考试招生、提前招生,所以把学区内最好的学生全部招到民办学校去了,当然分数和升学率大大高于公办学校。把最好的学生都弄到你的学校来,能上清华、北大、985,这是你的本事吗?实际上,最优秀的学生都不是学校教出来的,放到别的学校照样上清华、北大,校长们都很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如果出现了一个野蛮人,不择手段地掐尖,包括揽尽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整个区域的教育生态就恶化了,就会发生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防止这种跨区域招生和掐尖招生模式,对于维护一个区域的教育生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最近新出台的政策严格限制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跨区域招生、掐尖招生,禁止它们考试招生。上海从前两年就开始实行“公民同招”——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时招生。原来民办学校提前招生,还可以考试招生,把最好的都挑走了,公办学校只能接收其他的学生。现在规定必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时招生,都不许考试。执行了两年,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生源马上就均衡了。不要说什么文化传统、中产焦虑,等等,就是在于教育政策要一视同仁。一个公平、恰当的教育政策就可以比较快地保持学校之间的均衡。“上学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无论家长是什么文化程度,这好像变成了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不为了考大学,你干吗要上学?”最近这段时间,家长有一个新的焦虑,就是关于高中阶段的普职比。因为国家十部门有发文,强调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要保持大致相当的比例,也就是过去我们一直说的5:5,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半。保持5:5的普职比不是新的政策,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多年来一直是要求这么做的,这里就涉及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的认识。尽管在中国传统观念当中,我们说“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看低动手操作的体力劳动者,但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必须跟它的经济、市场和产业结构相适应。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总是需要有这么多的人进入经济领域、进入职业领域,成为技工或者是职业人才。OECD(经合组织)发布了2018年的教育概览,里面的一组数据我看了非常震惊。它公布了一些欧洲国家,高中阶段参加职业教育的学生比重(大都为2016年数据):芬兰71%、德国70%、荷兰69%、瑞士65%、奥地利58%、澳大利亚56%、意大利56%。也就是说,那些最发达的德语系以及北欧国家,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比例相当高,远远超过了5:5,达到了70%左右。人家的高等教育早就普及化了,人人都可以上大学;但是为什么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比例还那么高呢?这就要说到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如果你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的话,我相信很多学生并不愿意选择学术性、研究型工作,而愿意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操作型、技能型或者动手的工作。因为人天生不同,有的人适合做这个,有的人适合做那个,有的人动手能力特别强,有的人有艺术禀赋,而适合读书的人,我认为在整个人群中只占比较小的比例。所以,并不是普及率高了就真的能出很多拔尖人才,还在于这些人是不是真的有对这个学科、对这个专业的特长,有发自内心的爱好和热情。经常有一些大学的硕士、博士因为写不出论文,而走上绝路这种悲剧性的事件。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我相信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勉为其难:这些人可能天生就不是做学术工作的材料,你逼着他们,他们硬撑了那么多年,最后非常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所以,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发自内心、具有热情的事情,然后去实践它,走向自我实现。而不是把教育作为一块敲门砖、一个功利性的尤其是短期功利性的工具。如果就是为了要一纸名校的文凭,这是容易做到的,却是很不负责任的,是一种对青春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所要满足的只不过是家长的虚荣心。一方面有社会需求,另一方面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还是适合做这些技能型、动手型的工作。所以,我们对职业要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不要认为从事体力劳动职业性的工作就是低人一等。在未来,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非常稳妥的高收入工作、办公室里白领的职业,不知道哪一天这些岗位就消失了——就像会计、翻译、银行职员这些岗位正在大量消失。我们经常说未来学校、未来教育、未来社会,但是没有人能够真正确切地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都是大家在构建、在想象。未来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但是我们有一点可以知道——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量我们司空见惯的职业会快速消失。有的人认为,当我们现在的小学生进入职业生活的时候,今天的职业可能要流失30%-40%;但是这同时意味着有更多新的职业出现,新的领域、新的技能出现,这就是今天我们对职业应该采取的态度。有人说,不行,我至少要上一个985、211学校。但985、211加在一块,每年只招生50万,概率是5%。你想想看,你的孩子是要多么优秀,才能在同龄人当中占到前5%?为了这个目标,孩子是不是也可能牺牲掉很多东西,他/她的健康,他/她的乐趣,他/她的个性发展,甚至他/她的生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现在市场上有大量优质的新的工作,高薪、体面、有趣、前沿、朝气蓬勃,而且需求量巨大,而且不怎么看中毕业学校。只要有能力、有兴趣的人,都可以获得这些机会,这就是现在的新兴领域和新兴职业。比如说游戏行业现在每年要招聘约50万人,动漫行业每年要招聘30万人,各类产品经理岗位每年要招聘70万人,各类设计师岗位每年要招聘150万人。仅仅这四个新兴行业,每年的招聘人数就达到300万。还有其他的新兴领域,包括互联网运营、大数据安全、产品经理、建筑设计、影视动漫、综艺、娱乐、直播、销售、游戏开发、宇航科技、文化文旅、生态保护、家庭陪伴、心理咨询等等。光这些新兴行业和新兴领域加起来,年需求量就是1000万;也就是说,每年的毕业生全部都放进去,大概也差不多。而我们学校关注的究竟是什么?在这些热门领域中,包括大数据、动漫、设计,它们的招聘缺口是非常巨大的。只要你有能力,你都有可能就业,这和考公务员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真的具有前瞻性,具有一种超越性的未来观,我们就会知道:上不了名校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孩子没有任何爱好,没有任何特长,尤其是对新兴起的这些领域和职业,没有基本的了解,也没有做过尝试,这才是令人担心的。青年一代的职业感和新的社会需求正在出现,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用自己那些顽固不化的、上一代人的虚荣心,去绑架孩子的选择和未来。给孩子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们要回到教育价值观的主题。我们教育的价值观,或者说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因为我们在很长时期一直处于普及教育阶段,所以我们把知识和学历作为重要的目标。我们评价一个人,是看其拿到的是高中文凭还是大学文凭,是本科还是大专学历。现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普及了,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在18-22岁的大学适龄人群中,中国现在已经有54.4%的人在大学学习,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人已经进入大学,这就是进入了国际评价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过了50%就是普及化了。随着新出生的人口减少,少子化,今后上大学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过去说要追求能力,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追求卓越,追求成功,成功是比学历更重要的指标。在“后普及教育”阶段、在互联网时代、在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当中,一个人真正成功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是幸福,能够获得人生的幸福——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如果我们能够确立这样的价值观,把幸福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的话,我想我们今天的很多行为都会改善。让孩子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去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敢于进入各个不同的领域,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未来,这种做法是更接近于幸福的目标的。家庭教育,不是逼着孩子追求提高排名,或者一定要追求名校学历,而是把孩子的生命安全、健康快乐、一生幸福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其实上不上名校也没那么重要,上一个普通学校,最后结婚生子,其乐融融,不是也挺好的吗?如果你足够有耐心,看到了这里,相信无论认同与否,都一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欢迎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走更少的弯路。点个【在看】,愿教育不再内卷,愿我们都能有幸福的人生。从前我们都想翻越高山
到达世界的最顶峰
证明一世的骄傲
时过境迁,才发觉躺平也是一种智慧
这个世界真的没有我们的梦想?
这个时代最值得学习的就是:投资
投资也许会短暂亏损,但是会从中洞见一个新世界
然后最终变成财富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便是实践
扫码在线港美股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