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入场智能健身硬件,Keep是对手还是伙伴?

闫跃龙

共 3498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1-12-12 17:27

有这样一个赛道,今年炙手可热,尤其是苹果、华为、小米等硬件巨头纷纷涉足。这个赛道就是智能健身硬件。


例如,Apple Watch越来越增强运动功能,华为发布的智慧屏都具备智能健身功能,家庭健身品牌Yesoul野小兽在上个月宣布小米领投的融资等都是如此。



显然,吸引巨头们的,是巨大的发展前景。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要达到38.5%,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高达5万亿元。艾瑞咨询的报告也预测,今年中国智能运动健身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约180亿元,这个数字在2025年将高达820亿元。



可以说,用户对健康的愈发重视、后疫情时代线上健身的爆发与智能物联技术的成熟叠加在一起,形成了智能健身硬件爆发的风口。


苹果、华为、小米们的思路很清晰,一方面是通过硬件掘金智能健身,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硬件占领智能健身的入口,积累用户数据,构建更大的场景生态。例如华为就构建起运动健康的生态,在内容和设备纬度进行开放赋能。


巨头入场的背后


俗话说,巨头入场,寸草不生,智能健身领域会是这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个领域有很大的不同。


健身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我自己就曾经办过两个健身卡,开始信誓旦旦、激情满满地要健身,结果去了几次后就不了了之。甚至,我为了健身,还在家买了跑步机,结果也没坚持下来。


记得有个段子这样说:有个人在朋友圈问大家推荐哪款跑步机,结果有人留言说,买哪款都一样,反正最后都变成晾衣架。


健身,要想真正坚持下来,产品并不是最重要的,激励才是。这种激励,包括量身定制而且有趣的训练内容,也包括能互相鼓励的社区氛围。


这也是苹果等硬件巨头做智能健身产品最大的障碍。


因为智能健身产品并不只是硬件体验本身,是“硬件+内容”融合在内的综合体验。苹果们强在硬件,弱在内容。


以苹果为例,在今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的一大布局就是对去年推出的官方健身服务Fitness升级,加入了集体锻炼等功能,以及引导式冥想、普拉提、滑雪等新的锻炼项目。目前,这个服务还主要是在海外,未在国内推出。



“硬件+内容”不仅是一个整体,更是呈现出一种飞轮效应。如果内容丰富、品质好,可以促进硬件的使用,真正助力用户健身,甚至硬件可以基于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痛点进行优化,这时候是正向飞轮。相反,如果内容支撑度差,会形成负向飞轮。我周围有不少朋友,买了苹果等硬件厂商的智能手表,结果最后就只是当做一个手表来用,就是如此。


总结起来,就是硬件巨头们虽然高调入局,但他们做智能健身产品和做其他产品的思路类似,还是基于硬件本身做产品,而非真正从用户健身的具体场景出发去做产品,虽然他们已经意识到这点,但要提升这方面的能力还任重道远。


另一条路


问题来了:智能健身硬件领域,有没有另一条路,即基于丰富的运动健身内容以及专业的运动健身洞察做硬件?


答案是肯定的,Keep就是典型的代表。


纵观Keep上线七年来做的事情,都是解决用户健身的痛点。甚至,90后的Keep创始人王宁创立Keep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在减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健身知识杂乱不堪”的痛点。


一方面,Keep用大量标准化、专业化而且是低门槛的训练内容,帮助用户形成健身习惯。用王宁的话来说,“我想让人最快、最便捷、最低门槛开始运动起来,让大家快速感受到健身的快乐……”。


另一方面,Keep成为爱好健身的人的社区,用户、健身教练、健身达人们聚合在一起,连接、互动,形成互相鼓励的健身氛围。去年帕梅拉入驻Keep的事件就很典型,在全民跟跳帕梅拉的热潮下,Keep抢占先机,引进帕梅拉的课程,帕梅拉也进行了直播。在直播中,帕梅拉与粉丝互动不断,激励更多的人跟练帕梅拉。目前,数据显示,帕梅拉粉丝已经超过809万,月跟练人次超过803万,充分展现出社区对于健身的带动作用。


人连接内容、人连接人,让Keep成为更懂用户健身需求的平台。这从Keep之前发布的《2020 Keep大数据盘点》可见一斑。男生们最常练习的课程、女生们最常练习的课程等盘点,可以清晰地看到Keep对用户运动与健身的深刻洞察。


这一切让keep在智能健身产品上拥有独特性,可以实现类似C2B式的“内容+硬件”。Keep智能动感单车C1 Pro是很典型的例子,这款产品凝聚了Keep对用户健身的洞察:它占地面积小到只有0.65平米,而且骑行噪音小,特别适合居家健身场景。与传统单车最大的不同,是它配备了一块21.5英寸的超大屏幕,提供一系列的课程内容进行练习,而且这些内容还与单车进行了深度整合,如会根据不同动作的编排自动调节单车骑行阻力。



可以说,Keep的智能硬件和内容之间形成了一种高度的融合,互相促进。对亿万用户持续的陪伴,让Keep拥有深刻的场景洞察,进而可以设计出更契合用户需求的硬件,而伴随用户对智能健身硬件的使用,Keep又会增强这种洞察,由此就形成了一种“科技互联的运动新生态”。


所以,Keep的硬件,并不仅仅是硬件,其背后是一个智能运动平台,以内容为核心,从装备、内容、社交等全链条,为用户打造一整套的家庭健身解决方案。


如果将企业比作生命体,那么企业也是有基因的。正如《浪潮之巅》作者吴军所说,一个在某个领域成功的公司一定已经被优化得非常适应这个市场,它的文化、做事方式、商业模式、市场定位等等已经非常适应,甚至过分适应自己的市场。这使得该公司获得成功的内在因素会渐渐地、深深地植入该公司,这就是该公司的基因。


正如苹果等硬件厂商的基因在硬件,而Keep的基因在内容,这让它们走出了智能健身硬件的两条道路。


后记:是围剿还是伙伴?


巨头入场智能健身硬件,有人惊呼:Keep在面临围剿。


事实并非如此,智能健身硬件的终极之路是硬件与内容的深度融合,苹果们走的是“硬件+内容”之路,而Keep则是“内容+硬件”。


路径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正如“条条大路通罗马”。


只是,智能健身硬件和其他智能硬件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健身是一个反人性的事情,单单靠用户使用硬件很难实现自律,很难坚持下来,这让“硬件+内容”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艰辛。相反,从开始就洞察用户的Keep,做起硬件来就顺风顺水很多。


类似的不同,可以在PC市场找到参照物。与联想、戴尔等硬件巨头做PC的路径不同,软件基因的微软做出了差异化的Surface,令人眼前一亮。


苹果们做产品的核心是产品本身,而Keep做产品的核心是人,这是最大的不同。很有意思,这可以从它们的slogan中得到印证。Keep的slogan是“自律让我自由”,智能跑步机的是“跟着跑就对了”,智能动感单车的是“为家庭燃脂而生”。相比起来,苹果最新智能手表的slogan是“全屏先手”,小米手环6的是“全屏实力”。一类是“人是主语”,讲的是“人使用产品后所获得的价值”,而另一类是“产品是主语”,讲的是“我的产品有什么功能”。


因此可以得到结论:“苹果们”做的是围绕产品的生态,而Keep一只在做的是围绕人的生态。在Keep的生态中,智能硬件产品只是其中的一环,是入口级的应用,解决的是人对于“练”这件事儿数据记录的需求,后续承接的还有健康饮食的“吃”、运动过程中的“穿”、以及配合运动的“用”。这样的一个足以覆盖人锻炼全过程的生态闭环,才是更好的优化运动健身群体的切身痛点。这其中反应出的则是Keep最大的优势——对于运动健身人群的深刻理解。


如此的情况下,其实,“苹果们”最缺的,却是Keep最擅长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硬件巨头们和Keep之间的关系,不仅不是围剿,而更可能是伙伴。在开放的大趋势下,每个企业都没必要做有围墙的花园。


一直以来,对外部来说,Keep都是抱以开放的态度。比如之前Keep的线下健身业务Keepland。2019年,Keepland线下门店陆续开业,而在疫情初现苗头的时候,便停止了扩张,收缩了战场,这或许也是一种睿智。


日前,又有消息表示,Keepland整体业务除了继续主打女性用户喜欢的团操课外,在经营方式上开始尝试和商业健身房进行合作。Keep方表示,希望能借助Keep的流量和课程优势,帮同行一起走出低潮,同时也满足广大群众日益丰富的运动需求。


站在用户角度,期望能实现这样的图景:无论使用哪种品牌的设备,都能接入Keep上专业的健身内容,同步自己的运动数据。


这样的体验值得期待。


浏览 4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