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百货购物中心类业绩下降约10%”

共 3780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2-06-24 23:27

出品/联商网&搜铺网
撰文/安妮

近三年,疫情影响与复苏恢复成为零售行业讨论最多的话题。

根据联商网此前报道,2020年一季度百货行业近9成净利润下滑2021年一季度48家百货上市公司与2019年相比仅有5家实现微增长,不过与2020年一季度相比,48家百货上市公司中营收上升的公司有43家。

到了2022年一季度,百货行业表现如何?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选择了45家百货上市公司一季度数据来一探究竟。

01
超5成企业营收净利均下降
“双增长”仅8家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22年一季度,45家百货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4.94亿元,而2021年这一数据为707.4亿元,这意味着与2021年一季度相比,45家百货上市公司营收减少19.46亿元。

45家百货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45.95亿元,与2021年一季度的50.16亿元相比减少4.21亿元。

备注: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榜单按企业营收排名,数据来源为各上市公司财报,数字统计单位为亿元

从数据上看,2022年一季度45家百货上市公司中营收上升有12家,分别为豫园股份、天虹股份、合肥百货、银座股份、新华百货、广百股份、小商品城、安德利、新疆汇嘉时代、华联股份、海宁皮城以及兰州民百。其中小商品城增长最快为100.68%,此外安德利增长100.37%至9.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总体营收上升,银座股份以及兰州百货的百购业务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银座股份百货营收7.3亿元,同比下滑2.03%;购物中心营收1.02亿元,同比下滑0.16%;而兰州民百商贸百货业务一季度营收4148.52万元,同比下滑12.65%。

营收跌幅最大的为大东方,2022年一季度大东方营收下滑60.02%至8.58亿元,不过根据大东方公告,一季度大东方百货业务营收2.07亿元,同比增长2.22%。

2022年一季度实现盈利的百货公司有39家,其中小商品城最赚钱,净利润为6.72亿元,紧随其后的则为居然之家(5.05亿)和重庆百货(4.14亿)。 

2022年一季度亏损最为严重的是百盛集团,约亏损0.3亿元,文峰股份、北京城乡、南宁百货、大连友谊、沈阳商业城也出现不同程度亏损。  

百盛集团、文峰股份、南宁百货三家百货公司在2022年一季度盈转亏,此外,北京城乡、沈阳商业城亏损扩大,大连友谊亏损减少,而供销大集成功扭亏为盈。

净利润上涨的公司有16家,其中安德利增长最快,同比上涨2908.85%,实现净利润0.35亿元;兰州民百净利润同比增长422.59%至2.3亿元,通程控股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50.45%,天虹股份净利润也上涨104.62%至2.79亿。

值得注意的是,安德利净利润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2021年9月安德利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并于2022年1月17日完成收购资产的过户,2022年1月27日完成出售资产的过户,2022年1月合并范围为原有百货业务,新收购子公司宁波亚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22年2月起纳入合并范围,安德利主营业务目前也已经变更为电池研发、生产、销售。

2022年一季度,45家百货上市公司中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的有8家,约占总量的18%,分别为天虹股份、银座股份、小商品城、安德利、新疆汇嘉时代、华联股份、海宁皮城以及兰州民百;而营收净利双降的则有25家,约占总量的56%。

根据榜单显示,位于前十位的分别是豫园股份(122.38亿)、百联股份(102.86亿)、重庆百货(52.71亿)、天虹股份(34.61亿)、王府井(33.14亿)、居然之家(31.05亿)、百盛集团(28.96亿)、大商股份(22.03亿)、长春欧亚(19.19亿)、合肥百货(19.05亿)。 

榜单前10名中,豫园股份以及百联股份进入百亿俱乐部,此外,前10名中仅天虹股份实现营收净利双增,而百联股份、重庆百货、居然之家、百盛集团、大商股份、长春欧亚则出现不同程度双降。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潘玉明今年做了一份区域市场调查,从数据上看,今年的第一季度到四月初,整个百货购物中心业绩下降约10%。

其中少部分高端商场、时尚类的购物中心呈增长趋势,增长较多的或可达到30%。

下降比较严重的是传统百货和经营不善、产品结构比较老化的购物中心,下降约10%-15%,最严重的约20%。

综合起来看,今年第一季度百货购物中心类下降幅度不大,约为10%左右。在疫情次生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大约下降20%以上。

时尚购物中心,特别是郊区管控相对比较松的区域以及生活业态充分的商场活的比较好。

影响比较大的是在四月份以后,也就是第二季度,四月份到五月份,百货购物中心大约下降80%。

线上部分由于基础很薄弱,原来增长幅度大约在5%以下,从基础平台到商品来源,再到员工的技术技能,都远远没有达到应对疫情次生灾难水平,整体上看,线上的贡献度很小。

02
百联新开1家购物中心
重庆百货、大商持续关店

从2022年一季度百货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看,开关店动作并不多。


一季度,仅百联股份在华东地区新开一家购物中心。

关店情况来看,重庆百货关闭四川地区1家百货店,而大商股份关闭许昌大商新玛特总店。

据悉,在许昌经营了11年的新玛特总店于2022年3月正式停止营业,而去年大商股份关闭5家门店,并撤出郑州市场。

重庆百货在2021年也关闭一家门店,并在此前宣布,2022年重庆百货将继续关闭扭亏无望或者租约到期的22家门店。

根据联商网此前统计,2022年伊始至今4个月,已经有10家百货商场陆续关店,关店身影中主要以外资百货为主,包括SM百货天津店、新世界百货成都店、新世界百货哈尔滨店、重庆远东百货大都会店、重庆富安百货、平和堂百货长沙东塘店。内资百货中,南城百货广西两店、许昌新玛特总店、东百花地湾百货等均已闭店。

03
出路在哪?

从传统的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到近些年火热的医疗、免税、新能源,百货上市公司的多元化道路越走越宽。

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发现,此前百货的多元化发展更集中在餐饮、酒店、仓储物流等领域,近年来,免税、医疗、新能源则变得火热。

以医药为例,豫园股份、南京新百、大东方、杭州解百、汉商集团、海宁皮城、上海新世界等纷纷进军这一领域,甚至医疗业务已经成为部分企业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南京新百披露的经营数据,一季度南京新百实现营收13.33亿元,而其商业部分营收仅为1.4亿元,健康养老、护理营收4.44亿元,医药制造营收4.09亿元,这就意味着医疗产业营收占比约为64%;

大东方也与南京新百类似,其医疗服务一季度营收5.64亿元,而百货营收2.07亿元;汉商集团一季度营收中,药品占比74%。


除了“医疗热”外,免税热也不容忽视。

王府井、兰州民百、大连友谊、居然之家纷纷布局免税,南宁百货、小商品城等也先后申请免税经营资质。

此外,豫园股份布局领域已经延伸至白酒、美妆,兰州民百也已进入美妆赛道……为了寻找新增长点,百货行业正在大胆尝试。

也有部分企业选择“甩掉百货”包袱。

津劝业于2020年置出百货资产,置入国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于2021年顺利完成重组,将主营业务变为新能源电力。

急于转型的安德利也通过收购宁波亚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完成转型,南孚电池成为其核心资产。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潘玉明表示:“百购类商业企业要扩大产品的幅度,也就是经营产品的宽度,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做好了可以摆脱拥挤的同质化竞争。其主要发展方向应该围绕大众生活需求本身,而不应脱离生活消费比较远的网购技术平台渠道、投资能源等。以投资医药、养老等相关的大众健康产品为例,如果在政策上能够打通,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

除了多元化布局外,百货也并未放弃自身商业模式创新。

从新零售到门店业务模式创新(比如王府井推出买手百货东安睿锦,百联TX淮海),百货行业领头羊一直在寻找新方向,特别是随着直播、免税热兴起,百货行业短暂的拿到了更多的“话语权”,然而疫情“黑天鹅”的持续影响,似乎又让百货行业行动变得迟缓。
王府井自2020年拿到免税牌照后,项目迟迟未能落地。

潘玉明认为,布局免税是一个政策方向,主要是口号,涉及到不同渠道的产品授权和政策之间的交锋,比如说税收政策和税收的上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所以这件事情不是很容易做。

王府井在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也明确指出自取得免税牌照以来,公司始终在全力推进免税业务落地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团队组建,项目落地的各类协调沟通,供应链、物流仓储、营销推广、信息系统、线上运营以及跨境电商等经营准备工作。但由于免税业务确实存在很强的政策性,目前尚未有项目落地。

结语

潘玉明指出,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三年形成了一个历史转型洼地。

“三年疫情,对商业零售行业提出的思考、教训是很深刻的,在具备全渠道技术的条件下,头部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仍然没有及时调整组织战略,有效跟进行业发展的步伐,并且,对于疫情次生灾难没有采取有效的疏散应对战略,这是管理决策者人为造成的困局,不能完全推向疫情影响。” 
联商调查

零售业既是消费拉动经济的着力点,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为了解疫情下,零售人职业现状和发展情况,我们发起了一次零售人职场现状调查,以下是调查问题:
浏览 2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