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种策略让 MySQL 和 Redis 数据保持一致

Java后端技术

共 2972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3-31

    

往期热门文章:

        

1、Spring Boot 封装一个万能 Excel 导出工具,传什么都能导出!

2、盘点那些令人目瞪口呆的 bug!

3、Spring Boot 项目统一结果,统一异常,统一日志,写的太好了!

4、Redis 官方可视化工具,功能真心强大!

5、去了一家不到 20 人的 IT 公司后,真的是大开眼界。。。

先阐明一下 MySQL 和 Redis 的关系: MySQL  是数据库,用来持久化数据,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可靠性;Redis 是用来当缓存,用来提升数据访问的性能。


关于如何保证 MySQL 和 Redis 中的数据一致(即缓存一致性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


使用过缓存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要想实时刻保证缓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一样,很难做到。


基本上都是尽可能让他们的数据在绝大部分时间内保持一致,并保证最终是一致的。


1、缓存不一致是如何产生的


如果数据一直没有变更,那么就不会出现缓存不一致的问题。


通常缓存不一致是发生在数据有变更的时候。因为每次数据变更你需要同时操作数据库和缓存,而他们又属于不同的系统,无法做到同时操作成功或失败,总会有一个时间差。在并发读写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缓存不一致的问题(理论上通过分布式事务可以保证这一点,不过实际上基本上很少有人这么做)。


虽然没办法在数据有变更时,保证缓存和数据库强一致,但对缓存的更新还是有一定设计方法的,遵循这些设计方法,能够让这个不一致的影响时间和影响范围最小化。


2、缓存更新的几种设计


缓存更新的设计方法大概有以下四种:


  • 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这种方法在并发下最容易出现长时间的脏数据,不可取)
  • 先更新数据库,删除缓存(Cache Aside Pattern)
  • 只更新缓存,由缓存自己同步更新数据库(Read/Write Through Pattern)
  • 只更新缓存,由缓存自己异步更新数据库(Write Behind Cache Pattern)

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些这四种设计方法
2.1 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这种方法在并发读写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缓存不一致的问题
c1e430cb13dcfba036056c95988aea6f.webp
如上图所示,其可能的执行流程顺序为:
  • 客户端1 触发更新数据A的逻辑
  • 客户端2 触发查询数据A的逻辑
  • 客户端1 删除缓存中数据A
  • 客户端2 查询缓存中数据A,未命中
  • 客户端2 从数据库查询数据A,并更新到缓存中
  • 客户端1 更新数据库中数据A

可见,最后缓存中的数据 A 跟数据库中的数据 A 是不一致的,缓存中的数据A是旧的脏数据。
因此一般不建议使用这种方式。
2.2 先更新数据库,再让缓存失效
这种方法在并发读写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缓存不一致的问题
0337e03551dbc18efe82ad05095db386.webp
如上图所示,其可能执行的流程顺序为:
  • 客户端1 触发更新数据A的逻辑
  • 客户端2 触发查询数据A的逻辑
  • 客户端3 触发查询数据A的逻辑
  • 客户端1 更新数据库中数据A
  • 客户端2 查询缓存中数据A,命中返回(旧数据)
  • 客户端1 让缓存中数据A失效
  • 客户端3 查询缓存中数据A,未命中
  • 客户端3 查询数据库中数据A,并更新到缓存中

可见,最后缓存中的数据A和数据库中的数据 A 是一致的,理论上可能会出现一小段时间数据不一致,不过这种概率也比较低,大部分的业务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2.3 只更新缓存,由缓存自己同步更新数据库(Read/Write Through Pattern)
这种方法相当于是业务只更新缓存,再由缓存去同步更新数据库。一个Write Through的 例子如下:
e98787231adf30c9136ed88e010f03dc.webp
如上图所示,其可能执行的流程顺序为:
  • 客户端1 触发更新数据 A 的逻辑
  • 客户端2 触发查询数据 A 的逻辑
  • 客户端1 更新缓存中数据 A,缓存同步更新数据库中数据 A,再返回结果
  • 客户端2 查询缓存中数据 A,命中返回

Read Through 和 WriteThrough 的流程类似,只是在客户端查询数据A时,如果缓存中数据A失效了(过期或被驱逐淘汰),则缓存会同步去数据库中查询数据A,并缓存起来,再返回给客户端。
这种方式缓存不一致的概率极低,只不过需要对缓存进行专门的改造。
2.4 只更新缓存,由缓存自己异步更新数据库(Write Behind Cache Pattern)
这种方式性详单于是业务只操作更新缓存,再由缓存异步去更新数据库,例如:
78b376efff536fd9274c95576cc2f6d7.webp
如上图所示,其可能的执行流程顺序为:
  • 客户端1 触发更新数据 A 的逻辑
  • 客户端2 触发查询数据 A 的逻辑
  • 客户端1 更新缓存中的数据 A,返回
  • 客户端2 查询缓存中的数据 A,命中返回
  • 缓存异步更新数据 A 到数据库中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读写的性能都非常好,基本上只要操作完内存后就返回给客户端了,但是其是非强一致性,存在丢失数据的情况。
如果在缓存异步将数据更新到数据库中时,缓存服务挂了,此时未更新到数据库中的数据就丢失了。
总结
上面讲到的几种缓存更新的设计方式,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弊端,并不完美,实际上也很难有完美的设计。大家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也不要去追求完美,要有一些取舍,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业务场景的方式就行。


转自:追光者,

链接:developer.jdcloud.com/article/2776



    
        
          往期热门文章:
        
      
    

1、一条SQL是怎样执行的? 2、为什么前后端都需要进行数据校验? 3、别拿旧电脑换脸盆了,搭建个私人服务器吧! 4、7个理由:从Java8升级到Java17 5、为什么 B 站的弹幕可以不挡人物 6、比 MyBatis 快了 100 倍 7、服务端如何防止重复支付? 8、如何做到无感刷新Token? 9、告别 BeanUtil.copyProperties,这款IDEA插件才是最优的替代方案! 10、越来越多开源项目停更,Java生态受影响最大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