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把“教育内卷”讲明白了

肉眼品世界

共 7460字,需浏览 15分钟

 ·

2021-08-13 22:27

作者/杨东平

来源/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在“共识国际讲坛”讲座上的发言


何为“教育内卷”?


大概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内卷”这个词横空出世,并迅速流行。


它来自于一个英文词involution,有“向内”的意思。


和教育“内卷化”同时流行的是另外一些热词,比如“鸡娃”“牛娃”“青娃”等。


这些莫名其妙的词,都是焦虑的家长发明出来的,如果我们用稍微规范一些的词语,可能更好理解。


比如说教育的“剧场效应”:有一些人不守规则,站起来,然后所有人都必须跟着站起来,恶化了整个环境。



对教育内卷的误解

减负、克服焦虑这些问题,实际上指向了一个现实,就是择校、竞争。

我认为中国的教育焦虑,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整体性、全民性的,各个阶层都在焦虑,中产在焦虑,高收入群体也在焦虑,普通老百姓也在焦虑;

第二个特点特别糟糕,焦虑从孩子的低龄阶段就开始。最初主要在小学阶段,然后下沉到了幼儿园,其实对应的就是“幼升小”和“小升初”的择校竞争。

对于这种现实,北京大学社会学者郑也夫的用词比较恰当:

他称之为“学历军备竞赛”。

用这么一个词来表达中国教育当前的现实,比一般的“择校”“焦虑”“鸡娃”等,更准确地说明了事情的实质。


为什么中国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教育焦虑、择校竞争,或者说学历军备竞赛呢?

有人说是因为高考制度:由于存在着高考制度,而优质教育资源一直是短缺的,竞争就不可避免,越来越激烈。

又有人说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所以大家都要竞争,要享受最好的资源。

还有一个很受认同的解释,就是独生子女政策:因为有了独生子女政策,所以每个家长都把自己的宝贝孩子当作天才来培养,必须要上大学,而且要上名牌大学。

这个因素是否存在呢?无疑是存在的,但我认为都不应该夸大。


这些因素都是背景,都是整体性的,或者说是较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一个背景,但并不是最近十来年、四五年来教育生态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

教育内卷化的真实根源

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家长和舆论,包括很多管理者、校长、老师,其实没有真正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

他们始终认为要学习就要有竞争,就要有淘汰,就是起跑线上的竞争,认为这是教育本来的内涵。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因为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确定的基本人权,是保障性教育,就像给老人发低保一样,人人有份、一视同仁。

义务教育阶段,因为是保障性、基础性的,所以是非选择、非淘汰、非竞争性的,所以要实行免费、免试、就近入学。

义务教育天生就不是竞争性的,可我们把它搞得具有那么强烈的竞争性和淘汰性,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基本价值。

日、韩、我国台湾地区都没有小升初,为什么?

讲到底,就一个原因——学校均衡。

既然所有学校都是差不多的,当然离家最近的学校是最合理的选择,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义务教育的基本现实。


回到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在1986年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为什么过去30多年了,学校均衡还是难以达到?

前两年,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几乎所有地方都通过验收了。

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已经实现了。

但是,我认为离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还差得很远。

只要哪个地方有择校竞争,只要有学区房,只要有重点学校,就说明那儿的均衡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就是对义务教育的讽刺。

在中国各个大城市,北、上、广、深、南京、杭州,择校竞争都是如火如荼,就是因为学校间的差距太大。

中国基础教育的学校制度,我称之为“一种等级化的学校制度”,把学校分成了三六九等。

首先,城市和农村这两类学校的配置、资源和师生比,就是不一样的。

对需要更多教师的农村学校配比更少,对需要更多支持的农村学校经费投入更少,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分配。

另外一道线叫作“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我们有一小批学校是重点学校,大多数是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里面又分成国家重点、省重点、区重点,等等。

我们看到一个区的义务教育学校五花八门,相差非常大。

因为差距太大,家长当然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

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以后,重点学校制度已经被废止,不再合法了。

但是大家有一种惯性,地方教育部门、政府总是觉得应该有几所优秀的学校作为示范、作为门面,或者说带动其他大多数学校。

所以至今很多地方还在实行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现在不敢叫重点学校了,叫“示范学校”“明星学校”“新优质学校”“未来学校”等很多名字。


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它们的条件要比其他学校好很多。

其中最突出的是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力量,教育经费也非常充裕。

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学校之间的均衡呢?这个概念也很清楚,就是三个源的平衡:生源、财源、师源。

为什么我们强调义务教育要就近入学?

就是为了平衡学生的生源。

如果把高分的学生,用掐尖的方式弄到一所学校去,学校之间不可能是均衡的。所以,生源的均衡就是靠就近入学来保障。

然后是财源方面,教育经费的配置也应该是均衡的,不能够重这个轻那个。

财源的均衡,现在可以说是大致能够做到,因为生均拨款、按人头拨款,每个学校都是一样的配置方式。

但事实上,重点学校有很多在生均拨款以外的渠道,叫专项经费等,所以日子过得还是要比普通学校好。

不过总体而言,义务教育学校在硬件上的差距已经比较小了,或者说家长择校所看重的也不是硬件差距,学生家长择校看重的主要是教师资源。

也就是说,教师的均衡化在今天我们完全没有做到,甚至没有起步。


教育培训的本质又是什么?

我们看到,在近十多年的义务教育环境当中,青少年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之外,生长出了一个新的系统,叫课外培训机构。

教育培训的实质是什么?

有人说,一言蔽之,就是制造焦虑、满足焦虑。这就是它的生意经,完全不是围绕教育规律、教育方针而产生的。

“起跑线上的竞争”这样的说法,这些年已经深入人心,也成为家长的共识。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理由,教育的成功是终点线的竞争,是不能输在终点。

教育就像马拉松,起点早一点、晚一点,快一点、慢一点,有什么关系?

成年人里,有多少人会记得自己小学一年级时候的排名或者成绩,三年级时候的排名和成绩?

这些对你的成长有重要性吗?没有。

但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么一句口号,把家长搞得非常焦虑。


培训机构是围绕商业利益运作的,最后上市,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

它要对它的股东负责,而不是对儿童和家长负责,所以它的动机、价值,和教育是两回事,并不是真正的教育。

这些年来国家在治理择校机构上,除了规范它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收费标准等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绝不允许培训机构和公办学校勾结,帮助公办学校招生或者通过奥数来选拔学生。

培训机构的异军突起,是中国教育生活当中的一大奇观。

可以说,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大家事先都想象不到:

培训机构的体量能够超过正规教育,能够整体性地忽悠了家长、绑架了教育,使得整个义务教育偏离了它的正常和正确的发展轨道。

2018年起,国家八部委等开始强力整顿课外培训机构。

最近,国家深改委也开会,再次把整顿培训机构提到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我们且看下一步会如何做。

到底是办企业还是办学校?

培训机构的异军突起,在整体上绑架了家长、影响了正常教育,这个事实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还有第三个因素,我称之为“新一轮的教育产业化”。

也就是说,通过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和资本市场、房地产深入结合,使得制造学校差距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抬高房价、拉动房地产的兴奋剂。

想要拉动这个地区的房地产吗?引进一所大城市的名牌学校,给它投资、给它土地,这个小区就变成学区房了,房价整体上涨。

这个事情和教育是什么关系?

现在有很多公办学校,在全国各地办了很多所挂牌收费的分校,也有很多民办学校在全国各地办了很多高收费的学校,出现了一批超级中学。

它的办学模式,大家一听,是不是很简单有效?

花一百万聘一个名校的校长,出高价购买优秀的高分学生,这样的话,那些名校的高分学生都到它那儿去了。

所以它可以用一年时间把这些名校全部打败,成为排名第一的学校。

但这个还是办教育吗?到底是办企业还是办学校?出现一所这样的学校,整个地方的教育生态就被搅乱了。

所以,最近国家对于跨地域招生,包括民办学校跨地域招生,也开始强力干预。


前两年,在南方的一些大城市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初中阶段的优质学校都是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纷纷败下阵来。

像上海,某一年的中考成绩,民办学校要比公办学校平均高40分。

当然家长就会对民办学校趋之若鹜,公办学校成了备胎,没学上了再考虑。

为什么民办学校的分数和升学率那么高呢?

关键就是一条:因为民办学校利用了当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招生自主权,可以考试招生、提前招生,所以把学区内最好的学生全部招到民办学校去了,当然分数和升学率大大高于公办学校。

但这是一种不平等竞争。

把最好的学生都弄到你的学校来,能上清华、北大、985,这是你的本事吗?


实际上,最优秀的学生都不是学校教出来的,放到别的学校照样上清华、北大,校长们都很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如果出现了一个野蛮人,不择手段地掐尖,包括揽尽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整个区域的教育生态就恶化了,就会发生大面积的“水土流失”。

防止这种跨区域招生和掐尖招生模式,对于维护一个区域的教育生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最近新出台的政策严格限制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跨区域招生、掐尖招生,禁止它们考试招生。

上海从前两年就开始实行“公民同招”——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时招生。

原来民办学校提前招生,还可以考试招生,把最好的都挑走了,公办学校只能接收其他的学生。

现在规定必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时招生,都不许考试。执行了两年,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生源马上就均衡了。

所以,这个事情说起来并没有什么太复杂的。

不要说什么文化传统、中产焦虑,等等,就是在于教育政策要一视同仁。一个公平、恰当的教育政策就可以比较快地保持学校之间的均衡。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5:5

今天我特别想说的还是教育的价值观。

“上学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无论家长是什么文化程度,这好像变成了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不为了考大学,你干吗要上学?”

最近这段时间,家长有一个新的焦虑,就是关于高中阶段的普职比。

因为国家十部门有发文,强调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要保持大致相当的比例,也就是过去我们一直说的5:5,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半。

保持5:5的普职比不是新的政策,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多年来一直是要求这么做的,这里就涉及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的认识。

尽管在中国传统观念当中,我们说“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看低动手操作的体力劳动者,但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必须跟它的经济、市场和产业结构相适应。

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总是需要有这么多的人进入经济领域、进入职业领域,成为技工或者是职业人才。

全世界都是如此。

OECD(经合组织)发布了2018年的教育概览,里面的一组数据我看了非常震惊。

它公布了一些欧洲国家,高中阶段参加职业教育的学生比重(大都为2016年数据):

芬兰71%、德国70%、荷兰69%、瑞士65%、奥地利58%、澳大利亚56%、意大利56%。

也就是说,那些最发达的德语系以及北欧国家,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比例相当高,远远超过了5:5,达到了70%左右。


人家的高等教育早就普及化了,人人都可以上大学;但是为什么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比例还那么高呢?

这就要说到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如果你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的话,我相信很多学生并不愿意选择学术性、研究型工作,而愿意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操作型、技能型或者动手的工作。

因为人天生不同,有的人适合做这个,有的人适合做那个,有的人动手能力特别强,有的人有艺术禀赋,而适合读书的人,我认为在整个人群中只占比较小的比例。

所以,并不是普及率高了就真的能出很多拔尖人才,还在于这些人是不是真的有对这个学科、对这个专业的特长,有发自内心的爱好和热情。

经常有一些大学的硕士、博士因为写不出论文,而走上绝路这种悲剧性的事件。

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我相信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勉为其难:这些人可能天生就不是做学术工作的材料,你逼着他们,他们硬撑了那么多年,最后非常痛苦,甚至痛不欲生。

所以,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发自内心、具有热情的事情,然后去实践它,走向自我实现。

而不是把教育作为一块敲门砖、一个功利性的尤其是短期功利性的工具。

如果就是为了要一纸名校的文凭,这是容易做到的,却是很不负责任的,是一种对青春的浪费。

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所要满足的只不过是家长的虚荣心。

因此,对职业教育这个问题,我们要看到:

一方面有社会需求,另一方面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还是适合做这些技能型、动手型的工作。


所以,我们对职业要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不要认为从事体力劳动职业性的工作就是低人一等。

在未来,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非常稳妥的高收入工作、办公室里白领的职业,不知道哪一天这些岗位就消失了——就像会计、翻译、银行职员这些岗位正在大量消失。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我们经常说未来学校、未来教育、未来社会,但是没有人能够真正确切地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都是大家在构建、在想象。

未来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但是我们有一点可以知道——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量我们司空见惯的职业会快速消失。

有的人认为,当我们现在的小学生进入职业生活的时候,今天的职业可能要流失30%-40%;

但是这同时意味着有更多新的职业出现,新的领域、新的技能出现,这就是今天我们对职业应该采取的态度。

有人说,不行,我至少要上一个985、211学校。但985、211加在一块,每年只招生50万,概率是5%。

你想想看,你的孩子是要多么优秀,才能在同龄人当中占到前5%?

为了这个目标,孩子是不是也可能牺牲掉很多东西,他/她的健康,他/她的乐趣,他/她的个性发展,甚至他/她的生命?

其实关键是我们要看到一个新的职业时代正在到来。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现在市场上有大量优质的新的工作,高薪、体面、有趣、前沿、朝气蓬勃,而且需求量巨大,而且不怎么看中毕业学校。

只要有能力、有兴趣的人,都可以获得这些机会,这就是现在的新兴领域和新兴职业。

比如说游戏行业现在每年要招聘约50万人,动漫行业每年要招聘30万人,各类产品经理岗位每年要招聘70万人,各类设计师岗位每年要招聘150万人。

仅仅这四个新兴行业,每年的招聘人数就达到300万。

还有其他的新兴领域,包括互联网运营、大数据安全、产品经理、建筑设计、影视动漫、综艺、娱乐、直播、销售、游戏开发、宇航科技、文化文旅、生态保护、家庭陪伴、心理咨询等等。

光这些新兴行业和新兴领域加起来,年需求量就是1000万;也就是说,每年的毕业生全部都放进去,大概也差不多。

而我们学校关注的究竟是什么?在这些热门领域中,包括大数据、动漫、设计,它们的招聘缺口是非常巨大的。

只要你有能力,你都有可能就业,这和考公务员完全不一样。


如果我们真的具有前瞻性,具有一种超越性的未来观,我们就会知道:

上不了名校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孩子没有任何爱好,没有任何特长,尤其是对新兴起的这些领域和职业,没有基本的了解,也没有做过尝试,这才是令人担心的。

青年一代的职业感和新的社会需求正在出现,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用自己那些顽固不化的、上一代人的虚荣心,去绑架孩子的选择和未来。给孩子一个自由生长的空间,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们要回到教育价值观的主题。我们教育的价值观,或者说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因为我们在很长时期一直处于普及教育阶段,所以我们把知识和学历作为重要的目标。

我们评价一个人,是看其拿到的是高中文凭还是大学文凭,是本科还是大专学历。

现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普及了,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普及化阶段。

在18-22岁的大学适龄人群中,中国现在已经有54.4%的人在大学学习,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人已经进入大学,这就是进入了国际评价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过了50%就是普及化了。

随着新出生的人口减少,少子化,今后上大学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比学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过去说要追求能力,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追求卓越,追求成功,成功是比学历更重要的指标。

但是今天我们还可以往前走一步。

在“后普及教育”阶段、在互联网时代、在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当中,一个人真正成功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是幸福,能够获得人生的幸福——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如果我们能够确立这样的价值观,把幸福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的话,我想我们今天的很多行为都会改善。

也就是说,更大程度地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让孩子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去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敢于进入各个不同的领域,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未来,这种做法是更接近于幸福的目标的。


家庭教育,不是逼着孩子追求提高排名,或者一定要追求名校学历,而是把孩子的生命安全、健康快乐、一生幸福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很多家长很不容易,但最后子女却走上了绝路。

其实上不上名校也没那么重要,上一个普通学校,最后结婚生子,其乐融融,不是也挺好的吗?

不要把孩子逼到绝路上去,否则悔之晚矣。

如果你足够有耐心,看到了这里,相信无论认同与否,都一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欢迎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走更少的弯路。

点个【在看】,愿教育不再内卷,愿我们都能有幸福的人生。

从前我们都想翻越高山

到达世界的最顶峰

证明一世的骄傲

时过境迁,才发觉躺平也是一种智慧

这个世界真的没有我们的梦想?

这个时代最值得学习的就是:投资

投资也许会短暂亏损,但是会从中洞见一个新世界

然后最终变成财富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便是实践

扫码在线港美股开户

推荐阅读:

世界的真实格局分析,地球人类社会底层运行原理

不是你需要中台,而是一名合格的架构师(附各大厂中台建设PPT)

企业IT技术架构规划方案

论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

华为干部与人才发展手册(附PPT)

企业10大管理流程图,数字化转型从业者必备!

【中台实践】华为大数据中台架构分享.pdf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华为如何实施数字化转型(附PPT)

超详细280页Docker实战文档!开放下载

华为大数据解决方案(PPT)

浏览 3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